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食同源的独特优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秋梨膏属于什么食品 中国药食同源的独特优势

中国药食同源的独特优势

2024-07-13 04: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关于梨膏的传说,

关于梨膏的传说,有网络版,也有地方版,还有具体版。

梨膏传说的网络版,是说梨膏为唐朝名相魏征所创。魏母患了严重的咳嗽病,却不肯服药,久嗽不愈,病情日重。正无可奈何时,魏征忽然想起其母爱吃梨,便投其所好,买来许多梨子,将治咳草药研磨成粉,与梨、冰糖共煮成膏,其母吃后非常欢喜,膏未食尽,病已痊愈。

还有一种传说,唐武宗李炎患病,终日口干舌燥,心热气促,服药无效,正在焦虑之时,来了一位道士,自称有妙方可治,道士把梨绞出汁来,配上蜂蜜熬制成膏,唐武宗服用数日,果然病愈。

两种传说均来自唐朝,看来梨膏的成因,唐代已见雏形。

砀山人关于酥梨膏的地方版,大约传说在清朝。

相传,有一年乾隆皇帝江南巡视,路过砀山县,正值梨子上市,砀山县令便进贡了一些砀山梨。皇上看梨,发现其貌不扬,心中略有不悦。

县令乃是久经官场之人,灵机一动,叫随从递上一个梨来,好向皇上呈报。

随从听命后,从筐中取出一只硕大的梨子,往县令手上递,县令假装去接,却故意失手,让梨子掉在地下,只听得"啪"的一声响,皇帝和众人抬眼望去,梨子已不见踪影,地下仅剩一滩水。

县令急忙跪倒在地,连声说:“微臣有罪,惊了圣驾”。乾隆皇帝开了金口:“恕你无罪,快为朕说说此梨特点”。

县令从地上爬起来,向皇上介绍砀山梨的特点,随即奉上削好的梨子,皇上品尝以后,大为赞赏。从此以后,砀山梨“落地化水”名扬天下,也为砀山人熬制酥梨膏奠定了基础。

砀山流传的民间故事,也就是具体版了,不仅有药效治病、还有宣传孝道的故事,并介绍了酥梨膏熬制的简易过程。

传说,砀山城北有户人家,儿子外出做生意,家中只剩婆媳俩,婆婆深秋受寒,哮喘咳嗽,再加上思儿心切,竟卧床不起。儿媳原先尚能伺候,但久之心烦,丈夫又不在身边,无人管教,因此婆媳之间少不了叮当。

一日,儿媳妇坐在锅门前思前想后,觉得婆婆是个累赘,便脱口嘟哝一句:“老不死的,要死就快点,别哼哼唧唧磨害人”。突然听到有人小声嘀咕:“要想婆婆死,听我一句话,把梨剁成块,然后捣成渣,烧麦穰,点豆茬,碓窑子里面来熬化,待到三三见九天,舀出几勺喂给她,上面吐下面拉,不久婆婆就蔫巴,对外说你煎中药,对内端汤婆也夸,丈夫回来好交待,左邻右舍无闲话……”

儿媳心里一惊,此法果然妙也。但左右瞧瞧,并无人影,只有灶王爷贴在墙上,她以为是上天的主意,于是照做。切丁、捣碎、搦渣,这都容易,就是熬汁麻烦。放在碓窑子里熬,何时才能烧开?但神仙说的不能变动。她只好天天坐在院子里烧啊烧……直到第九天,才把梨汁熬成膏。

婆婆见儿媳端来一碗黑乎乎的一碗膏,闻闻没啥异味,看看也象中药,再想想儿媳几天来的辛苦,眼泪吧嗒地喝起来。说也怪,喝后立马停止了咳嗽,浑身还觉得有劲,喜得婆婆逢人就夸儿媳妇贤惠孝顺。

儿媳妇原本希望婆婆快死,没想到事与愿违,又去找灶王,灶王托梦给她,说:“甜婆婆,苦婆婆,自己选择别弄错,要想将来喝梨膏,今天就得这么做”。几句话让儿媳妇明白了:熬梨膏就是教你做人啊!切丁无异分梨——分离苦啊!挖核就是抄心——操心疼啊!捣碎是受皮肉之苦,搦渣是流血出汗,最后的熬汁与等死有什么区别?谁活在世上都不容易,都会经历这些过程,灶王爷是借熬梨膏让我善待婆婆啊!从此她格外敬重老人。

儿子春节回来,听娘这么一说,对媳妇感激不尽,一家人和睦相处,后来丈夫把妻子熬得梨膏糖带到外地去卖,居然做大了生意,当儿媳“熬”成婆婆时,这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户。

从此,砀山的梨膏出名了,高质量的梨膏糖都是女人熬出来的,因为女人心细有耐性。另外,熬好膏后要把第一口糖稀抹到灶王爷嘴里,就是让它保佑文火出好膏,还有一层意思:上天言好事,别说出那不光彩的一段。

梨膏产业的形成

砀山梨膏产业的形成,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据《砀山县志》载:1993年砀山梨子产量竟高达84万吨。积极鲜销和满负荷贮存后,仍有大量剩余,梨子的深加工,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提到了议事日程。海升集团、汇源集团相继成立,主要是加工梨汁、浓缩梨汁,在这个基础上,梨膏产业逐渐形成。

起先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各农户消化自己的梨子,就地取材,人工作业,后来规范生产,统一标准。

砀山手工梨膏与普通秋梨膏的最大区别在于:市面上工厂生产的秋梨膏大多用白糖、果葡糖浆、柠檬酸、焦糖色、甜蜜素及浓缩浆调制而成,而砀山手工梨膏是选用新鲜的砀山酥梨榨汁、熬制而成,原味梨膏纯度百分之百,不含任何添加剂。

砀山最好的梨膏,原料取于百年以上树龄的果实,用柴火慢慢保持微沸状态,经3-4小时,耗去水分,浓缩成胶状,约6--7公斤才能熬制500克的纯梨膏。

现如今,人们往往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也不得不在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方面付出代价,而历经传承的酥梨膏恰是有助于去火、降燥、润肺、止咳的现代生活必备饮品,并荣获《砀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梨膏制作工艺

原料要求:尽量选择马蹄黄和酥梨,因为酥梨汁多,口感好,马蹄黄的止咳平喘效果明显,两者等量掺榨,最为理想。

梨膏的熬制,基本上是人工操作,以便保存营养和药物特性。目前传统工艺大约有三个流程,并各有特色。

1,选梨→ 漂洗→ 水煮→ 捣碎→ 熟梨挤汁→ 文火熬制

2,选梨→ 漂洗→ 捣碎→ 生梨榨汁→ 过滤→ 文火熬制

3,选梨→ 漂洗→ 捣碎→ 预煮→ 挤汁过滤→ 文火熬制。

1和3的流程,梨膏质量稍好,但出膏率低,费时、费工,所以现在多采用第2流程。

具体操作步骤:

选梨:不论大小和形状如何,必须保证新鲜和完全成熟,无病虫害,轻微机械伤可用。

漂洗:去除果柄、萼片后,先用清水冲洗果面的尘土和泥沙,然后盐水浸泡,消除霉菌和药膜。

捣碎:漂洗后立即捣碎榨汁,用不锈钢或镍铝合金容器盛放。

生梨榨汁:要放维生素c,防止变色。(熟梨不必)。

过滤:用细纱布过滤,隔离残渣。

规模生产的程序(如图)

典型代表企业和人物

砀山兴达罐业食品有限公司,是重点生产梨膏的企业。早在民国时期尚家就利用丰富的砀山资源,开始熬制梨膏,他们在梨膏中加入川贝等中草药,制成保健品,至今已是第五代。

第一代尚贵山,略懂医道,因缺医少药就创造性地在梨膏制作中加入中药,经过反复实践调配,润肺止咳效果大增,工艺技术初步成型。

第二代尚存心,传承父辈梨膏加工技术,并进一步实践调配,润肺止咳效果日趋稳定,送亲戚和街坊四邻,很受欢迎,并广为流传。

第三代尚黄恩,自幼耳濡目染,传承了中药熬制梨膏糖技术。

第四代尚俊杰,成立了安徽省砀山兴达罐业食品有限公司,祖辈传下来的梨膏制作配方得以传承。

第五代尚帅,好学善思,立足现代加工工艺,以祖传梨膏制作技术为基础,把传统配方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创立了梨膏品牌,并成功为砀山梨膏申请了专利。

砀山的陈晓忠原是砀山果汁厂第一任厂长,任职期间极其重视砀山酥梨膏的研制和开发,1988年开办家庭手工企业,自行熬制酥梨膏。其子陈柯聿(铁军)继承父业,90年代初,建立砀山诚信果汁有限公司,年产梨膏近千吨,由于原先给江苏、浙江制药厂提供加工原料,因此非常注重梨膏的内在品质,根据《药典》的标准,他改进加工工艺,最大限度地保留梨膏中的原儿茶酸和款冬酮等活性物质,这也恰是药厂坚持长久合作的主要原因。

梨膏糖

北方人利用本地资源,有熬糖的习惯,从红芋、胡萝卜、甜菜根、甚至玉米、大麦芽中都熬制出糖来,于是砀山人面对丰产丰收的酥梨,琢磨起来,他们在梨膏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增加物质,继续加热、浓缩冷却,熬出了高质量的梨膏糖来。

以前就是两种,一是加冰糖、薄荷、淀粉,熬好冷却,切(压)成不同形状的块,正方形、长方形、或团成球形,由货郎挑担遛巷,卖给儿童,这是单纯的梨膏糖。“梨膏糖,梨膏糖,大人不买小孩尝,小孩只要说声甜,大人就得给俺钱”。以现在的科学测定,充分成熟的酥梨,糖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在12-13%,浓缩过后的梨膏,要达到50-60%的标准,本身就够甜的,再次加工,口感更佳,所以当时的货郎用这种方式促销,的确够聪明的。

现在是加川贝、知母、甘草、干姜(均打成细粉)熬制成止咳化痰梨膏糖,压模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当作药物食品,主卖咳喘人群。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