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果文化苦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笑果文化老板叶锋简历 笑果文化苦旅

笑果文化苦旅

2024-07-13 05: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与叶烽在湖南广电共事数年,贺晓曦也有着丰富的电视从业经历,而他与笑果文化的结缘,与两场婚礼有莫大关系。

2013年,“80后脱口秀”的编剧程璐和王思文结婚,朋友们效仿美国的《Comdey Central Roast》,在婚礼现场互相讲段子来助兴。贺晓曦日后回忆,这段视频启发了他制作《吐槽大会》。

到2014年,贺晓曦参加了叶烽的婚礼,即将奔四的二人想合伙做件大事,最好“能做二三十年,当成最后一份工作”。

如今看来,这件大事就是笑果文化。

贺晓曦搭档叶烽、李诞,再加上思文、王建国这批“80后脱口秀”的幕后写手,笑果文化正式破壳,但本土脱口秀依旧是初升的太阳,面对德云社、开心麻花等业已成熟的喜剧模式,笑果文化的开荒之路并不简单。

压力之下,笑果文化咬定演员梯队和爆款内容两大目标。

首先,在人才方面,笑果文化很早就意识到脱口秀演员的重要性。在2015年5月,笑果文化线下品牌“噗嗤”受邀参加北京脱口秀艺术节,全国近30余位脱口秀艺人齐聚一堂,李诞、王建国也第一次领略到“高手在民间”的风采。

活动结束后两个月,笑果文化便陆续签下参与活动的大部分脱口秀演员。如今红火的池子,也是这一时间加入的笑果文化。

经此一役,笑果文化签下超过30位脱口秀演员,再加上“80后脱口秀”的主力写手,笑果文化完成了早期的演员人才储备,为日后稳定优质的剧本生产环节打下基石。

其次,在内容生产层面,笑果文化坚持“爆款立业”。对此,叶烽曾在采访中表示,“市场不会容忍我们花100年来打造行业轮廓和结构。当下,你没法匍匐在地面,一定是要跳起来高举高打,所以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引爆点。”

《吐槽大会》就是引爆点。

借鉴海外的《Roast》,《吐槽大会》的诞生可谓一波三折,早期邀请嘉宾20个人19个拒绝,首播集因尺度问题被下架整改三个月,最终经历起起落落才得以顺利播出。

2017年1月,《吐槽大会》正式开播,首季全网总播放量超15亿,笑果文化一战成名,李诞、池子也从幕后走到了聚光灯下,本土脱口秀引来曙光。

紧接着,笑果文化相继打造《脱口秀大会》《周六夜现场》《冒犯家族》等一系列脱口秀网综。据国家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16档播放量破10亿的网综中,有两档出自笑果文化。

不止是消费者认可,笑果文化也屡屡摘得资本玫瑰枝。2016年至今,笑果文化累计完成四轮融资,总金额超过3.2亿元,估值超过12亿元。

显然,贺晓曦与叶烽确实做了件大事。

透过爆款与资本,笑果文化也打造出了联动线上线下的喜剧模式。首先,笑果文化在内容端重视演员签约,并通过校园巡演、“噗嗤”学院等形式,强化演员招募与培训,扩张自身人才库。

只有编剧团队稳定,内容生产才能保质保量,笑果文化深谙此道理。数据显示,2016-2017年,已有超过200名脱口秀演员登上笑果文化的舞台。

其次,人才梯队之上,笑果文化还在线上打造热门综艺,线下布局演出场所(“噗嗤HUB”“山羊GOAT”),这些平台端的综合布局,为旗下演员提供了检验剧本水准和向上晋升的空间。

同时,线上综艺的招商赞助与线下演出的门票收入,也是笑果文化的核心盈利源。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笑果文化净利润为1707万,大部分为《吐槽大会》广告收入。

因此,笑果文化依靠线上内容布局为线下场所引流,由此吸引年轻的喜剧人才,旗下培养的新人演员,也为节目本身输送剧本内容,同时通过广告招商、门票售卖来打通商业闭环。这样的内容循环模式下,笑果文化不断激活本土脱口秀的市场需求。

截至2018年,“噗哧脱口秀”平均每月在全国进行120场脱口秀表演,上海的“山羊GOAT”连工作日10点半以后的深夜场都是爆满,观众普遍为90后。

商业模式之上,笑果文化可谓“铁树开花”。

但危机同样亦步亦趋,面对脱口秀观看人口的增长,本土脱口秀的演员与剧本实力能否经受考验?笑果文化的“下一个李诞”又何时登场?

下一个李诞

本土脱口秀的命门何在?回答这道命题之前,不妨先看看海外脱口秀喜剧的发展。

美国脱口秀有着近百年发展史,其作为一种喜剧形式,长期活跃在线下俱乐部和电视节目中,仅仅在纽约,就有100家俱乐部专职表演脱口秀。

脱口秀喜剧植根在美国的文化土壤中,脱口秀演员也有机会从小酒吧一步步进阶,直至开办全美巡演。曾经走红的脱口秀演员黄西,甚至被受邀到白宫表演。

这样成熟的进阶体系,是本土脱口秀无法比拟的。

同时,以日本最大的喜剧商社“吉本兴业株式会社”为例,其驱动业务发展的核心正是演员培养。目前吉本兴业已累计孵化近千名艺人,覆盖全国超过30家剧院,综艺节目累计曝光率超过79%。

喜剧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丰富且稳定的人才梯队,才能产出多元且独具创意的剧本。以美国脱口秀《周六夜现场》为例,该节目共有38位全职编剧创作剧本。

对比日美,演员和剧本亦是本土脱口秀的竞逐焦点。

在喜剧演员层面,郭德纲有过一句对相声艺术的点评:同一个包袱我能逗乐大伙,你就不行。类比到脱口秀行业,这恰恰证明了表演人员的重要性。

作为一种语言表演形式,脱口秀极其考验演员的语言组织以及临场反应能力,笑果文化更要求年轻演员参加“开放麦”,即在百人以内的场所表演段子,以训练表达能力和对节奏的把控。

如今,就连活跃在镜头前的王建国、庞博、卡姆等演员,都会不定期参与开放麦,来检验自己的新段子有何不足。

除了反应能力和节奏感,脱口秀艺人在登台表演前,要形成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击中不同观众的喜剧诉求,在用户心中烙印下标签。

以李诞为例,他的一句“人间不值得”之所以能走红,这与他平时看似憨厚的形象,以及他“佛系”“无所谓”的语言表达方式高度相关。

换言之,这句话只有从李诞嘴里出来才能火。

快速的临场反应,强大的语言组织能力,这是一名优秀脱口秀演员所必备的能力,而优秀演员更不能缺少辛辣独到的笑料,即脱口秀剧本。

对于剧本内容,贺晓曦曾表示,脱口秀笑料不同于短视频,它是高度逻辑性的,一个笑点能串起一系列笑料。这更加考验脱口秀演员的剧本功底。

因此,脱口秀演员的强不仅仅是风格化表演,更在于剧本产出。据《人物》报道,李诞能当天晚上看话题、拎点,次日早上赶飞机时写段子,在节目录制前的读稿会,他的剧本能保留80%以上。

当然,要想产出优质剧本,脱口秀演员就得下苦功夫。《恶毒梁欢秀》主持人梁欢也表示,做节目时天天熬夜改段子,前一晚改,彩排时还在改,录制前还要改。

脱口秀演员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剧本更是如此。

显然,在“李诞们”风格化的表演形式下,剧本更是支撑喜剧的内核,成熟演员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训练,才能hold得住兼具强逻辑与高级感的脱口秀剧本,而只有在具备稳定演员梯队和优质剧本的基础上,脱口秀产业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以此观之,本土脱口秀也能窥见自我短板。

首先,在演员方面,本土脱口秀与海外差距明显。2017年数据显示,国内高水准的脱口秀艺人也不足100人,能登台亮相稳定表现的不足50人。

其次,在剧本方面,演员的稀缺亦造成剧本生产力的不足。以笑果文化为例,全团队不足40位编剧,要为《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等数档节目的主持人、嘉宾供稿。

因此,笑果文化旗下艺人除参与商演和出演节目,写段子赚稿费也是他们的主业。如今活跃在一线的庞博、卡姆、Rock等演员,同样也是笑果文化的主力编剧。

如前所述,脱口秀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演员+剧本”来做支撑,但在国内,脱口秀缺乏深厚的文化土壤,在演员选拔、剧本打磨等机制上缺乏体系化和机制化,喜剧观看需求与日俱增,但脱口秀的职业化教育仍难突破。

风险也从中产生,数量相对稀缺的脱口秀演员若遭遇冲击,影响的是整个模式。叶烽也曾打趣说道:如果脱口秀演员在同一辆车上出事,中国脱口秀可能得倒退30年。

玩笑背后,击中的正是“下一个李诞”之问。

所谓“下一个李诞”的命题,关键在于建立本土脱口秀的人才培养机制,从线下场所到线上节目的内容链条中,挖掘更优秀的脱口秀演员和剧本,建立类似相声“说学逗唱”这样的脱口秀方法论。

脱口秀的命门在于剧本和演员,本土脱口秀的命门便在于剧本和演员的培养机制。李诞与《吐槽大会》固然带火了本土脱口秀,但这仅仅是“开了个好头”,下一个李诞的问题仍等待作答。

这个重担落在了笑果文化的肩上。

喜剧夜未眠

如前所述,笑果文化已是本土脱口秀的领军企业,除制造爆款节目外,其也在上游的演员培养、晋升等层面下了不少功夫。

在线上,笑果文化不仅制作了《吐槽大会》这样的爆款,还推出了《脱口秀大会》《冒犯家族》等节目,而从后两档节目中脱颖而出的脱口秀艺人,有望登上《吐槽大会》的舞台。

爆款之下布局腰部内容,笑果文化尝试的是节目矩阵化;同时,艺人从《脱口秀大会》走上《吐槽大会》,笑果文化也是针对线上内容打造“进阶机制”。

这也反映出本土脱口秀人才稀缺的尴尬现实。

除线上内容之外,笑果文化的线下人才培养机制更为系统化。自2017年,笑果文化建立了“噗嗤”学院,并通过校园巡演、城市俱乐部等形式发掘喜剧人才。

例如,笑果文化每年都会举办夏令营、冬令营,邀请对脱口秀感兴趣的大学生参加,包食宿和交通费,以此选拔年轻的脱口秀演员。如今《脱口秀大会》的庞博、郭展豪等都是笑果第一届冬令营的成员。

人才选拔之外,笑果文化的“训练关”也尤为重要。

如前所述,笑果文化重视开放麦训练,新人演员要进阶必须过这一关,此外,笑果文化还打造了更高阶的“以战代练”训练模式——“杨麦克(Young Mic-er)”。

参与“杨麦克”的演员,必须入行两年以上,且表演的是当月新段子,赛制分为周赛、月赛、季度赛,而在季度赛夺冠的演员,均可以参加更高规格的live house上演。

因此,每到“杨麦克”比赛周期,前来为演员助阵的“笑果女孩”也大有人在。

对于开放麦,笑果文化副总裁史炎表示,“这是常规训练,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不管你以后想做演员还是编剧,都必须接触观众,不接触观众,喜剧就不存在。”

一束灯光一把麦克,回归本真的开放麦更锤炼演员。

线上节目进阶+线下开放麦,笑果文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初见成效。截止目前,笑果文化在全国30余所高校中,选拔了超过100名的脱口秀演员。

同时,在2018年,有超过10位应届毕业生成为笑果文化的职业演员,他们也成为了国内首批把脱口秀演员、编剧作为职业选择的大学生。

在上游的人才培养层面,笑果文化为演员提供培养和展示场所,以便其不断打磨剧本,同时借助网综、全国巡演等场景,为演员提供进阶通道,持续打造更清晰的演员培养与剧本生产链条。

笑果文化要将喜剧职业化。

以韩国为例,自90年代起,三大公共电视台(KBS、MBC、SBS)就开始公开招募喜剧艺人,新晋艺人也会活跃在综艺、反转剧等舞台,如今韩国的“国民MC”刘在石当初便是公招喜剧艺人。

笑果文化身上也有这样的影子,在为新人演员提供线上节目与线下商演的进阶机会之外,新人演员的日常收入主要来自于剧本创作,这一模式旨在更加职业化管理脱口秀演员。

长此以往,只要让演员持续感受职业荣誉,保证剧本的良性产出,笑果文化在线上内容和线下场所的布局规模还将不断扩大,由此来继续扩张人才梯队。

笑果文化或将借此打造“脱口秀金字塔”。

金字塔模型中,头部是李诞这样的综合艺人,肩部是卡姆、庞博这类优秀演员,腰尾部则是更广大的脱口秀编剧。

显然,笑果文化的金字塔要想屹立不倒,只有腰尾部的编剧团队与剧本产量稳定,整体模式的内容池才能活跃起来,以此为基底来带动头部艺人“发光发热”。

同时,在腰尾部编剧向头部输送内容时,笑果文化亦需要资本来支撑这一金字塔模式。只有商业闭环打通,营收发动机跑起来,笑果才能推动“金字塔”快速发展。

因此,要建立这样的金字塔,考验的正是笑果文化的人才培养是否系统化,是否能持续输送优异的脱口秀人才?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剧本创作本质是非标化的创意产业,优秀演员和优质剧本的出现需要时间沉淀,从写稿到开放麦练段子,一个脱口秀演员攒1年,可能才有10-15分钟的精华段子。

这个过程中,演员受到的挫折绝不会少。上海“山羊GOAT”的经理人盖柴就表示,前两三个月,素人演员肯定要经历冷场,甚至一年,这是他适应冷场的过程。

因此,面对非标化的剧本创作,笑果文化在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上得“细嚼慢咽”,反复试错且快速更新将是常态,以此探索更为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

但时间不等人,笑果文化已经拿到B轮融资,资本市场的业绩诉求、市场对脱口秀的审美疲劳、自身平衡发展节奏与商业化,这都是笑果文化不能忽视的重要命题。

危与机并存。

如今,成立五年的笑果文化,当属本土脱口秀的领军企业,其已经叩开了市场需求的大门,而面对演员和剧本的多方挑战,笑果文化需要持续推进脱口秀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才能在这条赛道上继续奔跑。

接下来,笑果文化还要经历一场场苦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