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铸忠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第一批上将有多少 热血铸忠魂

热血铸忠魂

2023-06-12 15: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冯俊龙

  于学忠将军(1890—1964)一生忠勇豪情,热血肝胆,顾全大局,至今仍为世人称道。毛泽东主席曾赞扬他“热诚爱国”,其抗战事迹被写进《论持久战》。

  东北军核心人物

  在那个“城头变换大王旗”的时代,于学忠体现出了信守道义的做人准则。小时候,家里被人追债,坚韧刚强的母亲对债主承诺“父债子还”。从那时起,于学忠就懂得了,做人最重要的准则是一诺千金。

  来东北军之前,于学忠为直系军阀吴佩孚效力。吴佩孚在北伐战争中落败,唯有于学忠指挥的第9军还具有相当战斗力,各方势力都想游说于学忠及其部将归顺。蒋介石派特使携亲笔信和委任状找到于学忠,许以高官厚禄。于学忠撕碎委任状,轻蔑地说:如果我做了背信弃义之人,天下人怎样看我?”吴佩孚闻知,感动地说:“于孝侯(于学忠字孝侯)真乃吾之关云长也。”送吴佩孚赴川避难之后,于学忠解甲归田,以示和吴共进退。

  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素闻于学忠有勇有谋,且忠于故主,一直对他赞赏有加,欲延揽麾下。这时,被冯玉祥收编的于学忠旧部赶赴山东蓬莱,请于学忠回军主持大计。于学忠征求老父亲意见,以“不背叛北洋系”为名投效奉军,被任命为奉系第20军军长,归张学良指挥。

  于学忠与张学良一见如故,很快成为张学良的心腹爱将,两人配合默契。对于军队管理、军官任免等事务,张学良听任于学忠的安排,不加干涉。

  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继掌东北军政,于学忠任东北军第1军军长、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公署军事参议员、临绥驻军司令。1930年9月,于学忠率领第1军从沈阳出发,随张学良入关进驻北平,被南京政府任命为平津卫戍司令。

  1933年热河失陷,蒋介石逼张学良下野,于学忠力主“扣蒋说理”,实行兵谏,被张学良婉言相拒。张学良引咎辞职,赴欧美考察前,把东北军中的9万人交由万福麟、何柱国、王以哲掌握,另外17万人则统统交给于学忠。从此,于学忠真正成为东北军中权力最大的核心人物。根据张学良的推荐,南京政府任命于学忠兼任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并兼任天津市市长。后来,又任命他为河北省政府主席,晋升陆军二级上将,成为一方大员。

  于学忠手握军政大权,成为日本人积极争取的对象。他们利用在天津的亲日分子,以取代张学良的地位和提供军事装备为诱饵拉拢于学忠,结果遭到严词拒绝。恼羞成怒的日本人决定收买刺客,多次进行暗杀活动。因于学忠防范严密,最终未能得手。

  参与西安事变

  1935年,为全面“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堵击歼灭北上抗日的红军,驻扎鄂豫皖的东北军被先后调入陕甘地区。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代总司令。于学忠被任命为川陕甘边区“剿匪”总司令兼甘肃省主席,率领51军开进甘肃。

  在甘肃近距离接触到红军后,于学忠看到,红军战士虽然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却个个英勇顽强,具有坚定的信仰,与国民党军形成鲜明对比。于学忠更加鄙视国民党政府的外强中干。他统领的“剿共”前线部队与红军和平共处,各守防区,互不侵犯,而且还对收容的红军伤员进行救治,发给银元,送归部队。

  失去家园的东北军深受红军提出的“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收复东北,解放三千万同胞”主张的感染,对国民党中央军的骄横自大、欺凌监视非常反感。一二•九”运动后,全国人民掀起更加强大的抗日救亡怒潮,成立了各种形式的救国会。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断争取下,“停止内战,联合抗日”“打回东北,收复失地”成为大众呼声。

  1936年9月22日,毛泽东写了一封亲笔信,派特使彭雪枫(即彭雨峰)持信找于学忠商谈联合救国事宜,信中说:

  于主席勋鉴:

  两军相处密迩,未能通候,甚以为歉。夙稔先生热诚爱国,对日抗战早具同心,而西北停战议和,首先贵我两军停止自相残杀,实为刻不容缓。兹派彭雨峰君晋谒崇阶,申述敝方联合救国之旨,敬祈不吝赐教,指示一切。抗日合作成功之日,两军之利,抑亦民族国家之福也。(《致于学忠》,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于学忠更加清楚,眼前局势危急,联合抗日才是必由之路。张学良接连数次上书谏蒋,甚至痛哭谏言“先攘外再安内”,均遭拒绝。1936年12月11日,张学良决定与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实施兵谏。

  在张学良公馆,乘坐专机从兰州飞来西安的于学忠得知张、杨将于次日凌晨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于学忠心思缜密,虑事极周,喜怒不形于色,他望着张学良看了半天,才问:“你如此行事,将何以善后?”张学良回答:“说干就干,何必那么多顾虑。”于学忠仍然面无表情,顿了一下,对张学良说:“那么,我们要干,就要干到底,绝不可半途而废。”

  张学良听于学忠这样说,眉头舒展开来,神情稍显轻松。这位比张学良年长十岁的下属,其实一直是他的定海神针。无论是军事还是家事,只要得到于学忠赞同,难得有不妥当的。张学良语气坚定起来:那是自然,非达最后目的不可。”

  西安事变爆发后,于学忠毫不犹豫地支持张学良,当即电令部下发动“兰州事变”,采取果断行动,使兰州局势实现平稳过渡,以策应全局。他不断往返西安、兰州之间,一边主持甘肃工作,一边参加西安的各种会议,积极参与西安事变善后事务。

  西安事变中,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力挽狂澜,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作为张学良指定的东北军负责人,于学忠在西安事变善后事务中始终坚持以抗日救国为原则,表现了他一贯以来的忠勇血性,并与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共领导人建立了友谊。

  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建立,张学良不顾于学忠等将领的再三劝阻,决定陪同蒋介石回南京,从此被囚禁数十年。临行前,张学良写下给东北军将领们的手谕,再次把东北军托付给于学忠:“弟离陕之际,万一发生事故,切请诸兄听从虎臣、孝侯指挥。”

  精忠报国,投身抗战洪流

  于学忠幼年时随父亲在军营中生活,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肆虐横行。14岁时,于学忠肄业于北洋武卫左军速成随营学堂步兵科,21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通州速成随营学堂步兵科,后任排长、连长,正式开始军旅生涯。

  军阀混战、列强入侵的现实,使生性刚毅、性格沉静、老成持重的于学忠深切感受到,只有团结抗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去,中华民族才有可能摆脱深重的苦难。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图谋侵占全中国,于学忠无比愤恨:“在甲午战争中,我父亲曾与日军浴血奋战,我于学忠绝不能辱没先人。抗倭英雄戚继光是我的前辈同乡,我一生最钦佩他的民族气节,为抗击倭寇,将一切置之度外。我从小立志向他学习。身为武将,第一条就是保国。”

  日军占领热河后,更加横行无忌。于学忠接任河北省主席,下定决心整顿天津的治安秩序。他命令驻扎在津郊的士兵换上保安队服装,进入市内加强警戒;同时指示在北平南苑的炮兵旅作好临战准备:“如果日军公然发动战争,就将所有炮弹都倾注到海光寺日本兵营里。”日军借口阅兵,全副武装直逼省政府大门。于学忠毫不示弱,当即命令东北军精壮士兵全身捆绑手榴弹、炸药包,横躺在省政府大门外的马路上。日军见状,只得悻悻撤了回去。

  在战场上与日寇作战,于学忠更是英勇无畏。攻占南京和济南后,日军急欲打通津浦线。1938年1月,日军调遣16个师团共计23万兵力,沿津浦铁路夹击战略重地徐州。2月,于学忠奉命率51军开赴淮河北岸,阻止日军突破淮河防线。

  在激烈的战斗中,51军所辖2个师共2.5万人死守小蚌埠和临淮关阵地,顶住了日寇3个师团共4万人的进攻,甚至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此战,51军伤亡7000人,毙伤日军9000人以上,守住了淮河防线,为北线台儿庄会战创造了良好条件。这就是奠定台儿庄大捷的前哨战——著名的淮河阻击战。

  于学忠率部在淮河打出了东北军这支哀兵的军威,战区及爱国军民的嘉奖电、慰问电像雪片一样飞来。“东北救亡总会”敬献了一面带有白山黑水图案的锦旗,绣着“血肉长城”四个红绒大字。慰问信写道:

  于总司令暨全体将士钧鉴:

  自京济沦陷,寇焰益炽。南犯北扰,欲夹攻而下徐海。左冲右突,图迂回而入中原。幸赖我公,督师淮上,指挥若定。将士用命,戮力杀敌。七月苦战,光辉侔于日月。三军喋血,壮烈动乎鬼神。四海振奋,八荒同钦。谨献锦旗一面,聊申慰劳之意。伫看努力再战,荡彼倭虏,收复东北山河,争取民族解放……

  淮河之战后,于学忠率军增援台儿庄,任中央兵团副总指挥。在台儿庄大战中,于学忠一直坐镇前线指挥51军,严令部队不准放弃寸土,并亲自率领敢死队上阵杀敌。在战斗中,51军官兵伤亡万余人,缴获火炮30余门,击毁坦克20余辆,缴获、击毁汽车70多辆,击落、击伤敌机数架。这次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军,阻止了日军南下,掩护了大军主力集结和撤退。于学忠受到传令嘉奖,获颁银盾奖章两枚。

  在津浦线的南北两处都吃了败仗,日军首脑坐不住了。作为成功的战例经验,毛泽东把淮河阻击战和台儿庄战役写进了《论持久战》:“敌之华中、华北两集团中,每一集团内部是大体协同的,但两集团间则很不协同。津浦南段打小蚌埠时,北段不动;北段打台儿庄时,南段不动。两处都触了霉头之后,于是陆军大臣来巡视了,参谋总长来指挥了,算是暂时地协调了一下。”

  团结抗日,进军山东敌后

  1938年1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鲁苏战区,统一指挥山东、江苏两省的正规部队和地方武装,于学忠任鲁苏战区总司令。1939年2月,于学忠主动请缨,率51军、57军去敌后方的山东打游击战,以牵制日军南侵。历经千难万险,于学忠部开抵鲁南山区费县坪上,终于完成了深入敌后的任务。

  在山东莒县唐王山地区的一次战斗中,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次指挥日伪军包围了于学忠部。日军漫天盖地叫嚣“活捉于学忠”,战斗异常激烈,部队伤亡惨重,于学忠右臂、右腿已经被严重炸伤,他怒目圆睁,手里紧攥着一粒金丸,沉声喊道:“万一冲不出去,我就吞金殉国!”最终,于学忠借道八路军控制的解放区成功率部突围,粉碎了日军围歼其主力和指挥机关的企图。

  山东是联系华北与华中的桥梁和纽带,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非常重视山东的战略地位,对山东抗日游击战的发展给予了许多重要指示。

  于学忠率部抵达山东后,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立即派代表前往表示欢迎,并给于学忠捎去《论持久战》一书。于学忠十分赞赏:“这不知是多少人的鲜血换来的,毛泽东先生高明。在《论持久战》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抗日定能胜利。”

  中共中央曾发电报表示要派刘伯承去山东,于学忠知道后非常高兴:“刘伯承来了,我一定去看他,我们有很多旧事可以谈。现在是我们一起抗日的时候了,他来山东肯定会大有作为,我们携手共命,一定能在敌后打出局面来。”虽然早年曾经是战场上的对手,但于学忠对刘伯承的指挥才能和人品十分敬仰。他认为刘伯承有远见卓识,足智多谋,战略战术颇多创造,是军旅之中难得的帅才,能成大事。

  于学忠说:“我们在鲁苏战区采取的策略是,既不红,也不蓝,三条道路走中间。取中立立场,团结友军,不打内战,坚决抗日救国。”

  鲁苏战区总部设在上高湖,与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驻地距离很近,双方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保持并肩抗日态势,对山东抗日大局做出了极大贡献。在山东期间,于学忠抱着“只抗日,不打内战”的宗旨,对八路军力量的壮大“睁只眼闭只眼”。

  51军的110师有不少中共地下党员,是抗日骨干队伍,蒋介石下令于学忠将其解散。于学忠屡次抵制,巧妙地将110师化整为零,改编为4个营,分散编入51军和57军,保护了一批抗日火种。57军的万毅团长暴露共产党员身份后,蒋介石多次下令枪杀,于学忠借口要求公开审判,为成功营救万毅赢得了时间。

  国民党顽固派沈鸿烈极力拉拢于学忠和东北军入反共阵营,于学忠坚决抵制。沈鸿烈部与中共武装发生冲突,要于学忠派兵助战,于学忠答道:国军行动需听中央命令,我的任务是来抗日的,不是来打八路军的。”

  于学忠坚持“团结抗日不反共”,受到山东人民的赞扬和拥护。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提出“拥护于学忠,打击沈鸿烈,联合东北军,消灭顽固派”的方针,确定了军民一致的口号:“拥护于司令,坚持抗战,团结胜利。”

  于学忠联共抗日的态度引起了国民党中央极大不满,在蒋介石的多次逼迫下,1943年7月,于学忠部不得不撤离山东。中共山东军区派人与之联络,“发起部分慰劳”,给予便利,礼送于学忠部出鲁。离鲁前,于学忠不待接任的国民党军李仙洲部到达,便提前撤防,等于将防区移交给了山东八路军。

  对国家忠诚,对朋友信义

  于学忠一直在为争取张学良回归不断努力。除了想方设法寻找各种途径之外,他曾经四次到南京面见蒋介石,请求释放张学良。于学忠知道蒋介石爱他之才但恨不能为己所用的复杂心理,开诚布公地说:“只要放副司令出来,我于学忠甘愿解除兵权,削职为民,归隐田园,永不出头。我心甘情愿,绝无二话。”但蒋介石不为所动。

  1949年,蒋介石见大势已去,想让于学忠也一起去台湾。但于学忠对蒋介石一直心有芥蒂,遂隐居在四川农村,没有露面。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致函于学忠,并派飞机把他接到北京,许以重任。但于学忠却婉拒了,只接受了一个虚职。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毛泽东亲自点名,让于学忠做赴朝慰问团团长,他也推辞了这莫大的荣誉。于学忠说:我低调点,张副总司令在那边的日子就会好过点。”

  于学忠曾对部下说:“张副司令叫我照顾东北难民、守住华北、坚决顶住日寇的进攻,我都做到了。我要等他自由了,将东北军交还给他。”张学良90岁寿辰时辗转听到这些话,不胜感慨:“我忘不了于学忠,他是我的左右手啊。”

  张学良留下的物品中,有樟木箱40多个、柳条包40多件,装的多是张学良收藏的古字画和名流相赠的特殊礼物。张学良归期无望,有人提出要瓜分这些物品,于学忠知道后,派人将这些物品保护起来。于学忠一直把张学良的战马养在身边,他不骑,也不准别人骑。

  于学忠曾请示周恩来,如何处理张学良留下的财产。周恩来说:“还是你自己决定吧。”于学忠把财产妥善地分给了张学良在大陆的亲属,自己一分钱没拿。

  未能等到张学良归来,也许是于学忠这位热血豪情的抗日名将一生最大的遗憾。在祖国危急存亡的关头,作为一位有民族气节的中国军人,于学忠恪守天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用一生实践了“对国家忠诚,对朋友信义”的人生信条。

  (作者系文史学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