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第79期:十几块钱的散热器凭什么可以镇压i7处理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笔记本cpu有什么用 【有趣】第79期:十几块钱的散热器凭什么可以镇压i7处理器?

【有趣】第79期:十几块钱的散热器凭什么可以镇压i7处理器?

2023-06-24 22: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引言

  品牌机的功耗调校方式生动展现了英特尔TDP这一参数的“精髓”,向我们传递出入门级H610主板、低端散热器依然可以满足高端CPU的大部分性能展现,符合普通用户的日常使用场景体验。

  

  *处理器有频率&功耗协同的“甜蜜点”,一般超过4GHz或某一频率后,功耗会爆炸式增长,所以不要觉得65W限制下,CPU性能发挥就会惨不忍睹。

  【1】前言

  单位里采购了一批台式电脑,既然是采购,那肯定有定配置、询价的过程。

  一看这采购清单要求不得了,现如今只能Office办公外加钉钉、微信、开网页的办公电脑都已经要求选配不低于i7-12700级别处理器,顿时感叹时代高速进步。按照万年不变的5000元采购标准,供应商良心点的话,确实能选到这一级别处理器,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2】真机窥探

  

  现在商用品牌台式机体积普遍小巧,厂商都是按照M-ATX架构进行设计,机箱自然最多就是个M-ATX尺寸,并且在宽度(散热器限高)、长度(前面板到背板)尺寸上都有紧凑设计,主板甚至横跨前后面板,因此会比常规M-ATX机箱还要略小一点。

  

  同款产品在京东自营上的价格为5188元,和单位的采购价相似。基本配置就是i7-12700处理器、8GB DDR4-3200内存、512GB SSD,外加一台23.8英寸的惠普入门级IPS办公显示器。同类型配置自己组装的话,可以将预算压缩在3500左右(含显示器),但商用品牌机本来就偏贵,尤其是这些附带行业专用属性的产品,感觉普遍“溢价”更多。不过我们要求六年全免费保修,基本上一个换机周期全包维保,这个价格还是可以的。

  

  

  商用品牌机的接口搭配已经逐渐魔幻,不仅仅这一台惠普288G9,联想、戴尔也有很多机子都采用这种前置4-6个USB 3.0/3.1,后置只有2个USB 2.0的搭配方案,这种组合真的很蠢,放在教室里做教学机平时学生、老师插U盘拷贝PPT或文件还挺不错,但真的给个人使用,后面俩USB基本就是插键盘、鼠标,其他USB设备都必须插到前置端口,非常不美观,我接个打印机都必须接到前置端口,接个USB网卡也必须接在前面板,就一整个无语。我觉得无论如何前4+后4的搭配要比这种前6+后2的方案来得合理得多!前置6个口真的不怕设备体积相互打架而降低利用率吗?

  【3】内部一览

  

  现今品牌机机箱已经完全没有当年那种机箱面板(钢板)厚实牢固的感觉,都是薄铁皮,只是不至于很容易变形,这个机子内部有预留2个3.5英寸硬盘架,但金属支架非常单薄,和机箱连接处采用铆接结构,似乎很难避免机械硬盘运行时的震动问题。不过这种品牌机很少有用户真的会后续去加装机械硬盘,再加上现如今5400转硬盘居多,厂商应该也考量过这些问题。

  

  

  第一次见到这个散热器有些不敢相信,这种10多块钱的超薄型纯铝下压式散热器印象里品牌机都是给奔腾、赛扬或者i3系列使用,用来镇压满载功耗(或PL2)达到150W-180W的i7-12700,感觉不太可能,甚至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玩意儿还不如英特尔原装散热器给力,英特尔i7-12700的原装散热器都好歹有个大铜芯。

  

  

  英特尔RM1原装散热器适配于英特尔第12代i3、i5、i7系列处理器,如果你的主板没有给i7解锁功耗,那么这款散热器也基本够用。针对i5系列,根据我们当时的测试,即便i5-12400F火力全开(80W左右),这款原装散热器也足够应对其散热要求。

  

  这张惠普H670主板采用4+1+(1)相供电,妥妥零售H610水平(甚至还不如,多数零售H610都是6+1的供电),供电未设置MOS散热片,CPU部分(不含核显这1相)4相的极限供电水平预计难以超过100W,甚至稳定80W都有点困难,4PIN的CPU辅助供电也揭示了其供电能力羸弱。

  结合供电设计来看,搭配这款低端下压式散热器似乎“说得过去”,毕竟主板供电设计已经限制了CPU的能力发挥,使得这款“离谱”的散热器似乎变得“有谱”。

  

  

  (SN-530固态和DC-DC转换电路)

  这款主机搭配了容量为512GB的西部数据SN-530固态,是零售SN-550的OEM版,性能稍弱,无论如何已经是个老东西,但OEM品牌机厂商很喜欢用,在大部分不支持PCIe 4.0的系统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惠普这机子H670主板支持PCIe 4.0,显然选择SN-530是节约成本的表现。

  

  板载3个SATAIII接口,其中2个口子已经给你预装好SATA数据线以及SATA供电,基本上你自己买来硬盘装上就行,这一点还挺贴心。不过PCH裸奔也是品牌机的常规操作,除了美观性差点,也是节约成本的主流操作。

  

  这款机子还配备了额定功率为350W(80-PLUS金牌认证)的电源,按照惠普官方说明,搭配i7处理器的集显机型应该默认标配310W电源,这里的350W可能是按照采购清单要求来调整的。

  商用品牌机的电源供电效率要比一般零售电源更高些,因为它删去了5V、副5V等电源规范,全部靠主板上的DC TO DC电路来转换实现。比如这款电源就是纯12V供电输出,350W分两路全部给CPU、主板综合供电,每一路的极限是218W,联合总供电是350W。这种设计的供电能力类似于零售400W左右的水平,这电源还提供了一个独显的8Pin辅助供电接口,可以支持安装类似RX6600、RTX3050之类的显卡。

  【4】性能调校

  

  

  处理器确实是i7-12700,并且也是8+4的12核20线程全开,运行频率似乎也没啥问题。

  

  不过这个功率调校着实让人震惊,i7-12700的TDP为65W,所以长时功耗限制PL1=65W没有问题,但这个短时功耗限制PL2居然只有87W!也就是说CPU功耗发挥极限只能是87W。这可是连英特尔官方标定的PL2=180W的一半都还不到,也就i5-12400这种CPU的功耗上限水平。这种设置似乎也保障了上述散热器的安全使用。

  

  在压力测试中,发现真实功耗上限只能到75W左右,甚至80W都上不去,在FPU浮点压力测试衷,性能核心(大核)频率只能到3.10GHz,效能核心(小核)只能到2.50GHz。

  

  几十秒后触发功耗墙限制,功耗被降至65W,此时性能核心(大核)频率只能到2.80GHz,效能核心(小核)只能到2.40GHz。

  但话说回来,FPU浮点压力测试不能反映这类用户的真实使用情况,家庭用户尤其是商业办公用户很少会遇到高压力浮点计算的场景,所以这里的测试只能 反应 这机子功耗设定很保守,不能代表它的性能就不行。FPU测试环境下CPU的功耗会更高,所以相同功耗限制下,CPU运行频率会更低(下文对比)。

  在真实使用情况下,用户的CPU负载始终是动态的,偶尔涉及多核心高负载(比如打开大型软件),平时基本都是几个核心稍微跳高一下,所以这种限制对日常使用其实没有什么影响。

  

  

  惠普这个机子的调校非常奇怪,我们不再使用FPU压力测试,而改成普通CPU压力测试后,CPU的功耗上限直接限定在70W以内,一般都是65W~67W浮动,此时CPU的性能核心频率在3.80GHz~4.00GHz之间跳动,效能核心在3.10GHz左右,和其他主板上180W功耗全开时的4.60GHz、3.60GHz差距已经不大。但如果同时勾选CPU+GPU,功耗进一步被限制到55W,此时频率变成3.50GHz、2.80GHz,这种调校完全不像零售主板。

  

  CPU测试成绩其实还可以,因为CPU-Z的跑分测试时间很短,而且又不是纯压FPU,所以跑分看着还行,比火力全开的i5-12600K(多线程7200左右)、i9-10900K还是要略好些,只是这个成绩不太稳定,多跑几次可能就会掉下去,而且每次的误差比较大,显然是受到了主板功耗墙的限制。

  【5】总结

  一句话:H610也能带i7,并且能发挥大部分性能。

  但惠普这种设定还是过于抠搜,主板供电偏弱,如果是6+1+(1)相供电,并且功耗发挥能上100W,散热器换个铜芯的,更能体现高端CPU的价值。

  

  惠普这个案例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弱供电主板搭配高端CPU在英特尔TDP指导下的性能及功耗、散热表现,结合用户真实办公使用场景,如果你的预算不是非常充裕,但有意向选择高端CPU,其实搭配入门H610主板没有问题,甚至主板的供电或者默认BIOS中对CPU的功耗调校可以允许你为其选配低端入门级散热器。

  因此H610+i7-13700+双热管低端散热器是可行的,这种调校或者性能释放场景就类似于笔记本,不同的厂商、不同的模具可能会给同一款CPU或显卡设定完全不同的功耗发挥上限,你搭配强供电主板可以允许你在高压环境下(比如大型游戏、渲染计算等)维持长时间的高频率、高性能发挥;你搭配入门级主板时,允许短时间的高频率迸发,以满足打开程序或软件、短时间高负载运算的高效率运行,其余时候因为只是零星加压,只有个别核心高频运转,所以CPU整体功耗仍然很低,因此你依然可以体会到高性能CPU带来的快感~

  

  还是开头这个图,为什么现如今英特尔高端CPU的功耗普遍非常高?因为官方给的默认频率设定就已经偏高,以至于满载时功耗爆炸,像i7-13700K满载接近250W,非发烧友还去买Z系列主板给K系列CPU超频显然是很不明智的行为。但如果想体验高性能,入门级主板强行上高端CPU问题并不大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