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稻城,看人间“最后的香格里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稻城租房信息哪儿看的到 行至稻城,看人间“最后的香格里拉”

行至稻城,看人间“最后的香格里拉”

#行至稻城,看人间“最后的香格里拉”|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追逐光,需向阳而行;追逐风,需向山攀登;追逐梦,需置身净土。

在四川省西南边缘,就有这么一个地方,有净如明镜的天空、壮丽神圣的雪山、深红辽阔的草甸、五彩斑斓的森林……这里就是稻城,人间“最后的香格里拉”。

4月24日至28日,由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四川省报纸副刊研究会主办,甘孜日报社承办,稻城县协办的“打卡文旅新地标·四川全媒看稻城”采风活动举行。全省40多家媒体的百名副刊编辑、记者走进稻城,赏风景,观人文,看变化,实地感受稻城丰厚的文旅资源和文旅融合发展新貌。

A “日松贡布”守护一方净土

从成都出发、夜宿雅江,翻过“康巴第一关”折多山后,我们到达了稻城县香格里拉镇。

700多公里车程,加上4000多米高海拔,高原反应导致我两眼发晕、双耳发蒙,即使是折多山沐浴在第一抹晨光下的雪景,我也无暇顾及。

真正把我“叫醒”的,是稻城亚丁的风。吹散了阳光的热度,伴着纷飞的雪花,吹醒了“浑浑噩噩”的人。

亚丁风景区,被誉为“香格里拉之魂”“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这里是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高山草甸和冰川地貌,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生态保护区之一。它以绝美的自然风光、雄伟的山峰、奇特的地貌和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而闻名于世。

身处这里,头慢慢清醒了,眼睛也明亮了,可以看见不远处的山顶上覆盖着厚厚白雪,好像就在身边,仿佛触手可及,感觉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同行的援藏医生告诉我,目之所及那座雪山正是这里的“三神山”之一——仙乃日。如果天气好一点,站在亚丁景区内抬头就能一睹“三神山”的真容。

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雪山相距不远,各自拔地而起,呈“品”字形,终年白雪皑皑,遥相呼应,直逼云天,摄人心魄,远远望去就令人心生敬畏。

当地的藏族同胞称它们为“日松贡布”,意为三怙主福山。其山腰处尽是茫茫林海,还有飞泉瀑布湍行其间,山脚则宽谷曲流,镶嵌着明镜般的湖泊。这里雪峰、冰川、森林、溪流、瀑布、草甸、湖泊的有机组合,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场所,形成了一方静谧的净土。

辽阔的草甸、连绵的山峦、成群的牛羊……此景在前,即使高原稀薄的氧气,也稀释不了这里磅礴的生命之力。

B “大国重器”探秘星辰大海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难以体会身处海拔3800多米的噶通镇群山之间,见到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DSRT)时的震撼。

站在基地四望,可以看到313台直径6米的天线构成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天线均匀分布在直径1公里的圆环上,由圆环中心100米高的定标塔为整个观测链路提供定标基准,状如一颗巨大的“千眼天珠”。

面对星辰大海,人类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日地空间是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第四生存环境”,就像人类的生活会受风雨雷电等天气影响一样,航天器也会受到太空中太阳风、磁暴等影响。因此,对日地空间环境的监测和研究是太空探索的必由之路,子午工程便是科学家为探秘日地空间环境布下的一张大网。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千眼天珠”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对太阳爆发活动进行成像成谱观测。

“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大概270台天线的调试,得到了一些太阳的实时数据,预计在6月会全部调试完成。”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亚丁空间天气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执行站长吴俊伟介绍说,届时,这座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成像望远镜的313台抛物面天线将会像向日葵一样随着太阳转动,监测太阳射电耀斑,跟踪日冕物质抛射的形成、演化和其进入行星际的全过程。

在这片离太阳“最近”的高原上,“千眼天珠”正在“观望”,海子山的“拉索”早已开始探索宇宙线起源之谜。

宇宙线是来自外太空高能粒子流的总称。在稻城,“拉索”探测到了人类迄今为止最高能量光子、测定了标准烛光的超高能段亮度、探测到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不断刷新着世界级的观测纪录。

C “皮洛遗址”链接古今时空

观星逐日是对未来的探索,“皮洛遗址”则是打开了时空的隧道,把古今链接。

“这里出土了人类史上第一把石斧。”简单的一句话,便勾起了我们对“皮洛遗址”的无限好奇。

从稻城县城出发,约两公里路程便到达了皮洛河谷地。遗址面平均海拔约3750米,遗址整体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是一处时空位置特殊、规模宏大、地层保存完好、文化序列清楚、遗物遗迹丰富、技术特色鲜明、多种文化因素叠加的罕见的超大型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

历史的旷野上,迎面的风都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考古专家介绍,这里不同地层对应的时间以万年计,根据测年,即使是最上面的地层,至少距今13万年以上。

这些不同时期的地层,均有石器出土。一层以下发现石核、砍砸器、重型刮削器等砾石石器组合;二层的石制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石英质的小石片石器,另一种是小型两面器;三层发现手斧、薄刃斧等阿舍利工业石器……

“三个发展阶段代表着文化的变化,能够清晰反映出人类征服高原的历史过程。”我认真地听着讲解,生怕错过了这个“石破惊天”的考古传奇,不禁感叹:生命的力量,从来不容小觑。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稻城还传承着“四绝”之一、国家级“非物质康巴文化遗产”——阿西土陶。

“阿西,藏语就是‘好地方’的意思。”赤土乡阿西村第一书记凯珠杰称介绍,阿西土陶就发源于阿西村,与三座雪山、千湖石海和红草湿地并称为稻城亚丁“四绝”。

采风期间,我们还实地感受了国家级非遗——阿西土陶的保护与传承。当地香格里拉镇双语幼儿园,特别将“阿西土陶”作为特色教育教学活动。非遗进校园,文化传承的梦种在了小朋友心中。

5天的采风之行结束,当飞机从海拔4411米的机场升空,最后看一眼那披挂着白色雪衣的山脉,我知道要和这场梦境告别了,而它永不会被遗忘。

(绵报融媒记者 赵烨/文图片由 稻城县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谭鹏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