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亲弟弟临阵叛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秦始皇的弟弟长安君 秦始皇亲弟弟临阵叛变

秦始皇亲弟弟临阵叛变

2024-06-29 13: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长安君嬴成蟜,大秦帝国开国皇帝秦始皇的弟弟。相比于叱咤风云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他的鱼目之光实在难以与哥哥的珠玉争辉。临阵投敌的行为与他胆小懦弱的性格不无关系。

成蟜(jiǎo)是秦始皇嬴政的异母弟,父亲为秦庄襄王嬴子楚,母亲是来自韩国的韩夫人,他比嬴政小三岁。

成蟜影视剧形象

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此时嬴政20岁,成蟜17岁。

嬴政准备发兵攻打赵国,成蟜被任命为统帅。当时成蟜领兵进攻赵国,本来战争的胜利已经近在咫尺,但出乎意料的是,成蟜毫无前兆的在战争前线投敌了。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王弟长安君成蟜击赵,反于屯留,军吏皆斩死......”

意思是说,成蟜攻打赵国时,在屯留(今山西长治市一带)反叛投敌,他的官兵皆因连坐被处死。

《史记·赵世家》记载:

“封长安君以饶。”

意思是成蟜叛投赵国后,被赵王授予封地饶(今河北衡水市饶阳县一带)。

历史把这件事称为“成蟜之乱”。

之后,有关成蟜这个人物的记载就只有寥寥数笔,再无详情,犹如昙花一现。

那么成蟜为什么会叛变?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关于成蟜,在《史记·春申君列传》还有这样的记载:

“今王使成蟜守事于韩,成蟜以其地入秦,是王不用甲,不信威,而得百里之地,王可谓能矣。”

意思是说,秦王嬴政派成蟜出使韩国,结果成蟜不费一兵一卒就将韩国百里之地划归秦国,秦王政称赞他有能力。自此,再没有关于成蟜的任何记载了。

成蟜出使韩国大概在他叛变的3年前,他也因为这件事获得了嬴政的信任,在秦国的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大放异彩”。

成蟜影视剧形象

那么既然如此,成蟜后来为何要背叛自己的国家向他国投诚呢?他在秦国是皇室贵族,身份地位非同一般。他为什么甘愿放弃本国高贵身份,反而去赵国得一爵位?

按照常理来说,就算他在赵国得到爵位官职,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实权,不可能到达朝廷中枢,更不能拥有巅峰的权力,反而作为秦国皇室,临阵叛逃可能还会背负千古骂名。为什么放弃山珍而选择鸡肋呢?

这还要从秦国当时的三大势力说起。

吕不韦集团

以吕不韦为代表的吕氏集团,门下有三千门客,这些人大多渗透朝中。吕不韦时为嬴政“仲父”权倾朝野,虽拥护嬴政,但嬴政早已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

吕不韦影视剧形象

嫪毐集团

嫪毐受嬴政母亲赵太后宠信,自称秦王“假父”,获封长信侯,私自蓄势,暗藏兵锋,妄图称帝。

嫪毐影视剧形象

夏太后韩系集团

夏太后是秦庄襄王嬴子楚的母亲,嬴政和成蟜的祖母。夏太后是韩国人,而成蟜的母亲韩夫人就是夏太后的娘家人。所以夏太后非常喜爱同为韩系子孙的成蟜,不喜欢赵姬生的嬴政。

夏太后影视剧形象

所以与嬴政在少年时随母亲赵姬在赵国的苦日子相比,成蟜则是在夏太后和韩夫人百般呵护下长大的,是温室的花朵。

当时秦庄襄王驾崩后,长子嬴政被权相吕不韦和赵姬扶上王位。夏太后和韩夫人心有不甘的同时将其视为严重的威胁,为了巩固韩夫人之子成蟜的势力,便努力的创造任何可以令其立功的机会。因为当时的秦国法律自商鞅变法始明确规定:无论何人,有功必有赏,而无功则不能得到任何爵位官职,王子也不例外。

商鞅变法

上文所说成蟜出使韩国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百里之地,对于年仅14、5岁的他,简直匪夷所思。所以这极有可能就是夏太后与韩王谈判的结果,如果韩系子孙成蟜能当上秦王,那么对于韩国来讲,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保全。于是割地百里送给成蟜,让他获得功劳。

所以说为了能让成蟜出头,夏太后和韩夫人可谓煞费苦心,想尽一切办法为他铺平道路。但是保护者的精心安排,只能照顾得了成蟜一时,而被保护者还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夏太后处处维护成蟜

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夏太后薨。伴随着夏太后的死,韩系势力失去了核心人物,毫无疑问的衰落下去。韩夫人是个没有什么势力的女子,夏太后在世时还能与赵姬等分庭抗礼。

但如今夏太后一死,她便失去了后盾,此消彼长,赵姬没有了夏太后的节制,又有吕不韦、嫪毐的支持,便趁势排挤韩夫人和成蟜。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此时的成蟜,心理和处境一定是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宝贝王子沦落为丧家之犬。

失去保护伞的他,命运也随之改变。翌年,嬴政派成蟜出兵赵国,胆小懦弱的成蟜便在前线投敌了,也许,他是期盼着能在他国重新找到自己的保护伞吧。

笔者认为成蟜的背叛与祖母、母亲自幼的过度保护有关。他只想到了保全自己,追求过往的荣华,却没想过怎么在纷繁复杂的朝廷中建立自己的势力。

他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一个不懂得权衡利弊,单纯幼稚的孩子。

反观嬴政,在“成蟜之乱”后不久,便杀伐决断,陆续除掉嫪毐、吕不韦及他们的势力,随后灭六国,一统天下,终成千古一帝。

关于成蟜还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秦二世后,赵高又立的秦王子婴身世的问题。

东晋学者徐广在《李斯列传》集解中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中的“弟子婴”,应理解为“弟弟的儿子婴”。秦始皇的弟弟只有成蟜。所以子婴被认为是成蟜的儿子。

据史料推测,成蟜大约出生于前256年,子婴大约出生于前240年。成蟜于前239年降赵时,其子此时约为2岁左右,并且可能留在秦国。

因与胡亥同辈且年龄较大,所以《六国年表》“高立二世兄子婴”中的“二世兄”应理解为“秦二世的从兄”。与胡亥无皇位争夺的利害关系,所以不在二世所欲清除的兄弟姐妹中。

子婴影视剧形象

参考文献: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赵世家》

《史记·春申君列传》

《李斯列传》

《六国年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