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大地播“金”种 药材种植有“钱”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种植药材种哪个好 陇东大地播“金”种 药材种植有“钱”景

陇东大地播“金”种 药材种植有“钱”景

2024-06-26 12: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华亭市农业农村局把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全力扩规模、建基地、育龙头、延链条、拓市场、创品牌,逐步探索形成了种植绿色化、加工工业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为一体,农业体验、旅游、康养相结合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

一是育良种、建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稳步扩量。依托独特的气候资源和地理条件,按照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的发展思路,及时研判和掌握市场动态信息,遴选了华亭大黄、华亭独活、柴胡、川芎等18种适宜种植且收益好的特色中药材,以关山林缘区6个乡镇为重点,建成集约化育苗、标准化栽培、绿色化种植3类基地12个,全面普及应用仿生态种植、拟境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全市75%以上的中药材实现标准化种植,50%实现绿色种植,2023年全市药材总面积达到6万亩(其中:独活3.9万亩、大黄7000亩、川芎4200亩、柴胡2500亩,党参、黄芪等其他药材7300亩)。

二是强龙头、重引领,中药材产业效益稳步增长。按照“内培外引”的思路,引导和扶持青松、新康2家药材加工企业升级改造、扩量提质,健全初加工设施,减少“原字号”药材出市、出省,全市中药材就地转化率达到25%以上。总投资3.86亿元的中国大黄城完成一、二期项目建设任务,正在办理中药饮片生产加工许可证;华亭市中医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建设;投资1200万元的青松中药饮片公司药食同源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开发的代用茶、固体饮料、高端茶等产品,将填补陇东地区药食同源保健产品发展空白。充分发挥“中国大黄城”链主企业的作用,积极对接全国大型中药材批发市场,畅通全市中药材销售渠道,建立稳定直销渠道和直供关系,减少贩运环节,提高销售价格,2022年产量达到2.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28亿元(一产产值2.62亿元,二产产值0.66亿元)。

三是建机制、抓招商,中药材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坚持抓项目、延链条、促融合一体推进,谋划“十四五”期间种植、加工、仓储、诊疗、康养等中医中药产业项目6类49个,概算总投资18.7亿元,其中2023年计划投资1.8亿元,实施产业链重点项目17个。同时,以全省引大引强引头部“三引”行动为牵引,紧盯佛慈、西部药谷等大型企业,组织涉农招商引资对接洽谈10余次,修正中草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奇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华亭市实地考察,达成初步投资意向。积极筹建华亭市冷链物流园,进一步拓展全市中医药产业链冷链仓储、分拣加工、物流快递等方面的服务能力,目前已完成设备采购、办公用房及综合商务楼基础建设,保鲜库、冷库、生产厂房正在进行地沟开挖,建成后将推动华亭市中药材在冷链仓储物流方面快速发展。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市场营销机制,配套建设电商(物流)服务点60个,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完成2604.27万元。

四是强宣传、创品牌,中医药融合发展初见成效。坚持品牌化营销,扎实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加快推进“三品一标”认证,连续三年参展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药品展销会、药博会、兰洽会等展会,大力推介“华亭大黄”“华亭独活”等地理标识品牌,切实提高华亭药材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建设陇东中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为目标,依托中医药关山林源带地域、资源、文化优势,着力打造集中医保健、生态游览、休闲避暑、野外探险为一体的关山大景区养生旅游胜地,建成策底镇大南峪村、安口镇朱家坡村为特色的康养旅游乡村,打造集药材种植、乡村旅游、康养旅游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度假村,全力推动砚峡乡林麝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有规模化林麝养殖企业4户,麝存栏达到920只,新增麝崽240只,年产麝香10公斤。(作者:张丽  审核:薛功 责任编辑:张丽)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