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与评价系列解析之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笔试评价方法的优点 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与评价系列解析之四

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与评价系列解析之四

2024-01-01 01: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桂家章

考试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严谨、科学而又复杂的工作,不仅是教师教学工作阶段性总结,而且还展示教与学的情况如何,具有非常强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做得好,它能发挥良好的正面效应;做不好,则会适得其反,甚至会产生负面的不良后果。试卷命题就像设计一把“尺子”或标准,用来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也间接地反映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优劣。“尺子“小了(即试卷难度低了),学生成绩数据偏高,并不能反映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多或教学质量高,也不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好;反之,”尺子“大了(即试卷难度大了),学生成绩数据偏低,也说明不了学生学习质量低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差。一般来说,影响和决定考试质量最主要的环节是考试命题的设计,这应是广大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重要技能。在多年试卷检查中,我们发现我校教师在试卷命题、成绩评定方面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需要教师重视和改善。因此,为了科学、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于考试命题一定要认真对待,精心筹划,科学命题。下面,笔者就试卷命题的一般方法要求、成绩评定进行肤浅探讨。

一、试卷命题

1、试卷命题应遵循的原则

教育学对试卷命题的原则作了必要的阐述和要求,归纳起来较多,如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结合的原则、层次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等。下面选取一些原则作些简要地说明。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就是试卷命题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要确保试卷命题都是科学的正确的。

(2)全面性和典型性原则。试题的覆盖面要宽要全面,同时还要保证试题在所测内容上具有典型性,杜绝偏题、怪题和超纲题。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两步走”,先编制方案,搭好框架,再细化考题内容,形成试卷。

(3)明确性原则。试题所涉及的文字应力求简明,语意清楚,试题所指示的答案要明确合理,无二义性。

(4)层次性、区分性原则。就是整张试卷难度分布要有层次性,能检测出学生的不同水平,把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能够区分开。这个原则要把握好颇为不易,需要有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自己教学经验的积累。

(5)以生为本的原则。就是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这是一个较宽泛的原则。试卷的区分性不好,使学习优秀者和一般者的考试分数都差不多,会挫伤优秀者的积极性,也与本原则不符。以生为本,有几个主要的着眼点:①首先是难度。难度以中间偏低进行控制,难度指数(平均得分/满分)一般控制在0.75左右比较合适。②其次是题量。题量以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并有一定剩余时间检查而进行设定。题量合适与否,可用教师自己试答进行测试,一般情况下,学生实际考试的时间是命题教师试答时间的2~3倍即可视为合理、合适。

2、试卷命题存在的问题

考试作为课程教与学评价的一种方式,尽管它存在一些弊端,但在目前,仍是一种比较公正、客观的主流评价方式。考试,是一把双刃剑,除了可以检测学生的知识能力掌握程度外,还可以从某一角度映射出教师的教学水平。难怪许多教学检查或者评估,都将试卷检查作为一个重要检查项目。

通过我校8年多的试卷检查,我们发现在试卷命题方面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1)试题内容选择不当。个别教师会以个人的特长、喜好来代替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的要求,使考题的覆盖范围和知识点的分布不是很合理。(2)题型题量把握不当。有些试卷只有几道需要大段大段死记硬背的问答题;而有些又基本都是选择题、判断题,题量大,排列无章法;更有甚者,某课程一套试卷只有2道题或4道题的情况也出现过。(3)试卷难度控制不当。有的是难度过大,可能造成不少学生难以完成,使考试及格率偏低;有的是内容过于浅显,可能会有大部分学生不到考试的三分之一时间就交卷。(4)开卷考试的课程命题样式与闭卷考试试卷样式完全雷同。(5)其它一些问题。如:某些题型分值不合理,某些试题内容前后重复,某些试卷的A、B卷雷同率超过规定要求,某些试卷题分总和不等于100分,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个别可能是命题教师的责任心不够强之外,大部分应该是“方法问题”。

3、试卷命题应注意的事项

①以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为依据。

试卷命题应以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情况以及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深度、广度、难易度适当。

试卷要突出重点并兼顾覆盖面,其中要求掌握的内容占总题量约60%,要求熟悉的内容约占30%-35%,要求了解的内容约占5%-10%,试卷内容覆盖面要达到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全部内容的80%以上。

试题难易适度,较易的约占30%,难易适中的约占50%,难度较大的约占20%,确保合格标准为60分。或者从知识结构上来确定,基础知识约占60%,能力部分(较难)的约占20%--30%,分析运用(难度较大)的约占10%--20%。

③题型多样化。

  一般每份试卷题型种类要有4种及以上,包括名词解释题、填空题、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和(或)论述题(含辨析题或病案分析题)、计算题等。

④题型总量及分值标准。

名词解释3-5题,每小题不超过3分;填空题不超过15空,每空1分;选择题10-2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5-10题,每题2--3分);简答题2-3题,每题6-8分;论述(或综合)题1题左右, 15-20分;计算题2—3题,每题8—12分。要正确处理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一般客观题约占60%,主观题约占40%。

⑤要求试题量适中,一般应控制大多数考生(70-80%)能在100分钟之内(80分钟左右为宜)答完试卷为适量。

⑥同一份试卷内容前后不重复、没有相互牵连或前后提示。A、B试卷之间客观题重复不超过20%,主观题不重复。近三年的题目重复率不超过30%。

⑦关于开卷考试试卷的命题,在《教育学》中有明确规定,即在教材或资料中能够直接找出明确答案的内容不大于30%,或者说其它70%的题型都属于综合性或主观性题型。

4、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命题教师应制订出试卷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犹如“尺子”上的刻度线,即使是一把标准的“尺子”,但刻度不明,还是一把不标准的”尺子”,使用时仍不能反映真实的数据。为此,评分标准的编制必须认真、合理、科学。对于客观题一般比较明确,尤其是理工科类的课程知识答案都比较唯一,不再多述。对于计算题,则要明确计算每个过程、步骤的分值,公式和计算结果分开分值,且分值要合理,如我们曾经检查发现一个试卷的计算题,仅一道计算公式,也不复杂,只要代入原始数据进行计算,但分值却达9分,则明显不科学、合理。对于主观题则要明确答题要点及其分值。

在学校多年的课程试卷检查中,我们发现文科类课程的不及格率明显高于理工科的课程,这个现象非常明显。我们认为评分标准不具体、不明确,老师批改时标准含糊,轻判、松判、送分的迹象比较突出是导致这个情况的一定原因。因此,为了便于试卷批阅时有明确标准可依,试卷评分标准必须详细、明确、具体、科学、合理。

二、试卷批阅与成绩的评定

1、试卷批阅

(1)存在的问题

教师批阅试卷大多认真、规范、负责。但是多年来,我们发现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一个突出的习惯——用负值、扣分问题难改。用正分值判断试卷是国家正规考试的通用规定,不是一个新规定、新要求。

②粗心大意,累加分值常出错。

③不严格对照评分标准判分,存在送分现象,尤其是主观题情况突出,甚至客观题的现象也存在。

④阅卷笔色不规范,有用蓝色水笔、铅笔判阅试卷现象的存在。

⑤试卷批阅签名不规范,如仅签姓氏、字迹潦草等。

(2)试卷批阅的要求

上述的问题对照出试卷批阅的基本要求,简单来说,就是对照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严格、规范、合理地进行判阅,用红色水笔、正分制、分小题标识,正确累加等,实施没有难度,关键是教师们要统一落实规定。值得提醒的是,我们曾经查阅一门课程的试卷,全班31个学生,老师竟然统计数据出错达11份,比例达到了35.5%。这种现象虽然属于个例,但是统计出错的现象还时常出现,尤其是学生人数特别多的情况,需要教师小心、仔细落实。

2、成绩评定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定,学生理论课程考核的成绩要包括学生平时的过程情况(如出勤、作业、课堂回答问题的表现等),明确规定为:考试课程的成绩由30%(过程学习情况)+70%(卷面)成绩组成;考查课程的成绩组成相对淡化一些,但是对学生平时的表现分值不低于30%的要求。

(1)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试卷检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对于平时成绩的给定普遍存在不规范、分值高、没有依据,拉分送分的现象比较突出,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的关联对应相差较大,不能反映学生平时实际、真实的表现。

(2)成绩评定的要求

①试卷的卷面成绩、学生平时成绩均按百分制赋分。

②平时成绩的赋分要有依据,推荐几个措施供教师们借鉴:按照考勤占30%、作业占30%、课堂表现占10%、学习笔记占30%的比例合成平时成绩,考勤、作业、课堂表现、学习笔记各项均按百分制记录,根据缺少次数或质量好坏分别赋分,最后算出平均值,可得出学生平时成绩。也有不少的教师创新一些个性方法,建议介绍、推荐和交流。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反映每个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质量,赋平时成绩分值做到有依据,而不是随意判分,或统一都是满分,或95、90、85、80……的现象。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平时要做好各项相关事情的记录是关键。对于考勤,可以采取临时布置小作业限时当场提交、课后登记,或教师点人数、班干报名单,也或采取有的教师固定座位方式考勤等多种形式,目的就是掌握到堂学生情况。特别提醒,大班每次点名是不现实的方式。对于学习笔记,在课堂教学最后一周作为作业上交批阅即可掌握。尤其要向教师们推荐的是,要求学生做课堂学习笔记,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程度的正面效果,值得推广。当年我校王志锋校长就在学校提倡要求学生做课堂学习笔记的举措,但后来未得到推广和执行,有些遗憾。

总体来说,对学生课程学习成绩评定,教师要做到统一标准、有据可依、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客观合理。

3、卷面成绩分析

实行课程考试的卷面成绩分析,其目的是为了发现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取得的成就或存在的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和发现问题,进而加强改革和管理的必要环节,从中也能反映教师对所授这门课程掌握的程度和教学水平的高低。在校级教师教学水平评估中,评估专家对该项内容会给予相当的关注。需要每位教师重视卷面成绩的分析。

如何进行卷面成绩分析?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卷面的组成、内容的覆盖面与选取、题型的设置、题量和难度的判断;

(2)课程的教学内容概况和性质、特点介绍,教学和学习的关键;

(3)教师为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所采取的手段、方式改革及实施效果;

(4)学生的前期关联课程掌握情况、学习风气及表现;

(5)考核成绩结果、分布及教师期望值的关联;

(6)原因分析和改进建议。

值得强调的是,对于教考分离课程的考试,由于关联的专业、学生、教师等因素多,存在的现象也差异很大,能很好地展现或综合评价课程教学情况,更要注重卷面成绩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存在的不足,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由于课程性质差异大,影响课程考试因素的多少、个性也不同,主导作用差异也大。但是,我们主要观察教师对所授课程的认识深度、把握能力、创新改革、分析深度和有效建议的表现。并从中判断、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尤其特别关注属于教师个人所创新的内容、经验和成效。

三、试卷检查的工作要求

试卷检查工作从2006年初执行以来,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在试卷装订、试卷格式、试卷批阅和成绩评定等方面实现规范化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把试卷命题的技巧和水平归纳于深层次问题,需要各门课程教师结合课程特点进行探索和设计。现就我们检查试卷考虑的内容作必要说明。

1、试卷题型、知识点多少、题量大小、学生答写工作量等来衡量知识覆盖面和题量。

2、根据学生成绩情况、分布规律(是否正态分布)和及格率来判断试卷命题艺术性、试卷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3、检查试卷批阅的规范性(红色水笔、正分制、错对标识、清晰度等),对比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判断教师批阅的正确、严格情况;统计试卷分值累计错误情况等。

4、检查学生平时表现情况的登记、平时成绩的赋分与分值分布及对应关系。

5、对比学生卷面成绩、平时成绩的关联性。

6、试卷分析情况。

7、任课教师、分析教师、教研室主任签字情况。

在本次解析中,只对传统的理论课程卷面考试方面进行解析。对于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其它课程(环节)的考核要求未作探讨,关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将在后期解析中作出介绍。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