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牛到VC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空军一号勇士队 从圣牛到VC

从圣牛到VC

2023-06-29 02: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根据美国空军在2015年回复一个非营利的政府监督机构的咨询时称,“空军一号”的每小时飞行预算高达206337美元,其中包括了燃料、飞行耗材、维护保养以及飞机和发动机的全面检修。

“空军一号”是美国总统座机的空中管制呼号,目前美国总统的机队是由2架经过特殊设计并制造的波音747-200B飞机(军用代号VC-25A)组成,分别称为“萨姆(SAM)28000”和“萨姆29000”。理论上副总统也同样使用这2架飞机,不过副总统在飞机上时,飞机的呼号是“空军二号”。

美国虽然是发明了飞机的国家,但在飞机其成为一种安全的交通工具之前,美国政府从未有过将飞机作为政府官员出行工具的想法,更别说是总统座机了。但随着航空业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美国政府开始产生了将飞机作为官方交通工具的设想,而二战的爆发加速了这一历程。当时罗斯福总统需要不时地赴海外与英国和苏联等大国领导人会晤,飞机作为最快速高效的工具,开始逐步得到了美国政府和军方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出行选择飞机。但由于总统的安全非同小可,因此迟迟无人敢拍板让总统乘坐飞机。因此罗斯福总统一直乘坐海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比如“奥古斯塔”号重巡洋舰和“密苏里”号战列舰)前往赴约。

富兰克林·罗斯福

转机出现在1943年初,罗斯福总统当时准备赴北非的卡萨布兰卡会晤英国首相丘吉尔,由于时间紧迫,乘船在时间上来不及,而且也很难避开无处不在的的德国潜艇的袭扰。于是罗斯福总统亲自拍板,选择飞机作为出行工具。最终罗斯福总统乘坐商业航空公司提供的波音314水上飞机飞越大西洋赴会,这是美国历史上总统首次乘机出行。

波音314“飞剪”水上飞机(编号NC18606),其内部装饰极其豪华,乘坐非常舒适

在罗斯福总统平安回到美国后,美国军方认为商业客机的安全性无法保证,于是美国陆军航空兵(美国空军的前身)为总统准备了一架崭新的C-87“解放者快车”式运输机,这架飞机被重新装修后作为总统专机,这种脱胎于B-24“解放者”轰炸机的运输机外形酷似轰炸机,负责总统安全的特勤局拒绝接纳这种飞机。无奈之下,军方又挑选了一架C-54“空中霸王”四引擎运输机,将其改装成总统专机。此后这架绰号为“圣牛”的飞机就成为了罗斯福总统的专机,先后运送罗斯福总统参加了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在罗斯福总统于1945年4月12日去世后,该机又被继任者哈里·S·杜鲁门总统使用了2年。

美国总统的第一种正式专机,VC-54C“圣牛”号专机(编号42-107451)

哈里·杜鲁门

1947年7月4日是美国的国庆日,杜鲁门总统用另外一款新机型VC-118取代了VC-54C“圣牛”作为新的总统座机,他还亲自为这架飞机取名为“独立”,以纪念当天美国的独立日,当然独立也是杜鲁门出生的那个小镇的名称。当年8月31日,杜鲁门总统首次乘坐这架飞机出访南美洲的巴西。

VC-118“独立”号专机(编号46-505)

1953年,2架洛克希德公司的VC-121“星座”成为了新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座机。这是上世纪40年代末最大、最快、也是最豪华的客机,这2架飞机分别被命名为“哥伦拜二号”和“哥伦拜三号”,哥伦拜是总统夫人长大的科罗拉多州的州花。在1953年,编号48-610的“哥伦拜二号”在一次飞行时与一架美国的东方航空公司8610航班出现在同一个空域,由于2架飞机的呼号非常类似,地面指挥人员搞混了这2架飞机,差点酿成一起空难。于是“空军一号”这个特殊的名称随后就被用于称呼总统的专机,但直到1962年,“空军一号”才正式成为总统专机的专用代号。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1955年7月,艾森豪威尔乘坐“哥伦拜三号”专机飞到瑞士日内瓦参加美苏英法四大国首脑峰会,其高大威猛的座机外形使得他的对手赫鲁晓夫的伊尔-14专机相形见绌(两架飞机摆在一起就像老鹰和小鸡)。这极大地刺激了爱慕虚荣的赫鲁晓夫,回国后他立即要求图波列夫设计局为其尽快设计一种大型客机,以便在下一次出访时挽回面子。图波列夫在图-95战略轰炸机的基础上开发了一款代号为图-114的大型客机。这个小插曲说明了美国的总统座机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已经升格成为了超级大国的形象和颜面。

VC-121A“哥伦拜二号”专机(编号48-610)

VC-121E“哥伦拜三号”专机(编号53-7885)

从五十年代开始,飞机从螺旋桨时代大踏步跨入了喷气式时代,螺旋桨动力的总统专机很快过时。艾森豪威尔在其总统任期内先后订购了3架波音VC-137B喷气式飞机(波音707-120的军用型号)作为总统专机,其编号分别为SAM970、971和972。艾森豪威尔也成为拥有5架大型总统专机的总统。

约翰·肯尼迪和杰奎琳·肯尼迪

到了肯尼迪时代,VC-137B的缺点逐步暴露出来,该机的涡喷发动机油耗大,导致飞机航程短,无法进行远程的越洋飞行。因此1962年10月10日肯尼迪总统订购了2架最新型的VC-137C型飞机(波音707-320型),这款噪音低,航程远的飞机很快就成为了总统专机机队的主力,受到了肯尼迪夫妇的青睐。甚至总统夫人杰奎琳·肯尼迪还亲自委托著名设计师雷蒙德·罗耶将专机原先的橘红色、银色和白色相间的涂装改为了蓝白两色为主的涂装,并一直沿用至今。

VC-137B“空军一号”在飞行(编号SAM970)

VC-137的会议室

VC-137的通信中心

VC-137C“空军一号”(编号SAM26000)在飞行

在肯尼迪总统于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后,他的遗体也是由SAM26000运回华盛顿的,副总统约翰逊在飞机上宣誓就职。1972年SAM26000号还见证了另外一桩重大历史事件,尼克松总统就是乘坐该机完成了对中国历史性的访问。同年晚些时候,尼克松又搭乘该机对苏联进行了正式访问,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1972年尼克松政府订购了另外1架VC-137C(编号SAM27000)作为备用机。在1962年至1998年,SAM 26000作为总统专机一共服役了36年,从肯尼迪到克林顿,共有8位美国总统曾经搭乘过该机。

在SAM26000号上宣誓就任总统的林登·约翰逊

理查德·尼克松

跨越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

尼克松总统和夫人乘坐“空军一号”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SAM27000号专机主要担负了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后期的总统出行任务。该机见证了“水门事件”后尼克松被迫辞职,福特宣誓为总统的全过程。当时尼克松正搭乘该机飞往加利福尼亚州,在飞行途中,机组乘员得知副总统福特已经宣誓就任总统,该机的呼叫号随即由“空军一号”变更为SAM27000。该机的最后一次飞行是在2001年8月29日,美国总统小布什乘坐该机从圣安东尼奥飞往德克萨斯州的韦科。随后2架更新型的飞机就接替该机,成为了新一代的“空军一号”。

虽然VC-137C老骥伏枥,但是到了80年代,这种机型还是明显地出现了老化的情况,其性能也逐渐落后。美国空军决定为总统订购新的座驾,为了提高安全性,新机型至少要有三个引擎,不加油的航程应达到6000英里,为保证舒适性,必须是宽体客机,备选的机型是著名的波音747和麦道公司的DC-10。在经过反复比对和试验后,美国空军最终选定了1969年首飞的波音747作为下一代总统专机的机型。1986年7月,里根总统签字订购了两架VA-25A(即波音747-2G4B)作为新一代的总统专机。这也是目前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两架“空军一号”。

罗纳德·里根和南希·里根

两架VC-25A在生产时的序列号分别是86-8800和86-8900,后又变更为82-8000和92-9000。但机上的涂装只显示28000和29000(编号分别为SAM28000和SAM29000)。1987年5月16日,首架VC-25A在波音公司位于华盛顿州的埃弗里特工厂进行了试飞,试飞取得了成功;同年10月29日,第二架VC-25A也成功试飞。在完成了试飞后,波音公司随后在堪萨斯州的威奇托对这2架未来的总统专机进行各种设备安装和调试,机内的装潢是按照第一夫人的南希·里根的建议进行的。

SAM28000号VC-25A

SAM29000号VC-25A

为了提高这2架飞机在核战争中的生存性,防止核爆炸后产生的电磁脉冲损坏飞机的高精尖电子设备和精密仪器,这2架飞机还进行了一项特殊的改装,由于之前没有进行过类似的改造,因此难度很大,工程一再延期。订购该机的里根总统本想在总统任期届满前乘坐最新型的“空军一号”,但直到他离开白宫,改装工程仍然没有完工。

由于波音公司的交付日期一拖再拖,终于引起了美国国会的不满,国会的一个特别小组甚至威胁要发起一项调查延期交付的原因。在几经延误后,1990年8月23日,波音公司终于正式向美国空军移交了首架VC-25A。同年9月6日,布什总统终于搭上了这架珊珊来迟的“空军一号”进行了首次飞行。

乔治·布什

VC-25A交货日期一再推迟不是没有道理的,该机除了在内部进行了各种改装,极大地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性外,还是第一种在机上安装了各种电子对抗装置、红外诱饵、导弹告警装置等各种软硬对抗手段的总统座机。

单从外形看,VC-25A和普通的波音747没有什么区别,该机安装了4台通用电气公司的F103-GE-180型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可达25741千克。为了进行长时间的飞行,VC-25A可携带超出正常使用量的机油和润滑油,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该机的11490公里,留空时间大约12小时。如果进行空中加油,则可以在空中连续飞行72小时,而根据五角大楼的要求,在极限情况下,“空军一号”可在空中持续飞行120小时。在一般情况下,“空军一号”的载员数为26名机组人员和76名乘客。

“空军一号”的飞行速度很高,接近0.92倍音速,时速约1013公里,最大飞行高度可达15000米。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为“空军一号”护航的F-16战斗机飞行员曾经因“空军一号”的飞行速度太高,超出了F-16战斗机的最大巡航速度,因此战斗机飞行员不得不要求“空军一号”的飞行员降低速度以便战斗机跟上的情况。

与普通的747客机一样,“空军一号”的内部舱室也是三层结构,顶层为飞行员的驾驶舱和装机载电子通信设备的通讯舱;中间层是总统及第一夫人、白宫高级官员、工作人员、联邦特工以及随行记者住的地方;底层一般是用来当作货舱,但紧急的时候也可用于载人。搭乘“空军一号”的人员可通过3个舱门进出机舱。其中最常用的2个舱门分别是飞机的前舱门和后舱门,前舱门通向中层,平常总统在登上或者步出“空军一号”时,就是通过前舱门;后舱门在机身后方,通向底层,通过机上自带的滚动式登机梯上下飞机,记者以及随员通常从后舱门进入,从这里直接上楼梯进入中层。此外在前舱门下方还有一个较少使用的底层舱门,3个舱门均自带登机梯,以降低对机场设施的依赖。

图中所示的铺着红地毯的登机梯连通的就是“空军一号”的前舱门

由于总统夫妇通常都是通过该门上下飞机,因此也是在媒体上曝光率最高的舱门;普通工作人员通过一部飞机自带的滚动式登机梯从机身的后门上下飞机

特朗普总统从“空军一号”前舱门登机,其随员从后舱门登机

奥巴马总统从“空军一号”的底层舱门使用飞机自带的登机梯走下飞机,但一般这个舱门是供机组人员上下飞机的

“空军一号”顶层布局

(从左至右)

飞行员座舱、机组休息区,通信中心

“空军一号”中层布局

图上方(从左至右)

总统套房、总统办公室、医疗中心、厨房、政府高级官员休息区、客人休息区、特勤处特工休息区、记者休息区

图下方(从左至右)

总统出入舱门(前舱门)、会议室/餐厅、白宫官员休息区、特勤处特工休息区、勤杂人员休息区

“空军一号”整体布局

图上方(从左至右)

驾驶舱、机组休息区和通信中心、主舱室

图下方(从左至右)

通讯设备、前部底舱室、后部底舱室、主行李舱

整个内部的主客舱有57米长,6.13米宽,面积达328平方米,可供包括总统在内的100人使用。位于中层紧靠机首的部分是总统专用起居舱,包括了总统套房、总统办公室、会议室。总统套房包括起居室、卧室、更衣室、淋浴间和健身房。起居室内有一张席梦思床,真皮沙发,高级地毯,电动窗帘等,浴室淋浴设备齐全,健身房里面各种健身器械一应俱全,舒适程度完全不亚于五星级酒店的“总统套房”。起居室的旁边就是总统的办公室,里面配有最新型的影像设备、投射荧幕和地图等。随机的高级官员也有相应的休息套间。总统夫妇及高级官员的房间大体在机舱的前部,因为那里最安静,受飞机引擎的噪音影响较小。

“空军一号”下层机头部位的总统套房,图为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与白宫官员谈话

前总统奥巴马在“空军一号”上的总统办公室与内阁成员开会

“空军一号”上的总统办公室

机身中部是白宫随员、助手、记者及白宫其他工作人员使用的休息区。在主舱室的右侧,是1个大会议室/餐厅和2个现代化厨房,,会议室/餐厅是机上最大的空间,几乎与飞机一样宽,里面的桌子可以围坐8人,靠墙的座位还可以坐7个人,不开会时就被当作的餐厅。厨房可以同时为100人准备膳食。此外机上的医务室配有一个可折叠的手术台,可临时变成一间手术室,并配有一名专职的医生,还有两张病床,心肺复苏设备,并能实施输血,各种医疗监护仪和一间完整的药房,其功能比一般医院的急诊室更为全面和现代化。

“空军一号”上的医疗设备

“空军一号”上的医务室,戴红领带的白宫官员后就是可折叠的手术台

“空军一号”的厨房

奥巴马与机上人员在餐厅谈话

“空军一号”后部的记者休息区

机身后侧据称有一个可以自动弹射的舱室,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将总统夫妇弹射离机。但是目前没有确切的图像证据可以证明这个舱室的存在。

为了保证总统在飞行途中也能随时与地面的任何一级联邦政府机构或军队单位联系,“空军一号”配备了全套的保密通讯系统,可在全球的任何一处空域收发机密资料,或者通过可视电话与地面人员进行交谈。飞机上共配备87条电话专线,其中有28条是可防窃听的保密线路,10台超级计算机,1台大型复印件,1台传真机以及57部各型天线,机内各种设备使用的电缆和电线的总长度达3000公里!机上的通讯设备均是可进行空—空和空--地对话的多普勒脉冲频率无线电通讯设备,即使在遭遇到核爆炸的电磁脉冲或者是敌方蓄意的电磁干扰,也可以保证机上通讯设备的安全和通讯的畅通。

“空军一号”上安装的电话都是特种机载电话,由L-3通信公司制造。L-3通信公司是军事承包商,也是被美军和美国政府广泛使用的STE保密电话的生产商。机载电话能够通过一个听筒拨打保密和非保密电话,还具有提供多重级独立安全等级的数字语音和网络数据存取功能。这为总统及其随行人员在机上的办公环境中提供了可靠的连线服务,增强了“空军一号”与地面单位的协同工作能力以及安全性。

2009年,L-3通信公司获得在“空军一号”(VC-25)上安装新电话设备的合同,价值8100万美元。这份合同包括安装机载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设备,这让“空军一号”上的通信系统跟上了时代的潮流,取代了已经过时的模拟电话系统,并为乘客提供了固定带宽的交换与一体化保密/非保密视频电话会议功能,安装了无缝乘客信息界面等。

奥巴马在使用机载电话通话,红灯意味着他在使用保密线路

保密电话在通话时,可以看见红色指示灯亮起,非保密电话则显示绿色指示灯。这两种指示灯都被安装在话筒背面。

VC-25A加装了用于卫星通信系统和其他用途的多用途保形天线

这些天线它们位于机身中部,外形类似于创可贴或贴片,但实际上是天线,对VC-25A的空气动力性能和飞行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空军一号”的机上卫星通讯服务是由著名的卫星宽带硬件与服务商——卫讯公司(ViaSat)提供的。根据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公告显示,美国国防信息系统局与ViaSat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7300万美元的合同,以帮助军方用户获得通信卫星能力,其中就包括为美国高级政府官员,包括总统、副总统、国防部长、国务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等的座机,用ViaSat公司的设备替换现用的专有硬件,并提供Ku波段和Ka波段卫星通信。这些型号的飞机有VC-25A、C-32A、C-40B 和C37A/B等。

美国空军甚至耗资5800万美元研制了一套机载的总统专用数据系统(PDS),以增强两架“空军一号”专机的上网带宽、卫星通信和视频会议能力。

“空军一号”的机身是用特殊的防弹材料制成的,在其要害部位均有凯夫拉纤维和装甲保护,以提高飞机的抗冲击能力,理论上这些材质足以抵挡核爆炸的冲击波以及核辐射造成的危害。其机身舷窗也是特制的防弹玻璃。该机还装有导弹来袭告警系统及其对抗系统。

“空军一号”上的舷窗都是经过特殊加固和强化的防弹玻璃

“空军一号”的所有设备都是从厂家直接定制的,以保证其性能和安全性,其价格自然也不菲。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18年1月的报道,2017年12月美国空军曾与制造商波音公司签署了一个合同,为“空军一号”更换其5套冷藏设备中的2套,其报价高达2360万美元。据称因为这2套冷藏设备因为是随同座机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一同投入使用的,以满足食品短期储存的需要,但是在服役了近30年后,出现故障的频率越来越高,已经无法满足食品储存的需求,新的冷藏设备的容积是2立方米,可满足机上乘客的需要。资料显示,空军一号上有5台制冷设备可为26个食品储存舱室提供冷冻和冷藏。上百名人员一次出行通常需要准备3000份餐饮,因为在进行海外飞行任务时,是不得从当地购买食品和饮用水的。以确保所有的食品和饮用水可以追踪到生产厂家。

“空军一号”的基地位于马里兰州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距离白宫仅有16公里,总统通常是从白宫的草坪上搭乘海军陆战队的直升机“陆战队一号”飞到安德鲁斯基地的,全程飞行仅需10多分钟,无需担心堵车。为了保证出行的绝对安全,每次出行前,机组人员和地勤都会对飞机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保养。而在正式起飞前,还要进行试飞,在确保万无一失后,才能出动执行任务。

专机的飞行机组通常是由1名机长,1名副驾驶,1名飞航工程师,1名领航员组成。机上通讯中心里有3名通讯系统操作员,另外还有3到5名空乘。在执行飞往海外的飞行任务时,通常2架总统专机会同时起飞,以迷惑潜在的破坏者。飞机起飞后,机上的通讯小组会随时与白宫和其他政府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其通讯频道包括了数百个频道,这不计其数的信号由57个天线来负责传输和接收。为了保证安全和保密,任何人不经过特殊授权均不得进入通讯中心。“空军一号”上的总统专用舱室,除了总统家人,白宫高级官员和私人乘务员外,其他人也一概不得入内。

根据美国空军在2015年回复一个非营利的政府监督机构的咨询时称,“空军一号”的每小时飞行预算高达206337美元,其中包括了燃料、飞行耗材、维护保养以及飞机和发动机的全面检修。

虽然运营费用高昂,但是这一块的开支却不包含餐费,机上除了总统夫妇和白宫高级官员,大部分人必须要自掏腰包吃饭,每人每天的餐费至少是20美元。当然一分钱一分货,“空军一号”上的伙食还是很不错的,据搭乘过专机的记者介绍,正餐包括炸鸡、鸡蛋、饼干、草莓酸奶等甜点;小吃则包括了烤牛肉串、熏肉扇贝、香辣土豆,还有各种饮料可供选择。正餐之间则提供水果和糖果。总统夫妇的菜谱和大家完全一样。由于餐费昂贵,部分低收入的白宫雇员会选择饿上一顿以节省开支。尤其是奥巴马总统出访次数很多,有人甚至一年就要支付数千美元的餐费,实在是让人吃不消。

红圈处是AN/ALQ204 红外干扰装置

这种干扰装置安装在每个引擎的排气口上方以及机尾,可以发射红外诱饵弹以使红外制导的导弹失的

VC-25配备了可干扰雷达制导导弹和红外制导导弹的装置。此外位于机尾的AN / AAR-54(V)来袭导弹预警装置可通过查探导弹发动机燃烧的尾焰释放的紫外线对导弹进行跟踪,并且发出警报。在发现导弹后,相关数据会立即传输到飞机上的两个AAQ-24“复仇女神”红外对抗装置,这种装置可对红外制导的导弹进行定向干扰。

AAQ-24“复仇女神”红外对抗装置可在红外制导导弹逼近专机时提供预警,并实施对抗。该系统采用了开环定向红外对抗方式工作,这种工作模式在对抗时不对导弹的导引头进行识别,而是采用通用干扰方式无差别地对所有类型的红外导引头进行干扰,激光能量利用率低、干扰时间长,但反应速度快。“复仇女神”是采用一或两个经过调制的红外辐射假信号来干扰红外制导导弹。该系统由导弹来袭预警系统和红外干扰信号发射转塔系统这2套子系统组成。

导弹来袭预警系统是AAR 54(V)紫外导弹报警系统的改进型,该系统是美国的第四代导弹来袭告警系统,目前仍然在大量生产,该系统几乎可在所有的飞行平台(包括直升机、超音速战斗机、各型战术飞机和宽体运输机)上使用。这种系统体积小,轻便,是通过导弹飞行时尾焰发出的紫外线光波来确定来袭导弹的方位和速度的,具有出色的杂波抑制能力,具有宽视场和高分辨率紫外探测的特点,可对不同距离的来袭导弹进行有限的侦测,并且通过平视显示器(HUD)或雷达预警接收器(RWR)增强飞行员对导弹来袭态势的感知功能。该系统用于直升机时,通常安装4个紫外传感器。用于大型固定翼飞机时,通常安装5-6个紫外传感器。紫外传感器将探测到的紫外线信号输入到一个模块化的电子装置,该装置使用先进的分析算法以确定来袭导弹的方位、速度,并可有效地从杂波中识别导弹,其探测导弹的距离达10公里,是现有的紫外线导弹预警系统的2倍;它能同时跟踪多个辐射源,并对辐射源进行识别,从中区分出来袭导弹、假目标或杂波;该系统还能测算拦截时间,可选择在最佳时刻实施对抗;系统提高了灵敏度和准确性,采用了精确的目标到达角分辨测算法,提高了对来袭导弹的预警精度并降低了虚警率,其方位角的测量误差小于1度。在多次试验中,该系统对来袭导弹的探测率都达到了100%。该系统可在零下54度至71度的各种极端环境下正常工作。

红外干扰信号发射转塔系统由转塔、精密跟踪红外传感器、红外干扰信号发射器、调制器和中央处理机组成。转塔系统是由马可尼公司生产,这种4轴转塔可进行俯仰和水平转动以对准来袭的导弹,转动范围为360度,保证可对任何方位来袭的导弹进行干扰,将干扰红外光束精确瞄准来袭红外制导导弹的导引头。“空军一号”上安装的是供固定翼飞机使用的大转塔,转塔直径为40.6厘米,质量为87.8公斤。

洛克威尔公司生产的精密跟踪红外传感器安装在转塔的方向轴上,传感器采用256×256元的HgCdTe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这种探测器具有高灵敏度和对10公里以外目标的高分辨率;跟踪精度高,误差仅为0.05度。当AN / AAR-54(V)导弹预警系统将截获的来袭导弹图像数据传输到该传感器时,该传感器立即进入自动跟踪程序,追踪导弹本身发出的红外辐射信号,这样即使导弹的发动机停止工作,系统也能有效地对其进行跟踪,整个系统由紫外传感工作模式转变为红外传感工作模式,通过闭环跟踪网络,红外干扰系统锁定威胁导弹并将红外干扰光束保持在导弹的导引头上直至导引头被毁坏。

早期的“复仇女神”系统使用的是调制到5度束宽的直径5—8厘米的25瓦氙孤光灯。但目前“空军一号”上安装的是改进的更先进的激光发射器,由马可尼公司的TIALD机载激光目标指示器发展而成。为了干扰新一代红外制导导弹的4微米波段导引头而升级了对抗系统,该系统的激光器发射的4微米波长的激光波束能使导弹红外导引头的电路过载,从而致使导弹失的或者自毁。

SAM29000机尾部的雷达天线

AAR-54(V)导弹来袭告警系统

图中前部是其4个紫外线传感器,每个传感器的搜索范围是120度,4个探头可以保证小型飞机具备全向的导弹预警能力。

此外虽然一些性能先进的红外制导导弹配有红外成像制导功能,对普通的红外诱饵有很强的抵抗力,但“空军一号”配备的红外诱饵弹,其燃烧的热量更高,持续时间更长,足以对抗那些装备了高级红外成像制导功能的导弹。

至于那些雷达制导的导弹,“空军一号”也配备了金属箔条弹,在导弹袭来的时候金属箔条弹发射,在距离飞机很远的地方爆炸,其中的金属箔微粒立即在空中形成一片“金属云”,使导弹的制导雷达迷盲,使其被诱骗。另外一种更先进的方法是向导弹发射伪装的雷达回波,使导弹接收到错误的雷达信号,误判目标的距离,造成导弹失的。

另外根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的报道,VC-25A还准备有一套定向能武器系统,配合飞机上的多重探测设备,在确定导弹的来袭的方位后,可以将其摧毁。但由于严格保密,至今没有照片或者视频证实这套武器是否存在。

空军一号的布置图

随着2架VC-25A逐渐老化,订购新一代的“空军一号”也摆上了台面。2015年1月,在奥巴马总统任期快结束的时候,美国空军就宣布:波音新型747-8将取代VC-25A成为新一代总统座机。美国媒体在2019年6月7日首次透露了新“空军一号”的一些细节,新一代的“空军一号”代号为VC-25B。最初空军要求飞机的航程要求为1.3万公里,但根据新披露的消息,VC-25B的航程可能会下降到1.1万公里;原计划能搭载87名乘客,但现在也缩水到只能搭载71人;机上的通信设备也只能同时支持70个“语音和数据连接”,而不是原来计划的80个频道。

波音747-8是下一代“空军一号”的机型

波音公司公布的VC-25B最初的外观效果图

波音公司对此的解释是,虽然商用747-8的飞行距离高达约1.4万公里,但根据军方的要求,“空军一号”需要加装各种装甲和额外的加固措施,以提高其在核战争中的生存力,需要增加应对电磁脉冲以及敌方导弹攻击的一系列专业设备,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毫无疑问会增加飞机的起飞重量,因此航程降低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但VC-25B取消空中加油能力就让外界产生疑问了,波音对此的解释是此举将会节省5亿美元的开支。由于现任总统特朗普在上任之前,就盯上了新“空军一号”,他多次抨击该机太贵、民主党虚掷国帑等等。在特朗普当选后,他又声称要将“空军一号”的总计划成本削减14亿美元,为纳税人节省费用云云。

波音为了说明取消VC-25B空中加油能力与特朗普削减成本无关,特地强调VC-25B取消空中加油功能是早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之前就已经确定了。但毫无疑问,取消空中加油功能极大地限制了“空军一号”在类似911那种重大危机期间的使用灵活性。如果没有空中加油能力,“空军一号”可能在燃油耗尽前不得不降落在机场上进行加油,这可能会使总统及其随行人员面临极大的风险。

但也有观点认为取消VC-25B的空中加油功能是正确的,许多人认为“空军一号”更多地是美国总统用于出访外国的交通工具,而不是真正在重大危机或者战争期间实施指挥的平台。如果真的发生了核大战,也许总统乘坐其他型号具有空中加油能力的专用大型空中指挥机,如E-4B空中指挥机等,就非常合适。

截止到目前,美国空军预定的2架VC-25B总统专机的总采购成本为47亿美元,如果再加上建造新飞机的机库、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及物品在内,计划成本约为53亿美元。这个数字比特朗普最初声称的要把成本控制在39亿美元要高得多,也远高于美国空军之前预估的40亿美元。

而且随着项目的推进,没人敢保证成本不会继续上升。比如特朗普夫妇的一些偏好也可能对飞机的制造成本产生影响。早在2018年,特朗普就表示:他希望看到新一代的“空军一号”使用红色,白色和蓝色的涂装,以取代现有的蓝白相间的涂装。新涂装接近特朗普个人专机的涂装。此外,第一夫人梅拉尼娅也参与了飞机内部设计,她按照自己的喜好对会议室的装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最大的改动就是换掉了浅蓝色的地毯,还添置了一整套价值不菲蒂凡尼出品的精美玻璃器皿。

白宫展示的新一代“空军一号”的涂装

特朗普私人专机波音757

美国空军最初预计波音公司将在2024年9月交付第一架VC-25B专机,但现任总统特朗普即使赢得2020年总统大选,进入第二个总统任期,这个交付时间距离他卸任也仅剩下4个月,他很可能赶不上乘坐新型的“空军一号”,为了弥补这个可能的缺憾,白宫方面对军方和波音公司都施加了压力,要求将新专机的交付日期提前到2023年12月。不过到底能不能按期交付,还得看“川建国”同志和波音公司的“人品”。

文字部分完,历代“空军一号”飞机线图和涂装请等本厂长另文介绍。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