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福柯discipline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笔记

2023-08-16 13: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54.解构主义是什么?

(1)解构主义是整个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兴起于60年代末盛行于70年代,总体上表现出对结构主义的不满和失望乃至批判否定。

(2)60年代法国一些文论家、作家和哲学家组成了“太凯系”集团,明确打出后结构主义的旗号,德里达也是其重要成员之一,该集团在思想上与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有密切的联系。随后德里达将解构主义介绍至美国,很快取代了新批评长期以来的支配地位,尤其是“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文学批评颇负盛名,80年代后半期解构主义逐渐退潮。

(3)代表人物:德里达、德•曼、哈特曼、布鲁姆、米勒、福柯等。

(4)理论来源:

①尼采的非理性主义与解构主义关系密切,他主张文字超越一切观念形态,真理就是一支由隐喻、拟人和双关等修辞手段组成的军队,哲学和一切观念形态都首先是文字。德里达受尼采影响也肯定文字的自由游戏。

②德里达在解构西方形而上学的哲学传统上与海德格尔极为相似,其语言第一的观点以及用文学和艺术来解构并拯救哲学的观点也对德里达发生了直接影响。

③巴尔特后期转向了后结构主义,建构了独特的文本理论与阅读理论:

a从消解索绪尔的符号理论入手,认为文本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并不能构成索绪尔所谓的完整固定的符号,能指所指涉的是一个能指群,能指最终只能够在所指的表面进行自由漂移,语词符号不再是明确固定的意义实体,巴尔特据此指出“作品”是“单数”的,而“文本”则是“复数”的。这种复数特点导致文本意义的不断播散和转换,文本本身只是一个开放无尽的象征活动,任何意义都只不过是这个活动中迅速生成而又迅速消失的东西,这是对结构主义“作品论”的有力消解。

b阅读理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阅读结构主义“作品”,只需要理解性思维;而阅读“文本”则需要转喻式的思维,就是需要把文本的每一部分和每一个象征都看作对另外更大部分和象征群体的无限替代品。

二是判断结构主义“作品”间的区别主要根据我们所理解的确定的意义内容,而判断“文本”之间的区别则需要根据不同的能指所指的活动路线和意义传播过程。

三是阅读结构主义“作品”是按照兴趣享受意义的文化商业消费,而阅读“文本”则是一种创造的双重“游戏”,既要遵循文本意指活动玩文本游戏,不断再生产文本的意义,又要把文本当做乐谱来演奏,这种演奏不是解释而是生产,是一种合作式的创造,在此意义上阅读就是写作和批评。

(5)影响与评价:

①解构主义影响了一系列有关文学和文学批评(包括文学本身)的概念,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话题,还影响了人们对文学批评性质目标的看法等。

②贡献有四点:

一是推翻了逻各斯中心主义,动摇了西方全部哲学传统赖以安身立命的始源范畴的语言学基础,为西方哲学美学和文学理论的现代变革打开了全新思路。

二是发现了揭示了文本的无始源性、开放性和互文性,把包括文学文本在内的一切文本都看作无限开放和永恒变化的动态过程。

三是分解式阅读理论强调了阅读、批评的创造性,把阅读等同于写作,与接受美学遥相呼应,与当代主张文学平民化的方向也是一致的。

四是解构主义文论彻底反传统、反中心、反权威、反社会的超前倾向表现出后工业文明时代知识分子对抗资本主义现存秩序的一种普遍心态,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③不足之处:

一是过分强调语言文本的隐喻性和修辞性,从而实际上彻底否认了语言的表意和交际功能,由此对语言文本的一切阅读实际上也面临无所适从的困境。

二是从怀疑、破坏、反抗一切权威、中心、传统的怀疑主义出发,彻底、否定、颠倒消解一切现有的秩序、界限、传统和框框,终于走向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走向充满自相矛盾的谬误,最终也难逃被怀疑、被颠覆和被消解的命运。

155.雅克•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是什么?

(1)文字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

①德里达1967年出版的《论文字学》被公认为解构主义的经典之作,其目标就是颠覆以“逻各斯中心主义”为实质的西方理性主义读解传统。

②德里达的“文字学”只针对文字和书写符号的形状进行研究。他认为传统语言学是刻意用言语来压制文字,从而阻碍了文字作为一门科学的建构。

③德里达认为西方自柏拉图以来声音、言语直接沟通思想而贬低书写文字的传统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的要害在于认定意义不在语言之内而在语言之前就已经存在,语言本身无足轻重只不过是表达意义的一种工具罢了,所以德里达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一个别名就是语音中心主义。

④德里达认为由于文字的含混性、距离性和间接性这些文字专有的特征也是语言的本质特征,所以文字其实是语言的本原和原型,并提出了“原型文字”的概念。它是包括一切文字和言语在内的语言现象的先决条件,是语言的基础而不是后来添加上的附庸,是建构意义的生产模式而不是现已成形的意义的某种载体,在此意义上德里达认为哲学是文学的一个分支,文学也就是一种“原型文学”了。

(2)对传统哲学/文学二元对立的解构:

①德里达认为把文字和语言二元对立是传统哲学把握世界的一个最基本的模式,要颠覆传统哲学也就必须要解构这个二元对立,方法则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机将这一等级秩序颠倒过来,首先将每一对二元对立概念的主次先后关系颠倒过来再言说其他的方法其实是德里达解构的基本策略。

②德里达运用这一基本策略对文学和哲学的关系进行了解构。他认为文学与哲学都是一种符号系统,文学植根于隐喻之中,而哲学虽然同样是植根于隐喻之中是修辞手段的产物,但却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文本的隐喻结构,是在同一个更为真实的世界直接交往,反而导致了自身的封闭性,这与文学的开放性恰恰相反。

③德里达指出其实哲学本身就是一门深深植根于隐喻的科学,如果把其中的隐喻或者文学性完全剔除则哲学本身空空如也根本剩不下什么。哲学的症结在于用一种“白色的神话”掩饰了它的真是面目。

④白色神话的两个含义:

一是白色墨水写出的神话。哲学的基础明明是隐喻结构,却被哲学刻意压制,好似白色墨水写成的隐文。

二是欧洲白种人的神话。西方文化是形而上学的文化,是白种人将自己的方言范式当成了理性的普遍形式,这一观点批判的是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理性主义。

(3)向慕汉字。

①德里达关于文学与哲学的对立、哲学刻意抑制文学造成两败俱伤的结论,是专指西方而不是东方。相反,他认为东方文化中物我通明的诗性认知特征,给西方人指出了一条希望之路。

②他认为汉字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从而摆脱了西方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西方哲学直接呈现“在场”的梦想,也许竟在中国的语文中得到了实现。

③德里达发现汉字不仅是表意文字,而且还是表音文字。所不同的是,在这一系统中,言语/文字这个二元对立被颠倒了过来。他认为这是一切逻各斯中心主义之外的一个伟大发明。

(4)“德里达式”的术语举譬:

①德里达把西方哲学传统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宣布他的“解构理论”,可感叹传情达意非言语不能,于是就创制新词或者旧词新用,这就是典型的“德里达式”术语。

②什么是异延:

a是指差异的本原或生产。

b异延没有存在的形式,也没有本质可言。

c它是一种原型差异,是一种非本原的本原。

d异延在具体的阅读中表现为文本意义总是在空间上的“异”和时间上的“延”之中而没有确证的可能性。

③什么是播撒:

a是一切文字固有的能力。

b不传达任何意义而永远在无休止的瓦解文本,揭露文本的零乱和重复性.。

c证明每一种意义的产生都是差异和延宕的结果。

④什么是补充:

a他认为文字是对言语的补充。

b是指被补充的本体原本就是不完全或者不完善的,与其说文化补充自然,不如说自然本身就是一种事先被补充过了的存在。

c在场和历史的现实效果只能由补充使然,补充永远在在场和历史的现实结构之中起着居先的作用。

⑤什么是踪迹:

a是指异延的必然结果,意味着意义永远没有被确证的可能。

b读者见到的只能是意义的似是而非或似是非是的“踪迹”。

(5)评价影响:

①哈里生认为德里达是在倡导人们接受这样一种意义模式,即文本自身就是意义中全部现实的载体;他是在倡导一种主动积极的阅读模式。

②德里达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立场最终其实难以逃脱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

156.耶鲁学派是什么?

(1)耶鲁学派是法国解构主义、尤其是德里达解构主义在美国的发展传播,也是解构主义在文学批评和研究中的成功应用。

(2)该派在批评理论与实践上的丰硕成果在欧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将解构主义美学推向了鼎盛。

(3)耶鲁大学在50年代曾经是新批评派的最重要中心,但60年代阐释学派和读者反应批评对新批评的封闭式细读批评方法发起攻击和挑战,新批评逐渐衰落,直至60年代德里达到耶鲁大学传播解构主义终于使得解构主义取代了新批评。

(4)其中耶鲁大学的保尔•德•曼、哈罗德•布鲁姆、希利斯•米勒和杰弗里•哈特曼四位学者在接受传播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的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因而被称为耶鲁学派。

157.保尔•德•曼的修辞学阅读理论是什么?

(1)德•曼是美国最早最完整的接受德里达解构主义思维框架并成功的应用于文学批评的批评家。

(2)其主要理论主张之一是“解构主义文本观”。 他吸收了海德格尔的观点,认为文本与阅读不可分、文本意义不确定。具体内容如下:

①文学文本不可能有确定不变的一整套完整含义和意义。

②文学文本及其意义不再是可以独立于读者阅读行为的纯自然客体。

③对文学文本意义的理解,是一个阅读文本的过程,是一个文本与阅读交互作用的无止境的过程。

④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过程,是一个真理与谬误相交织的过程,永远不可能有完全“正确”的解读。

⑤文学史的研究不应该把文学文本当做永恒不变的确定意义的客体加以阐释。

(3)其主要理论主张之二是强调“文本语言符号与意义的不一致”。

①德•曼认为符号与意义之间的不一致乃是语言本身的特性,能够将意义掩藏在一个令人误解的符号之中是语言的特权。

②语言符号与意义之间的不一致乃至对立,其实是语言的普遍规律和独特品性。

③正是这种不一致导致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与充分阅读理解的不可能性。

(4)其主要理论主张之三是“探讨了语言的修辞性”。

①德•曼接受了尼采视修辞性为语言的最真实性质,是语言本身所特有的本质的观点,认为:

a语言的典型结构不像传统语言学所说的那样是表现或指称表达意义的结构,而是一种修辞结构。

b一切语言都有修辞的特性,因而一切语言都有欺骗性、不可靠性和不确定性。

c语言的修辞性将逻辑悬置起来,因而语言的指称和意义变的变化莫测,难以确定。

d文学文本比哲学文本的修辞性更为突出,意义更难确切的把握,因此文学阅读中完全可能存在着多种无法调和甚至相互消解的阅读。

②德•曼从语言的修辞性入手对《追忆似水年华》作了解构性阅读,得出了以下结论:

a阅读不能跟文本分割开来.

b文学阅读具有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和解构的不可避免性。

c文学阅读由于语言的修辞性而成为“阅读的寓言”。

d以严密推论为基础、强调科学性的哲学、政治和法律文本在语言上同样因为修辞性这一根本问题而具有矛盾性、虚构性和欺骗性,从而也具有自我解构因素并最终导致不可阅读。

(5)影响评价:

①德•曼发展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冲破了旧有的的结构主义观念,具有怀疑一切传统价值、消解一切中心结构的反叛精神,是积极而合理的。

②不足之处:

一是德•曼把修辞性列为语言的根本特性,就完全否定了语言具有基本稳定的指称意义,实际上也就否定了全部人类文明史,是荒谬的。

二是德•曼把一切科学文本世界都归入修辞世界予以解构,忽视了人类理性思维和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人类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人类文明的硕果,这种对科学和理性的敌视也是反历史主义的。

三是德•曼根本否认任何文本的可阅读性和可理解性也是片面的。

158.哈罗德•布鲁姆的“影响即误读”理论是什么?

(1)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和《误读图示》两本书中提出并阐述了“影响即误读”这一理论。

(2)布鲁姆吸收了德里达的“异延”概念和德•曼的解构思路,提出了“阅读总是误读”的观点。

①他认为阅读总是一种异延行为。

②文学文本的意义是在阅读过程之中通过能指之间无止境的意义转换和传播、异延而不断产生与消失的,所以,寻找文本原始意义的阅读根本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

③阅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写作,就是创造意义,因此阅读总是一种误读。

(3)布鲁姆对英美浪漫主义诗歌进行了解构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影响即误读”理论。

①他认为诗人接受前辈“影响”不是对前人的继承,而主要是对前人的误读、修正和改造。

②他对诗歌和诗论的传统总体上持否定态度,认为误读实质上是后辈与前辈的斗争和冲突,一部诗歌史就是伟大的诗人同伟大的前辈之间的斗争。

③把文学影响归结为创造性的误读,把一部文学影响史归结为对文学前辈的误读、误释和“修正主义”的历史,这可以说是对传统影响论的叛逆和颠覆。

(4)布鲁姆从解构主义的“互文性”来论证“影响即误读”。

①认为任何文本不存在派生的原文,一切文本都处在相互影响、交叉、重叠、转换之中,因此不存在文本性只存在互文性。

②文本不论时间上出现早晚都存在相互影响的互文性。因此影响就意味着压根不存在文本只存在文本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取决于一种批评行为,取决于误读或者误解。

(5)影响评价:

①布鲁姆的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影响即模仿、继承、接受和吸收的理论格局,具有合理性,形成了一种新的眼光和视野,带来了重大的理论突破与创新。

②不足之处:

一是忽视了影响关系的继承方面。

二是把“误读“绝对化导致了相对主义倾向,取消了影响关系中的客观标准和价值尺度。

159.希利斯•米勒的解构批评是什么?

(1)米勒的学术道路可谓多元化,50年代前半期在新批评的影响下,后半期受到日内瓦学派现象学批评家的影响,积极从事意识批评实践,60年代后半期开始在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影响下开始转向解构主义。

(2)其主要理论主张之一是“消解逻各斯中心主义”。

①米勒追随德里达和尼采,强调文本语言意义的不确定性,进而由此颠覆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

②认为文学或者其他文本都是语言构成的,文本语言永远是多义的或不确定意义的,这些意义彼此矛盾无法相容,因而无法构成一个逻辑的或者辩证的结构,因此文学批评阐释预设所用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应该被彻底摒弃。

(3)其主要理论主张之二是“语言的修辞性”。

①与德•曼一样,米勒强调语言的修辞性是语言与生俱来的本性,因此批评只能是解构,一切语言都是比喻的,一切好的阅读都是要解读比喻,同时也要分析句法和语法形态。

②米勒把解构批评看做将统一的东西拆分成分散的碎片和部分,是解构主义读解文学或其他文本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4)其主要理论主张之三是“重复理论”。

①米勒通过具体的小说研究分析提出了重复理论,将重复现象归纳为三种类型:

一是细小处的重复,比如语词和修辞等。

二是一部作品内部的事件和场景的重复。

三是一部作品与其他作品在主题、动机、人物和事件上的重复,超越了单个文本的界限,与文学史的广阔领域相衔接交叉。

②米勒认为这些重复组成了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决定了作品与外部因素的关系,这些重复现象及其复杂的活动方式是通向作品内核的秘密通道,遗憾的是人们在阅读时常常会忽略了这些重复现象。但从总体来看,米勒并不承认文学作品有一个权威的固定不变的意义内核。

(5)影响评价:

①米勒的重复理论与解构主义批评的实践揭示了经典作品的丰富多样的内涵和意义,以及读解文学作品的无限可能性与潜在多样性,对文学批评的开拓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开拓了全新而开阔的视野。

②米勒将语言的“比喻游戏”看做语言的本性抬高到文学语言的基础性地位上,完全否认和取消了语言意义也有相对明确而稳定的一面,还抓住文学作品的重复现象大做文章,颠覆了文学文本所具有的客观基本的意义和主旨,把文学主题、意义的历史性和相对确实性化为虚无,显然具有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倾向,对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160.杰弗里•哈特曼的解构主义理论是什么?

(1)确认并阐述了语言意义的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他认为语言像迷宫一样不断破坏自身的意义,解构自身。因为:

①一切语言都必定是隐喻式的。

②象征是语言的基本特征。

③语言本身是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络,每一个词每一句话必须要结合上下文甚至全部语言环境才能确定含义。

④语言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复杂的:

因此将语言看做具有稳定结构和明确含义的事物是一种不现实的奢望。

(2)因为文学语言的不确定性、隐喻性和虚构性,文学文本意义也具有不确定性。

①文本的意义之所以是不确定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与别的意义是相互交叉渗透和转换的。

②文本是作者写作的结果,而写作是超越文本界限的活动,是使文本不确定的行动,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乃是作者有意无意造成的。

③文本包含了比作者耳闻目睹更多的东西,因此即使对于作者来说,文本也是多义的。

(3)消解了文学批评与文学文本的界限,认为文学批评也是一种文学文本,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理由有四:

①批评不仅仅是被动的阐释文学文本,而是与文学作品一样具有创造性。正是创造性的特征将批评与文学相沟通,使二者处于同一个领域之中。

②文学批评与作品一样具有打动情感的性质。

③批评与文学的统一在随笔中明显地表现出来,随笔有评论的功能,又是作为一种文学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

④批评与文学的其他形式一样都是人类心灵的习俗。

(4)评价:

①哈特曼消解了文学与批评的界限,丰富发展了解构批评的理论,其合理性在于看到了文学语言、文本意义乃是文体样式的变动不居和相互转换,具有辩证性。

②揭示出了文学批评与创作的某些共通特征,有力的反对了把二者截然分开的机械观点。但是完全抹煞文学与批评之间的基本区别也是片面的。

161.解构批评是什么?

(1)基本主张:

①一切文本都不具有确定意义。

②一个文本虽然有可能指涉其他文本,然而绝不指涉文本之外的任何事物。

③一个文本的同样合理的各种阐释可能会互不相容,甚至毫无相通之处。

④文本并不反映作者的意识状态,因而文本均不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

⑤批评家的使命因此不在于解释文本意指何物,而在于考虑怎样把文本注入一个新的文本。

(2)主要局限:

①解构批评主张一切反传统而行之,但实际生活中新与旧、传统与更新之间很少呈现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

②解构主义鼓励离经叛道的新解,这个度很难把握,文学本来就很少存在一成不变的权威解释。

③鼓励离开文本做没有边际的层层联想的做法,反而会在批评实践之中产生误导。

④寻求意义永远都是批评阅读的一个目的,鼓吹完全消解意义把自身置于被解构的尴尬境地。

162.乔纳森•卡勒的读者反应批评接受文论是什么?

(1)基本观点:

①卡勒的研究重点不在阅读行为而在读者的潜在能力,从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需要和能力出发来探讨文学作品的特性和意义。他认为文学作品具有结构和意义的原因就在于人们用一种特定的方式来阅读它,这种可能的特性隐藏在对象自身之中,在被运用于阅读活动中的叙事原则所现实化了。

②文学作品的结构、意义和特性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只有当读者按照文学原则或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去阅读时,这种可能性才转化为现实性。

③卡勒提出了“文学能力”这一概念。认为使读者按文学原则去阅读的前提条件是它具有一定的先入之见即文学能力,即一种带有群体性的文学接受的习惯系统,文学作品的意义只存在于与一种被读者接受的习惯系统发生关系之后。

(2)评价:

①卡勒的观点比费希稳健而辩证,强调了读者的文学阅读方式对作品实现其文学特性的重要作用。

②又注意了群体阅读习惯对个体主观性的制约,但它对文本自身特性的忽视也存在片面性。

163.艾布拉姆斯对解构主义的质疑是什么?

(1)艾布拉姆斯是在与米勒等人的解构主义论战中提出对解构主义的质疑的。

(2)艾布拉姆斯的立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反对多元化,但解构批评的原则已经超过了多元化的局限,形成了文学和文化中任何内容都成了问号的局面。

②历史的基础物质是书写的文本,有能力的读者就他们使用同一种语言来说,是能够理解作者所说的话的。

③历史学家们大多不但能够解释他们引用的文字意指什么,还能够解释作者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意指什么。

④史学家把自己的阐释公布于众,是希望读者对同一话语的阐释与他的阐释大致相仿,从而印证他的阐释的“客观性”。

(3)对解构主义的质疑:

①艾布拉姆斯并不认为文本意义就是作者自己的意图,也不认为一个文本只有一个明确的意义。他坚决否认米勒的观点,认为米勒是受了尼采虚无主义的影响,暴露出解构主义的主观性和任意性。

②通过分析《解构的安琪儿》,得出以下结论:a德里达与法国结构主义一样都是把理论探索从语言转移到了“文字”,即书写或者印刷的文本。

b以直接诉诸视觉的“白纸黑字”为文本的全部内涵,这是一种“文字中心”的阅读模式。

c其论证方式同样有赖于一种本原、一种基础,且这本原和基础同样是“目的论的”,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文字中心的前提。

d因此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虽然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但最终也没有能够跳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圈囿,可见反传统本身也是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4)艾布拉姆斯针对白纸黑字的印刷模式指出,印刷符号可以赋予说话人转瞬即逝的语词一个恒定的对应形式,从而突破时空的限制让读者一读再读最终相对准确的大致把握了作者的要义,因此如果作者和读者双方意在致力于读懂对方的话,他们是有可能达成一种更好的相互理解的。

164.米歇尔•福柯的后结构主义文论是什么?

(1)关于话语理论。

①福柯将历史视为话语的构造,认为在个别话语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规则来界定这个领域的相应对象,从而建构起基本概念形成理论构架。这一话语组合中的规则组合就形成了话语的组合系统,分别属于不同的历史阶段。

②福柯认为在话语即历史所标示的客观性背后是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即一个学科是在一定时期之内凭借话语圈定了一个对象领域,树立起一个合法的视角,由此建立起了不断变更的历史法规作为价值取舍的准则。

③“认识价”是福柯话语理论的核心概念。

a所谓认识价是存在于基本文化代码及其所产生的科学和哲学阐释之间的未经阐发的经验,它是特定历史时期权威理论的源头。

b认识价不是思想构成深处的基本范畴,而是一种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知识总体及其基本构成原则的整体关系。不过,每个时期的认识价都只能在特定的学科及其话语实践之中才能得到表征。

c认识价的概念使福柯的语言观不同于解构主义。他建立了一个有界限的能指和文本理论,为话语提供了一个虽然差异纷呈错综复杂但却是可以予以确定的历史语境。

④福柯认为在可以言说和实际上可以说出的东西之间存在者整整一个时代的话语领域,不能通过语言学、逻辑学和历史学来加以说明,这个领域就是“档案”。

a所谓档案不是各式各样的话语不问区别的化合统一,而是高度差异化的命题的形成转化的总系统。

b档案所体现的只有差异即“他者”,因为人不能发现自己的档案,档案只产生于话语规则的内部,话语对象不过是它的外显形式。

c福柯的档案理论实质上是强调历史的断续性和差异性,在含蓄否定历史领域的任何一种一元单传的目的论解释。

d福柯坚决反对搜索本原使得理性成为人性的目的,发掘档案的方法应该是进行话语规则的组构、排斥和转化,对一系列学科中构成文化档案的断续性考察,这意味着阅读不必寻求话语之中或背后隐藏的意向意愿或意义,既然文本无涉作者,那么其建构法则和阐释模式也不足一提。

(2)权力理论。

①权力是档案的负面的社会政治现实,是一种无所不在、无以摆脱的社会罪恶,权力总是与知识携手并进,利用知识来扩张社会控制,所以知识并不是中立而客观的,而是包裹着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东西。

②知识的发展不是旨在建立和肯定一个自由的主体,而是制造一种与日俱增的奴性,使人们屈从于它的狂暴本能。可见,知识与权力是一对共生体,表面是知识,实质是权力。③权力不是获得的、也不是夺取的、更不是分享的,而是弥漫生成于各种关系的一种转替无定的游戏,这些关系波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人类存在的所有领域。福柯的权力理论显然带有鲜明的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

④福柯认为权力是基础而不是上层建筑的产物,永远不可能显现为一个特定的母题而只能播撒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这就超越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话题,权力有意向却没有主体性,即便再促生抵制力量也只能存在于权力关系的游戏之中。

⑤在权力的关系网中,对权力的抵抗也遍布整个社会阶层和个人团体,毕竟有压制就有抵抗,但对权力的抵制不不失为差异的一种特定形式,无所不在的权力既是压制的力量又是建设的力量。例如文学作品的每一个文本都参与了知识和权力的游戏,伟大的文学作品的理想形象都是对自身生产时空的超越,是超越时代的预言和神话。

(3)作者作为话语的功能。

①作者的功能是法律和惯例体系的产物,这一体系限制决定并明确表达了话语的范围。

②作者的功能在整个话语中并不具有普遍永恒的意义。作者功能影响话语的方式随着时代和不同文化形态而改变。

③作者的功能并不意味着单纯在话语中探究作为个人的作者来源,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建构出我们称之为“作者”的一种特定的理性存在。

④作者功能并不是把话语视为被动的静止材料,以从中建构一个真实的个体形象。作者功能产生并存在于作者和叙事者之间的裂缝当中,是在两者之间的距离中运作。

⑤由此福柯认为,创作主体不应该被完全抛弃而应该重新加以考虑,不再复现它作为创作主体的荣光而是探究它的功能、对话语的介入及其从属系统。作者的创造功能将由更为复杂的话语功能所替代,并作为分析和阐释的对象。

(4)评价:

①艾布拉姆斯认为马克思主义和福柯的话语理论、权力理论是当代新历史主义的两个主要渊源。

②福柯所倡导的文本性和互文性,以话语现象涵盖了从哲学、文学、史学、伦理学一直到意识形态和国家机器等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批评和阅读因此成为让过去和现在跨越断层进行对话的一种建构,非此不足以洞察权力关系的本质。

福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