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的这些“老地方”,你还能认出来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禹城市在哪 禹城的这些“老地方”,你还能认出来吗?

禹城的这些“老地方”,你还能认出来吗?

2023-03-10 09: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偶然又翻到了几张老照片,这几张老照片,虽然在多个平台发布过,也曾经看过多次,感慨过多次,但当再次看到的那一刻,仍然“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那种“忆往昔”的思绪,“剪不断”,理亦不乱,是美好怀念。

  下面这两张老照片,现保存在禹城市住建局城建档案馆中。照片的背面写着“解放路与纬三路交叉口,1991年”。

  你能看出是现在的哪个“地份儿”吗?

  

  此处,是现在的解放路与骇河街交叉口,远处的楼房是原化肥厂办公楼,也就是现在的禹兴街道办事处。化肥厂破产前交叉口往西有一个市场,破产后,随着人流急剧减少,道路坑洼不平,市场迁往站南路。那时候行政街叫纬一路,汉槐街叫纬二路,骇河街叫纬三路。叫了不过两、三年,后来城区道路统一调整命名,纬三路改为骇河街,沿用至今。

  毛驴车,还是那个年代的主要运输工具,自行车是主要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农村。

  “站里”和“站边子”,有的地方开始置办了“电驴子”、“电三驴儿”作为自行车的升级换代交通工具,有的还购买了小四轮拖拉机作为运输工具(上面照片中,就有一辆)。

  注:

  1、站,是车站即禹城火车站的简称,也是如今县城的民间俗称;

  2、电驴子,这个电,不是今天的电动车的概念,虽然称“电”,其实是烧汽油的。

  再来看一张:

  

  这张照片上有个路标牌,还能隐约看到“洛东路”三个字。在小编的记忆里,这应该是老城(城里)南街过了“禹临路”往“城关扬水站”去的那条道路的一段。“洛”字,指的是洛北干渠,就是今天的泺清河。

  印象中,这个地段有好几家开“电焊门市部”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农村修盖砖瓦房的不断增多,购买“小四轮”拖拉机跑运输拉砖的多了起来。当时农机公司卖的拖拉机车斗(拖斗)比较小,价格也比较贵。所以焊制和改造拖斗的生意自然就不少。每个电焊门市部都是门庭若市、生意火爆。

  后来,有了禹城县红麻纸浆厂,后改用麦秸造纸,就又有了“拖排儿”,专拉麦秸用。上面照片中的近景处就是此物。

  那时的洛北干,很深,很宽。特别是“扬水站”这一段。水面宽度,有现在的泺清河2—3个以上。扬水站,也叫提水站,就是将洛北干里的水提到支流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行政街东延工程开工,跨河大桥(即现在的泺清河上的行政街桥前身)在当时看起来,很是壮观。上面这张照片,拍摄于1999年,就是在这座大桥上往北拍的。远处的高楼,是禹城缫丝厂的家属楼,现在早已不复存在。

  

  这一张,是今天站在大约相同的位置拍的。当时看起来“很壮观”的大桥,后来进行了改造,在原桥的基础上,向两侧加宽,并作了景观设计,成为禹城的又一地标。

  下面这张照片,是这座桥和这段河流的现状全貌。网来的,原片无水印,所以也不知是哪位摄影家的作品。首先向原作者致谢,感谢您给大家带来的视觉享受。航拍的角度,全景的风貌,更能感受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

  

  禹城

  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城市

  禹城

  老家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