庆祝上译厂成立65周年,上海文艺界社科界举办学术论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第十六个副省级城市 庆祝上译厂成立65周年,上海文艺界社科界举办学术论坛

庆祝上译厂成立65周年,上海文艺界社科界举办学术论坛

2024-02-01 13: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上海是红色文化的发祥地、海派文化的起源地和江南文化的集聚地。在此,期待上海的译制事业和译制工作者,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上译厂65周年华诞的新起点上,为进一步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新发展和新繁荣,为增进中外文化互动、互联、互享的新空间和新动能——同心同德、同频同向,无愧时代重任;尽心尽力、尽善尽美,无悔使命初心。

徐春萍在发言中表示,上译厂在65周年征程中,创造了译制片不可复制的黄金时代,至今为广大观众称赞和怀念,其背后独特的美学样态以及成因值得探讨和总结。其一是“天时”,要归功于时代,1980年代一大批外国优秀影片进入国门,与普通观众见面;其二是“人和”,上译厂一大批值得尊敬的艺术家,用他们创造性的劳动和工作,打造了一大批百看不厌的经典译制片;其三,上译厂值得探讨,如果是一两个艺术家这么优秀出彩令人难忘,我们可以说他们是天才,是偶然,但如果在同一个地方、同一时期,有一批艺术家创造了一批经典作品,那就不得不让人探讨背后的成因和规律。一代有一代的艺术,一代有一代好声音,上译厂是老字号,在65周年之际,它也需要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需要实现自己新的起飞。今天的上译厂面临的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声音产业,这是上译厂的又一个阔步发展的重大机遇。创新为了守正,守正更要创新。

赵芸在发言中说,65年来,上译厂按照艺术规律,严格操作工序制作译制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世界影坛的优秀作品,认识了世界级的优秀演员,也让我们认识和熟悉了上译厂一大批译制工作者,尤其是第一线的配音演员,更难能可贵的是吸引了好多追随者,从爱好走上了专业的道路。五年前,影协和译制厂共同举办了“向经典致敬 庆祝上海电影译制厂成立60周年”的活动。100多位老中青上译人欢聚一堂,畅聊译制片曾经的辉煌,展望未来的发展。五年后的今天,同样在文联,我们又共同举办“译声言心,守正创新”上海电影译制厂成立65周年的学术论坛,从声音建构的历史记忆,探讨配音美学,从青年学者的视角为上译品牌的未来发展提供学术支撑。从舞台到讲堂,改变的是庆祝的形式,不变的是我们对上译厂的一份祝福和期许。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使上译厂的艺术家和译制作品,更上层楼,再创辉煌,更努力的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更多优秀的中国文化。

厉震林发言说,上译厂创造的“上译”品牌是上海文化的重要品牌,是中国电影的宝贵财富。我们庆祝上译厂成立65周年,我们与有荣焉。上影厂的译制影片改变了中国人对世界的想象,改变了对外国人的认知。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最早的改革开放,是新中国文化最早与世界的精神对话,为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奠基铺路。应该说,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也有上译厂的一份功劳。上译厂的译制片说的既不是中国话,也不是外国话,是独特的“上译话”,它是迷人的,迷倒了几代中国人,令人念念不忘,它已化为中国人审美的基因和文化的情怀。上译厂的译制片是上海文化的光荣,是中国电影的光荣。65岁仍是少年,前面有无限的风光。

上译厂原厂长、配音艺术家乔榛,上译厂青年演员夏恬和上译厂翻译张悠悠,在论坛主旨发言前进行了现场访谈,回忆上译经典,展望译制事业未来。

乔榛表示,今天举行这样一个学术论坛,感到特别兴奋。其实译制片创作的理念就是,字斟句酌、魂的再塑,把外国作者的魂、他笔下描绘的角色的魂以及演这个外国角色的演员的魂与配音演员的魂,四者融合起来再塑一个用我们中华民族如此优美的语言来诠释的魂,呈现给我们中国的观众。我们要做到“还原”,保持原汁原味。这是上译厂艺术质量的立身之本。为何之前的译制片那么受欢迎?因为质量高,所有创作人员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从事一个魂的再塑的创作过程,让观众真切感受到外国影片的精髓、创作风格和技法,同时把我们中华民族如此优美的语言很好地传承下来、弘扬出去。如今,上译厂有了新的发展。首先感谢电影集团领导慧眼识人,选中了刘风。上译厂曾有段低谷期,刘风接过担子时,面临很多困难,他勤勤恳恳、积极开拓,包括创作有声剧,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制作成了有声剧,又把不少国外经典名著,如《红与黑》《复活》等改编制作成有声剧;还把我们国内的优秀影视剧很好地译制出去,讲好中国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他还跟游戏、广告公司,喜马拉雅等平台合作,取得很好的成效,也激起所有创作人员的热情。我深深感受到上译厂的第二春即将开始,我感到特别地欣慰。

本次论坛是上海市社联第16届(2022)学会学术活动月“四史讲堂”兼青年学者论坛。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邱乙哲(发言题目《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美学研究(1949年—2019年)》)、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副教授张大鹏(发言题目《新传播样态下的上译厂展望》)、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胡楠(发言题目《他者的声音:中国译制片中的“腔”》)、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温凯(发言题目《“此消彼长”:配音艺术的发展探赜》)、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许迪声(发言题目《译制片:一种少儿观众的文化及语言认知途径》)、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研究员陶赋雯(发言题目《何以怀恋——声音建构的历史记忆》)、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生程姣姣(发言题目《新时期译制片对戏曲艺术的影响》)、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青年教师左育(发言题目《高校影视配音专业现状与思考》)、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青年教师李泽鹏(发言题目《2022影视配音研究综述》)等青年学者在论坛上作了主旨学术发言。上海影协副主席 、上译厂厂长、国家一级演员刘风作了总结发言,“这个行业很少有这样的理论梳理和总结,感谢在当下能举办这样的学术论坛,这对上译厂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希望这也是我们新的起点。”

文编|RAY

美编|YEP

摄影|蔡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