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警罪入刑一年,最高检工作报告:共起诉袭警犯罪6530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第一例袭警案是谁的 袭警罪入刑一年,最高检工作报告:共起诉袭警犯罪6530人

袭警罪入刑一年,最高检工作报告:共起诉袭警犯罪6530人

2024-06-26 14: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记者 | 见习记者 朱恩民

编辑 | 翟瑞民

2022年3月8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刑法修正案(十一)将袭警罪从妨害公务罪中分立后,检察机关共起诉袭警犯罪6530人,执法保障更加鲜明、有力。

此前在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开始施行。其中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规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是我国首次针对袭警单独设置法定刑。在此之前,关于袭警罪的设立一直争议多年,直至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才对暴力袭警行为做了专门规定,但仍然按照妨害公务罪规定处理。

河北省法学会刑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侯国近日对河北法制报表示,袭警罪与妨害公务罪有着明显的区别。一方面,将妨害公务罪法定最低刑由罚金刑提高至管制刑;另一方面,对于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法定最高刑由原来的有期徒刑三年提高至七年。这就意味着袭警行为将面临更高的违法犯罪成本。

最高检办案数据显示,自2021年3月1日施行以来,至同年3月底,全国检察机关共依法批准逮捕袭警犯罪嫌疑人405人、起诉101人;至同年6月,共起诉袭警罪1444人;至同年9月,共起诉袭警罪4178人。相关数据显示,袭警罪起诉人数远高于催收非法债务罪、高空抛物罪等新增罪名起诉人数。

最高检曾介绍袭警犯罪的特点称,多数犯罪嫌疑人系临时起意实施犯罪行为,且大部分行为人经历从情绪抵触演变至言语吵闹,再逐步发展为肢体对抗,甚至持械对抗的升级过程。其中,因醉酒后情绪失控,对执法民警发泄不满情绪的占比较大。此外,犯罪嫌疑人常常采用辱骂、推搡、撕扯、殴打等方式阻碍警察执行公务,因此轻微暴力袭警案件占比较大。

袭警罪的认罪认罚适用比例也较高。最高检表示,袭警案件大多有现场录音录像作为直接证据,犯罪嫌疑人往往无法辩驳,积极主动选择认罪认罚从宽处理。而大多数因酒后情绪难控而实施袭警行为的犯罪嫌疑人,往往在清醒之后或经批评教育后,能够真诚悔罪并赔礼道歉。

2021年5月,最高检表示,检察机关将在充分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对司法实践中遇到问题的梳理和分析,特别是对一些检察机关反映的袭警罪犯罪对象、暴力程度认定、入罪标准把握等法律适用问题,最高检将及时与最高人民法院协商,通过制定司法解释或出台指导意见等方式,进一步统一司法执法标准。

最高检还将进一步加强对下级检察机关类案办理的业务指导,适时发布典型案例或指导性案例,进一步明确案件办理标准和要求,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最高检表示,针对该类犯罪反映出的犯罪嫌疑人自身规则意识不强、法治意识淡薄、对袭警罪不了解等问题,各地检察机关将继续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法治教育课堂等多种宣传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多方面、多角度阐明袭警行为的违法性和严重危害性,使人民群众更加理解、支持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促进形成“尊法守法、敬重执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