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秋夜纪游》全文、注释和赏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秋夜纪怀陆游阅读答案 鲁迅《秋夜纪游》全文、注释和赏析

鲁迅《秋夜纪游》全文、注释和赏析

2024-03-13 00: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秋已经来了,炎热也不比夏天小,当电灯替代了太阳的时候,我还是在马路上漫游。

危险? 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到自己生命的力。在危险中漫游,是很好的。

租界也还有悠闲的处所,是住宅区。但中等华人的窟穴却是炎热的,吃食担,胡琴,麻将,留声机,垃圾桶,光着的身子和腿。相宜的是高等华人或无等洋人住处的门外,宽大的马路,碧绿的树,淡色的窗幔,凉风,月光,然而也有狗子叫。

我生长农村中,爱听狗子叫,深夜远吠,闻之神怡,古人之所谓“犬声如豹”者就是。倘或偶经生疏的村外,一声狂嗥,巨獒跃出,也给人一种紧张,如临战斗,非常有趣的。

但可惜在这里听到的是吧儿狗。它躲躲闪闪,叫得很脆: 汪汪!

我不爱听这一种叫。

我一面漫步,一面发出冷笑,因为我明白了使它闭口的方法,是只要去和它主子的管门人说几句话,或者抛给它一根肉骨头。这两件我还能的,但是我不做。

它常常要汪汪。

我不爱听这一种叫。

我一面漫步,一面发出恶笑了,因为我手里拿着一粒石子,恶笑刚敛,就举手一掷,正中了它的鼻梁。

呜的一声,它不见了。我漫步着,漫步着,在少有的寂寞里。

秋已经来了,我还是漫步着。叫呢,也还是有的,然而更加躲躲闪闪了,声音也和先前不同,距离也隔得远了,连鼻子都看不见。

我不再冷笑,不再恶笑了,我漫步着,一面舒服的听着它那很脆的声音。

八月十四日。

【析】 《秋夜纪游》是一篇按时序进程直抒胸臆的接近散文诗的杂文。通篇都是生动的描写: 描写“我”的心情、描写吧儿狗的状态和结局、描写“我”对吧儿狗采取的步步推近的战斗措施。

对比着描写,是这篇杂文的一个突出特色。生疏的村外狂嗥着跃出的巨獒,令人“闻之神怡”,“给人一种紧张,如临战斗”,让人 “觉到自己生命 的力”,是“非常有趣的”。然而,只会“汪汪”地“叫得很脆”的城市中的吧儿狗,却因它的“躲躲闪闪”让人觉得“不爱听”。最了解吧儿狗习性的 “我”,明白止住吧儿狗“汪汪”的方法有二:一是与其主子的守门人略表亲近。二是直接对吧儿狗行点小贿。但“我”不屑于这样做。“我”采取在它“汪汪”时对准它鼻梁掷一粒石子的方法。这里对吧儿狗的实施战斗方法,反映了鲁迅反复提倡的韧性战斗精神。吧儿狗“汪汪”起来,没有必要立即反击,待到其“汪汪”得起了劲头(即文中所谓“常常要汪汪”)时,对准要害部位,迅速地一击,便可不再理它,你径直走自己的路去。

形象的准确表达,也是这篇杂文的特色。击中吧儿狗的鼻梁、最终把吧儿狗打退得“连鼻子都看不见”,就是很好的形象表达。

这篇杂文的思想内容与鲁迅杂文中的有关内容互为补充。关于吧儿狗,鲁迅多次论及,每一次均各有侧重,《秋夜纪游》主要表述与吧儿狗交战的难以言状的不快但又不得不战的复杂心情,体现出鲁迅一以贯之的韧战精神。文首三个自然段以散漫的笔调勾勒了吧儿狗的生存环境,并不是闲笔。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