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来,小伙子们!”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秘鲁玻利维亚邦联国旗 “跟我来,小伙子们!”

“跟我来,小伙子们!”

2024-04-22 04: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阿塔卡马荒漠位于玻利维亚、智利和秘鲁的交界处,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从未明确划定归属。在三国独立后,玻利维亚占领了荒漠中部的安托法加斯塔地区,秘鲁占领了北部的塔拉帕卡大区,而智利则占领了其南部地区。19 世纪50 到 60 年代,欧洲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硝石是提炼氮、钾、钠、硫等肥料及碘元素的天然原料,它可以用于制造火药,也是军事工业必不可少的原料。此外,在冶炼铜矿时加入一定比例的硝石能够提高铜的纯度,而铜矿是智利重要的出口资源。因此,智利人把硝石称之为“白色珍珠”、“白金”。与此同时,在位于南美洲阿塔卡马的荒漠地带发现了硝石矿源。这使三国政府开始重视起这片不毛之地。

在战争爆发前秘鲁、玻利维亚和智利三国的领土范围

三国政府在战争爆发之前也有很深的矛盾。1826年9月,圣克鲁斯通过玻利瓦尔的推举当选为秘鲁共和国总统。一年后,玻利维亚的苏克雷政权被推翻,圣克鲁斯又被推举为玻利维亚总统。他先后制订玻利维亚民法、刑法、诉讼法、贸易法、矿业法等相关国家法规,同时也成立高等院校和公共图书馆等文化教育设施,但这些政策并没有使玻利维亚社会展现出繁荣的一面。1836年10月,圣克鲁斯将秘鲁重新组建成两个自治国家,即北秘鲁与南秘鲁,之后与玻利维亚联合组成秘鲁玻利维亚邦联。这个邦联的成立引发了一些争议:一方面,邦联的成立对于两国的共同发展有着重要好处:秘鲁可以更加深入繁荣利用玻利维亚的资源,玻利维亚也可以更好的利用秘鲁的海岸线。这可以被认为是南美洲统一的一次重要尝试。但另一方面,这个邦联被智利看作是打破了地区平衡,威胁了智利的利益。智利随即向这个邦联开战,阿根廷也趁火打劫,参与进来。圣克鲁斯苦战两年,虽然击退了阿根廷,但最终被智利击败。在智利的刺刀威胁下,这个邦联被解散。

1877 年 5 月,一场暴风雨袭击了安托法加斯塔港口,该城市严重受损,该地区的玻利维亚地方当局通过决议,要求增加税收,每一百磅加征折合 10 美分的税。这一决议遭到了智利方面的强烈反对。1879年2月秘鲁总统达萨强行没收了智利在阿塔卡马沙漠的硝石企业,并宣布在2月14 日进行公开拍卖,两国顿时处在战争边缘。1879 年 2 月 14 日,智利出兵 2000 人占领了安托法加斯塔港,玻利维亚仅有几十个人的警卫队放弃抵抗。加之,这一地区的智利人有 5000 多人,而玻利维亚仅有 600人,因此整个占领过程极其顺畅。智利上校埃米略·索托马约尔在公共建筑上升起了智利国旗,全城居民都喜气洋洋地集合起来,把他们当作解放者来欢迎,玻利维亚的公务人员和警卫队被允许无阻挡的安全撤离。智利政府出兵占领安托法加斯塔,成为点燃硝石战争的导火线。玻利维亚政府于 3 月 14 日正式向智利宣战,1879 年 4 月,智利正式向秘鲁和玻利维亚宣战,秘鲁随即驱逐了领土上所有的智利人,并且没收了他们的全部财产,智利和同盟国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硝石战争正式爆发了。

玻利维亚总统达萨

在硝石战争之前玻利维亚已经拥有了一支相对稳定的舰队。但在开战的前几年间,这些舰船大多消失或被出售给外国企业。所以在硝石战争中的海战主要是在智利与秘鲁两国之间展开的。从智利和秘鲁两国海军军舰上来看,智利有 2 艘铁甲舰,4 艘木制护卫舰,2 艘木制炮舰,6 艘鱼雷艇和 6 艘运输船;秘鲁有 3 艘铁甲舰,1 艘铁甲护卫舰,2 艘木制炮

舰,3 艘鱼雷艇,4 艘运输船。秘鲁虽然在铁甲舰上多于智利,但吨位和马力过小,老旧不堪无法迎战,能够迎战的铁甲舰只有瓦斯卡尔号和独立号。总的来说,两国海军力量势均力敌,但智利的两艘铁甲舰是 1874 年和 1875 年最新生产的,航速达到了 13 节,装甲带 9½,在这一点上略优于秘鲁海军。

    双方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是伊基克战役。1879年5月21日8时,秘鲁军舰“胡阿斯卡”向智利军舰“埃斯美拉达”号进行了两次齐射,但由于秘鲁海军士兵缺乏训练,整整一个半小时内都没有一发炮弹击中对手。智利“埃斯美拉达”号则以30磅炮和步枪进行还击,但无法击穿秘鲁军舰坚固的铁甲。10时左右,海岸上的秘鲁士兵用一门9磅加农炮炮垒对智利舰艇“埃斯美拉达”号开火,一枚榴弹击中了“埃斯美拉达”号,炸死3人。“胡阿斯卡”趁机再次向“埃斯美拉达”猛烈开火,其中的一发炮弹击中了“埃斯美拉达”号的甲板,打死了传令兵和炮手。11点30分,秘鲁指挥官米格尔·格劳决定给予对手决定性的一击,命令铁甲舰“胡阿斯卡”号以舰首的撞角对准“埃斯美拉达”号的右舷,准备发起冲撞。而智利指挥官发现这是一个登上秘鲁军舰、在白刃格斗中压制敌方火力的契机。因此当两舰第一次冲撞时,普拉特举剑大吼:“Al abordaje muchachos!”(西班牙语“跟我来,小伙子们!”)但只有普拉特和军士胡安·德·迪奥斯·阿尔迪亚(Juan de Dios Aldea)两人成功地跳上了秘鲁的铁甲舰。阿尔迪亚军士被敌方炮塔上的火力击中倒下,而普拉特直接冲向指挥塔,身中两枪,壮烈殉国。12时,“埃斯美拉达”号缓缓下沉。至12时10分完全沉入了海底。此次战役共造成135名智利水兵战死,62名落水的士兵在米格尔·格劳的命令下被营救上来。格劳对普拉特的阵亡表示了悲痛并向对手致敬,下令给俘虏们干衣服和食品,同时将他们囚禁在军舰上以免智利人被岸上愤怒的人群所杀。秘鲁方面有1名水兵战死,7人受伤。

阿图罗·普拉特(Arturo Prat)伊基克战役

于此同时从伊基克逃出来的智利“科瓦东加”号仍在继续向南逃跑,秘鲁的“独立”号在后面紧追不舍。双方在格雷萨海岬相遇了。“科瓦东加”号的上尉孔德尔(Condell)意识到,“独立”号要比“科瓦东加”号吃水更深一些,而“独立”号却一直靠近海岸。两舰接近时双方的枪手开始交火。“独立”舰上缺乏训练有素的枪手,而“科瓦东加”号上的智利枪手经验丰富,这其中包括神枪手“胡安·布拉沃”(Juan Bravo)。“独立”号船长意识到他们处于下风,于是采取更加冒进的方式撞击智利船只。在第三次尝试中,“独立”号撞到了岸边的礁石,这使“独立”号右舷倾斜并进水。“科瓦东加”号见此机会,猛烈开火。这时秘鲁援军“华斯卡”号从北方抵达了战场,“科瓦东加”号随即撤退。黄昏时,“独立”号完全沉入了水底。此次海战秘鲁人损失了5名船员,5人受伤;3名智利船员死亡,5人受伤。

格雷萨海岬战役

双方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海战是安加莫斯战役。1879年10月8日8点30分,秘鲁军舰“华斯卡”号与智利军舰“布兰科·恩卡拉达”在安托法加斯塔海域附近相遇。9点40分,智利军舰“科克伦”号向“华斯卡”号开火。第一发炮弹就射穿了华斯卡的炮塔,击伤了在300磅重的大炮上工作的12名船员。另一颗炮弹割断了“华斯卡”号的左舵链,使“华斯卡”号暂时漂浮在海上。9点50分,“华斯卡”号的船员就设置好了应急舵。但好景不长,10时,另一发炮弹打碎了“华斯卡”号的舵轮并引起了火灾。10点10分,“华斯卡”号的旗帜在激烈的炮火中从升起的旗杆上掉了下来。拉托雷认为军舰已经投降,于是下令停火。然而几分钟后秘鲁士兵们又升起了旗帜,双方又恢复了战斗。10点22分,“布兰科·恩卡拉达”号发射的一发子弹穿透了“华斯卡”号的炮台,里面的水手无一幸免,之其中包括舰长阿吉雷上尉。于是这艘船的指挥权交给了上尉佩德罗·加雷松(Pedro Garezon),他与其他军官商议后决定,与其让这艘船被俘获,不如让它沉没。10点54分,他命令全体官兵从引擎室撤离,并打开主冷凝器,使船沉没。11点08分,14到20名智利士兵毫无抵抗的登上了即将沉没的“华斯卡“号,他们关闭了舰上的主冷凝器,此时引擎室的水已经有1.2米深。安加莫斯战役中,智利海军1人死亡,9人受伤,而秘鲁方面31人死亡,162人被俘获。

安加莫斯战役

安加莫斯战役后,秘鲁剩余的两艘铁甲舰已无法迎战,而其他的舰船不堪一击。至此,智利海军完全控制了太平洋沿岸海域,并开始执行从陆地入侵阿塔卡马沙漠的计划。

“本文遵循CC-BY-SA 3.0协议”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