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作品的三要素及其统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科普作品有哪些书和作者 科普作品的三要素及其统一

科普作品的三要素及其统一

2024-07-10 23: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将讨论科普作品的三个要素——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的内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达到科普创作的最高境界“三性的完美与统一”。

科学性的涵义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科普作品的科学性的涵义是:真实、准确、成熟、先进。所谓真实,就是理论必须真实,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谓一一准确,就是准确地表达科技内容,必须概念清楚、数据可靠、描述客观;所谓成熟,就是要普及那些成熟的,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理论,推广那些现实可行的技术和方法;所谓先进,就是必需符合时代的要求。

思想性的涵义及其与科学性之间的关系

谈到思想性,我所指的并非政治性,而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家是最有思想性的、最实事求是的,因为他所从事的工作是研究和追求客观真理,否则他就不成其为科学家了。一篇好的科普作品应该从主题、题材,到内容和形式都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从而感染和熏陶读者去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因为,科学是艰巨的、诚实的劳动,它启迪人们的智慧,培养人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和求实精神;科学是探索未来、创造未来的,它培养人们宏伟的胸襟,宽阔的眼界,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科学是同谬误做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培养人们不畏艰险、不怕挫折、锲而不舍,一往直前地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的大无畏勇气;科学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它同一切投机取巧、惟利是图、自私自利的行径格格不入,它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培养人们的献身精神。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了,思想性是从科学性中生发出来的。科学技术是科学精神的基础,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的本性。

艺术性的涵义及其与科学性之间的关系

下面,我想着重谈谈艺术性。

我认为艺术性(并非文艺性)指的是写作技巧。这正是科普作品与教科书、科普资料的主要区别。艺术性(写作技巧)包含两个方面:“通俗性和趣味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深入浅出、引人人胜”八个字。这样的定义比所谓可读性要科学和准确得多。

通俗性,就是要使被普及的对象能接受作品中所讲述的科学技术,理解作品中所提倡的科学思想,掌握所传授的科学方法。具体地说,就是作品在内容上,要适应一定读者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在结构上要条理清楚、主次分明;在语言文字上要简明扼要、生动活泼。以通俗、简洁的文字阐明深奥、复杂的科学原理;用来自生活的语言,讲清陌生、抽象的事物,这是一种艺术,也是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不可缺少的一种才能。

对于通俗化的含义在科普创作界是没有异议的。

有些不同看法的在于“趣味性”。体现趣味性,可以有两种方法:①运用逻辑思维,发掘科学技术内涵的趣味性;②运用形象思维,用文艺的手段来加强趣味性。

我们常常把趣味看作单纯的表达手段和方法,并没有自身的目的。就是说:由于科学技术或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对一般读者距离比较远,又比较枯燥,而我们的任务是普及,因此需要在表达的时候讲求趣味,使读者有兴趣读下去,易于接受。所以,有不少同志把趣味性比喻为苦药外面包裹的糖衣。很多年来许多同志谈论报刊文章,常使用“可读性”这个概念。我想。除了文字通达畅晓、优美博喻、富有情节故事之类的要求外,“可读性”在很大程度上讲的也就是这种趣味性,例如富有生活情趣、历史情趣、文学情趣、哲理情趣等等,以涉笔成趣,增添文章的活气。这一类趣味当然要讲,运用得恰当、贴切,还会和我们要讲的科学内容互相补充、互相生发,开阔文章的意境,把不容易讲清楚的问题讲清楚。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看到:这些趣味有时还不是科学本身。它对科学来说,是外在的、附加的,是手段,而不是我们科普宣传的目的。?

科学对科学家、对许多科技工作者们来说,就不同了。那是一种极其生动,非常有趣,可以令人迷醉,并不枯燥,完全不是什么难以下咽的苦药。若问科学考察队的野外工作人员的兴趣和旅行家、探险家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们的兴趣是科学兴趣,而不仅仅是旅行兴趣、冒险兴趣。所以,发现量子力学的海登堡在记录他和爱因斯坦的对话时写道:“如果自然给我们显示了一个非常简单和美丽的数学形式(说到形式,我指假说、公理等的统一体系),显示了任何人都不曾遇到的形式,那么我不得不相信它是‘真’的,它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在这些科学大师们看来,真实的、合规律的就必然是美的。因此,我们在科普写作和科普编辑时,除了要讲求一般的趣味手段之外,更应当着意于把科学本身的趣味,即把科学的本性挖掘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科学本身就是迷人的,是美的。只有这种趣味,才能叫做“科学趣味”。或者借用一下我国古代诗论中的语言,叫做“理趣”。而只有把科学趣味发掘出来,我们的读者才不至于吃掉了糖衣,然后把苦药吐掉,才会收到使读者愿意不避艰险,不怕枯燥,进入科学领域去追求科学本身的效果。趣味讲求到了这个层次,那就不是表达手段问题了。在这里,我没有把两种不同层次的趣味强分高低之意,而只是说,趣味只有进入科学趣味的层次,才接触到了科学的本性,科学的本身。

创作一篇科普作品时,运用逻辑思维,(在结构上)怎样来体现“科学技术本身的趣味”呢?

读者在阅读科普作品时,总是带着生产或生活中碰到的许多问题——什么?怎么?为什么?。这些问题在读者的头脑里不是零乱地出现的,而是有规律地产生的。也就是说,读者有自己的思维活动。想要吸引读者,就一定要抓住读者的思维逻辑,当读者想到什么时,作者正好讲到这个问题,从而使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科学技术本身是一种严格的逻辑思维。作者不仅不能违背这个逻辑,而且要善于把读者的思想引导到科学的思路上来。一方面要掌握和顺应读者的思维活动规律;另一方面又要往科学的思维上引导。通过顺和引,把两者结合起来。这个过程就可以概括为“引人入胜”四个字。“胜”就是追求科学真理的乐趣;“入胜”就是进入到科学真理中去的喜悦。这种“胜景”是科学技术本身内在趣味造成的。

举例说明:

1983年,《科普创作》发表了朱毅麟的文章《能乘电梯登天吗?》。作者首先从读者熟知的中国古代神话切入:“传说在巍峨的昆仑山顶上有一棵叫‘建木’的参天大树,谁要是能沿着这棵大树攀登到顶,谁就能进入天宫,得道成仙”。接着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如果有人建议:从航天站上挂下一条长长的绳梯,直达地面。人们可以沿着这条绳梯攀登上天,也许会被认为是胡思乱想,痴人说梦。其实,这个设想虽属大胆,科学家们正在从理论上分析实现的可能性,其中包含有许多有趣的力学原理,值得我们探讨。”这个问题会引起读者的感情认同而急于知道下文,然后抓住读者的思维逻辑思维步步深入。文章从能否在地球赤道上建立一座高塔,人们能否顺着这座高塔直达地球同步卫星开始进行分析,结论是没有这种可能性。因为:“塔的形状总要上面小下面大才能站得稳。高度越高,底面积要越大。”如果要造一座这样高的塔,底面积就要相当于整个江苏省那样大。这显然是办不到的。而且,塔底的直径也不能缩小,否则它相对来说就细长得像一根铁丝一样,没法在地面上站起来,而且受不得一点压力。真是“万里高塔难竖起”。但是,铁丝的特点是不经压,却经拉。一根细细的铁丝却能吊起一辆摩托车。那么,建造一座受拉力的塔,从人造卫星上挂下来,像直升机上的绳梯一样,岂不是可以大大缩小它的直径和体积吗?问题似乎解决了,作者却又进一步提出了新问题:人造卫星所以不掉下来,是因为它绕地球旋转时所离心力抵消了地球的引力,可现在卫星下面拖了根长长的尾巴坠着它,岂不是要掉下来了吗?怎么办呢?不要紧,如果在卫星的上面再造一座高塔,这座塔在旋转时产生了一个新的离心力,刚好抵消了下面挂着的塔的坠力,不是又平衡了吗?而且,从上塔的塔身各点的离心力来分析,始终是上面的力大于下面的力,还是一座受拉力的塔。这叫“形影相吊成双塔”。这样做,看起来不错,但让人像爬楼梯一样爬上去,是万万不能的。请不要着急,“未来的天梯当然不会像云梯那样一级一级地让人去爬,而是做成管状通道。人和载人的飞船装进电梯里,沿管道升降”。飞船在下面管道里上升要花费一定的能量。但“在上升过程中,随着高度的增加,重力越来越小,离心力越来越大”等到上升到上面的管道后,离心力超过重力,电梯就会加速上升,飞船自动直达出口,飞往其地星球。正像一棵黄豆装进一根长长的玻璃管中,用手使劲一甩,黄豆就顺着管子飞出去了。果真“攀登太空有捷径”。请看,人们利用这些办法,真的可以乘电梯登天了!

这篇文章引人入胜之处是作者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展示了科学思维的美,引导读者进入科学真理的胜景。

上面所谈的是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而运用形象思维,以科学文艺的体裁来传播科学技术是有它的独特的长处的,使读者有亲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得到深刻的印象。赫尔岑在谈到文学的作用时说:“一个人通过阅读时代,不像在科学中,在科学中他只摘取最后的、得到澄清的成果,而像那种一同举步、一同走上曲折道路的旅伴”。

科学反映客观的世界,总是从记录的实验资料出发,经过排比、分析、综合、归纳等过程,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思维,做出理智的论断。直接把这种论断告诉读者。常常印象不深刻,或者一时难以理解。如果让读者进入作品,共同感受与经历科学研究、科学考察的过程,共同体会胜利的喜悦,结果就完全不同了。这是科学文艺的威力。

举例说明:

上世纪80年代有一本杂志《建筑工人》,曾刊登过袁林的的一篇文章《预应力空心板是怎样断裂的?》。采用小故事的形式描绘了预应力空心板断裂的现象、过程,分析了事故的原因,提出了预防的措施。它是这样写的:

安全技术人员接到一个电话“……四工地8号宿舍楼吊装时,预应力空心板断了,工长死亡,两个工人受伤……”;安全技术人员赶往现场观察到“安放在砖墙上的六块板全部折断,而且都在靠墙支座处的120-400毫米的地方,空心板断得像刀切一样整齐……”;事故是这样发生的“……工长小龚站到板上去了,这时支承跳板的两块空心板突然断裂,接着其它四块板先后跟着断裂……”;工人们了解到,原来这种空心板看起来很结实,却是很脆的,“一旦混凝土出现裂缝,整个构件的承载能力就将耗尽,随即产生脆断而破坏……”;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楼板超载,二是板上荷载没有均匀分散……”;那么,今后工人们还要在这样的楼板上砌砖、抹灰“内脚手架究竟要怎样布置、荷重怎样堆放才合适呢?…”“好,这个问题等下次再讲”留下个悬念。

如果换一种写法,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来写:先说预应力空心板的极限应力是多少,再说当荷载引起的应力超过材料极限应力时,由于混凝土是脆性材料,一旦产生裂纹,就会发生应力集中,于是裂纹将迅速扩展而引起材料的破坏,再在文内穿插几个断裂力学的公式。这样一篇论文,就科学而言,无疑是严密的,但建筑工人却未必感兴趣,也就达不到科普的目的。当然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也是可以写好的,那就必须在构思上下工夫,通过顺和引使读者进入科学的胜景。

应用形象思维的方法也是科普创作的一种常用的手法,运用“比喻”“白描”“拟人”等技巧都能使形象生动,使复杂的科学原理变得浅显易懂。

三性的完美与统一

上面谈了科普作品的三性(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以及科学性与其他两性之间的关系。这三性之中,科学性是关键,是统帅,其他两性可以从科学性中生发出来,是科学的属性。这就是三性的统一。如果我们在写作时,弘扬了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崇尚事实、不畏艰险、开拓创新)、传播了科学思想,同时在写作技巧上又挖掘了科学内涵的趣味,用科学的美去感染读者,这就是三性的完美。一篇优秀的科普作品,常说要做到“三性”的完美统一,但是“完美统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汇,以往还没有具体化的解答,上述分析是我对“三性”完美统一的具体化理解,以供大家参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