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商铺“禁儿童区”火了,年轻人不想跟小孩待一起,避之不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禁止小孩进入 韩国商铺“禁儿童区”火了,年轻人不想跟小孩待一起,避之不及

韩国商铺“禁儿童区”火了,年轻人不想跟小孩待一起,避之不及

2024-06-29 08: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母亲在帖子中表示,此人不仅没道歉,还说“自己的手也烫伤了”,接着赶忙离开了现场。

她发帖,就是想尽快抓住罪魁祸首。

当时韩国网友们非常同情与愤怒,纷纷声讨肇事者,将其骂了个狗血淋头,

警方很快介入调查,结果一看监控,才知道事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在事故发生前,孩子一直在餐厅内四处乱窜,还撞上了角落里的另一名女子,

接着小孩一句道歉都没有,就匆忙朝着另一个方向跑去。

女子手中端着热汤,在躲避时汤撒出来烫到了手,这才没拿稳,不小心泼到了孩子脸上。

反转出现之后,网友们惊觉自己这是被利用了,于是更气愤了。

当时这事在韩国闹得沸沸扬扬,引起了广泛的公共讨论,紧接着,一些餐馆、咖啡厅就开始禁止儿童进入。

到2014年,“禁儿童区”已经比较常见,并在之后的几年内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甚至逐渐衍生出了“禁大叔区”、““禁YouTuber区”、“禁说唱歌手区”等等......

比如2021年,济州岛一个露营地贴出了 “不接受40岁以上人士预定”的广告,说是为了减少噪音和酒精出现的频率,只欢迎情侣或二三十岁的女性。

还是2021年,一间开在大学附近的酒吧把自己变成了 “禁教授区”,理由是“想让顾客安心喝酒休息,不用担心遇到教授”......

后来这张照片在韩国社交网络疯传,大学教授协会提出了抗议,过一个月就撤下来了......

还有很奇特的 “禁Rapper餐厅”,这个则出自首尔弘大地区的一间餐厅。

弘大附近聚集着不少地下乐团跟独立音乐人,他们经常来餐厅吃饭,但老板觉得所有音乐人里面,Rapper最烦人:

他们总是很吵闹,喜欢在门口乱扔烟头,其他客人也不喜欢他们......

最后“禁Rapper区”就出炉了.......

到今年五月,又有一家 “禁止60岁以上老人进入”的咖啡馆被媒体曝光......

归根结底,以上形形色色的禁区都可以算是受禁儿童区的启发,还是禁儿童的店家最多。

随手一搜,就能搜到密密麻麻的一片,济州岛最壮观,遍地都是......

根据济州研究院的估计,全韩已经有大概542家禁儿童的店铺,这还不包括酒吧这类本身就不允许儿童进的地方。

最近两三年,允许商家设立禁儿童区甚至已经有点成为基本共识的意思了。

2021年11月,首尔的一家公司做了项民意调查,发现 高达73%的民众都表示这事可以接受;只有18%表示明确反对;剩下9%是不确定的。

这还不是只针对年轻人做的调查,实际上无论男女(下表最上方两条);

无论年龄段;无论家里有没有小孩(下表最下方两条),能接受的比例普遍都在70%左右.......

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接受比例反而是最低的,只有66%。

后来有媒体采访过三位家里有娃的母亲,她们一位反对,另外两位支持,也比较符合上面这个比例。

反对的那位表示,如果在外面看到商铺明目张胆地张贴着禁止儿童的标签,会感觉到自己“被攻击了”。

她说:“在韩国,人们对妈妈们的仇恨太严重了,比如‘妈虫’这个词(就是收入全靠丈夫的全职妈妈,含贬义)。”

“我认为‘禁儿童区’的出现,更证实了这一点。”

至于支持的两位,观点各有不同,第一位认为商家有权拒绝任何顾客进入,如果父母不喜欢,大可以去找允许儿童进入的区域。

第二位则表示:“当我带着孩子出去时,经常能看到一些让我皱眉的情况。

“有些父母不控制孩子,任他们对其他人造成不便,或是损坏店内的设施,这让我理解了为什么会有禁儿童区。”

她们三位的观点,基本也就涵盖了韩国民间对此事的态度了——

支持者认为太多家长不作为,商家有权不承担熊孩子进门的风险;

反对者则认为前者的理由说不通,如果商家能根据年龄拒绝人,是不是也可以根据肤色、性别、种族......?

归根结底,这是对儿童的歧视。

乍看起来,似乎双方都有一定道理,那韩国官方是怎么说的?

其实官方早就对这事定过性了。

2017年,韩国人权委员会判定,禁儿童区是违反韩国宪法规定的平等权的,也跟联合国公约不符。

然而,人权委员会的裁定在韩国并没有法律效力......

最后,禁儿童区该怎么流行还怎么流行,甚至四年之后又衍生出“禁大叔、禁Rapper区”.......

所以,尽管在理论上,争论已经结束了,但事实上,双方恐怕还得争好一阵子。

(不允许16岁以下进入的首尔国家图书馆)

对于这个以低生育率著称的国家来说,这实在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在过去16年间,韩国已经花了2000亿美元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然而效果......只能说微乎其微。

十几年间韩国生育率依旧不断走低,到去年再度打破纪录,来到了0.78,历史最低值。

作为对比,同样以低生育率著称的日本是1.3;而保持国家人口稳定,需要至少2.1——韩国早在八十年代就跌破了2.1。

某种程度上,禁儿童区就像是一面镜子,反映了到底有多少人不喜欢小孩,或至少视他们为麻烦。

另一方面,即便想生孩子的准父母,见到社会上这么多不欢迎孩子的现象,恐怕也得犹豫犹豫。

这就是个无解的恶性循环。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除了前文提过的人权委员会以外,也有一些人在抗衡禁儿童区的流行。

然而他们的努力能不能奏效,就是另一回事了.......

今年5月5号,韩国儿童节这天,基本收入党(韩国一个小型党派)的领导人,也是国会议员龙惠仁(용혜인),带着不到两岁的孩子站上了议会的讲台。

此举多少有点反抗的意味,因为议会通常都不会出现孩子的身影。

在台上,她坚决地表示:“我们的社会必须重生,变成一个能包容儿童的社会。”

刚生完孩子的时候,她患上产后抑郁,丈夫想带她出去散心,结果就走到了一间禁儿童的咖啡馆。

她的心情更不好了,泪水不受控地滴下来。她感觉“社会不想要她这样的人”。

在生孩子之前,她还没意识到禁儿童区的到底有多普遍。然而生完之后,她才发现她想去的所有餐厅跟咖啡馆都不允许她带孩子。

后来恢复工作,她提交了一份《儿童陪伴法案》,希望国会允许议员带两岁以下的婴儿进入。

然而快两年过去了,该法案仍未通过。

除了她以外,上个月济州岛也做过类似努力,当地政府起草了一项法案,希望能禁止商家设立禁儿童区。

本来预定在19号投票,结果 还没开始就遭到了众多商户的强烈反对,最终投票以延期告终,也不知还会不会重启.......

以上两方的努力,其实都没有收获什么成果。

在禁儿童区大行其道的今天,想改变人们的观念可能已经很难......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专门研究韩国文化的延世大学教授,邦妮·蒂兰(Bonnie Tilland)解释道:

“二三十岁的韩国人,普遍有着非常强烈的个人空间概念,他们越来越难以忍受身旁有吵闹的孩子或老人。”

“这种心态其实是一种偏狭(intolerance)——公共场合如果出现和我身份不一样的人,我不会选择包容他们。”

“传统观念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各安其位’,对母亲来说,就是好好在家带娃,而不是参与公共生活。”

“这无疑又加强了这种偏狭,也是年轻女性不愿意生孩子的原因之一。”

“如果韩国要解决人口问题,就必须审视这种心态。”

蒂兰的建议是典型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因为物质上的困难至少实实在在,有迹可循;

而心态上的困难,可能就需要几代人,一点一点地安抚解决了......

来源:英国那些事儿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