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的常胜将军 迟到的最高荣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第二次南沙海战 委屈的常胜将军 迟到的最高荣誉

委屈的常胜将军 迟到的最高荣誉

2023-01-16 07: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88年3月14日,中国海军在南沙赤瓜礁海域,用一场“碾压式”的胜利痛击来犯越军。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战斗中,中国海军舰艇击沉越舰2艘!重创1艘!越军伤亡400人!俘虏40多人!而我海军没有任何一艘舰船受损。只有1名海军战士因为越军首先开枪造成轻伤!经过南沙海战,中国共收复了此前被越南非法侵占的永暑、华阳、东门、南薰、渚碧、赤瓜等六6个岛礁,填补了中国对南沙群岛实际控制的空白!奠定了今天中国在南沙群岛的大势!改变了我军在南沙没有一兵一卒的状况,并将我国海疆的实际控制范围向南延伸了近500公里。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中国三沙市,也许只剩两沙!中国祖产南沙群岛,也许就被越南等国瓜分干净了。然而在当时,很少有人意识到那片远离大陆的辽阔海域,对于整个国家未来的意义。没有这一战,也就不会有今天南海的填海造岛的壮举和局面。

取得如此神话般辉煌胜利的战役,是哪位名将指挥的?这次海战的编队指挥员就是陈伟文,当时刚履新海军某基地参谋长不久。这位传奇将领,从军40年。新中国成立后,共发生了6次海战。陈伟文竟然每一次都赶上了!并且每一次都是胜利。被美国人称为常胜将军。

而这场战斗却完全是在当时高层规划之外的。出征之前,陈伟文收到了一条让人无比纠结的“作战指令”:不主动惹事、不首先开枪、不示弱、不吃亏、不丢面子,如敌人登礁必须驱赶。即“五不一赶”。而就在战斗打响前后的50分钟时间里,陈伟文更是收到了26份电报,其中有14份是指示部队:不准开第一枪,不主动动武,不扩大事态,不准撞击越舰,未向我开火和对我未构成直接威胁的不得开火等等。总之,忍让第一……在激战打响的关头,仍然不断约束部队的行动,可见当时的中国高层对这一战是缺乏足够的预期和决心的。

1988年3月14日赤瓜礁海战海上编队指挥所全体人员,中间是总指挥陈伟文将军。赤瓜礁一战的胜利,使得中国军队在南沙站稳了脚跟,陈伟文将军堪称民族功臣。

这次战斗是他不计个人荣辱得失果断命令开打,才让中国在南沙立稳了脚跟!如果没有他,中国的南沙,可能就全丢了!这次战斗,是我国海军第一次在离海岸线1000多公里以外的海域作战。战斗对装备的技术要求、指挥的能力等,要求都特别高。陈伟文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海军已经具备了远离海岸线作战的能力!从此,周边国家再也不敢在中国实际占有的南沙岛礁上,动歪心思!

1988年9月1日,陈伟文因卓越的功勋被破格授予海军少将军衔。但是,这位“战神”,却没能在战斗岗位继续发挥作用!南沙海战结束不久,他被派往海军最高学府的海军指挥学院战役指挥班学习,按照惯例在这里镀金之后应该会被重用。但没想到1990年7月他被调到了海军广州舰艇学院任副院长去了,从作战单位到了非作战单位任副职,1995年就退休了。那年,陈将军仅仅58岁!同样遗憾的是,中国海军未能乘胜追击收复南沙所有岛礁,错失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至今,很多人对陈老将军南沙海战之后的境遇叫屈。因为,凭借他的贡献,完全可以在海军发挥更大的作用!

31年来,他曾承受着各种不为人知的“争议”和“不公”,甚至如“罪人”般的“审查”,退休前职务长期原地踏步,被诬告得不到说法,最终在年富力强的时候退下来。从此作为一个退休老兵,他与家人默默地生活在闹市中,过着普通老人的平凡生活,连邻居都不了解他的战斗经历,任谁也难把他与叱咤风云,指挥海战的战将联系起来。后来,有不少媒体多次想采访报道他,请示后都被明确否掉。于是,他养成了既不接受采访,也不谈论过去的无奈状态。他想,或许这样的状态会相伴终老。还好,这几年,有了民间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了一些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他说他满足了。老将军觉得:这几年对海战对他的评价已经很高了,一些军内外专家学者做出了公正评价,网友们更是一贯的高度评价,他已经感到满足了!国家对海战评价日趋公正,至于国家和军队什么时候去公开评价他个人,他不去考虑。

今天国际上普遍认识到,当年的中越海战28分钟,实际上奠定了中国此后的南海格局!对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陈伟文老将军,堪称为祖国守护疆土的卓越功勋人物!为中国守住南海祖产,陈伟文老将军居功至伟!

为捍卫祖国领土,为保卫国家祖产,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功臣!不应该忘记,理应得到最高荣誉,应该载入史册!

令人欣慰的是,在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的时刻,陈伟文将军终于得到了这迟来的最高荣誉,得到了国家认可和褒奖。委屈您了,老将军!一位伟人曾说过: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转载自:三沙热点

本微信号转载这篇文章,向陈伟文将军表达敬意,并向建国70年来的所有人民英雄致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