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同官还是湖南澧州?孟姜女故里到底是哪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秦瑜是湖南哪里的 陕西同官还是湖南澧州?孟姜女故里到底是哪里?

陕西同官还是湖南澧州?孟姜女故里到底是哪里?

2023-05-31 18: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孟美女像

孟姜女是陕西同官说的文献

北宋嘉祐年间有县令宗谔重修同官孟姜女庙的记载,说明同官孟姜女庙北宋之前就已存在;明代天顺五年编成的《大明一统志》:“孟姜女本陕之同官人,秦时夫死长城,自负遗骨以葬于县北三里许,死石穴中。”《郡国志》载:“陕西同官人。孟姜女,适范植。”明嘉靖年间黄世康为山海关姜女祠撰《秦孟姜碑文》记“孟姜,许姓,关中范植妇也。”《临榆县志》、《陕西通志》等史料中都有“孟姜女,陕之同官人”的记载。

孟姜女是澧州说的相关文献

明李如圭撰《贞节祠记》云:孟姜女故事“自秦历今千余年,澧人称诵不衰,往往形之歌咏。但寻夫之后,莫知所终。”嘉靖辛卯秋,他奉旨抚赈延绥之后归澧,途经西安府同官县方始得知,“孟姜女果至长城,获范喜郎骸骨,负之归……行至同官而卒。同官人感其贞烈,凿石为祠……祀之,然莫识其为澧人也。”言外之意孟姜女本是澧州人,卒于同官。

同时期明嘉靖陕西籍著名学者马理作《孟姜女补传》、《祠碑记》、《孟姜女集》,为孟姜女故事的一个汇集,其中录同官传说尤多。但他的碑记中称孟姜女为“前秦澧州人”。理解为战国时秦澧州人也是可以的。明耀州人乔世宁《孟姜女传》也说孟姜女为澧州人。清康熙年间得之,碑藏于澧县博物馆,晋太康六年(公元286年)卓云所写的《孟姜故宅碑文》认为孟姜女是秦黔中郡(今常德津市一带)人,卒于关中同官山(今陕西铜川)岩下。

综上史料有说孟姜女是同官(今陕西铜川)的,有说是澧州(今湖南津市)的,又因两地都盛行孟姜女传说,就有了孟姜女是澧州人,卒于同官的折中说法!但结合公元前280年后秦楚两国的相关史料,就不难解释孟姜女同官说和澧州说的所有疑惑!

寻找历史上突然“失踪”的秦一代名将司马错

司马错

《史记·秦本纪》载,“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华阳国志·蜀志》也记载了此事,“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又“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邓,赦罪人迁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白起这二次攻楚是在战略上缓解司马错攻下楚黔中后孤立无援的尴尬处境。同时司马错这支孤军也吸引了楚大部兵力,使西北防线空虚,让白起轻取鄢、邓,攻陷楚国都郢,烧毁其先王陵墓夷陵(此情景有白起为其恩师司马错复仇之嫌!)。

秦昭襄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又派蜀郡守张若再度攻楚,“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公元前280年司马错攻取黔中后,楚又曾纠集大量兵力夺回了黔中,所以才有公元前277年蜀守张若再度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但至此秦国一代名将司马错从此“销声匿迹”,就连其八世孙司马迁都不愿提及其结局。

唐朝大文豪刘禹锡一首《登司马错古城》:

“将军将秦师,西南奠遐服。

故垒清江上,苍烟晦乔木。

登临直萧辰,周览壮前躅。

堑平陈叶满,墉高秋蔓绿。

废井抽寒菜,毁台生鲁谷。

耕人得古器,宿雨多遗镞。

楚塞郁重叠,蛮溪纷诘曲。

留此数仞基,几人伤远目。”

此诗为刘禹锡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时创作的大量诗作之一,曾登临司马错古城,表达了司马错浮江伐楚后被楚军重重围困,不得已退缩在弹丸之地筑城以守的悲残场景。其中“故垒清江上”展现了司马错当初“浮江伐楚”进入楚黔中的进军路线:清江,古称夷水,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之齐岳山,笔者认为司马错“浮江伐楚”路线是从清江顺流而下进入江南黔中地的,非传统认为的古黔江(今乌江)。目前学者们就秦楚黔中地望和司马错伐楚路线分歧颇大。“蛮溪纷诘曲”说明当地民间还流传着诘责、讽刺司马错的大量民谣。

战国末期楚黔中地形图

又宋代陶弼《司马错城》 :

北设长城陷敌尘,

更来劳力武陵民。

我疑洞里栽桃者,

便是当时筑版人。

这首诗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司马错奇袭并占领楚黔中(长江以南,沅水以北)后,楚人不甘失败,又大量集结江北楚军跨过长江进攻江南黔中地的司马错秦军,攻破秦军北防线修筑的长城,秦军被迫退缩到武陵(常德一带)并发动武陵人修筑了最后的防守阵地“司马错城”。而且陶弼还怀疑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笔下栽桃者就是曾修筑司马错古城的秦人!

笔者在考证津市孟姜女庙后,意外发现其西南50多里临澧县烽火乡有将军山、营驻山、担粮山等地名,借助谷歌地形图发现周围有近似圆形的挖沟筑城遗迹,疑为司马错古城!其西麓道水河畔有一建制较大坟堆,相传为楚末辞赋家宋玉之墓,一介亡国贫寒文人竟有如此之建制大墓且流传至今,决无可能!按其建制和方位,疑为“失踪的”司马错之墓,司马错带兵攻下楚黔中后,当时的楚国文人写下大量针对司马错的“诘曲”民谣,当地楚人自然对侵略者司马错是极其仇恨的,况且武安君白起当年攻下楚都郢城后更是焚坏了楚先王墓夷陵,若司马错死后葬在楚地,是断然不敢公开其身份的,只能隐姓埋名。当然假借同时期受楚人爱戴的宋玉之名让司马错墓免受破坏也不是没有可能!宋玉坟沿溪溯源而上至牯牛坝,则疑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遗址,《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清《书李自成传后》载:“李自成实窜澧州。因旁询故老,闻自成由公安(今湖北公安县)奔澧(今湖南澧县),其下多散亡,至清化驿(今澧县境),随十余骑走牯牛坝(今临澧县境),复弃骑去,独窜石门夹山寺为僧,今其坟尚在。” 今人考证,李自成确实归隐夹山寺为僧。在此之前曾多方寻找归隐之地,也包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牯牛坝!

当然,更多相关证据还得进一步深入挖掘,本文不多赘述。

临澧县一带疑似司马错古城、司马错墓、桃花源示意图

综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公元前280年陇西发生地震后,防御戎翟的长城严重破坏,司马错率领曾修筑防守长城的陇西兵一举攻灭翟戎建立翟道后,又率陇西兵沿岷江河岸南下联合巴、蜀众“浮江伐楚”攻下楚黔中。后又被楚人大举反攻被围困压缩在今津市、常德临澧一带筑城以守,史称司马错城。年老的司马错可能就此客死楚地,后被葬于后称司马错城脚下的道水河畔。向来这修筑长城的陇西兵大多是关中同官人,战局稳定后迁移邑人在自然条件更好的黔中定居下来,同是同官的孟姜女也随亲人乡邻一起迁移到澧州一带生活多年。故本生于陕西同官的孟姜女,也就有了是湖南澧州人的说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