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常见的抒情方式辨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秋夜纪怀表达了什么感情 附件1:常见的抒情方式辨析

附件1:常见的抒情方式辨析

2024-01-12 04: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本诗中白云、泉水逍遥自在,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本诗重在突出白云泉逍遥自在的特征,而非对白云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百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全词从远近、俯仰以及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写景,写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等七幅画面,容量之大,堪称妙笔,但这些景物聚集在一起,透露出一派幽狭繁杂的气氛,透过幅幅画面,我们可以隐隐地看到诗人那种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情。这一心情的表现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助于自然景物表现出来的,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

三、用典抒情与借古讽今的区别

用典抒情:用典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前人的语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迹故事,借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

借古讽今是引用典故以方便于比况和寄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的心声,

借古讽今是用典抒情的一种方式,借古讽今是引用前人前事等来评论当前风气、时政等;用典抒情则是着重自己的感受,引用前人的语句或事迹来表现出来。如:

念奴娇·登多景楼①

陈 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②。小儿破贼③,势成宁问强对!

【注】①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春,隆兴和议后,南宋统治者欲以“长江为界的南北定势“为借口,放弃北伐,苟安江左。陈亮坚决反对。

②中流誓:这里引用的是祖逖统兵北伐,渡江击楫而誓的故事。

③小儿破贼:淝水之战时,谢安之侄谢玄等击败苻坚大军,捷报送达,谢安方与客下围棋,看书毕,默然无语,依旧对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上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分析:当时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苟且偷安,将长江作为拒守金人南犯的天限。作者所抨击的,正是这种藉天险以求苟安的主张。“浑认作”三字,亦讽亦慨,笔端带有强烈感情。“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做出”一语,表达了作者目击山川形势时兴会淋漓的感受。在作者看来,山川形势足以北向争雄,问题在于统治者缺乏争雄的远大抱负与勇气。因此,下面紧接着就借批判六朝统治者,来揭示现实中当权者苟安论调的思想实质:“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前一句是愤慨的斥责与质问,后一句则是对统治者划江自守的苟安政策的揭露批判——原来这一切只不过是为少数私家大族的狭隘利益做的打算!借六朝往事委婉批判当今的南宋统治者。

【参考答案】

借古讽今,词的上片借批判东晋统治者偏安江左,来谴责南宋统治者不图恢复中原,同时又借六朝往事委婉批判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完全是只求苟安的“门户私计”,戳穿了“南疆北界”的欺骗性。

(2)词的下阙“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用典。词人借祖逖中流击楫挥师北伐的典故,①通过“正好”“不须”二词,表达了自己要求北伐刻不容缓的迫切心情和毫不犹豫的自信心;②又以东晋谢安名句收尾,再现了谢安抗敌得胜时的大将风度,表达了自己豁达的胸襟、无畏的胆识和豪迈的气魄。

四、高考抒情技巧常见设问模式

提问方式: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是如何借(明确手法)来抒情的?

五、高考抒情技巧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抒情手法。(给了明确手法的此步省略)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怎么用的这种手法。

第三步若是间接抒情指出此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是什么(叙)—为什么(析)—怎么样(评)

六、赏析范例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比较阅读这两首诗的抒情方法是否相同?

分析:《临川见新柳》表达的是思乡之情,岸边的杨柳新发触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杨柳枯了又发,人却难以回家。

《咏柳》柳借风狂舞,柳絮遮天蔽日,但最终清秋失势,表面写柳实则写人,作者托物寓意,揭露、讽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没有好下场。

《临川见新柳》中柳是感情的触发点,古意“柳”“留”也,春色中的柳寄寓着作者的思乡之情。

《咏柳》中柳具有人的某些特征。这“柳”不是“景”,它是托物言志。

【参考答案】

不同。

《临川见新柳》借景抒情,岸边的杨柳新发触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杨柳枯了又发,人却难以回家,借柳色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咏柳》托物言志,柳借风狂舞,柳絮遮天蔽日,但最终清秋失势,表面写柳实则写人,作者托物寓意,揭露、讽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没有好下场。

【学以致用】

1、看下面几句诗,都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答:

2.(2015高考山东卷)

卜算子

张元干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来源:Zxxk.Com]

[注]张元干,宋代爱国词人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

答: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诗后问题。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问:《菊》《画菊》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格?

答:

4、(2015高考福建卷)

秋夜纪怀

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手法?

5.(2015高考四川卷)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本诗怎样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

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来源:学科网ZXXK]

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这首诗作于高宗建炎三年春,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金兵连陷青州、徐州,进攻楚州,大有席卷江北之势。高宗由扬州逃往镇江,再到杭州。此时作者正避乱岳州,从岳州太守那里借得后圃君子亭暂居,自号“园公”。

这首诗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柳词和杜诗是借景抒情,而于诗和郑诗是托物言志。柳词借寒蝉、骤雨表达离别的不舍;杜诗通过描写恋花飞舞的蝴蝶,自由歌唱的娇莺抒发了对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于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郑思肖是宋末诗人,有浓厚的民族意识,郑诗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与元朝合作。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2.①化用祖逖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②寓情于景,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势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

3.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咏物言志法。《菊》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贵志向。《画菊》表现了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

4. 借景抒情。第三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第四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意思对即可。)

5.借景抒情。本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之志。首联从夕照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幽兰散发阵阵香味,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坚贞品格的追求。

6.主要采用托物言志手法。作者通过描写不惜污损胭脂之色、傲然挺立于蒙蒙细雨之中的海棠来表现自己不避艰险的精神和孤高脱俗的人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