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24-07-04 20: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1年2月25日惠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惠州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加快融入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在更高标准上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惠州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升华惠民之州、建设幸福惠州、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纲要根据《珠三角规划纲要》和《中共惠州市委关于制定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惠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时期。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成功克服罕见的冰雪、洪涝灾害影响,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完成良好,为“十二五”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总量实现五年翻一番目标。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730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十一五”年均增长15.4%;人均生产总值43400元,超过6000美元(按1:6.6计),“十一五”年均增长13.5%;2010年全市税收总收入46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1亿元,“十一五”年均分别增长25.6%和30.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全省第8位上升到第6位。

  ——经济结构实现“两个转变”。工业由轻型化向适度重型化转变。2010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5%,比2005年上升25.6个百分点。中海壳牌95万吨乙烯/年、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年项目建成投产,石化行业崛起为新兴支柱产业。2010年石化行业实现增加值30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6.7%,超过电子行业2.7个百分点,改变了近15年来电子工业一枝独秀的局面。经济增长由投资、出口主导型向三大需求协调拉动型转变。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分别达到894亿元、582.5亿元、202.3亿美元,“十一五”年均分别增长18.3%、18.3%和13.7%。工业品内销比重由2005年的32%增加到2010年的59.7%。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拓展、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农村“三清三化”[1]、“五改五建”[2]等系列工程有序实施。3360公里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农村客运服务均等化实现“三个100%”[3];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29宗,解决36.7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改造农村贫困危房10655户;行政村全部实现“一村一卫生站一医生”,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配备有护士;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农村“一保五难”问题基本解决。“南进北拓、东西伸延”城市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双宜”城市建设成效显著,惠州以全国地级市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珠三角规划纲要》深入实施,“深莞惠”交通对接、联合治污、产业合作等一大批项目有序实施,全市撤销10个政府还贷公路收费站、10个经营性收费站。惠州加快融入珠三角一体化。对口支援汶川三江乡灾后恢复重建整乡推进三年任务一年完成。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显著增强。惠大铁路二期进港线建成通车。潮莞高速公路惠州段、惠深沿海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7.4公里。厦深铁路惠州段、莞惠城际轨道惠州段、惠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等工程按计划实施。201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1000公里,比“十五”期末增加3642公里;沿海港口总吞吐能力达9200万吨,比“十五”期末增加5900万吨。电源电网建设加快,国华大亚湾热电、惠州抽水蓄能电站#1-#5机组、平海电厂#1、#2机组建成投产或试运行,五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32万千瓦,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6座,新增变电容量796.6万千伏安。水利设施建设加强。惠州东江水利枢纽建成,惠州大堤(南堤、北堤)除险加固任务完成,五年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82宗,完成主要江海堤围加固9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34.1平方公里,建成三防指挥调度中心及指挥信息系统、预警通信系统,重点水利工程实现远程实时视频监控。惠城区市区防洪基本达到100年一遇标准,其他各县(区)县城和城区防洪基本达到50年一遇(惠东县城为20年一遇)标准,市区和县城治涝标准均达到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径流量1天排干。

  ——绿色生态惠州建设初见成效。建立国家、省、市三级自然保护区45个,面积2295.74平方公里;建成省级生态示范村镇(园)9个、市级生态示范村镇(园)43个。森林覆盖率59.6%,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21平方米,获评广东省林业生态市。五年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488万吨,关停落后钢铁产能110万吨、小火电25万千瓦;新建成污水处理厂24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2.65万吨/日,在全省率先实现“一个县区一个污水处理厂”目标。新建成危险废物综合处理中心1座、垃圾处理厂1座,新增危险废物处理能力5万吨/年,新增垃圾处理能力800吨/日。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61%和70%,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如期完成。空气质量常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东江干流惠州段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Ⅱ类标准,西湖水质明显改善,惠州连续多年在全省环保责任考核中名列前茅。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市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3家,比2005年增加24家;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6%,比2005年上升3.9个百分点;惠州连续三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创建省教育强市三大目标全面实现。幼儿、学前教育健康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稳步提升。教师待遇实现“两持平”[4]。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第一人民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建成。6个县级以上医院传染病区改造、73个乡镇卫生院改造基本完成。建成农村卫生站1052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站59间,基层卫生服务站覆盖率达到100%。卫生监督管理、疾病控制、预防保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健康教育等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老龄工作再上新台阶。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连续15年获评全省先进。“两馆两中心”[5]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相继落成,城乡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成功承办第13届省运会。

——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扎实推进。“万众评公务”、“行风热线”、“网络问政”活动深入开展,专家咨询论证、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等制度进一步完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市政府工作部门由35个调整为32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市直行政审批事项由573项减少到223项,在全省率先实现市级政府部门行政许可“零收费”。市行政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一站式”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启用,行政效能实现大提速。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社会投资项目全部实行核准制或备案制;政府投资项目稳步推行代建制。富县强镇事权改革积极推进,仲恺高新区实现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民住宅核发“两证”[6]工作率先在全国铺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为全省试点。文化体制改革和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3565元、9077元,“十一五”年均分别增长9.6%和14.1%,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3.17:1缩小到2010年的2.60:1。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十一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1.69万个,完成15.47万农村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23.15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更加完善。率先在全省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网合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规划目标的116.5%,近万名农村独生子女和纯生二女结扎夫妇、22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范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展试点。8.1万低收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建成保障性住房7643套。“平安惠州”建设成效明显,惠州首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惠州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需要应对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宏观背景

  ——从全球层面看:“十二五”时期,世界总体上处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战略调整的关键阶段。全球经济将面临一个中低速的增长环境,在增长方式上,以美国等为代表的过度消费模式和以中国等为代表的出口导向型模式将面临调整。经济全球化将继续深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跨国转移步伐进一步加快。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以绿色、低碳为主题的科技竞争和产业革命,既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创造了机遇,也对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国际贸易、新能源产业、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等方面在短期内都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会上升,在国际事务和地区事务中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从国家层面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积极适应国际发展环境新变化、妥善应对国内发展新挑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五年。我国整体上仍旧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对我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从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来看,调结构、扩内需和防通胀仍是主基调,国家将以更加灵活的调控政策来应对未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进一步强化“扩内需”,特别是“扩消费”目标,以此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从全省层面看:“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珠三角规划纲要》深入实施,“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成为新时期广东改革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新的动力源泉。我省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继续深入发展,为全省发展转型开创了新的前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发展机遇

  ——总体有利的国内外形势为我市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平、发展与合作仍然是主要潮流,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产业转移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新兴经济体逐步崛起,这将为我市加快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发展契机。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社会政治稳定,国际地位稳步提升,为我市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内环境;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为我市拓展国内市场提供了新的空间。

  ——重大政策的实施为我市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十一五”后期,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全面实施,《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珠三角规划纲要》深入落实,珠三角一体化建设将加快推进,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和落实,海峡两岸“大三通”全面启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围绕扩内需促转型的发展思路,加大扩内需特别是促消费的力度,这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我市从国家产业政策、从区域合作中挖掘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积累为我市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在积极发展外源型经济的同时,努力争取大型项目落户,在石化、电子等行业形成了比较扎实的产业基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大项目带动效应增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场化程度提高,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创业环境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

  (三)面临挑战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十二五”时期,我国不仅要面临来自国际社会要求节能减排的压力,也要面对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必将采取更为严格的资源环境约束机制,土地、环保等指标的控制将更加严格。而“十二五”时期,正是我市重化工业和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工业项目的落地和城乡建设的推进,都将面临更大的资源制约和环境压力。

  ——外向型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贸易摩擦增多,投资下滑,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且有向汇率、知识产权以及低碳与环保节能等领域延伸的趋势。我市外向型经济比重大,出口商品单一且附加值不高,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香港、欧盟和美国,利用外资结构不平衡、质量不高,外向带动模式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北部湾经济区、海西经济区等,各区域争相加快发展,区域之间资金、项目、人才等竞争加剧。随着珠三角“三大经济圈”[7]的推进,来自“广佛肇”、“珠中江”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江门、湛江等兄弟城市发展势头迅猛,惠州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巨大压力。

  ——自身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产业层次总体偏低,服务业发展滞后,制造业多数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与市区之间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差距拉大;地方财力不足,社会和民生领域还存在较多薄弱环节;城乡二元体制尚未打破,社会管理体制还不能适应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要求将越来越强烈,社会利益格局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趋势;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等。这些都是我市“十二五”发展的难点。

  展望“十二五”时期,惠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开拓视野,更新思路,抓住新机遇,适应新环境,有效化解各种矛盾,追求新发展,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转型升级,升华惠民之州”为核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大力实施“内生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五大战略,全面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建设幸福惠州,推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为广东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多作贡献。

  第二节  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经济总量比“十一五”期末增加1000亿元以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整体经济质量明显提高。创新惠州、低碳惠州、文化惠州、和谐惠州建设成效显著,惠民之州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普遍提升。

  ——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5年达到2786亿元(2010年价,下同);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到2015年达到56790元左右。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服务业比重达到36%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达到8.5%。内需主导、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初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步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深莞惠经济深度融合,惠州与珠三角其他城市基本实现经济一体化。

  ——社会民生全面进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科技、教育、民政、劳动就业、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保持在90%以上,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力争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标兵。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资源效率和环境质量持续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目标内,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森林覆盖率达到62.2%,耕地保有量保持143384公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3平方米。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逐步形成,民主法制水平稳步提升。外经贸发展实现战略转型。

到2020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50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建成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粤港澳地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广东省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基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三章  主要任务

  围绕上述奋斗目标,“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完成十项主要任务。

  第一节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努力让惠州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大力实施和谐发展战略,以升华惠民之州、建设幸福惠州为目标,继续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提高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健全民主法治,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进步。

  (一)提高教育惠民能力。

  ——加快普及和提高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坚持“广覆盖、保基本、促普及”方针,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多种形式保证幼儿园学位。巩固“普高”成果,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水平。力争从2012年秋季起实现小学到高中12年免费教育。做好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城乡教育联动发展,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和管理,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稳妥解决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到2015年,基本实现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市所有幼儿园均达到基本办园标准,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所有高中达省优质高中标准,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90%以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7%以上。

  ——发展壮大职业技术教育。围绕创业富民目标,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加快建设惠州中职新城,建成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惠州卫生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惠州市技师学院,扩建惠州农业学校。组建惠州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中职新城、江北技工教育产业带和马安民办教育产业带三大职教区域。完善深莞惠三地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健全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教学改革工程,逐步扩大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范围。

  ——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惠州学院、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增强高校培养人才、创新科技、引领文化、服务社会的能力。推动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惠州卫生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我市高等教育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来惠办学。到2015年,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

  ——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推进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促进继续教育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发挥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在终身教育中的龙头作用,加强覆盖城乡的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扩大现代远程教育规模,开展针对职业、生活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促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实施教育改革创新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生本教育”中心试验基地建设,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新办学体制,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以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非义务教育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多样的办学体制。创新管理体制,建立以县级政府办学为主,省、市政府大力扶持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社会参与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全面实施现代学校制度,促进形成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办学新理念。稳步增加教育投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规范非义务教育学校收费制度。到2015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支出达到24%以上。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水平。继续实施“十百千”师资培养计划,实施人民教育家培育工程,开展“名校长工作室”和“名教师工作室”创立计划。优化师资均衡配置机制,开展教师刚性流动试点,实行骨干教师巡教制度,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山区任教,缩小城乡师资差距。推进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进一步巩固教师待遇“两持平”成果,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建设一支较高素质师资队伍。

  ——建立健全教育资助政策体系。继续落实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补助制度,并不断提高补助标准。建立健全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完善以“奖、助、补、减”为主体的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落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制度以及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制度,逐步完善分担机制。

  (二)积极扩大就业促进创业。

  ——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促进体系。健全市、县(区)、镇(街道)、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确保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覆盖全市城乡和所有常住人口。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储备计划,构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制度,力争使全市有就业和培训愿望的劳动力至少接受1次技能培训。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网、安置网、招聘网,加快推动本地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中小企业,增加公共服务领域的就业岗位。“十二五”期间,争取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2.5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发展一批创业咨询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孵化服务。依托各类创业培训基地,扶持一批劳动者经过创业培训后成功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创业培育工程,用好全民创业扶持资金,鼓励自主创业。

  ——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健全就业援助制度,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帮扶。

  (三)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提高农民职业技能,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强化农村社会保障,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推动农村土地等生产要素流通并参与分配,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及农村股份制改革,发展农村理财服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十二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稳步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建立健全包括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内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指导;以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设为平台,积极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建立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实施企业拖欠工资信息发布制度,维护劳动者获得合法劳动报酬的权利。建立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协调的工资增长机制,实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适度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水平,逐步缩小与周边地区的差距。合理调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相当人员收入差距。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惠及全民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以农民工、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及城镇个体工商户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续接政策,促进劳动力要素合理流动。在推动博罗、大亚湾、惠阳“新农保”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新农保”制度。不断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独生子女纯生二女结扎夫妇养老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衔接办法。提高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管理水平,逐步扩大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的覆盖面,稳步提高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障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从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化”管理模式。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建设,尽快实现全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到2015年,社会保障制度更具普惠性;本省户籍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完善贫有所济、灾有所救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福利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逐步提高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优抚对象的补助标准,扩大补助范围。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额资助低保、城镇“三无”人员、“五保”对象、经市、县(区)政府确认的其他特殊困难居民及完全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居民等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积极发展社会慈善医疗救助。推进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保障流浪少年儿童合法权益。修订完善4级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具备生活救助条件、管理规范的避灾场所,提升备灾工作能力,完善灾害救助体系,积极促进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营方式市场化、服务队伍专业化。鼓励社会力量投入社会福利事业,拓展社会志愿服务,扶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加快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市儿童福利院配套设施,提升孤残儿童医疗、康复、教育等服务水平。建立孤儿基本保障制度,落实孤儿最低养育标准。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益。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残疾人托养制度,支持对0-6岁残疾儿童免费实施抢救性康复。

  ——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推进形成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和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主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通过新建、改建、收购、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多渠道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供应。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复核、退出制度,建立规范化的收入、财产和住房情况审查制度,形成科学有序、信息共享、办事高效、公开透明的工作机制。“十二五”期间集中新建保障性住房56000套,到2015年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基本得到解决。继续实施农村危旧房、泥砖房改造工程和流动渔民安居工程,鼓励和扶持农民改善住房条件。健全住房货币分配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增强住房消费能力。

  (五)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建立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医疗保障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城乡医疗救助为保障底线、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稳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筹资标准和医疗保障水平。巩固和提升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水平。到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全面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阳光采购,执行省制定的药品采购价格和配送费标准,逐步统一药品目录、药品配送和药品结算。加强用药指导和监管,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十二五”期间,全市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有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站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省级建设标准,90%的村卫生站达到省级建设标准;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规范化的中医科、中药房。以全科医生培养培训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城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制度,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实施“9+6”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实施“健康惠州”建设工程,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力争使全市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到2015年,儿童“六苗”接种覆盖率95%以上,甲乙类传染病患病率控制在250/10万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创建“二甲”中医院3间。

  ——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公立医院运行机制、补偿机制、监管机制、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中医医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构建以市中医院、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医科、村卫生站为主体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一批重点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科项目,加快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稳步开展注册医师多地点执业试点。逐步实施以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为主的补偿机制。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优化公立医院布局和结构,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院数量、规模、标准和空间布局,完成市中心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市中医医院新院建设工程,加强县医院和区级医院的能力建设。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就医模式。建立便捷的应急救治和转诊网络,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三级医院两个半小时服务圈、二级医院一个半小时服务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5分钟服务圈。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与港澳医疗合作,促进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到2015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不低于2人、注册护士数不低于2人、床位数不低于3张,民营(外资)医疗机构实际床位数、门诊量分别达到全市的15%左右。促进区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实现联网,实行“病历一本通”、“医保一卡通”和区域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六)提升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

  ——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建设,完善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系,有序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服务均等化。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加强婚育指导,鼓励婚前和孕前医学检查,积极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善人口基础数据信息,采取综合措施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加快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弘扬敬老风尚,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社会氛围。加强老龄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关爱老年人服务平台。开展养老机构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建设,推动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适度普惠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扩大老年优待政策范围,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和完善高龄老人政府津贴制度,提高津贴标准和覆盖面。到2015年,基本实现90%的老年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持下家庭照顾养老,7%的老年人可由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的老年人可入住养老服务机构。

  ——保障妇女儿童权益。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实施妇女发展纲要,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社会保障、婚姻财产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加强妇女卫生保健、扶贫减贫、劳动保护、法律援助等工作。实施儿童发展纲要,依法保障儿童生存权、学习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改善儿童成长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充分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强人文关怀,切实改善用工环境,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珍爱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和各类应急援助机制,逐步完善劳动者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处理机制。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和处理机制,保障劳动者权益。

  (八)保障公共安全。

  ——增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重大环境污染等公共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完善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和地方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紧急运输和通信保障系统建设,增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健全宣教培训与演练体系,提升全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及机制建设,落实安全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安全许可和行业安全准入。构建市、县(区)、镇(街道)三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道路交通、建筑、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建设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成危险化学品运输应急卸载基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信息处理中心、大亚湾消防海上特勤站、石化区域封闭式管理系统和应急指挥平台。加快推进应急救援能力、监管监察能力和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切实改善作业场所环境条件,防范治理重大职业危害。到2015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分别比2010年下降36%、26%和20%。

  ——强化粮食等重要物资储备和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健全重要物资储备及安全监管预测预警体系,确保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充足、安全供应。全面落实粮食和食用植物油储备规模,完善粮油市场监测网络和应急体系,推进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促进粮食产销合作,强化粮食流通监管,提高粮食产业化水平,确保粮食安全。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保证食品药品质量,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健康。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快防灾减灾体系现代化建设,提高防灾减灾和灾害治理能力。加强气象、地震、地质和风暴潮等灾害监测预报工作,建立重大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体系。加强人口和产业密集地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提高物资保障水平。推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科学安排生产生活设施布局。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国防动员基础能力建设。继续完善国民经济动员组织机构体系,以潜力调查、信息化建设、动员中心、专业保障队伍建设等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常态化建设。做好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的供给工作。大力推进应战应急一体化建设。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加强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和法制宣传。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的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具有惠州特色的四级网络“大调解”工作体系,提高信访解决民生困难、化解社会矛盾的效能,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扎实推进县、镇、村三级综治信访维稳平台建设,大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着力构建打防控一体化治安防控机制,切实抓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治安混乱地区、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工作。严格防范、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努力实现违法犯罪率不断下降、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不断提升的目标。加强禁毒工作,健全互联网安全管理制度,防范和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和各类恐怖活动。

  第二节  以建设八大基地为重点,努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以惠州市现代产业100强项目为引领,着力建设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粤港澳地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广东省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基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壮大经济总量,提升产业竞争力。

  (一)建设八大基地。

  ——全力推进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建设。以大炼油、大乙烯项目为龙头,以发展石化深加工和精细化工高端产品为主线,积极引进、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促进形成具有世界级规模和强大创新能力、上下游产品关联紧密、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石化产业基地。修编惠州市石化产业发展规划、大亚湾石化区总体规划,推进海洋功能区划调整,以满足石化区未来发展用海需求,争取把石化区面积扩大到65平方公里。以大亚湾石化区为核心区,实施区内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公用工程辅助设施一体化、物流运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和管理服务一体化等“五个一体化”配置,支持国家石油石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在大亚湾石化区建立分中心,提高石化区对高端项目的吸引力。着力推进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做好三期2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加快大亚湾精细化工园及各县(区)精细化工基地建设,加大石化中下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形成规模化、集聚化发展的石化产业集群。到“十二五”期末,力争形成2200万吨炼油和200万吨乙烯的生产能力,石化产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增加值达到600亿元,均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初步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全力推动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巩固仲恺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成果,加快“一区四园五镇”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企业,打造一批软件和信息服务知名品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由贴牌制造向原设计制造转变。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优势,结合国家和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抓好TCL液晶产业园三期等一批项目建设,做大平板显示、LED、新一代移动通信、汽车电子、新型电池等优势产业,提升新型元器件、专用电子设备等基础行业,突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数字家庭、高端消费电子等高端技术,积极培育物联网、三网融合、网络增值服务等新型业态,着力构建以先进电子信息制造业与现代信息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到2015年,力争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3300亿元,增加值达到500亿元,产值和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

  ——全力推动粤港澳地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建设。突出惠州生态休闲旅游特色,大力推进“3510”工程[8],打造“休闲惠州·度假胜地”旅游新形象。以罗浮山、南昆山、象头山为依托,建设森林度假顶级品牌;加快环大亚湾五星级度假酒店群和休闲度假基地建设,打造滨海旅游度假品牌;以龙门温泉群为主体,打造特色温泉养生旅游品牌;发掘东坡寓惠文化、东樵宗教文化、东江惠州民俗文化和东江革命历史文化,打造惠州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依托多家高尔夫球场,利用滨海资源开发水上运动等高端项目,打造运动休闲旅游品牌。积极推动罗浮山-南昆山旅游一体化建设和环大亚湾滨海旅游的整体开发,建设具有明显规模竞争优势的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旅游主题公园和红色旅游、乡村特色旅游。进一步创新旅游管理模式,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依托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发展旅游规模集散中心,开通联系主要景区的公交专线。积极扶持旅游商品的开发、经营,争取引进国际知名旅游装备制造项目。积极推进与珠三角、港澳地区旅游合作,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到2015年,力争建成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5家、五星级标准酒店10家,全市接待游客总量达到3800万人次,过夜游客接待量达到1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00亿元,成为粤港澳地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全力推进粤港澳地区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核心,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大农业基础投入,严格耕地保护,开展小流域治理和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改造试点,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实施现代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鱼塘改造、深水网箱养殖基地、特色效益林区建设。建设博罗、惠东和龙门三个省级产粮大县,实施优质稻工程,稳定粮食生产。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扩大“八大特色农产品”[9]种植面积,建设120个以上现代种植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林业和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巩固和完善8个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都市型、外向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结合特色产业优势,建立健全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市场流通中介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和流通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为依托的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加大良种良法引进推广示范力度,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面建成市、县、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确保食品安全。到2015年,建成50个以上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80个以上省市知名农业品牌,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62%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农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惠州成为珠三角乃至粤港澳地区农产品供应、加工流通和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区域中心。

  ——全力推进广东省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建设。以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为抓手,以电力建设为中心,加强电源、电网设施建设。全面建成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惠州LNG电厂二期、丰达LNG电厂扩建、国华(大亚湾)热电联供二期和东山海风力发电场等能源项目。努力推进平海电厂二期、仲恺高新区公用工程岛冷热电水多联供项目和惠州核电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余热发电,积极探索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加快电源输出工程建设。推进燃煤电厂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完善能源项目周边环保和安全设施。积极实施一批电网工程,促进电源电网协调发展。到2015年,力争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成为我省重要的清洁能源输出地。

  ——全力推进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紧跟世界技术和产业发展潮流,密切结合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和惠州实际,大力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LED)、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太阳能光伏等新兴产业,促进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编制惠州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光电产业基地发展规划、LED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惠州光电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光电产业、新一代通信、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新型高端产业。推进广东省LED产业(惠州)基地建设,力争突破LED芯片、外延片关键技术,推进LED背光源显示、LED照明、LED路灯等高端技术领域的开发,扩大LED产业化规模。发挥彩电制造优势,推动液晶电视LED背光源建设。着力发展新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及充电设备、电控、电机。积极推动电动汽车整车生产项目建设。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强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太阳能光伏等产业的规划布局和技术攻关,争取“十二五”期末形成规模产业。推进广东省LED绿色照明示范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建设,以市场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到2015年,力争形成2个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链比较完善、龙头企业主导、创新能力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形成1-2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产值规模超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5%。

  ——全力推进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高标准推进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与整合,发展壮大以石化数码产品、纺织服装、鞋类、农副产品、建筑材料等为主的现代物流基地,争取1-2家广东国际采购中心落户惠州,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促进运输、仓储、货代、装卸、批发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惠州港建设,统筹整合岸线资源,发挥港铁联动效益,着力发展港口物流业。鼓励和引导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加强金融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在惠州设立分支机构、服务网点。努力承接大型国际性金融机构外包业务。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稳步推进农业保险、林业保险。积极发展资本市场,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上市;完善企业投融资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引进风投、发行企业债券等多种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发展壮大信息服务业。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撑,把握信息服务的新技术、新业态,优化提升信息传输服务产业和互联网增值业务,做大做强计算机软件和服务业。促进现代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重点建设政务、金融财税、价格、商贸、农业、教育、科技、公交、港务、公众服务和社会保障等信息应用系统。依托各类科技园、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科创中心,展览场馆,大力发展科技和商务、会展服务业。加快发展法律、会计、审计、税务、评估、咨询、广告、知识产权、就业和劳务、公共关系、经纪代理等方面的专业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动漫制作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连锁超市、购物中心、综合商城、特色商业街。有序推进城乡商业网点建设,提升批发零售、商贸、餐饮等行业发展水平。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创新流通方式,大力发展网上购物、城市物流配送等新型购物模式。以城镇化、工业化为契机,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6%,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8%。

——全力推进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基地建设。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为重点,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以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危旧房改造、污水垃圾处理、信息畅通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步把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纳入财政预算,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为抓手,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强化农业技术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综合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力争到2015年前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化,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

(二)提升产业竞争力。

  ——全面建设质量强市。深入开展质量强市活动,发挥好质量工作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努力建立比较完善的质量工作机制,推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显著提升和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有效破解能源、土地、环境承载力等要素制约,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

  ——着力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工艺设计、品牌建设、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产业价值,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推动纺织服装、制鞋、建材等优势传统产业由制造向设计创造转型升级,提升惠城区“中国男装名城”和惠东县“中国女鞋生产基地”等区域品牌,鼓励企业争创名牌。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传统产业由个别优势向规模效益转型升级。加强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信息化融合,推动传统产业由成本优势和比较优势向技术优势和创新优势转型升级。加快产业转移,推进产业合理布局,实现传统产业由分散型向集聚型转型升级。推进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由资源消耗向生态环保转型升级。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大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专业化配套的协作体系。加强与中央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行业骨干企业的合作。支持优势企业发展壮大,着力提高企业规模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努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民营企业,提升民营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到2015年,年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企业达到2家,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民营企业5家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0%以上。

第三节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努力建设创新惠州

  大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动力,逐步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

  (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作用。积极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推进“广东省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市”建设。强化本土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进一步加大对TCL、德赛等大型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技术中心的扶持力度,围绕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一批达到国家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通过省、市联动,组建国家级工程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省级工业研究开发院。继续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组建工程中心,使之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龙头。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来惠州设立研发机构,与我市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开发活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高校、科研所为主要依托,联合重点企业建立高水平、开放式的公共实验室。依托科研院(所)建设一批重点科研基地,开展技术推广与示范、科技培训及科普教育等工作,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通过政策、资金引导和市场化运作,激励现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设一批实验室体系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和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等,逐步形成惠州市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网络。加强政策倾斜和资金项目引导,鼓励惠州学院等高等院校及中职院校建立健全新型教学和科研体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到2015年,力争新建国家级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1个以上,企业博士后工作站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组建国家级创新服务平台1个;全市各级企业创新平台达160家;国家级质检中心2家,省级授权质检机构7家,公共技术检测服务平台6个。

——推进现代产业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攻关和转化。整合全市创新资源,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创新资源支持,通过省、市联动和产学研合作、粤港联合科技攻关,集中力量在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三大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努力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积极推进“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市”建设和仲恺高新区创建创新型特色园区工作,围绕全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华南理工大学石化技术研究院、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武汉大学惠州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海油惠州炼油分公司联合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仲恺高新区光电产品质检中心和仲恺高新区科技创新研究服务中心等建设,积极组建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研究院,在惠州具有特色和优势或者可能形成新特色新优势的领域,建立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将惠州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产业技术研发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和研发成果产业化基地。到2015年,力争建成3家成果产业化基地,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7%以上。

 (二)完善创新发展环境。

  ——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机制。优化整合财政资源,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鼓励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科技担保、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业务。建立科技企业上市激励机制,推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建立运用政府采购推进企业科技创新的机制,不断提高政府采购本市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比例。健全科技发展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研究开发经费占GDP的比例、每百万人口专利授权量、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等指标纳入对各县(区)党政领导的任期考核指标体系。到2015年,力争全市财政对科技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3%,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省的要求。

  ——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建设,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等服务体制,促进知识产权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专利技术转化为技术标准,支持企事业单位参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制订、修订和国内外标准化活动,加强知识产权的行政执法和保护,完善行业自律措施,营造良好的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提升区域品牌聚集水平。到2015年,全市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80件,惠州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订、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150项以上。

  (三)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我市“七大产业基地”建设急需的领军人才,力争建设一个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制定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养工程、高级专家培养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四大优秀人才培养工程计划,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十二五”期间,力争引进10名以上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完善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和待遇保障,健全公开、公平、公正、择优使用人才的制度体系,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人才引进培养和创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快人才市场运营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实行期权、股权激励,建立人力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创新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机制,提高科技人才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第四节  以扩大内需和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为重点,积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

  坚持实施内生发展战略,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着力扩大消费、促进投资,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促进形成内需外需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一)切实促进居民消费。

  ——大力拉动农村消费。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支持商贸、邮政、电信、供销等企业向农村延伸服务,构筑城乡互动的现代流通网络。实施“农村消费升级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继续加强农村文化体育市场建设,促进农村健康的精神文化消费。

  ——推动城市消费升级。改造升级传统商品市场,大力推进企业连锁经营,城市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商贸模式,支持打造惠州特产一条街、水果一条街、装饰材料一条街、酒吧一条街、餐饮专业街,扩展和规范灯光夜市,进一步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家政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积极促进汽车等高档消费品消费,继续培育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消费,支持发展网络消费、理财服务、节庆消费、租赁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培育个性化、时尚化和品牌化消费的新兴消费群体。重点扶持商贸流通服务龙头企业发展,支持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发挥品牌的行业带动作用,争取用3到5年时间培育出年销售额50亿到100亿元的现代流通企业集团。

  ——改善优化消费环境。完善市场监管政策法规体系,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居民消费预期。进一步拓展消费信贷服务。“十二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

  (二)积极开拓内销市场。

  继续推动“惠货全国行”,市每年组织在本市或省外城市举办1场以上广东惠州产品展销会。鼓励和引导企业参加国家和省举办的各种国内外展销活动。支持企业建立国内营销网络,不断提高惠州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加快建设“惠州产品网上展销会”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台资企业办好“中国台商精品交易网”,帮助企业网上推销产品,开拓市场。鼓励和支持我市企业参与在省外主要城市建立“广东商贸城”、“广东商品直销中心”和“广货批发街”活动,推动我市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建立畅通的销售网络。在政府采购、财政投资项目中,鼓励采购本地企业生产的名优产品。落实各项“出口转内销”政策,引导和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建设内销网络。

  (三)有效扩大投资需求。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坚持把投资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进中央扩大内需投资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加快公共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加大节能减排、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加快民生工程、生态环境、自主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关产业投资增长。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加快城镇化步伐,加快欠发达地区电力、交通、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激活民间投资。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推动民间资本参与经营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的投资建设。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切实将民间资本转化为投资动力。加强特许建设和特许经营管理,维护民间资本投资合法权益。

  ——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发挥石化、电子、清洁能源大项目的集聚效应,根据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境内外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在我市建立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和生产体系。主动承接新一轮国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积极吸引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来惠投资,将更高技术水平、更高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和产品向我市转移,争取跨国公司在惠设立地区总部、研发机构、采购中心等,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引导外资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占吸收外资总额的比重达25%。

  (四)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深入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带动战略,支持有比较优势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自主品牌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进一步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深度挖掘美国、欧盟、香港等传统市场的潜力,大力拓展东盟、东欧、中东、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民营企业,扩大一般贸易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来料加工企业转型,鼓励和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加大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创立自主品牌,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推动加工贸易企业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由单一的加工制造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领域延伸。促进进出口协调发展,引导企业积极扩大先进适用技术、关键设备、重要原材料和资源性产品的进口。“十二五”期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7%,一般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稳步上升。

  ——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支持我市具备“走出去”实力和条件的企业通过新建、并购、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获取境外知名品牌、先进技术、营销渠道、高端人才等资源,实现国际化经营。积极培育本土跨国企业,支持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和品牌知名度、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能力的本土企业发展成为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的机遇,鼓励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和企业到东盟国家设立生产基地、营销网络和区域总部,拓展发展空间。

  第五节  以提高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为重点,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原则,加快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的应用,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一)构建开放快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以建设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与深圳、东莞共同打造珠三角东岸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形成布局合理、衔接顺畅、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融入珠三角东岸“半小时都市圈”、珠三角“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公路方面,加速构建“五横四纵三支”高速公路网,以“国道一级化、省道二级化、县道三级化、乡村道路硬底化”为目标,加快国省道改造和经济线路建设,实施通自然村公路硬底化改造,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至2015年,基本实现与穗深莞公路网深度融合,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3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0公里,一级、二级、三级以下等级公路600公里、1200公里、9650公里。铁路方面,加快推进厦深铁路惠州段、莞惠城际轨道、深惠城际轨道、广汕铁路惠州段、北京至深圳客运专线惠州段等项目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城际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港口方面,优化沿海港口布局,加快港口的功能结构调整,加快建设集装箱、煤炭等专业化的公用码头,提高码头运营的集约化、现代化、专业化水平;提升港口与铁路联运的竞争优势,推动港口与铁路的合作共赢。振兴东江内河水运,升级改造东江内河简易码头,加快东江内河高等级航道规划建设,协调推进内河船舶标准化。到2015年,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2亿吨,内河港口吞吐能力达到2000万吨。机场方面,加快推进惠州机场改扩建工程和惠州机场复航工作,加强机场集疏运系统建设,重点建设惠州大道东段及机场支线工程。

  ——提升客运枢纽服务水平。加强市域内和市际间等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重点加快建设惠州客运南站、惠州客运北站等场站;协调推进厦深沿海铁路惠东站和惠州火车南站(新桥)等铁路场站建设。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确立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大力建设公交首末站,优化中间停靠站,规划建设换乘枢纽场站,进一步完善公交停车场、维修场和加油站等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公交运输“油改气”工作,提高公交车辆使用清洁能源的比例。科学组织城际轨道、客运铁路与城市轨道的分工协作,发展城市组团之间的大运量公共交通。逐步实施农村客运区域专营和规模化经营,推动农村公路短途客运班线向公交化模式运行转变,逐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网络。加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与公共交通系统的接驳。

  ——提高交通信息服务水平。整合市域内和市际间的城市公交智能卡系统和资源,建立交通一体化的公共信息平台,逐步推进公共交通“一卡通”,提高运输效率、服务水平和安全性。推进智能交通监控平台建设。

  (二)构建清洁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

  围绕建设广东省清洁能源生产基地目标,加强电、油、气输送网络建设,构建安全、清洁、经济、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

  ——加快电网建设和改造。新建祯州、大亚湾两座500千伏变电站,扩建博罗500千伏变电站,新建500千伏线路275千米;新建惠城区横沥、惠州工业园、陈江、江北站,惠阳区莲塘、维布站,惠东县埔仔、白盆珠、梁化站,博罗县银岗、罗浮、黄山洞站,龙门沙径站,大亚湾西部、绿湾、霞涌站,仲恺高新区尾塘站等17座220千伏变电站,新建220千伏线路1007千米;新建惠城区斑璋湖站、惠阳区茶园站、惠东县船澳站、博罗县横河站、龙门县留洞站、大亚湾荃湾站等68座110千伏变电站,新建110千伏线路2198千米。到2015年,惠州电网500千伏公用变电站达到5座,主变容量950万千伏安;220千伏公用变电站达到34座,主变容量1371万千伏安;110千伏公用变电站达到148座,主变容量1406万千伏安。逐步推广绿色电网建设模式,降低电网损耗。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积极推广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加快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提高电网承接各类型电源接入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

  ——加快油气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中海油惠州炼化项目、惠州国储地下水封洞库、华德石化原油商业储备库、华瀛石化燃料油调和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成品油输出管网和加油站布局,建成惠州-东莞、惠州-深圳、惠州-粤东成品油输送管道,并与珠三角成品油管道连接。按照天然气主干管网“全省一张网”布局,建成省天然气主干管网一期工程惠州段(广州—惠州干线)、西气东输二线广深支干线惠州段,实现天然气主干管网覆盖全市。

  (三)构建安全和谐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以防洪安全、饮用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和人水和谐为目标,以建设城乡防洪治涝安全保障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和水环境保护体系为重点,加快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高水利保障能力。

  ——提高城乡水利防灾减灾能力。统筹推进市区、县城防洪排涝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江海堤围达标加固、水土保持、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按照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径流量一天排干标准,实施东江、西枝江沿江排涝站和市区、县城、重要城镇、大型工业园区排涝站建设,实施市区和县城主要内河涌建设;按照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径流量三天排干标准建设农村排涝站。到2015年,市区防洪达到100年一遇标准,县城防洪达到50年一遇标准。

  ——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建设惠阳区东江引水工程。将白盆珠水库功能由防洪发电调整为防洪供水,实施江库联合统一调配。积极探索“一城三区”供水一体化。开展东江中下游地区、稔平半岛、淡澳沿海地区水源安全保障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建立城乡应急供水备用系统。

  ——提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能力。继续开展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动建立与深圳、东莞、河源跨区域河流整治和保护机制,保护东江水源,改善淡水河水质,确保水资源供给安全。配合省完善东江水资源分配方案,搞好水量分配和取水总量控制。全面提升三防应急处置能力。加快科技和水利信息化建设。

  (四)构建便捷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

  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为突破口,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力建设开放融合的信息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网络,率先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无线城市。到2015年,建成全省领先的有线宽带、无线宽带网络和应用体系,全市信息化总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互联网普及率达到80%以上,实现高清互动数字电视播出。

  ——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学习借鉴深圳等试点城市“三网融合”经验,建设有线无线相结合、全程全网、三维立体、互联互通、可管可控的下一代宽带信息网络,推进我市“三网融合”进程。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并,加快光纤网络建设,全面提升宽带网络的速率。新建商业楼宇全部采用光纤到办公室建设,新建住宅小区采用NGB接入技术进行建设。对现有商业楼宇和住宅小区进行接入技术升级改造。

  ——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加大新增3G基站和WLAN基站投资和建设力度,完成三类重点区域的覆盖。加大新增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和地面数字电视(DMB-TH)发射点建设力度,完成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和地面数字电视的网络覆盖和业务部署,开展无线、移动数字电视服务。在信息化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区建设数字社区和数字家庭,努力实现村村通光纤,家家通宽带,促进城乡信息化统筹发展。开展丰富的互联网增值业务,实现无线城市业务在政务、商务、生产、生活等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入应用。

  ——完善电子政务畅通工程。建设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推进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应用。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依托,继续加快推进网上政府一站式服务。积极推进企业信用网和数字证书认证体系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社会民生领域的应用,联合搭建区域“医疗通”、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公共交通“一卡通”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珠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

  ——推进物联网建设。推进物联网关键技术的产品生产、研发,主要推进包括电子标签、高端传感器设备、软件及系统集成等的研发和产业化;完善物联网后台运行支撑服务,主要发展数据交互中心、物联网系统后台管理中心;推进物联网产品展示和示范应用,主要包括物联网技术和成果演示、物联网示范应用及产品推广和交易平台等。加强与深莞之间项目和政策的对接,促进物联网产业链的完善。

  第六节  以提升城镇化水平为重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把推进城镇化作为加快转型升级、升华惠民之州的重要抓手,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集中力量建设中心镇和专业镇。

  以壮大经济规模、增加财政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有机融合,增强中心镇、专业镇吸纳人口、集聚产业和扩大就业功能。推进发展重心战略转移,加大对中心镇、专业镇的投资开发力度,将小金口、水口、三栋、横沥、淡水、秋长、永湖、新圩、镇隆、澳头、霞涌、陈江、沥林、平山、白花、大岭、多祝、稔山、平海、吉隆、黄埠、罗阳、龙溪、园洲、石湾、湖镇、长宁、福田、杨村、公庄、龙城、平陵、永汉、龙华打造成为具有“投资洼地、发展高地”意义的卫星城镇。按照“一镇一策”推动专业镇转型升级。加快中心镇、专业镇的交通、能源、通信、公共消防、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医疗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引导人口和产业向中心镇、专业镇集聚。推进中心镇、专业镇与周边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共建共享。支持有条件的中心镇发展为中小城市。

  (二)提高城市化现代化水平。

  ——加快组团式山水生态城市建设。积极探索产业布局与城镇发展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坚持实施“南进北拓、东西伸延”城市发展战略,推进现代城市、历史文化、山水生态等“三条主轴线”建设,拓展完善惠城区“宜居宜业中心区”。加快大亚湾滨海新城和仲恺高新区工业新城建设。大力推进金山大道、惠南大道沿线和惠阳城区建设,打造中职新城和南部新城。推进惠州大道东段主轴线、惠东县城中心区和巽寮金海湾滨海旅游区建设,打造东部现代化组团。加快惠博快速通道主轴线和博罗县城中心区建设,打造西部现代化组团。加快金龙大道沿线建设和龙门生态旅游开发,打造北部生态区组团。

  ——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道路(桥涵)、给排水、照明、园林绿化、燃气、消防、环境卫生、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共设施建设,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为支撑,促进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协调发展。完善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争取启动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完成省立绿道惠州段建设,启动城市和社区绿道网建设,构建多功能绿道网络体系。加快城市综合功能体、主干路网、重点休闲居住区等建设。完善市区三环路,建设四环路,打通一批断头路、瓶颈路,新建一批立交桥和人行过街通道。加强人防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加强与深圳、东莞合作,编制和实施深莞惠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共建珠三角东岸优质生活圈。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城市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善城市管理的快速反应机制。积极探索具有惠民特色的惠州城市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城市管理常态化,不断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宜居宜业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三)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加快村镇规划编制,统筹优化城乡生产、居住、生态和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按照“市管到镇、县管到村”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加快村庄规划编制步伐,2011年全面完成50户以上较集中自然村规划编制工作。

  ——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改革传统的农村社会管理方式,推动城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构建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社区组织体系。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面临的社会事务管理、基础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问题,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转变,配套推进村委会转居委会工作。

  ——统筹城乡户籍管理。制定和实施引导人口有序转移的政策措施,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城乡居民户口统一登记管理制度,调整完善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方面制度和政策,消除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体制性障碍。探索推广“积分制”等办法,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5%。

  第七节  以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为重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大力实施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优化空间发展格局,加快融入珠三角核心城市圈,促进市内、市外一体化发展,加强与港澳台地区更紧密经贸合作。

  (一)促进市域内部一体化发展。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在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划的框架下,积极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明确全市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构建以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惠城区中心区为核心,以中部拓展轴、沿海拓展轴、南北拓展轴为主骨架,以省级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大亚湾、惠阳、惠东、博罗为新的增长极,以蓝色海岸带、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市域主要江河生态主廊道和东部坪天嶂-莲花山脉生态控制区、北部罗浮山-南昆山生态控制区为生态安全屏障的“内聚外联、核心优化、三轴拓展、多元保育”的国土开发总体战略格局。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进一步优化重大产业空间布局。按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实施不同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保等政策以及绩效评价和考核办法。

  ——推进县区联动发展。进一步扩大县区经济管理权限,加强对县、区发展的分类指导,统筹协调县、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布局。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按照发挥优势、产业互动、城乡共融的发展思路,依托县域比较优势和城市产业辐射,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努力提升东莞(惠州)、东莞凤岗(惠东)两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建设水平,加强园区招商引资,壮大产业规模。结合“三旧”改造,实施惠城、惠阳中心城区“退二进三”工程,推进制造业向城市中心区外围的县、镇转移。鼓励博罗县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各类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基地化发展。支持龙门县走生态发展道路,着力推进特色优势资源产业化,努力建设具有生态特色的经济新区。继续加大对山区县镇的扶持力度。

  ——规划建设“环大亚湾经济区”。整合惠阳区、惠东县和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辖的14个镇(办)1392平方公里土地,以大亚湾海域为中心,以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规划建设环大亚湾经济区。依托沿海发展轴,打造环大亚湾临港产业和滨海旅游聚集地,带动惠东稔平半岛发展,使稔平半岛成为惠州新的增长极。

  (二)积极融入珠三角一体化发展。

  ——积极构建“深莞惠”经济圈。加快与深圳、东莞在规划、交通、产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信息化、创新体系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对接与融合。联合推进《深莞惠区域协调发展总体规划》和深莞惠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相邻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和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以莞惠城际轨道、厦深铁路、广州至汕尾铁路、北京至深圳客运专线、深惠城际轨道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跨境交通项目建设,发展跨界公交服务,建设区域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联合深圳,统筹治理龙岗河-淡水河跨界污染。到2015年,沿河流域各镇污水处理全面提升脱氮除磷水平,流域禁养区内非法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全面清退。强化固体废弃物属地管理,禁止固废非法跨市倾倒转移。共建深莞惠产业合作示范园,建立和完善产业合作长效机制,协同构建特色突出、集约发展、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推进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就业、老龄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制度对接、资源共享和待遇互认。

  ——深入落实珠三角一体化五个规划。积极推进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基本公共服务对接,加快融入珠三角区域一体化,促进与珠三角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统一规划、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产业发展横向错位融合、纵向分工协作、市场开放共享,区域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一体化、生态环境安全,城乡区域空间格局优化、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完备,基本公共服务共享。增强对粤东和粤东北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到2015年,惠州基本实现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经济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三)推进与港澳台地区更紧密合作。

  深入落实CEPA及其补充协议、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推进惠港澳在金融、旅游、教育培训、医疗服务、影视拍摄、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合作。大力引进港澳金融机构,主动承接港澳金融后台服务。支持惠州企业到香港上市。鼓励港澳资本投资惠州旅游开发,鼓励港澳旅游企业来惠设立营业网点,争取促成惠州港与香港恢复海上直航、香港游艇、豪华游轮通达惠州滨海旅游胜地。支持港澳教育机构到惠州合作办学,鼓励港澳投资者在惠州建设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支持港澳服务业提供者在惠州以独资、合资、合作方式,兴办高端专科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推动惠港澳开展医院管理、科技交流、医护人员培训合作。加强与港澳在影视制作、动漫、广告设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吸引香港科研机构进驻惠州,在重点领域联合开展研发合作,推动惠港科技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以及产品、商品检验认证互认。建立惠港澳企业、行业和商会合作平台,推动三地在社会民生、专业服务等领域的合作。积极引进台湾的电子信息和石油化工等先进制造业、优质农产品种植和休闲观光等现代农业、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惠州港作为国家首批两岸直航港口的功能,争取早日开通惠台两地海运直航,拓展对台海运物流。

  第八节  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为重点,努力建设低碳惠州

  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高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水平,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加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强化工业污染防治。优化工业布局,促进工业企业“入园管理、集中治污”,对电镀、印染、化工、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重污染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加强产业转移的规划引导,防止污染转移。全面推进规划环评,将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新增污染排放项目实施严格的总量前置审核。

  ——加强水污染防治。大力推进西枝江、淡水河及潼湖水系等重点流域综合整治,促进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加快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面清退禁养区内非法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积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十二五”期间,新建、续建、扩建污水处理设施45个,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1万吨/日,新建污水处理管网720公里,完善污水处理管网277公里。到2015年,基本建成城乡统筹的生活污水处理体系,实现市区、县城、中心镇和东江干流、西枝江、淡水河沿岸、潼湖流域各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强火电厂脱硫设施在线监测,加快脱硝设施建设。加大工业锅炉治理力度。加强工业粉尘、烟尘污染治理和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加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控制。

  ——加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合理规划建设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基础设施,重点推进电子废物拆解处置中心和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理中心二期工程、污泥堆肥处置工程建设。加快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完成惠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填埋场扩建,建成惠东垃圾处理场、惠阳区沙田垃圾综合处理场、博罗杨梅垃圾处理场,改造龙门垃圾处理场。到2015年,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到3300吨/日,污泥处理能力达到800吨/日。完善全市的垃圾收集清运系统,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稳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强化电磁辐射环境管理和放射性污染防治,完善核安全及应急管理。

  ——强化海域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整治东升海水鱼类养殖区和考洲洋海水综合养殖区,实施荃湾港区、碧甲港区、亚婆角港区、大澳港区等重点物流港口和澳头、港口、巽寮、范和、亚婆角、盐洲六大渔港污染综合治理及环境景观改造。

  ——提升环境监管水平。统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和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处理能力。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杜绝偷排漏排行为。制定更为科学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控制及分配管理办法,完善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体系。

  (二)加强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

  ——继续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探索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节能管理体制,加强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节能管理。以石油、化工、电力、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进绿色照明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大力推广节能低碳建筑和低碳居家方式。加强交通运输行业降耗和减排管理,加快发展公共交通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鼓励绿色出行方式。推进LNG公交车、CNG出租车投放。开展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审计、公示工作。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订实施更为严格的行业和区域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对未完成减排目标的地区实行区域限批或行业限批。促进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等的推广应用,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研究探索环境产权交易、排污权交易制度,推行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机制。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宣传,推动全民参与节能减排工作。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产品、再生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和包装材料的使用。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行业用水定额管理。鼓励建设城镇再生水利用系统,推进农业节水,加快实施灌区“两改一提高”的节水改造工作。积极推进海水综合利用。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率。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城市重点功能区的旧城镇成片改造、“城中村”改造以及不符合城乡规划的旧厂房搬迁改造工作。不断完善闲置土地处置的政策体系,努力探索和形成建设用地动态跟踪制度,建立闲置土地和建设用地监管及监测长效机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集约化。探索建立土地收益调节机制,加大开发补充耕地力度,建立健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经济激励机制。实施科学生态围填海工程。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通过制定相关价格政策,促进资源节约,限制超标排放。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实施鼓励与扶持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积极引导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现代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交通工具与交通设备制造业,以低碳、节能为特征的新一代家电制造产业等,提高低碳制造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推动工业(产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构建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产业)园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按照国家有关清洁生产的法律规定,对19个行业的重点企业实行强制清洁生产。大力发展低碳服务业,探索参与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建设。优化能源结构,着力开发利用风能、核能和太阳能为主的低碳能源。发挥科技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作用,加快低碳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积极争取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低碳项目技术合作。扩大森林面积,加强森林抚育和管理,增加森林碳汇。大力倡导低碳生活。

  (三)加强生态建设。

  ——严格生态保护。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环境容量要求,严格执行生态分区控制。对水源地保护区、江河源头区、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水土保持重点防护区实行抢救性保护。对东江、西枝江水源保护区等重要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生态极敏感区和生态功能极重要地区,实行强制性保护措施。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尽快建设大亚湾第二条海底排污管道,做好惠东港口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的强制性保护,加快巽寮湾旅游度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考洲洋文昌鱼和红树林保护。切实保护大亚湾海域水质和水产资源、红树林、珊瑚礁等生物多样性资源,构造环大亚湾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惠州海洋生态系统评估地理信息系统、惠州海洋生态园和潼湖湿地公园,实施珍稀、濒危野生物种保护工程和人工增殖放流工程。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防止滥开滥采和生态破坏,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探索建立流域、区域统筹的生态补偿机制。

  ——加强生态建设。加快国家级、省级、市级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推进公路、铁路沿线、城市出口道路的绿化美化,大力营造、保护沿海防护林和滩涂红树林。全力推进省立绿道网、市域绿道网、县区绿道网和城市景观林、公共绿地、城(镇)郊围城防护绿化带、村道绿化带建设。建设惠城区金山湖公园、望江公园、文星公园、新湖公园、惠州市植物园、东江画廊休闲绿道等城市公园游园,惠阳区文化体育公园(二期)、打铁岭公园、卢屋山公园等公园绿地,大亚湾开发区虎头山公园(一期)和惠民广场。维护农田保护区、农田林网等绿色开敞空间。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开展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工作。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2.2%,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3平方米。

  第九节  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重点,努力建设文化惠州

  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分开”,加快文化惠州建设步伐,推进文化惠民。

  (一)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全面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建设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为目标,开展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活动,推进惠州美术馆以及县(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市县(区)档案馆等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综合文化站、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到2015年,市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市博物馆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县(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以及行政村(社区)文化设施全部达标,全市各级国家档案馆建成面积达标、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公共档案馆;较大型企业建成职工书屋、俱乐部、“职工之家”等员工文化设施;每个县(区)建成有一座以上多厅数字电影院,全市乡镇(街道)电影放映设备全部实现数字化,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以上。基层文化建设各项主要指标力争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组织本市创作的获奖精品节目展演、民间艺术团体进社区专场演出活动。建立农村电影放映的市、县(区)两级财政保障机制,逐步建立乡镇(街道)和行政村固定电影放映点。组织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送展览等文化下乡进社区工作。扩大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外来员工人员的文化惠民服务,力争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市歌舞剧团每年送戏下乡一百场、市文化馆每年进行2000人次以上公益性培训目标。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加强惠州文化艺术中心、科技馆、博物馆、奥林匹克体育场等文体设施的管理,提高场馆的使用效率。推动大型公共文化场馆后勤服务社会化,推进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全面免费开放。加快“网上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等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全市公共图书馆、文艺团体加入全省数字图书馆联盟、公共图书馆联盟和演艺联盟,促进文化项目共建共享。构建先进现代文化传播体系。鼓励和支持成立各类民间文化社团,壮大公共文化服务辅助队伍,扩大文化志愿服务。

  (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建设文化惠州的重要抓手,重点发展新闻传媒、文化创意、数字出版、会展博览、演艺娱乐、文化旅游、文化设备(视听)等产业,打造具有惠州特色和产业竞争优势的知名文化品牌。支持报业、广电两大传媒集团向全媒体、跨行业发展,按照省的要求推进“三网融合”建设,技术先进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龙头文化企业集团。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积极推动惠州报业全媒体基地、惠州广电传媒演艺产业基地、惠州印刷复制创意产业园、惠州新华文化广场、TCL文化集群创意谷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明丰罗浮山生态城文化产业园区、惠东天后宫民俗文化产业园、龙门农民画产业园等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加快培育富有活力的产业集群。完善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加强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十二五”期间,力争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建成1个以上省级或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积极培育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积极开发动漫游戏、移动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等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市场,培育版权、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要素市场,继续引进一批优秀院线资源,加快电影院线、电影MALL项目建设,推进文化产品经营单位连锁经营。建立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和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促进产权、资本、人才、信息的流动。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的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重点发展演艺经纪、信息服务、法律咨询、版权代理等文化中介行业,推动文化中介机构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文化领域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生产、管理和服务机制。培育壮大一批重大民营文化企业,激发文化发展活动力。进一步建立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创新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方式。建立完善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协调机制,提升对外文化交流水平。

  (三)提升惠州文化形象。

  ——积极推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加快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和规划建设,推进丰湖书院建设和水东街改造,恢复苏东坡寓惠遗址,重建一批富有历史文化气息的景观和建筑群,依法修复一批文物古迹,重点推进邓演达纪念园、叶挺纪念园和廖仲恺纪念园建设,重塑惠州历史风貌,提升“岭南风格、惠州韵味”的城市人文内涵。加强地方志编撰工作。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推进各类博物院、纪念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馆等的建设,做好国家级、省级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利用工作。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民族民间特色之乡”创建活动。2015年前,力争申报2条以上历史文化街区、3个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培育惠州人文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路基础。倡导诚信为本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风尚,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强化公民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大力弘扬“解放思路、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创新精神、“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的惠州精神和“新客家、老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的城市品格。树立全民终身学习理念,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科学人文知识,提高民众科技水平。强化国民艺术普及教育,全面提升群众文化品位。增强文化的教化功能,培育公民良好的社会心理。加强新型人口文化建设,关爱女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残疾人和老年人等活动,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念。

  ——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健全文明城市创建长效工作机制,努力打造“文明惠州”品牌,力争2011年、2014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争当“全国文明城市标兵”。积极参与珠三角文明城市群创建活动,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文明县城、文明村镇创建和岭南新民居(新农村乐园)建设,积极推进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创建工作,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倡导文明新风的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到2015年,文明村镇创建覆盖面达到85%左右,文明窗口行业创建覆盖面达到90%左右,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常住人口总数的10%以上。

  (四)发展体育事业。

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建立健全“四大全民健身服务网络”[10],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市体校高水平体育人才训练基地、专业运动队集训基地、青少年业余体育培训基地、社会体育职业培训基地,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网络,推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广东体育强市。培育体育健身市场,发展体育产业,推动体育产品品牌建设,扩大和引导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

    第十节  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重点,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按照“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要求,大胆创新,深化改革,努力探索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途径、新举措和新机制,为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定位,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启动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权规范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各部门办事程序及准入条件,建立行政审批动态管理、评估机制,推广行政审批前公示制度,巩固行政许可“零收费”制度。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

  ——推进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扩大县镇管理权限,推进乡镇党政机关、所属机构和派驻(出)机构财政预决算公开。按省的统一部署,对全市乡镇重新分类,并分类界定政府职能、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加强直接面向基层和群众的“窗口”机构建设。深化乡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公务员聘任制度。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精简、优化、改制、减负、高效”为目标,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新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事业单位绩效评估机制,优化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推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合同制。

  (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理顺市与县、区财政分配关系。加快以综合预算为基础的部门预算改革。配合省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与主体功能区划相适应的激励型财政机制。

  ——加快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县级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权限。落实国家和省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扩大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定项目公示、责任追究、后评价等制度,完善代建制。制定按主体功能区划安排和按领域安排相结合的政府投资和管理政策。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

  ——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创新。积极参与珠三角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地方金融体系,积极支持各类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来惠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为民间投资服务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探索中小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集合发债,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和业务,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信用担保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加大政策鼓励和政府补贴力度,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范围,逐步将水稻、生猪、渔业、森林等纳入保险保障范围。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企业重大决策失误追究等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改善国有企业股本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建立和完善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恢复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法规和监管体制,规范市场秩序。

  (三)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进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和博罗县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适时扩大改革范围。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把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并统筹建设。到2012年,所有街道(乡镇)设立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有条件的社区设立社区公共服务站。加强村(社区)基层“两委”班子建设,完善村(居)民自治制度,探索村(居)民自治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相分离,实行“职能、资产、财务、机构、人员”五分开,推动村(居)委会和农村“两委”主要职责转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及维护社会稳定。探索非户籍常住人口参与城市社区自治的途径。培育发展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推进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和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的政府购买和项目管理准入机制,探索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强化基层群防群治工作。促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强化社会组织作用。简化社会组织登记注册办法。推进社会组织民间化,行业协会全面实现民间化。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加强社会组织专职队伍建设,促进社会组织依法参政议政。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立现代社会工作制度,加强社工知识的普及教育与培训,扶持培育社工服务机构,探索建立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机制,加快社会工作发展。

  (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着力构建法治政府。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制度建设质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保证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着力完善经济体制、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以及政府自身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必经程序,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公开化和民主化,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和施政能力。加强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建立决策反馈纠偏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便民高效、制约有效的行政执法程序。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推进办事公开,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落实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政府公信力。

  ——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认真实施《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年)》,扎实推进法治城市、法治县(区)创建活动。坚持法治惠民,注重社会各群体的法律保障,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营造民主、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促进司法公正,树立法律权威,服务稳定大局。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加强普法宣传,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实现政府行政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健全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各项制度。加强村(居)委会自身建设,增强自治功能。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五)加强廉政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各项制度,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述职述廉、责任追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制度。加强领导干部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完善重大工程预防腐败体系。继续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市、县、镇三级党政机关公车改革。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公务公开。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查办案件的功能,提高执法执纪水平。

    第四章  保障措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规划目标和任务,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政府要完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衔接,抓好重大项目支撑,有效引导社会资源,科学配置公共资源,加强规划组织实施,保障规划有效落实。

  第一节  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加强衔接协调。做好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做好专项规划、县(区)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协调,确保总体要求一致,空间配置和时序安排协调有序,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强化指标约束。发挥年度计划在规划实施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订和实施年度计划,分解落实中长期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具有法定效力,分解落实到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纳入各部门、各县(区)主要领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

  ——加强监督检查。对规划规定的各项控制性、强制性指标以及禁止性、限制性行为,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完善规划中期评估制度,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找出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依据评估结果对规划进行必要调整,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使公众深入了解规划确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蓝图。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及时公开规划实施的相关信息,增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互动,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接受全社会监督。

  第二节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科学谋划重大项目。坚持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确立中长期规划对重大项目布局的指导作用。加强前期工作,健全重大项目储备库,将规划的重大项目具体落实到年度重点项目计划中实施,形成“竣工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机制。“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重大项目233项,总投资6629.7亿元,“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4207.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79项,“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1642.5亿元;现代产业建设工程113项,“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2220.6亿元;宜居城乡建设工程5项,“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38.7亿元;绿色生态建设工程13项,“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103.2亿元;民生幸福建设工程17项,“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152.3亿元;文化惠州建设工程6项,“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49.7亿元。

  ——加强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把重大项目列入市、县(区)、镇(乡)政府重要议程,强化层级互动,集中力量保证重大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依法依规推进建设。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环境容量。加强与财政性资金、信贷资金的衔接和引导工作。落实项目建设多项监管制度,确保安全生产,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建设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率。优化建设环境,落实征地拆迁责任主体,实施考评和奖惩激励制度,排除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各种障碍。

  第三节  建立分类实施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本规划确定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低碳惠州等重点任务,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是对市场主体的导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施。政府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完善政策,维护公平开放、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为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国有企事业单位要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切实履行政府职责。本规划确定的努力让惠州人民更加幸福、发展公共文化、建设公共技术创新平台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政府的承诺,全市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能,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本规划确定的体制机制创新任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必须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要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抓住时机推进,并及时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用规章制度确定下来。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本规划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是政府向社会和民众提供的公共产品,主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来完成。政府主要通过规划引导、组织建设、监督管理、利益调控发挥主导作用。对公益性基础设施,坚持以政府供给为主;对经营性基础设施,主要运用市场机制引导投资,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纳各类资本投入基础设施领域;对于垄断性和公共性并存的基础设施,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监督管理和利益调控职能,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经营。

  ——坚持依法管理。本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社会建设与管理、廉政建设等要求,主要通过加大执法力度等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加以落实。

  第四节  完善经济政策

  ——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按照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研究制定规划实施的相关配套政策,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加强宏观经济监测预警,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发挥公共财政作用。根据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原则,合理界定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公共财政配置重点放在为全市人民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上,公共财政预算优先安排城乡义务教育、劳动就业、惠农支农、社会保障、公共卫生、计划生育、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资源管理等领域。

  附:惠州市“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表(略)

注1:“三清三化”,清污水、清淤泥、清路障,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绿化。

注2:“五改五建”,改路、改水、改房、改厕、改灶,建文化室、建卫生站、造风景林、建客运站点、建垃圾收集点。

注3:“三个100%”,乡镇客运站或招呼站建有率100%,有通客车条件的行政村100%建有候车亭、100%通客车。

注4:“两持平”,指县(区)内教师待遇与公务员待遇基本持平, 乡村教师待遇与城市教师待遇基本持平。

注5:“两馆两中心”,指市科技馆、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会展中心。

注6:“两证”,指集体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

注7:“三大经济圈”,指广佛肇经济圈、深莞惠经济圈、珠中江经济圈。

注8:“3510工程”,即建设“三大体系”、“五大旅游顶级品牌”、“十条精品线路”。

注9:“八大特色农产品”包括梅菜、甜玉米、荔枝、龙门年桔、马铃薯、石湾韭黄、特色蔬菜、花卉。

注10:“四大全民健身网络”,指体育场地设施网络、体育组织网络、体育活动网络、体育服务管理网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