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蜀宁: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梳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秦统一中国教材图片 郭蜀宁: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梳理

郭蜀宁: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梳理

2024-07-11 14: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梳理。我将从三个方面对本单元内容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一、单元课程结构

  1.单元地位

  秦汉时期是指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开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共440年的历史。它包括秦朝、西汉、东汉三个朝代和王莽政权。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灭六国的战争开始,至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包括了秦的统一与灭亡、西汉的强盛、东汉的动荡,两汉时期的文化等内容。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诸多史事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单元主题

  秦汉时期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本单元标题所揭示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在秦汉以前的数百年间,各地诸侯和地方势力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相互争战,民不聊生。秦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此后,秦实行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亡之后建立起来的汉朝,特别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一统局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汉武帝时,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外交往也开始发展起来,我国的科技文化确立了世界领先地位。

  3.单元结构

  本单元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首先突出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秦朝—西汉—东汉,线索清晰,有利于学生对秦汉历史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其次是对于秦汉时期的一些重大史事,教材直接以课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一目了然,如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14课丝绸之路等等。这些编排既直观,又比较明确地体现了秦汉时期的历史特点。

  二、单元知识梳理

  在2011版课标中,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课程内容如下:

  1.课标解析

  课题

  课程内容

  第9课秦统一中国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根据2011版课标要求,本单元的7课实为7个学习要点,具体包括了以下知识内容:

  第9课:秦灭六国、秦始皇、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第10课: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的灭亡、楚汉之争。

  第11课: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力得以恢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治世——“文景之治”,为西汉鼎盛局面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影响,即“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五十四年,推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强化中央权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西汉王朝也进入到了鼎盛时期。

  第13课:东汉的建立、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第14课: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及作用、对西域的管理、南海诸岛。张骞通西域以后,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理,说明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在汉代就成为我国疆域的组成部分。南海诸岛也是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的。

  第15课:造纸术的发明及对传播文化的作用、张仲景和华佗、司马迁和《史记》、道教的产生、佛教的传播及影响。

  以上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把握呢?2011版课标关于中国古代史内容的学习要求,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通过学习,知道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能够识读历史图表,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较为清晰地叙述相关的史事,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

  不断增强学习祖国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根据2011版课标要求,对于本单元的教学,我有以下三点建议:

  1.紧扣单元主题,准确定位

  2.分析课文结构,理清线索

  3.整合课程资源,还原历史

  第1点建议:紧扣单元主题,准确定位

  如何才能做到教学中的准确定位呢?这涉及我们对历史、历史教学的认识。

  英国史学家爱德华·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把史学说成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是过去的事情跟前进中出现的将来的目标之间的谈话。”他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历史的价值永远是面向未来的。虽然斗转星移、岁月变迁,昨天已成为历史,但它却是现实与未来的背影。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的教学应当是一场对话,我们研读史料、教材等文本时与历史的对话,我们引导学生与历史进行的超时空对话,当然更应该是我们与学生共同面对历史,去思考、追问、交流与分享的对话。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有上位的思考,面向未来、与时代相融的历史教学,应该是我们教学的定位和着眼点。

  本单元的主题非常明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教学时,老师们可以从每一课不同的时空和叙事中,找到诸多的历史认同。

  “大中国”:由疆域认同到中华民族族群认同。

  各位老师想必都清楚,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中国”,在古代并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域的概念。现代“中国”作为我们整个国家的名称,其实是辛亥革命以后才开始使用的。

  本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以地图的形式明确了秦朝疆域的四至,并说明秦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教学中,中国概念首先应引导学生从空间上去认识,即疆域认同。

  本单元中,还特别强调了秦汉时期边疆地区的主权归属。如在《秦朝形势图》中特别标出南海区域;第14课“张骞通西域,两汉政府对西域的管理”等内容,强化了新疆和南海的主权归属,课后的“知识拓展”明确了南海诸岛是中国最早发现、开发以及管理的,这种疆域认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是非常需要的。

  秦汉时期,随着中央政权统治地域的扩大,中华民族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得以不断形成、发展和稳固,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和交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在逐步确立和发展,所以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说明从那里起,“大中国”就已经从疆域认同逐渐发展到中华民族族群认同了。

  “大一统”的观念认同

  大一统首先表现为“大统一”,即封建王朝建立起统一的、统治全国的政权。“大一统”虽然是在第12课出现的,但其实它很早就有所体现。秦灭六国统一中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秦朝建立后,废分封行郡县制,奠定了“大一统”中央政权的政治制度基础。大一统的观念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采取措施,使大一统得以巩固和发展。从此以后,“大一统”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历史中,无论是大一统时代,还是分裂战乱的时代,统一始终都是主流;即使是在分裂时期,局部地区也是统一的;而且,各民族都希望统一,都争取统一。这种“大一统”的观念,使得中国始终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直到今天,“大一统”思想都影响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统一、和平、团结、积极进取,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和追求。

  “中央集权”的制度认同

  秦汉时期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时期。随着秦统一王朝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应运而生。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央又高度集中于皇权。与皇帝制度相适应的是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和官僚体系,保障了中央集权制度有效地实施。中央集权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政治智慧,在中国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对后世影响深远。

  制度认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其实,这也是“大一统”理论在政治上的具体实践。

  “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

  秦汉时期是一个由文化多元到逐渐走向文化思想相对统一并确立社会主导思想的时期。秦汉时期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不仅很快实现了“书同文,行同伦”的理想。而且汉代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被用来作为统一思想、道德和文化的武器。从此,统一的文化思想、统一的道德伦理和统一的心理素质,即统一的价值体系,在中华民族形成了。

  以上的历史认同,就是本单元教学中的基本定位。

  总的来说,秦汉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就像卜宪群总撰稿的《中国通史》中所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仅从疆域上奠定了以后中国发展的基础,更从文化上、民族心理上铸就了大中国、大中华这个东方大国的不可撼动的牢固根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自此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分析课文结构,理清线索

  历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这一客观规律的具体表现就是历史发展的时序观念和空间观念。2011版课标明确要求: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统编教材在编排上以通史的形式,突出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教材内容丰富,“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也十分明显,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依据教材以点连线、以线串点,在分析课文结构的过程中,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理清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增强时空观念。

  3.整合课程资源,还原历史

  准确领会课标要求,对课程资源进行适当整合,帮助和引导学生穿越时空、还原历史,相信这是每位历史老师都在进行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历史教学中最常见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史料教学,到哪里去找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方便易得的史料呢?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其实不用到处去找,用好我们手上的统编教材,一堂生动、精彩、充满历史味的历史课就生成了。

  2011版课标明确指出: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历史教学资源的核心部分。

  在此仅从统编教材课程资源整合的角度,抛砖引玉,供老师们参考。

  重组教材资源

  老师运用教材第9课《秦统一中国》中的“材料研读”的史料,将史料和教材上的历史文物图片进行重组和补充,使原本陌生的度量衡概念跃然纸上,对史料中难以理解的字还专门加了注解,加深了学生对统一度量衡概念的理解。

  还原原始史料

  有些内容教材未用史料原文,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本地区学生情况,作适当调整。如对一些关键史料将教材的白话文翻译还原成原始文言史料,这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学习的方法,也有助于创设历史情境,形成历史解释。在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教学中,老师将教材中有关陈胜吴广起义的白话文翻译还原成《史记》中的原始史料,更便于情境再现,也加深学生了对秦末农民起义过程的感性认识。

  恰当介绍文物

  统编教材内容丰富,所选择的文物肯定具有代表性,有时,对教材展示的文物图片予以恰当介绍,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在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中,教材选用的东汉的这两件文物现都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众多画像砖和说唱俑中,教材的编写者们为何偏偏选择了他们?当老师对这两件文物所展示的图景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后,同学们对文物以及文物所代表的那个时代,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适当补充史料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再现历史情境,适当补充史料也是可以做到的。在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中,学生对东汉光武帝并不了解,为此,老师专门选择了这样一则史料: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汉光武帝刘秀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兴之君”与“定鼎帝王”(即开国皇帝的意思)两项头衔的帝王(黄留珠:《刘秀传·序章》)。老师通过对史料中“中兴之君”、“帝鼎帝王”的解释,说明中国历史上只有刘秀一个皇帝有此称号,学生对刘秀、东汉政权以及光武中兴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中,老师特意补充了丝绸之路上驿站和关隘的图片和史料,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丝绸之路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两汉政府对西域的管理,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如果有条件,把文物直接带进课堂,或者把历史课上到博物馆里,给学生直观的感受,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历史教育了。

  在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教学中,老师把文物五铢钱带进了课堂,当学生触摸五铢钱时,的的确确在感知历史。

  汤普森《理解历史》中说:学校的历史教学,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映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要达到这样,最好是由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

  在第12课的学习中,学生不但触摸到了西汉时期的五铢钱,而且还动笔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汉武帝,并大胆发表自己对汉武帝的看法。在亲身的参与中,学生感知历史,感悟了历史。

  当然,我们的教学仅仅只依靠教科书,也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各位教师获取更多的教学素材,更好地落实教学活动,在此推荐一批优秀的教学资源,如下:

  (1)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秦汉史》中华书局2009年1月版

  (2)林剑鸣著:《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版

  (3)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16年6月版

  (4)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秦汉史》九州出版社2010年1月版

  (5)视频中央电视台:《中国通史》

  (6)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华夏出版社2016年5月版

  (7)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各位老师,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希望我们的教学探索能带给你一点启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