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人天人合一(东方圣人2023 有苦说不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神教和佛教两者冲突吗 东方圣人天人合一(东方圣人2023 有苦说不出)

东方圣人天人合一(东方圣人2023 有苦说不出)

2023-03-18 10: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返回首页 收起 首页 > 美好知识 >   东方圣人天人合一 2023-03-18   作者:小人 谈谈中方天人合一与西方二元对立各有什么内涵

中国人的观念,明知物我、人我之间的种种矛盾,但力求避免强化对立,希望相融和合一,追求对称、平衡、和谐 。

中国文化的三种平衡:人与自然界的平衡(天人平衡)、社会内部人与人的平衡(人伦平衡)、人心内部的平衡(身心平衡)。

“天人合—”

“天人合—”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它培育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广土大众的文化;它向往大同社会,四海为家,中央集权,一统天下;它崇尚秩序,追求和谐,反对战争,痛恶分裂,也不尚竞争;它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要求理论的实际效用,要求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它反对空谈玄想,憎恶口是心非,也造成了对纯理论和纯思辨的轻视。它铸成“礼之用,和为贵”的大众行为模式,它包含对家人的关怀和责任,对乡土的眷恋与归依,也有老道圆滑的一团和气和息事宁人的柔顺。它也是“文以载道”,情景交融,文质彬彬的艺术追求和人的精神与九天的同流贯通。

“天”是指认识对象、客体,“人”指认识主体。天人合一:主客体合一。

把天地人我、人身人心、万事万物都处在一个系统之中,肯定各子系统合要素的内外依存,密切联系。

如以“道”、“一”、“太和”表明整体,以阴阳为两面,认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形成一个整体综合。强调了宇宙一元论、世界的一体化,是一种古朴的系统论。而阴阳之间的相互转化又体现了一种朴素的辨证思维。

在天人统一体中,人处于中心位置,认为天道(自然规律)与人道(社会规律)是同一的宇宙规律的表现,因此,“人者,天地之心也”,了解人道,就是了解天道,或者说用人道取代天道。忽视天道,就是对客观不做分解分析,也不做界限区别,用主观代替客观。

天人合一的系统观虽然相信自然界的统一性和合理性,却否定了一个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实体的存在,与科学需要的客观精神相悖。

《列子天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

〈礼记〉:阳盛则散为雨露,阴盛则凝为霜雪

〈淮南子论镜〉: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

〈国语论地震〉: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是为地震。

〈吕氏春秋论酒〉:黍为阳,麴为阴,阴阳相感,乃能沸动。

〈蔡邑论虹〉:阴阳交接之气,着于形色者也

思维对事物整体“统观会通”的缺点在于即使对客体解析区别,也是用简单的阴阳(一分为二)解释一切,穷尽真理。这种朴素系统论,就是对系统内部的子系统、要素不做具体研究分析,而是笼统地解释。这种思维方式断绝了进一步的探索,堵塞了走向近代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道路

自然观

“天”是指自然。天人合一即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有机的联系。

中国文化从来不认为自然是外界、是彼岸,是人身外的知识活动对象,而是与人自身融为一体的统一有机体。

“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道家)文化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协调和感恩,以人与自然的亲和作为其文化的价值基础。

这种思想受到现代环境保护人士、绿色和平组织的推崇。“泰坦尼克”的沉没不是因为船不够坚,而是因为人们太相信它的坚固了。现代世界越来越证明科学技术不是万能的。过分依赖科技赋予我们的“超人”能力,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彻底埋葬,灾难必然降临。

地球是一个活的“女神”,她不但具有生产功能,还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然而,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我们却没有领会和珍惜自然的功能,反而肢解她的躯体——田园和草原,毁损其筋骨——山脉,毁坏她的肾脏——湿地系统,切断她的血脉——河流水系,毒化她的肺——林地和各种生物栖息地……使她丧失服务功能,最终就连一场小雪或暴雨都可以使整个城市瘫痪。

社会观:“天”是道德之天, 儒家将天道、天理视为社会伦理价值的最高来源。 “天人合一”的社会观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统一观念表现于政治领域,是春秋大一统的观念;在伦理上表现为顾全大局,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宗教观:“天”是人事不能及,无能为力之事的终极原因,是“天命”、“命数”、“命运”。天主宰着人事的成败,而人能以至诚求得神助。

“天人合一”认识论所形成的自然观、社会观、和宗教观的整合,引导中国文化理性趋于实用,它指导了一个较少宗教情结的乐观坚定的民族,并形成了一个关注热爱现实生活的文化。

二元对立

与所有其他文明一样,西方文化中也出现过早期人类与自然混沌一体的认识。但随着文明的发展,他们逐渐形成了人与自然分离的哲学认识,确立了一个物我分离,主客对立的二元世界。二元对立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他人及社会的对立,人自身的分裂。

认识论:物我二分在认识论上表现为主客体的对立二分。

因为发现了人在认识活动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将认识主体从自然万物中分离出来,把自然界看作一个课题,这样才有了科学研究,才有可能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这种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就成了西方哲学思维的基本前提,构成了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等二元对立的哲学范畴。

自然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一开始就表现出控制与征服自然的强烈欲望。

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是整个西方文化突出的特征。

征服自然必以认识自然为基础,于是科学理论作为征服自然的有力武器备受西方文化重视。

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

“凡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都必惊恐、惧怕你们;连地上一切的昆虫并海里一切的鱼,都交付你们的手,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做你们的食物,这一切我都赐给你们,如蔬菜一样。”——《圣经》

“人为自然立法”——康德

“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 ——马克思

“全部文明的进程是以精神法则战胜自然法则——人战胜自然为标志的。”

——亨利·托马斯·布克尔 《英国文明史》

社会观:个人是自由独立的,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而群体(社会)则注重共同目标。从这种意义上讲,社会共同利益的原则对个人个性原则毫无疑问是一种限定、制约、压制。西方文化不仅关注社会与个人的对立,也承认每个个体之间存在利益的冲突。承认对立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社会中每个个人的独立权利。

宗教观:人的存在有理性与动物性,心与物或灵与肉的二元对立。

宗教徒把人生当作皈依上帝的旅程,将肉体与灵魂、此岸与彼岸、天堂与地狱作绝对的分割。

由此西方人建立起无数对立的范畴: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与社会,人与神,灵与肉,有限与无限,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理性与经验,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

西方文化正是认定事物内部、外部的矛盾冲突促成了事物的发展,所以宇宙世界、人类社会才如此充满生机活力,永不止息地运动。也正是承认事物的差异特征,强调个性的价值,才有了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世界,才有了一个个独立的各具风姿的人和人的独特价值,以及对人的尊重及平等观念。

然而,对-错、好-坏这类对立思维,使西方人倾向于把世界看成为黑白两色世界,把对世界的看法简单化了。他们通常依据自己的标准对一切事物作出评价,这在东方人看来是一种傲慢的表现。

浅谈“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四库全书》中有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

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

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

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

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

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 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 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天人合一观念的明确提出者是董仲舒。

1 、西汉董仲舒初次尝试 -- ----- 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 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是董仲舒构建天人关系的方法和结论。汉代董仲舒“人副天本”说首次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天人关系,但是由经学后来的发展为谶纬之流,儒家走向经学神教迷信,并成为赤裸裸的政治夺权工具,很快就没落了。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 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 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是“天人相副”。 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

明代程颢进一步阐述“天人合一”含义,强调“ 人与天地一物也”,称天人关系为“一天人”。以后各代的思想家哲学家都论及“天人合一”这个命题,虽然用语不同,但是他们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思想还是基本一致的。

2、宋朝张载程颢-----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同一性

“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亦即“内外合一”

“ 人与天地一物也”,称天人关系为“一天人” (程语)

“须是合内外之道,一天人,齐上下。”(程语)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3、朱熹为孟子所言注云:“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 王守仁从“良知”是宇宙本体出发,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地、人与万物的关系问题上,形成“万物一体”、“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整体观, 把先秦以来的“天人合一”观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天人关系上,朱熹、王阳明都主张“天人合一”,但在具体的路径上却有很大的不同,这集中体现在二人对《大学》的重新阐释——《大学章句》和《大学问》中。朱子的“天”、“人”合于外在之“天”,走的是一条由外(穷理)→内(体理)→外(推理)的功夫径路,而阳明的“天”、“人”合于人心之“良知”,其功夫论则是在知行合一基础上,进行“致良知”。朱子的天人合一是“以天统人”,而阳明的天人合一则是“以人统天”。这正是二者在此问题上的根本不同。

4、再后, 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 ,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

董氏的“天人合一”的主要特点: 天人相类 -- 相类同召 -- 天人感应 -- 君权天授—赏罚在天—天意可挽

 1、“天”是最高的意志,既是“自然”之天,是有“身体”,有运作的“实体”神,更是神灵之天,是有意志、知觉的人格神。董仲舒把道德属性赋予天,使其伦理化。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思想,建立一个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宇宙图式。从而使它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他将“阳阴二气”作为解释天人感应的基础。但是从而也将阴阳五行学说的神秘色彩带来进了自己的学说。人的“生理”结构与天的“物理”结构有相同的模式;天地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与社会的治乱关系完全一致。因此,天与人是“同类”。而同类的事物又能“以类相召”,互相感应。因此,人世的治乱,人们的善恶,“天”不但可以掌握,而且可以通过祥瑞、灾异与改朝换代向人间传达它的旨意。这就是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主要特征

    2、董氏天人感应学说对封建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家学说成封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这种理论,有其强调天命主宰一面,又有重视仁义道德的一面;有其加强封建专制的一面,又有造成政治动荡的一面;有其巩固中央集权的一面,又有制约皇权独断专行的一面;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其落后迷信的一面;

董氏学说的神秘色彩最后被谶纬之学发展为儒教神学,连孔子都成了“神”。谶纬经学最终完全成为迷信,并被成统治者内部权力斗争或改朝换代、农民起义所利用的政治工具,如在王莽篡汉,刘秀称帝过程中,东汉未年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在东汉发展到高潮在三国时期并走向未落,被历史所抛弃。

然后,谶纬经学和天人感应之说有关联,但天人感应之说本身还不是谶纬经学,这一点要加以区别对待。董氏的天人感应中的“君权天授”、“符瑞灾异”思想一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代里对政治产生着正面或负面影响。通常认为“它通过上天发生灾异现象与人君(皇帝)有过失行为联系起来,用托天管人的手法,试图控制皇帝的所作所为,从而达到安邦治国的目的。它是儒家借天灾“正刑与德”思想的结果”。

3、天人合一论造成的三个错误:

 ①天人合一论使得某些人可以代言天道。儒家试图自称“近道”的“能与天地参”的君子,将天道代言的权力抓到手里。这已经将自己变成了巫婆角色。更糟糕的是一直继承下来的“天子”一称,也被儒家继承。老墨也采用这个华夏传统的词,但是儒家“天人合一”或者“与天地参”,结合“天子”后就变质了。天子就变成了上天的代言人。沟通天人以后自然是最强力者成为最大的代言人,毫无疑问。可原本的“天命”只是让天子有国而已,而不是老百姓受天命管理。“天子有国”是封建制必须的一个稳定要素,扩大解释就会造成思想和制度的专制。

 ②“天人合一”或者“与天地参”导致了文化层的“致命的自负”。文化层的人本就有天生的优越感,自以为智珠在握,是愚民的主宰。当今的文人仍然有这种情节。但是这种“致命的自负”必然导致孔孟式的“信念伦理”,将社会带人奴役之路。

 ③天人合一是儒家设置的一个最高大牌坊。在这个牌坊上面,皇权代表了圣明,皇帝就该是圣人。天人合一论使得皇帝成为了真正的上天代言人。而且使得宪政之“约束君王”目标产生了理论上的困境。这是天人合一论的第三个错误。且不说皇帝更有实力去代言上天,就说如果我们要约束君王,那么我们将对君王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君王不能有自由意志,只能老老实实按法律办事(公法必定需要细致)。比如要求君王要节俭,比如要求君王要无私。在天人合一之下,是不是要把这些“天道”同时加到老百姓身上呢?否则你如何要求别人相信上天对君王最不“公平”呢?儒家正是用这样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君王、自己和老百姓的。儒家人自己要去做圣人,只要不搞政治,没人理会你。问题是不能这样去要求老百姓。

君王手里的权力使得他总是能依靠权力豁免。儒生并不可能修得“人性善”,科举成功当了官也可以背弃戒律。可是老百姓无权无势,才是真正被约束到的对象呀。当今的真儒还是很喜欢“无私”,其实华夏传统中真正需要无私的是天子而已。

张载的“天人合一”

张载“天人合一”思想是在对佛老的批判中而提出的,是在儒家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个儒家的概念。其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易传》的天人合德观念,二是《中庸》的性命、诚明观念,三是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观念。张载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其主要内容可分成五个部分:

1、气本论——天人合一之基础

2、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天人合一”之可能与必要

3、穷理尽性:“天人合一”的内在途径

4、礼乐制度:“天人合一”的外在约束

5、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的最终归宿

 其中对于性的理论可以说是性善论的延续。张载认为性就是鬼神,就是天道,是气所固有的良能在不同方面的表现。这个性应该是纯善的。既然万物都是气之聚散,都具有纯善的性。在气化生物的过程中,由于人物所禀受的气质的不同,导致了对“天性”的禀受程度不同。同样是人,由于其弊的厚薄旳不同而区分除了智愚。其弊厚者,难以开通,其弊薄者,则容易开通。一旦开通,则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

这样张载的天人合一肯定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圣人。途径就是个人内在的“穷理尽性”。而外在的礼乐制度可以帮助人改变气质。最终达到为儒教国家所服务的天人一体的世界秩序。

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提供了向上的可能性,他所提的目标“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圭臬。从现实维护阳儒阴法的社会秩序来讲,起到了重振的作用。当然也必须看到,他的理论中以人合天的成分大过以天合人,这必然会导致人的失落。

朱熹的“天人合一”

朱熹几乎没有明确谈到过天人合一,但从其整个思想体系来看,朱熹的思想却是对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在“天人合一”的内容上,朱熹承认宇宙万物都是由气所构成的,只是在理气关系上与张载的认识有所不同而已。因此说,朱熹也是承认天人一气的,这和张载的认识是相同的。朱熹对“天人合一”的发展在于,他提出了天人一理的主张。由于朱熹主张“性即理”,因此,张载的天人同性就被发展为天人一理。在“天人合一”的途径上,朱熹也承认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的不同,主张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式来达到“即物穷理”,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达到“一天人”的理想状态。

朱熹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科举考试的推波下,维护儒家国家秩序的作用被放大,人的失落也逐渐在科举八股的制约下演变为僵化,失去能动性的人。

 

“天人合一”和人与自然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趋紧张。人口剧增、粮食短缺、水资源污染、臭氧层空洞、酸雨、土地沙漠化等问题越来

越严重,这些都要求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首先在西方产生了浅层生态学和深层生态学的研究。由于人类中心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传统,这种传统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一些深层生态学学者认为,要突破这种传统,就应该借助于外部的文化权威。最终,他们发现,东方文化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的融合,具有有整体的、有机的特征,和他们所主张的生态中心主义有着某种一致性,从而能够推动现代生态学由浅层向深层发展。这其中,道家思想最受生态伦理学者的青睐。道家思想在表面上与深层生态学有某些相似之处,例如“道法自然”就和深层生态学主张的生态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相似。但这些只是字面意义上的相似,在实质上是很难统一起来的。可见,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解读,完全是站在自己立场上的一厢情愿。不过,到底在这个过程中,“天人合一”被生态伦理学赋予新含义并传回中国。

“天人合一”本身并无保护自然之意,但这么多中外学者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天人合一”,希望借此来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但是现代人所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能等同于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如果说古代的“天人合一”主要探讨的是人和作为主宰的上帝之间的关系的话,现代人讨论“天人合一”则主要着重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即使从人与自然这一层面来看,乃是天人一气的意思,这表现的是天人的同一性而没有表现出天人之间的矛盾性。但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我们既要看到人与自然统一的一面,也要看到对立的一面,这才是辩证地看问题。可以说“天人合一”与保护自然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认为“天人合一”能够解决现代人所面临的人与自然之间紧张关系,完全是以逻辑概念去解释自然科学概念,这是对“天人合一”的误读。

天人合一不是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天人合一”不能归约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伦理学”是在20世纪反思现代工业文明所引发的生态危机的过程中由西方学者创立的,其中的“深层生态伦理学”将现代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归咎为西方固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现代工具理性,希图重建一个以自然主义为理想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文明模式。这些生态学家站在现代学术的高度,从东方古老的宗教文化中找到了诸多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持,因而被称之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东方转向”。近年来,中国哲学界也借助这一契机开始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对话:在对话中,很多学者把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简单地归约为“天人合一”,有人甚至武断地认定“天人合一”就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的理论”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学说”。笔者认为,这种论点过分拔高了传统文化的生态学价值,没有顾及中国传统天人哲学的真正内涵,也没有全面、深入地研究西方现代生态学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只是出于一种振兴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而以情感的认同代替理性的思考,做时髦的迎合,故不仅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上也难有所作为。

一、“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

“天人合一”被很多现代学者视为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但对其内容却是见仁见智,并无定说。如果将天人合一思想核心确定为“合”、“和”或者“和谐”,不会引起多少争议,但如果将它说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或者“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则很难让人信服。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天”和“人”的理解以及对这一命题的个案分析。

众所周知,“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完整的词汇或命题出现得很晚,是北宋哲学家张载首次提出的(如《正蒙·诚明》:“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在此以前,老庄、孔孟、荀子、《易传》、《中庸》、《吕氏春秋》、《黄帝内经》、董仲舒等都各有自己的天人观,如庄子的“与天为一”(《庄子·达生》:“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荀子的“天人之分”(《荀子·天论》:“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中庸》的“与天地参”,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等等。虽然人人都言天人,但内容却千变万化。现代学者之所以把“天人合一”总结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是因为传统哲学大多涉及“天”与“人”的关系,而这些观点或理论的基本走向就是“天人合一”而不是“天人为二”。不过,传统的“天”既包括了自然之天,也包括了神灵之天、道德之天和义理之天,其内涵因人因时而异,因而需要区别对待。与此相对的“人”的涵义虽然要相对简单一些,但也有单个的人、整体的人的区别,有时则指“圣人”。至于天人合一中的天人关系,则更需要根据个案来分析,不能把“合一”两字大而化之地处理为“合而为一”。

从中国第一个哲学家老子开始,到宋代的理学家王阳明,包括道家、儒家和禅宗,在每个有代表性的思想家那里,几乎都难以找到完全相同的天人观:他们之间有继承、有并列,也有创新,关系错综复杂。这里仅根据其主要论点,作大致的归纳。

1、天人相类,或天人相副、天人同构。此论认为人是“天”按照自己的形象复制出来的,所以人副天数,结构相同。以《黄帝内经》、董仲舒为代表。《黄帝内经》以人为“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故“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素问·宝命全形论》)等等。这个理论在董仲舒那里更为系统繁复。董仲舒说:“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天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所以人和天是同类。“人之体形,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同上)因为同类,所以形体和精神同构。由此又可以推出天人相副:“圣人副天之所以为政,故以庆副暖而当春,以赏副暑而当夏,以罚副清而当秋,以刑副寒而当冬。”所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春秋繁露·四时之副》),云云。

2、天人一体。天人一体比天人相类逻辑上更进一步。天人一体,故同质;同质则源于同气;同气相求,故同类相感。这主要是阴阳家的理论,后融入各家中。《中庸》曰:“国家将兴,必有祯样;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吕氏春秋》曰:“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吕氏春秋·应同》)又云:“天之见妖也,以罚有罪也”,“天之处高而听卑,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赏君”(《吕氏春秋·制乐》)。董仲舒则推而广之:“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春秋繁露·同类相动》)又云:“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幷见”(《春秋繁露·王道》)。这就是“天人感应”说中典型的祥瑞说和灾异说。

3、天人同性,即天地之性亦人之性,尽性则可以知天。这一观点由儒家思孟学派提出,被理学家张载发扬光大,是儒家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中庸》的“至诚”和《孟子》的“尽心”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修性”。张载明确地指出“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正蒙·诚明》),“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横渠易说·系辞上》)。而圣人可以以一己之善性体万物之共性,“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西铭》),将仁爱理想推及宇宙万物。

4、天人同理,“天道”即“人道”。此论以老子开其端,理学集大成,是中国传统天人观的基本内容。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易》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为,后天而奉天时。”(《周易·文言》)儒家甚至认为礼乐亦本于天地之道:“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礼记·礼运》)宋代的理学家以“理”为“道”,从本体意义上论证人伦源于“天理”、“人道”即“天理”。有关材料颇多,此不赘述。

由于中国传统天人学说流派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交叉性,如果仅作论点的列举和引证难免挂一漏万、顾此失彼,因此,从价值取向角度思考也许更具说服力。以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家来说,佛教属于印度传统,它把宇宙生命归纳为“六道轮回”,“天”和“人”不过是“众生”中的两“道”而已,故不涉及天人合一的问题;只有本土的儒、道两家才以天人问题为哲学话题。在价值倾向上,儒家的天人合一主要是政治性和伦理性的,所以儒家把天作为“神灵之天”、“道德之天”和“义理之天”来看待;道家的天人合一主要是境界论上的,所以道家的天多含“自然之天”的内容。当然,这只是大致的区分,有时也难免彼此混同,因为各派学说有融合的关系,如先秦老庄和魏晋玄学也含政治性的因素,先秦思孟学派的“尽性知天”也是境界性的。至于宋明理学,吸收了道家和禅宗的本体论和修养论,其天人学说最后走向了境界论。

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基本同时在世,这是蹊跷吗?三人谁贡献大?

一个维度的原因,轴心时代出现的人物在同一地球纬度附近,这块区域的农业发达,能够养得起大量闲人,这其中足够产生个别顶级的智者。

圣贤怎么可以排位。老子是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和道教没关系。《道德经》以先秦母系社会累积出来的思想,天下为母。而《周易》天下为公,以“乾卦”起,皇帝奉天承运,不同《连山易》《归藏易》以“坤卦”起。佛陀释迦摩尼,从国王到平民,在思想意识上跨度空间最大。传到中国的今天,早就是以大乘明法为主。真要排,王阳明才是古今第一完人。

苏格拉底,柏拉图奠定了西方研究人与物(科学)关系的传统,释迦牟尼系统地发扬了人与神(宗教)关系的传统,而东方的孔子老子则系统地开创了研究人与人(道德)关系的传统。

思想与文明,和气候、经济、自然、环境一样,有周期性。道教为什么说老子化胡,就是因为佛教与老子的道德经同出一辙,有太多相似的道理。

老子,孔子可以称之为圣人,但是,如果把他俩与释迦牟尼佛都称之为圣人,是大错特错的事情,释迦牟尼佛是校长,老子和孔子是教师,在婆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是唯一的肉身佛,现在修行再高,也只是大师或法师,释迦牟尼佛是唯一悟透宇宙万物的存在,在弥勒佛末成佛之前,是娑婆世界的唯一教主。

佛陀是最伟大的,证悟程度最高,了解了宇宙真相,事物本源以及人生至理,而且不厌其烦的教导大众;老子也是圣人,证悟程度比佛陀低一些,明白了道(天地事物人生的法则),但还有点说不清楚;孔子最多算是个贤人,是个普通人,对事物的理解拘于表面,注重所谓的礼,向老子请教时被老子批评了,自己还摸不着头脑。但就是这最差等的礼也值得我们现在人学习(最好有选择性的学习),我们现在社会的人心比古时差的太远了。

还有穆罕默德和耶稣,这5个人基本都是一个时代的人,不超过两百年,参照心灵能量等级,一个超过1000的人的能量值至少等于好几亿普通人。有这五位圣人接力助阵,顶得上地球所有人了。为什么会这样。当时地球运行到星座附近,没有足够大的能量估计就毁灭了,也许是恒星爆炸一类的事情,能量不足就形成不了护盾。现在的网络小说还没有从这个角度去切入展开的。很期待啊。

我觉得道家的“”天人合一”境界和佛教“佛”境界是一样的,都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如家的“夫大人者”差了一点。释迦牟尼老子可算做圣人,孔子算贤人,芸芸众生就是普通人。西方耶稣算个啥没有研究过圣经不好评价。

佛曰一切法界佛法,佛又曰一切法皆非佛法。(不管是你们儒家说的还是道家说的,都是脱不出我佛教的法;当出现学诚和洪志这样的人时就说他们修的不是佛法,是修偏了,不是正法。)一个是强盗逻辑,一个是推卸责任逻辑。完美护(佛)法,无懈可击。

佛祖时代的佛教和现在的不一样,儒家和道家还是一样的没啥变化,中国人择善固执也好抱残守缺也好,反正几千年了,孔圣和老子的话还是没毛病,你甚至挑不出错来,佛祖时代的佛教可以吃肉,不崇拜偶像,没有庙堂文化,佛教传入中国并发扬光大主要是因为佛家的轮回,描述了来生和死后的世界,修今生换来世,挺能吸引人的。

佛教有原始佛教时期,原始佛教在乔达摩,悉达多磐涅后分成了上座部和大众部,同时有了所谓的大小乘之说,当佛教传入东土时,道教都还没形成,张道陵祖师正忙着造反呢,就更不可能存在‘道祖’一说,至于老子化胡一说,学术界尚无定论,阁下有何必言之凿凿?还有,原始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古印度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在尼泊尔境内,别个今天的‘印度’相混淆。

道家是道家,道教是道教。道教盛世的时候,一百多个门派,都想争第一,后来大家都明白了争来争去没用,最终都是一家人。加上各派的优势和思想统一了,形成了道家。 佛学与佛教,是学习释迦摩尼的智慧,跟佛教没直接关系。

佛陀的思想就是不向命运屈服,做自己的主人,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佛看到的是诸法实相,告诉我们的是别让假相迷失了双眼,可是有些人拿佛法当玄学,或者当作学问学术来研究,更有甚者说佛法就是迷信,所有这些都是缘自对佛法的无知。

老子、释迦摩尼、耶稣是渡化人的;孔子是教化人的。都是给人类开创一种文化,为未法未劫时所用!现代人多数人都是神佛转世,等待被救渡。神佛为何冒天胆下世凡间当人?凡间是迷的世界,守不住本心就迷失其中。释迦、达摩都讲过中土出大德之士!

真不知道这一生能做什么?可能是人生中没有定位的一年。曾经的预言好过来后要再沉睡十年。属于休眠记忆。可能就是要达到无所事事。而无所依余吧。没有什么欲望和越能承受住欲望了。其实这个世界不相干我什么事。我只是牵挂着我领域里的思想而已。要想放完了。没有牵挂。那么我认为这是最好的。

越是清净。越能闲静。虽然孤独却能动听风声。是的外面的世界风声好大。估计都是跟我无所事事而本来就了无牵挂而又被牵挂在别人的观望和意识诡畏之间。可能就是黑夜里的光明。人们遇到了拯救自己黑暗的把柄。光明就在黑暗里的一双眼睛。

佛法因果关系与道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出一撤是有了共识,但是佛教的不生不死不垢不净在这个人类社会里时不存在的,人类在三维世界里,没有生哪里来的死?没有死又哪里来的生?没有长那里来的短?没有短又那里来的长?所以是反物质理论,而我们在物质社会里,宇宙都是物质,只是成分不同罢了,那怕是黑洞星球大气层都是物质的不同体现,没有物质就没有世界,所以佛法这一点我不认同,而道法更加务实接近生活,比如天人合一,大象无形,大智若愚,他是科学的,是反应事物的规律,大道任万物自生自灭,万物本来就是自生自灭,生的生死的死,所有事物都一样脱离不了这个规律,矛盾激化便是死又生成另一个矛盾也就是另一个新的事物,所以说道教是唯物主义现实的,佛教是唯心主义脱客观离事实的。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期的“古印度”是个极不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也存在着种姓划分(种族歧视),当时的婆罗门教(现在的印度教)是反对婆罗门种姓与奴隶种姓通婚的,如果有违反者他们的子孙后代将沦为奴隶(种族歧视),而释迦牟尼佛成佛时说“佛是过去的众生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一切众生皆平等…”,在极不平等的奴隶制社会释迦牟尼佛宣扬一切众生皆平等的佛法教育可称得上是反种族歧视的革命者。

老子是继承者,发扬者,之前还有真正的东方智者,真正的大神,伏羲女娲,黄帝炎帝,从上古黄帝时期,仓颉造字后就已有思想文化传承…而上古时期所有精华和著作都被老子所继承并发扬光大。被后人尊称“道家思想”,这也是上古时期我们老祖先的智慧,上古时期世界上曾有过灿烂的四大文明,而我们中华文明唯一一个没有断层的文明…请问,全世界除了东方?还有第二个古明文明存在于世的吗?

可持续发展是不久前才明确提出并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一个综合性、全球性的问题。它首先似乎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严重的生态被破坏、环境被污染以及能源减少、资源匮乏等危机而提出来的对策,但实际上已涉及到人类文化、人文价值等深层问题。很明显,这些危机的出现,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哲学上说,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们不能不深思,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应当如何解决,才能促进人类的继续发展?

这里当然涉及到政治决策与各国之间的协商问题,也涉及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但是最根本的思考应当从人文价值及其哲学基础入手。我们特别关心的是,哲学应当担任什么角色,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有没有现实价值?

人们都知道,所谓现代化,实质上是理性化,其中,科学与技术起着关键性作用。未来学家们预测,21世纪将是信息与知识产权的时代,新的科学技术将改变21世纪的面貌。但是,有一件事情同样是清楚的,这就是,人们在不断庆祝科学技术胜利的同时,却遭遇着人文价值的不断失落。人们已经或正在从科学技术中获得利益,却离自己的家园越来越远。人们一方面在享受高科技所带来的舒适生活,另方面却变本加厉地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情是如此地触目惊心,以致使那些具有人类良心、关心人类命运的学者、科学家不断发出警告。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种动植物从地球上灭绝,每天都有成千上万顷土地变成沙漠,森林面积一天天减少,空气中的有毒物质越来越多,城市里己经看不到兰天与阳光,生命中最需的东西——水,已经被严重污染,我们的食物里充满了化学药物,各种奇怪的疾病不断出现,竟有人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克隆人的办法来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所有这些都说明,是人类自己在破坏自己的家园。

真正说来,这一切确实不能归结为理性本身,也不能归结为科学技术本身,因为任何工具都是受目的支配的,科学技术作为工具理性的实现,是由一定的价值理性或目的理性支配的。正因为如此,真正的问题出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上,也就是说,人在自然界居于什么地位,对自然界应持什么态度,在这些问题上,显然出现了严重的失衡或颠倒,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人类自己惩罚了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还需要继续进行深入反思。(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应当进行反思)反思的目的,是重新确定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确立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及其权利和义务。这其中,便包括反思各自的文化传统,以便恢复某些伟大传统,从中吸取继续生存与发展的精神资源,重建人文价值。这是实现持续发展的立足点。

这里又涉及到争论已久的所谓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我以为在这类问题上,既要有理性批判精神,又要有同情的了解,更要着眼于传统的开放性与多元发展,以及相互之间的对话与沟通,目的是为人类的持续发展建立共同的基础。

这虽然是讲农业社会的事情,但是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个基本问题上,对于任何社会都是适用的,尤其是对于工业社会而言,就更具有说服力。因为工业社会无论从哪方面说,对于自然的开发与利用,都远远超过了农业社会。

这是不是否定科学技术的作用呢?是不是从此不要科学技术呢?当然不是。科学技术是人类最重要的工具,甚至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方式之一,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今后将继续发挥作用。

总之,我们既需要发展科学技术,更要关心人文价值,使二者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我们不能再跟在别人的后面跑了。(实际上,在西方社会,人们对自然界的态度已经有很大变化)我们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何况,人与自然的关系早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更应当着眼于全人类的发展,为人类作出贡献。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具有人文主义宗教精神,如果能从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就能贡献于人类,使人类进入一个有美好家园的21世纪。

《春秋说题辞》是本什么样的书

它是一本“纬书”(“纬书”是相对于“经书”而言的),至于什么是纬书,请参考下文:

汉代“纬书”中神、自然、人一体化

的政治观念

纬书将流行于两汉的“天人一体化”理论发展到极致。它把神、自然、人一体化:神自然化、人化;自然神化、人化;人神化、自然化。纬书中充满了“天人相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内容,用自然现象比附社会现象,为统治者制造神话,故成为封建君主制度的理论基础。

纬书以政治为中心,将天理想化和社会功能化,天既象征人事,又对人事作出主动反应,从而表达了纬书作者的均平、无为的政治理想,政治调整观及政治价值观,反映了中国古人的一种普遍的政治文化心态。

纬书在两汉思想文化领域,具有突出的地位,上自朝廷,下至民间以及知识、官僚界,都有广泛的影响。西汉后期、新莽和东汉前期,是它的发达期。从整体上看,纬书杂论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天文历法、地理、风俗、历史、占算之术等等,但其核心是论述社会政治问题。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引起朝野上下广泛重视。它既是俗文化,又是雅文化,在民间广泛流传,同时经官方删定,在很长时期又被列入官学。

“纬”同“谶”、“图”、“符命”源不同而合流。“纬”相对于“经”而言”。儒家有“六经”、“七经”,相应有“六纬”、“七纬”。早在西汉成帝、哀帝时已流行,李寻注“五经六纬,尊显术士” 。有的学者把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等也视为纬书。

“谶”指预卜吉凶的隐语,早在春秋战国已流行。后来与“符命”结合在一起。“符命”主要讲天降瑞祥以及天象之学。“图”、“书”指《河图》、《洛书》。谶可以专指《河图》、《洛书》,又可作为上述诸项的通称,这些原本是阴阳家方术士的发明。

随着儒家与阴阳家、方术士的结合,“纬”、“谶”、“符命”、“图”、“书”揉合为一体,通称为“谶讳”或“讳书”。还有“图书”、“图纬”、“图谶”、“谶记”、“经谶”等称。谶纬属于儒家中的一个流派,与今文学相杂,难分难解,古文学家也每每有通谶纬的,如刘歆、贾逵均通谶纬。当时的许多经学家也兼通谶纬。

谶纬的主旨是维护封建秩序,但其中神意太浓,与王权每每发生冲突,三国以降,屡遭禁绝,隋以后几无完书。辑本有明孙谷的《古微书》、清黄�《汉学堂丛书》中辑谶纬55种、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纬书40种、赵在翰辑有《七纬》。日本安居香山、中村璋八合辑《纬书集成》最为完备。

一、神、自然、人一体化:大一统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总观念。天人如何合一,各家各派各有独特的思路和论述。纬书的特点是杂糅诸家各派,没有统一的中心,也没有逻辑起点。勉强概括之,即神、自然、人混合性的一体化。神自然化、人化;自然神化、人化;人神化、自然化。这里的人不是一般的个人,仅指圣人、特异的帝王将相。

神、自然、人一体化之论,如:“中宫大帝,其尊北极星,含元出气,流精生一也。” “天皇大帝,北辰星也,含元秉阳,舒精吐光,居紫宫中,制御四方,冠有五采文。” “斗者,天之口舌。”“房心为天地之明堂。”“咸池曰五潢,五帝东舍也。”“轸南众星曰天库。” 星辰之间被钩筑成君臣关系。“太白之精下为风伯之神,主司刑。” “地为山川,山川之精上为星辰,各应其州域,分野为国,作精神符验也。” 在这些著述中,所有的圣王以及孔子都是神种。具体而言,有的为“黑帝”、“白帝”、“赤帝”、“黄帝”、“苍帝”之种,有的为“龙种”,有的是“感天”而生,有的是“梦长人”而生,有的是感天之异象而生,有的是生宿下凡,连萧何也是“昴星精生” 。

神、自然、人一体化的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其一,生成关系。宇宙万物是一个生成关系,但其元点,又不一致。

天生成万物,主宰万物:“天之为言,颠也。居高理下,为人经纬,故其字一大以镇之,此天之名义也。天之为体,中包乎地,日、月、星辰属焉。”“群阳精也,合为太乙,分为殊名,故立字一大为天。” 天是太乙神,又称天帝。“天皇大帝,北辰星也,含元秉阳,舒精吐光,居紫微中,制御四方。”“大帝冠五采,衣青衣,墨下裳,抱日月,日在上,月在下,黄色正方居日间,名曰五采。”

元气生万物:“元气阖阳为天。” “元者,端也,气泉。”“元气之阳为天精,精为日,散而分布为大辰。” “元清气为天,浑沌无形体。”

水生万物:“水者,天地之包口,五行之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腠液也。”

太易浑沌生万物:“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具而未离,故曰浑沌。浑沌者,言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八卦生万物:“八卦之序成立,则五气变形,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是也。夫万物始出于震,震东方之卦也,阳气始生,受形之道也,故东方为仁。”

以上所说的宇宙万物之“元”,各有异而又互相混杂,无法截然分开。

其二,天人同度,天人合一,天人相副,天制约人。

“天人同度,正法相受。天垂文象人行其事谓之教。教者,效也,言上为而下效也。” “天有四表以正精魂,地有四渎以出图书。” “天文地理各有所主,北斗有七星,天子有七政也。” 所设之爵位,三公、九卿以及官位均与天象相应。 刑罚也应天而来:“大辟之属二百象天之刑。” 人的身体器官也与天地相应。“人头圆法天。”“足方法地。”“五脏法五行。”“四肢法四时。”“九窍法九州。”“目以法日月。”“人有十八象,皆法之天也。” “人之七孔内法五脏,外方五行,庶类气契度也。” 连十二生肖也体现天人相副:“此二十象稽之于天,度之于地,推于万物,象方之庶类,画天法地,是故为人取象于天地。”

其三,宇宙数字化。这种观念在《易传》中已初步形成。董仲舒进一步提出“人副天数”,谶纬中把象数相推向极致,宇宙万物皆以数相应而相联系。“阳气数成于三,故时别三月,阳数极于九,故三月一时九十日。”“阴阳之性以一起,人副天道,故生一子。” “三九二十七,七者阳气成,故虎七月易生。阳立于七,故其尾长七尺。斑斑文者,阴阳杂也。”

这些论述极多,作为哲学高度概括,是《易·乾凿度》中所讲的:“大衍之数五十阂天下之物。”“五十”指日十干,辰十二,星二十八宿,由此而演化出整个万物及其数字结构。

其四,宇宙与观念、道德的组合。“三纲之义,日为君,月为臣,列星为民也。日以阳明,月以阴承化,行昼夜,星纪乃行,列星分布耀舒精。日者,阳之精,耀魄,光明所以察下也。” “元气混沌,孝在其中。” “君臣之义生于金,父子之仁生于木,兄弟之叙生于火,夫妇之别生于水,朋友之信生于土。” “王者叙长幼,各得其正,则房心有德星应之。”

纬书有关天人一体化的理论虽然十分驳杂,不成体系,但有一个基本精神却是一致的,这就是宇宙的统一性与泛必然性的观念。任何个体无不处于统一体系之中,无不是必然中的一环或附件。这正好成为君主一统专制的理论基础。

二、君主专制主义精神

政治观念是纬书的中心。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必然的。一方面,纬书是对经书的阐释与发挥,而经书是政治教科书与法典,这就决定了纬书也必然以政治为中心;另一方面,汉代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社会思潮重点不是自然科学,而是为了论证当时社会的合理性和如何调整社会关系,以趋吉避凶。纬书将这种思潮进行了彻底的发挥,直到庸俗、粗陋不堪的地步。

由于纬书极强的政治性,所以引起了统治者的极大兴趣,不仅被统治者视为官学,而且被视为“内学”,经书反而被降到“外学”的窘境。明帝令王苍正《五经》章句,以谶为准;章帝令曹褒撰礼典,杂《五经》谶记之文。统治者所以十分重视纬书,除了直接利用它为自己制造谶语神话之外,最主要的是它充满了王权专制主义精神。

贯穿于纬书中的一个基本内容,是造神,“天子皆五帝之精宝” ,神化古来的帝王与刘邦,可谓纬书作者的新创造,新发明。在纬书作者的编造中,孔子这位旷世圣人几乎是汉家的先锋,为汉家而生,为汉家创制大义:“丘览史记,援引古图,推集天变,为汉帝制法,陈叙图录。” “元丘制命帝卯(“刘”字简写)行。” 刘邦不仅是赤帝之后,而且早为孔圣人预定坐天下。汉家在一派神话中,变为历史的必然。当然,纬书不无反对汉家天下之言,但占主导地位的是为汉家制造神话。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神话是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的最好论证,反过来,制造神话又是为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提供了社会心理认同的依据。

在纬书中最能表现君主专制主义精神的是帝王职能的神化。帝王原太素,通天地,立“五始”,修德成化,统调阴阳,通神人,体历史。总之,天人合一,帝王为枢纽。

太素为宇宙之原,所以“反太素冥茎,盖乃道之根也”。“帝者得其根罧,王者得其英华,伯者得其附枝。” 与太素之根相合,既是成就帝王的条件,又是帝王的功能。

天地生万物,天子通天地:“天子之尊也,神精与天地通,血气与日月总。含五帝之精,天之爱子也。” 天子的精神和血气通天地,本身也就是天地的化身,天地的功能与天子的功能也就可以一体化:“五帝修名立功,修德成化,统调阴阳,招类使神,故称帝,帝之言 :也。” “帝者承天立五府(五帝之庙)以尊天,重象。”

帝王的功能有时又被神化为最原始的创造者:“黄帝受命有(又作“立”)五始。元者,气之始;春者,四时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政教之始。”“元者,端也,气泉无形,以起有形以分,窥之不见,听之不闻。” 黄帝虽然是古帝王,其功能与“元气”为一,又比元气更丰富而多能。

基于上述诸因,帝王理所当然地成为人间秩序的起点和准则:“诸侯不上奉王之正则不得其位,正不由王出不得为正。”

帝王与万物之“元”、“神”、“德”是一体化的。“孔子曰:皇象元,逍遥术,无文字,德明谥。” 其义即《春秋公羊传解诂·成公八年》所说:“德合元者称皇。”“德合天者称帝;《河》、《洛》受瑞。可放仁义,合者称王,符瑞应天,天下德归。”《春秋·文耀钩》云:“王者,德也,神所向德,人所乐归。”帝王既然与“元”、“神”、“德”一体化,自然就成为人间绝对权威。

等级制是君主专制主义的基础。纬书从不同方面论述了等级的普遍性与绝对性,人受制于天,天本身就是一种等级构成,人副天数,人间的一切也必然是等级结构。人本身就有“圣”、“愚”之分,“人与天地并为三才。天以见象,地以效仪,人以作事,通乎天地,并立为三。其精之清明者为圣人,最浊者为愚夫。而其首目手足皆相同者、有不同于常者则为禽兽矣” 。先验的圣、愚论是等级制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易·乾凿度》把六爻的排列视为社会等级的符号和表征:“终于上初为元士,二为大夫,三为三公,四为诸侯,五为天子,上为宗庙(郑玄注:宗庙,人道之终)。凡此六者,阴阳所以进退,君臣所以升降,万人所以为象则也。”等级原则无处不在,连乐器意调也与等级制相匹配。《乐·稽耀嘉》说:“八卦以乾为君,八音以磬为长,故磬之为器,其音石,其卦乾。乾位西北而天屈之,所以立辨(别)也。故方有西有北,时有冬有秋,物有金有石,分有贵贱,位有上有下,而亲疏长幼之礼皆辨于此。”把这些现象相匹相配,排列组合,实在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天人相副的氛围中,是可以使人折服的,而其精髓则是等级贵贱原则的普遍化和绝对化。《礼·稽命徵》对人的等级、生活方式的等级以及用物的等级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祭祀、用物的等级化由来已久,纬书的新义在于进一步从天人一体化方面进行了论证。

等级制的基本精神是人身支配与被支配、占有与被占有、专制与被专制的关系。纬书从天制约人的角度,反复论证了君主专制的必然性。“天地成位,君臣道生。” “三才之道,天、地、人也。天有阴阳,地有刚柔,人有仁义。法此三者,故有六位……天动而施曰仁,地静而理曰义,仁成而上,义成而下,上者专制,下者顺从。正形于人,则道德立而尊卑定矣。” 这类比附除了天人合一的方法论有某种合理意义外,在科学认识上可以说毫无道理。然而方法论常常比道理更能使人接受和认同。作者得出的“上者专制,下者顺从”、“尊卑定矣”的结论,像方法论一样,成为当然之论。《易·乾凿度》从“易”之变中肯定了易姓革命,但同时又论证了君臣之位是不变的。“不易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向,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又说:“君道倡始,臣道终正。是以乾位在亥,坤位在末,所以明阴阳之职,定君臣之位也。”对于帝王,臣民自不待言,要顺从君:“臣者,坚也,守节明度修义奉职也。” 公、侯、伯、子、男各级贵族也须“皆上奉王者之政教礼法,统理一国,修身洁行矣” 。

纬书中的专制主义精神还表现在,用“一体化”方法论证社会指导思想与神、自然、人是互相渗透和互相体现的。

礼、乐是儒家思想的主干,纬书对礼、乐的神化格外显目。《礼·稽命徵》说:“礼之动摇也,与天地同气,四时合信,阴阳为符,日月为明,上下和洽,则物当如其性命。”“制礼作乐得天意则景星见”,“王者得礼之宜则宇宙生祥物”。礼同气、日月、阴、阳、神、鬼合为一体。

《乐·动声仪》对乐也用一体化精神作了极为独特的论证。乐始于“五元”(上元——天气;下元——地气;中元——人气;时元气——受气于天,布之广地,以时出入万物者也;风元气——物莫不以风成熟也)。“天有五音,地有六律”。五音各代表一种社会角色:宫——君;商——臣;角——民;徵——事;羽——物。五音又代表了不同的社会政治境况。十二个月各有一音律,为十二月律。人的五脏与五音相适;五音又与五星相应,与四时、阴阳、五行、四方相配。古代的圣王各有自己时代的乐章。这些论述近于胡诌,然而它的作用却是极为重大的。礼、乐体现着那个时代的社会秩序和精神,神化礼乐正是神化当时社会的基本制度。

仁、义、礼、智、信被儒家奉为“五常”,“五常”正是天地、阴阳、五行、五方的精神体现。《易·乾凿度》说:东方为仁,南方为礼,西方为义,北方为信,中央为智。“中央所以绳四方行也,智之决也。故中央为智。故道兴于仁,立于礼,理于义,定于信,成于智。五者道德之分,天人之际也。圣人所以通天意,理人伦而明王道也。昔者圣人因阴阳、定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也。”《诗纬》中讲:“木神为仁,金神为义,火神为礼,水神为信,土神为智。”《孝经·钩命诀》又有另一种配方:“性者,生之质,若木性则仁,金性则义,火性则礼,水性则智,土性则信也。”

汉代格外提倡孝。纬书对孝的论述同上述方法是一样的,这里须要说明一点:《孝经·左契》把孝视为元气混沌的本性之一,“元气混沌,孝在其中,天序日月星辰以自光,人序孝悌忠信以自彰”。

更为有趣、也更为荒唐的是,人的器官也被道德化、神化、天地化。《孝经·援神契》说:“肝仁、肺义、肾智、心礼、胆断、脾信,膀胱决难,发法星辰,节法月,肠法铃。人有十八象,皆法之天也。”又讲:“人头圆法天”,“足方法地”,“五脏法五行”,“四肢法四时”,“九窍法九州”,“目明法日月”。更令人莫明其妙的是器官之间都由道德加以联系而形成不同的功能。“脾仁故目视;肺义故鼻候;心礼故耳司,肾信故窍泻;脾智故口海。”

上述种种论述,以今人视之皆为大谬,然而在那个时代,却是被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的。特别是“一体化”的方法论,成为理所当然的思维前提,它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封建专制主义的精神不仅获得了合理的论证和说明,而且融于人们的肌体,成为人的器官的一种本能和功能。人,完全变成封建专制主义的工具和零件。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为什么谶纬之中常有对统治者的攻讦,而统治者们却仍把它作为圣学而加以尊崇。

如果以这种时代精神为背景去看未来的玄学精神,才能真正体味玄学的历史意义。

三、均平、无为的政治理想与政治调整

在天人相应思维模式中有一个理所当然的思路,即把天理想化和社会功能化。天既像征人事,又对人事作出主动反应。在这种互动的论述中表达了纬书作者们的政治理想、政治调整和政治价值观念。

天帝是公正无私的,人间天子首先应效法此道。“帝者,天号;王者,人称。天有五帝以主名,人有三王以正度。” “帝者,天号也。德配天地,不私公位称之曰帝。天子者,继天治物,致政一统,各得其宜,天父地母以养人,至尊之号也。” 另外一些纬书的“帝”与“天子”相近。《乐·稽耀嘉》说:“德象天地为帝,仁义所生为王。”总之,“公”是天子德性之首,“在政不私公位称之曰帝” 。人主必须遵循法天的原则施政、制度:“文王因阴阳,定消息,主乾坤,统天地。” 人主应像“露以润草”那样,“恩泽济万民” 。“大人者(按指天子),圣人之在位者也。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

帝王的责任就是致太平。“圣帝明王所以致太平也。” “帝王奉命永治安。” 致太平之道就是均平和无为。

均平并不是平等或绝对平均,而是以等级差别为基础的协调和相对平衡。《乐纬·协图徵》对均平有一个轮廓性的描绘,要之有如下几点:

其一,实行井田。“圣人授民田”,每家一百亩。“以九顷,成八家。上农夫公九口,中者七口,下者五口,是为官者不足以奢,贫者无饥馁之忧。”《乐纬》对井田制还有另一种设计:“九家为井,八家共治,公田八十亩,已外二十亩为八家井灶庐舍。”这又为诸种井田说增加了一种新设计。

其二,实行“五均”。这里所谓五均与王莽的“五均”不同,是指“为官者虑贪;强者不侵弱;智者无诈愚;市无二价,万物同均,四时共得;公家有余,恩及天下”。

其三,尊卑各有等。君臣有差,上下皆次,衣服有制,明礼义、显贵贱,女工有差,男行有礼,宫室度量,章制有宜,大小有法,贵贱有差,上下有顺。

其四,崇公尚贤。“圣王法承天以定爵禄,爵禄者不能过其能。”“功成者爵贵,功败者刑罚。”

其五,刑罚得当。“圣王法承天以制刑,刑罚诛一动千,杀一威万,使死者不惧,生者不怨。”

均平是一种制度,无为则主要是政策。制度定下来,要实行无为而治。《春秋·运斗枢》讲:“若德命叙,伏羲、女娲、神农是三皇也。皇者天,天不言,四时行焉,万物生焉。三皇垂拱无为设言,而民不违道德。” 托孔子言曰:“政尚静而恶哗也。”《礼·含文嘉》说:“王者深礼之制,不伤财,不害民,君臣和辑,草木昆虫各蒙正性。”

均平、无为一方面是针对汉代当时的社会动荡和弊政而言的,另一方面,又是人们的一种超越朝代的政治理想,是封建时代颇流行的一种理想。所以它超出了政策范围,也超出了各家各派的局限,成为中国古人的一种普遍的政治文化心态。

理想源于天人合德,现实却又是一回事,常表现为天人相悖。纬书以及汉代思想家几乎一致认为,天人相悖的原因是由人造成的。“凡天象之变异,皆本于人事之所感,故逆气成象而妖星见焉。”

人主失德、政乱会引起天象与自然变异。这类论述举不胜举,仅列数例以示其概:“帝淫*#,政失平,则月生足。” “逆天道,绝人伦,当夏雨雪。” “人君不好士,走马被文绣,犬狼食人食,则六畜谈言。” “夫失礼,烦苛,则旱鱼螺变为蝗虫。” “冤民系狱,十月不雨,言王者刑罚失平,民冤莫白,则旱魃为虐,滴雨不行。”

人主失德、政乱、不公会造成社会动乱,同时也会引起整个自然界失序、失常。这种观念无疑对人主具有约束和谴责的积极含义,但是在谴责声中又夸大了人主的影响力。它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强化了对政治权威无限渴望的社会心理,甚是可悲!

与上述论述方向相反而方法相同的另一种观念是:天象变异预示着政治之变或对某政治行为的谴责。这就是天谴观。这是汉代普遍流行的一种观念,连反对谶纬的人,如王充、张衡,也深信不疑,只不过他们较为谨慎,所谓以“实证”为据。纬书的特点是用得太滥,利用天变异议政、传播谤言,为政治之变制造舆论等等。事关政治大事的比比皆是,略而不论,这里举几例以示其荒唐:“正月月蚀,贱人病,籴石四千……”“月犯房星,四足之虫多死,期不出年。” 以今人视之,荒唐自不待言,然而在当时,这种以天变为据的流行,是颇能赢得社会各界人士认同和信奉的。一个谶语,在某些时候可能胜过十万大军!这个问题留给历史学家去讲。

既然天变异根源在人、在人主,所以还是有补救之术的,这就是人主改邪归正。“夏震者,治道烦苛,徭役急促,教令数变,无有常法。”补救的办法是“举贤良,爵有功,务宽大,无诛罚则灾除” 。“人君政治休明,贤良悉用,无疑是件好事,然而其中也同样蕴藏着君主通天普救众生的观念。人们在规劝君主改邪时,把期盼完全寄于君主之身,从而使自己更渺小,君主更伟大。这种既怨恨君主又期盼君主的思维定势,使人们无法从君主崇拜中跳出来,实在是悲剧。

在政治调整中,最激烈的莫过于“革命”论了。纬书的作者从天命和历史说明了“革命”是不可避免的。没有永远不变的家天下。“自三皇以下,天命未去飨善,使一姓不再命。” “天道煌煌,非一帝之功;王者赫赫,非一家之常。顺命者存,逆命者亡。” “天道无常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适莫常,传其贤者。”《易·乾凿度》在论述“易”的含义时,曾讲到“革命”的必要性。“君臣不变不能成朝,纣行残虐天地反,文王下吕(尚)九尾见,夫妇不变不能成家,妲己擅宠殷以之破。大任顺季享国七百,此其变易也。”

“革命”易姓是历史不可避免的,甚至是规律。但革命的发生是有条件的,要之有如下几点:

其一,王之暴虐如桀纣,造成“天地反”之势。整个社会机制败坏,只有革命才能使天地之道正常运转。

其二,革命的承担者须有天意的瑞符兆示。如前面讲的文王有九尾狐之瑞。正如《春秋·演孔图》说的:“天子皆五帝之精宝,各有题叙,以次运相据,起必有神灵符记,使开阶立队。”纬书中对历史上“革命”的神灵符记的编造极为繁杂,也极为离奇,离奇正是神圣的象征。

其三,新王受命必改制。“王者三百所一蠲法”,“五帝异绪” 。《乐纬》讲天道的特点是“质”,地道的特点是“文”。质、文行之长久故有弊,须质、文互变,互补,故而有改制。

“革命”是改朝易姓,无疑意味着社会大变动。“革命”论是社会的一种普遍认识,连帝王本人也多不否认,但这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公开讲“革命”,这只有在社会危机之时,或允许议论,或禁之不绝。如果实行压制,“革命”论就会从朝堂走到社会、民间,乃至秘密流传。这种情况在西汉、新莽和东汉前期都有过充分的表现。

“革命”虽涉及改朝换代,但对基本制度只是一种调整手段。封建的基本秩序是不变的。这也就是《易·乾凿度》所讲的“易”而“不易也”。一句话,虽“革命”而不离君主专制体制之宗。这里再重复我们的一个基本看法:古代的“革命论”同民主论不是一个范畴中的问题,不可同日而语,然而作为政治调整,也可谓是激烈的了。

天人一体化是两汉时代雅俗共通的一种思维方式。纬书把这种思维方式发展到了极致,推向了极端。一至极端便不免于滥,然而在那个时代,人们并不以滥为滥,反而以为是一种深邃的道理。专制主义政治不仅需要理性的论证,更需要神性的装扮。纬书在这两方面都有它特殊的功用。

(原载《文史哲》1993年第1期)

“天地合一”是什么意思?

哲学术语

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一、表现方式:

因而清朝杨亶骅《中庸提要》云:“《中庸》全书,以‘道不远人’句为宗旨,言人必溯源天天者,《戴记.礼运篇》夫子之言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子思明道,必原天地而兼鬼神以立说者,大抵皆宗此义。天命之谓性,即天地之德。命字已该交会秀气在内。‘仁者人也’,即天地之心。喜怒哀乐,即五行之端,而慎独二字,尤示人节欲以践形而尽性之要旨也。全书中以‘仁者人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两‘人’字为枢纽。曰‘人莫不饮食也’,曰‘以人治人’,曰‘不可以不知人’,曰‘待其人而后行’,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每段提掇‘人’字,皆以阐‘道不远人’之旨。书之首以‘天’起,尾以‘天’结,言天、言天道者,不一而足。言知人即言知天,言人之道即言天之道。皆阐天人合一之旨。而鬼神为德,又以阐天人合一之真机也。配天者圣,浩浩其天者圣,而别无所谓道,别无所谓圣也,待其人而后行,圣人亦圣乎人而已。人者何?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也。所以为人者仁也。人所以能仁者诚也。性为人性,道为人,教者教以为人也。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子思明道,所以存人也。因其不远人,而目之曰庸,谓之曰不可离,始于慎独,极天参赞,祗完得生人本来面目,毫无加损于间焉。子思以中庸名书,‘庸德之行庸言之慎’,庸字于道不远人章点睛,自系全书宗旨。”

二、关于周公解梦中的“天地合一”

天地合一的吉兆:

梦见天地合一,拜托别人的事情恐怕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此外,今天适合你的单独行动,团体活动恐怕会给你惹来麻烦。

做生意的人梦见天地合一,代表可得财利,要有耐心经营,有波折而后得吉庆。

恋爱中的人梦见天地合一,说明虽有阻碍,有误会化解,慢慢有希望成婚。

本命年的人梦见天地合一,意味着朋友之事少管,口舌是非难免。东方少去。

怀孕的人梦见天地合一,预示生女,春占生男,勿过劳累,慎防流产。

梦见天地合一,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黄色,幸运数字是6,桃花位在正北方向,财位在西南方向,开运食物是饼干。

就在今天,全球华人世界里大约有 9万人 跟你一样也梦见天地合一。如果梦见天地合一,买彩票的话,建议购买号码为 19。

以上是梦见天地合一的相关梦境分析。佛滔居士权威解梦,转载请注明出处。

2. 天地合一的宜忌:

「宜」宜裸露,宜偏执,宜自嘲。

「忌」忌穿鲜艳袜子,忌添置新家当,忌自省。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对于“天人关系”的论述?

“天”与“人”关系是人类永恒思索的大课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以此展开的。本文特从中国古代经典的天人关系论述入手,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与“人”的特殊含义和微妙的相互关系,进而阐述笔者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有潜在含义和重要现代意义的观点。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研究认为,中华文化精髓就世界是天道与人道的辩证关系。“天道”,“天理”,“天命”等皆指“天 ”,本文中的“天”用此广义;“人道”,“人欲”,“人”等皆指“人”,本文中的“人”已用此广义。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关于“天”,“人”及其关系的论述:

“天有五号:尊而君之,则曰皇天……”(1)“有夏服天命”(2)“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5)

这里的“天”多指自然的,而后来又出现了另一种“天”:“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成为世俗的。

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无非有三种情形:

一 天命论 “弗敬上天,降灾下民”;

二 人贵论 “天地之性,人为贵”(6);

三 君权神授论 “予连续乃天命于天”。

这三种观点引出三个问题:a,“人”与“天”孰轻,孰重?b,“人”与“天”关系如何解决?c,“人”与“天”有何引申潜旨?

中国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那末人文精神可说是她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中国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有灵气,最为贵的思想。

br> “天地之性,人为贵”(8),而荀子也用比较的方法指出“人为贵”的道理:“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宜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汉儒董仲舒继承荀子的思想,亦极言人与天地并为万物之根本。如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10)“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11)“唯人道可以参天。”(12)

《中庸》也有论述:“为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3)

从荀子,董仲舒,《中庸》的论述中,应当说都蕴含着这样一层意思,即天地人三这种,人处于一种能动的主动地位。丛生养人与万物讲,当然天地是其根本,然而从人与治理万物来讲,则人是能动的,操有主动权。就这一点说,人在天地万物之中可说是处于一种核心地位。由此荀子讲道:“人定胜天。”

由此可解打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重于天的,这也说明了为什莫在西方神权和教权另加世俗政权之上,而中国一直是“政教分离”的原因。

人的地位和能力高于“天”,为什莫一些古人又有一些天命论表现呢?这些表现无非三种情况:A,古代生产力水平不高,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低,与原始社会的一起起作用。这些并不是多数,大禹治水就表现着人胜于天,然而毕竟有,是时代局限;B,古人遭遇了另一种“天”,世俗的“天”。当孟子这位发出“当今天下于治国平天下者,舍我其谁?”感号的圣人周游列国而不为用时,只能以天命感慨了;C,世俗政权的需要,树立威信,假借天命,君权神授。然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及历史上无数次轼君政变,农民起义表明,这种天命是虚无的。

既然人胜于天,那末普天之下人可以畅所欲为了吗?运子曾说:“人定胜天。”然而殊不知荀子的人与天地参思想或“人定胜天”思想恰恰是建立在它的顺自然而不违天时的认识基础上。“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视之谓天职。如是者,虽然涤,其人不加虑焉;虽精,不加察焉。夫视之谓不与天争职。”(14)最后荀子总结说:“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宫,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15)

这里一连串的“天”字,都是强调其为自然之意。荀子认为,人只有顺其自然,才会懂得什莫应当去做,什莫不应当去做,才能掌握天时地利,利用万物。同样,大禹治水也被看作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达到人与自然统一协调的典范。

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探求出自然规律后,因势利导,和谐的是人与自然同意相得益彰,这就是达到了“天人合一”,这是“天人合一”在人与自然界层面上的高超境界,它是一种现实中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状态,也是一种人们判断自然,认识自然的一种境界。

比如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绘画与诗歌,讲求“意境”,这就是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引。中国古画并不像夕阳古画那样求“科龙似的副真”,而是追求“意”与“境”的统一,在一幅中国古画里极易读出诗情画意和作者的心境,而最反映中国画精髓的优势一些山水行游为主题的画作。它的价值是已经证明了的——足够逼真的西方古画无意无境而走向尽头,而西方艺术家引入东方智慧才是西方美术重生。

这里要注意的是,“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人与自然,另一层使臣民同世俗政权。上文已经提到“天命论”具有传统意义,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何这样做,效果如何?影响又如何呢?

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较低,自然崇拜很有市场。“天”自然要尊重,统治者因而采用。这就引伸出一个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古代有两层哲学同处于世——君王哲学,百姓哲学。皇帝及其重臣不会信天,否则他们就是昏庸,井田必亡;老百姓信天——不得不信,他们有三重枷锁:畏天,伦理,小农经济,一层比一层坚固。统治哲学与愚民哲学,还有游走两者间的知识分子们,自己为积极用世或其他目的,在唯物与唯心间游走,以至“存天理,灭人欲”,把自己绑上了封建统治的战车。

br> 这也说明政权“天人合一”得不牢固,并非人人信它。农民领袖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诸侯列强则说“天子其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君民之间与其说是“天人关系”,不如李世民一语道破的——舟水关系。于是,时代发展,“天”有新意:伦理纲常与“务民之义”。

只有“务民之义”是对的,“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16)

“务民之义”是人有其治的具体体现,人之治如果搞不好,鬼神也是无能为力的。因此说,只有懂得近人而远鬼神,把人治放在第一位,切实做好它,此能称之为“知”,这也就是中国政权比神权重要在文化上的根源。

综上所言,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胜于“天”,二者又辩证统一,在自然中“天人和谐”,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而实现人与自然相得益彰,和谐共生;在政治上,统治者要以身为本,远鬼神而发挥人文关怀,只有这样的政权即为人民服务的政权才能长存(这里的人民成为近似古意的“天”),才能与人民和谐,才能使社会和谐。而只自然和世俗上的两种境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完整意义的“天人合一”,也就是“天人关系”的最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里蕴藏着无穷的财富和智慧,当今社会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天人关系”,“天人合一”在现代有重要意义。

当代中国正处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时期,和谐社会在国内有两个重要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政府和谐。早在周武王时中国就有了保护自然的“官方文字”,当今中国高速发展不能以“慢性自杀”为终结,保护自然环境力度要大,还要从文化教育入手,沐浴教化已正视听。另一个层面上,以人为本,建立人本政府,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只有人文关怀的政府才能树立威严,树立威信,才能在引导经济发展的大作为中重视细节,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天人合一”在几千年中华文化中观光辉熠熠,必将在现代再放光芒。作为当代大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以待将来是十分必要的。人不应当“役于神”,也不能够“役于物”,天人和谐,自然为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于此可见。

注释 (1)《尚书讳 帝命验》

(2)《尚书 召》

(3)《周易正义》孔颖达

(4)《老子》

(5)《尚书正义。 孔颖达

(6)《孝经注疏》

(7)《尚书 盘庚》

(8)《孝经注疏》

(9)《荀子 王制》

(10)《春秋繁露》

(11)《春秋繁露》

(12)《春秋繁露》

(13)《中庸》

(14)《荀子 天论》

(15)《荀子 天论》

(16)《论语》

参考资料 唐明贵老师《中国传统文化》课件

戴明玺老师《中国政治思想史》课件

楼宇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三家异同

儒门释户道相通,三家从来一祖风;

红花白藕青荷叶,三家原来是一家。

仔细梳理人的一辈子,发现往往就三种关系需要处理:

第一,自己与内心的关系——人生观;

第二,和别人的关系——价值观;

第三,和环境的关系——世界观。

儒家:人与社会的和谐;

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

释家:人与内心的和谐。

这三种关系,恰恰又是“儒、释、道”三个维度要表达的核心,用九个字来说明“儒、释、道” 叫:“佛见性,道保命,儒明伦”。佛家讲中观,是研究和自己内心的关系;道家讲守中,是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研究天道的;儒家讲中庸,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纵观人的一生,无外乎就这三种关系,而所有的变化实则都是关系的变化。

儒家:

修的是正气,浩然正气,天地长存。

重在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

修之以正则造化苍生,

修之以邪则生灵涂炭。

道家:

修大气,养清气,无上无极。

清净无为,重在治身,养生。

循世间万物,练心见性。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佛家:

化怨气,养和气,心无上正等正觉,

慈悲入定,重在治心,明心见性。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信因果,渡人渡己,断烦恼,

了生死,了世间一切痛苦。

道治身,儒治世,佛治心。

道家和儒家、佛家一起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根基,我们两千多年的文明进化正是建立在这一根基之上的。儒家规范了我们的伦理秩序,佛家安定了我们的心,而道家则提升了我们的生命品质。

    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

  儒释道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三条根,在学习和实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对于这三种文化的精华都应该注重吸收并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儒家文化注重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道家文化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佛家文化注重的是人与自己心灵的关系。西方文化中的成功是征服世界,儒家文化中的成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文化中的成功是天人合一达成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佛家文化中的成功则是征服自己的心灵,获得究竟超越的智慧,并以这种智慧利益大众。

南怀瑾先生谈儒释道文化。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用佛法来充实自己的内心。佛家讲缘起性空,因果循环。因此我们为人应要正心正念,宽厚待人,戒断贪、嗔、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用道教来磨练自己的筋骨。道家崇尚自然,不断加强自身的修炼。按自己的天性生活,不媚权贵,宠辱不惊,借由个体的自我完善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

用儒学来规范自己的举止。儒家偏重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处理。儒学教会我们自我反省,如此才能更好入世。

儒家如粮店、佛家如百货商店、道家如药店。儒家就像粮食店,人食五谷杂粮,如果不吃东西人很快就会不行,它是生活的必需品。同理,孔孟之道也是必需品,我们需要学习儒家义理,学习做人的道理。佛家像百货商店,有空或是有闲钱的时候我们会去逛逛,可以买东西也可不买,甚至不去逛都不会对生活有太大的影响,但是社会需要它。道家像药店,道教的思想深刻,内含兵家、纵横家,乃至天文、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若是国家、民族生了病,就必须要道教来帮助。

王阳明先生言:“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

郦波老师谈到:“人生的终极就是在“欲望”、“情绪”、“习性”这三个方面去超越,人生境界就上去了。儒、释、道分别解决一个问题,儒家解决习性问题;道家解决欲望问题,佛家解决情绪问题。”

习性代表着过去,那是他曾经读过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情绪代表着当下,抽象的情绪,必然对应着具体的承载物,有可能是一个礼物,也有可能是说过的一句话,正在播放的音乐,等等。欲望代表着将来,代表着这一段关系的走向,是辉煌还是毁灭。

过去,未来和当下,三位一体。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着一段关系。

东方哲学主要中心都是一个心性问题,它包含了一切宗教、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儒道佛三家,唐宋以后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佛家讲明心见性,儒家叫存心养性,道家叫修心炼性,所以心性问题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心性之学修行在于‘’觉”这个字。

中国的传统儒释道文化,其目标都是致力于人格上的完善和完美。真精神就是消除占有欲,打破一切功利性的思维方式,放下对一切事物的执着(但并不是抛弃一切事物),把习惯向外的心收回来,转向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的本心,彻见人人本具、不假外求的自性。正如孟子所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矣。"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让我们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于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的岗位,都做出一种无愧的交待,越早提前实现人生的最高境界,就越好。由心入圣,由心入道,由心入佛,此心光明!

总之,要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体悟到生命的意义。

【万物皆有灵,天地不可欺,方便是修真】——觉悟传统文化兴时态

【万物皆有灵,天地不可欺,方便是修真】——觉悟传统文化兴时态

一、万物皆有灵

大自然是神圣不可冒犯的,人类只有敬畏、尊崇自然,才可避免大灾大难。《史记·礼书》中曰:“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血肉融合的整体关系,万物都是由道生化演变而来,并无高低贵贱之分。而人类只有顺其自然,万物才可同生共荣,世界才能和谐发展。

《庄子》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西升经》云:“道非独我,万物皆有之。”唐代成玄英说:“夫大道自然,造物均等。”《太平经》中讲:“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

宇宙生成之物的一元气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运化之中,所以万物与人一样也都会有灵性。葛洪曰:“山水草木,井灶洿池,犹皆有精气。人身体亦有魂魄,况天地万物之至大者,于理当有精神。” 明确阐述了气中必有精,精极必有灵,灵极则有神。

万物皆有灵,人应该有所畏惧方存底线。敬畏不是不勇敢,也不是没胆识,更不是不聪明,而是相信人的力量大不过天地,要知足感恩,不可私欲膨胀。为人者,善为本,敬天地,敬父母。做人不可迷失应有的本性,信因果,人有小九九,天有大算盘。守着良心做事,不会太差。万物皆有灵,天下众生平等,阴阳皆有时,黑白两分明。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万物有灵皆长存,天下众生仁者寿。有敬畏之心才能免无妄之灾。如若破坏大自然生态的平衡,大自然必会让人类付出惨痛的代价。做人一定要善良,对所有生命要有敬畏之心。

世界一切灾难的根就在人类不敬畏生命,不敬畏天地鬼神,蔑视一切,狂妄自大,逆天而行,背道而驰。有因必有果,报应只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心存善念,才能过好一生。万物共生,天地之道,切莫逆天而行,以至于自灭其身。

二、天地不可欺

“天”的概念广为大家认知和接受,我们平常经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人有善愿天必佑之”等都是对“天”的存在的认知和接受。

这里的“天”不是指天空,也不是指某位神灵,应该可以理解为天道、自然规律,其也是宇宙、天地、人类、众生、万物的心志汇总的气场。

对于“天”,要敬畏,且要遵循其规则做事做人,也就是要知天命、顺应天命。正如孔子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概括包括了从不惑到知天命,我们每个人应该不断探索,为自己找到在社会的比较好的角色定位,形成自己的社会使命感,最终达到“知天命”、“天人合一”的境界。

历代大发展大成功的人,都对知应天命顺天道非常推崇,也都是非常有社会使命感和抱负的,善于顺应时势并被造就为英雄。也可以说,知应天命、顺天道者,往往更容易成功。

儒家提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孔子给《周易》作注提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可见是承认上天的超越地位的。孟子强调心性修养但最后的归宿也是“尽心知性,尽性知天”。

历代帝王更都以“天子”自居,以敬天爱民为责,经常举行祭天也就是和天沟通、向天祈求的仪式,一般都设有钦天监的职位持续观察、报告星象、天象的动态并根据这些动态制定政策、指导行动。处处也以“天”为尊,以“天道”为准则,周文王家族就对天命非常敬畏并经过长期参悟得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总结。朱元璋一直对天命很看重,处处以顺应天命为准则,都城起名为应天府,宫殿起名为奉天殿,圣旨开头用“奉天承运”字句,与张士诚的谈判书信也以“静候天命”相劝。建州女真一族更是对天命非常痴迷,每次出征都要观星象、天象有吉兆才出征,以及天象一有变化就非常紧张,召集百官分析、讨论。举事、起义者一般都是打出“替天行道”之类的口号。

天气阴晴不定,变幻莫测;人的一生也会面临各种问题,难以预料会有什么灾祸。蜈蚣有很多只脚,可是它的爬行速度却不如没有脚的蛇;家养的鸡也有两只翅膀,却不能像乌鸦那般高飞。好马可以驰骋千里,但是没有人驾驭是不能来回的;每个人都有远大的志向,但是没有机会是无法飞黄腾达的。

人们常说,人生在世,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孔子的文章写得超过世人,但是却被围困于陈国;文韬武略的姜子牙也曾在渭水垂钓等待机会。孔子的学生颜回虽然早亡,但绝非凶恶的人;盗跖虽然活得长,却不是什么善良之辈。尧、舜虽然英明圣贤,却生下不肖的儿子;舜的父亲瞽叟顽固愚昧,反而生下舜这样的大孝子。张良原来只是一介平民,萧何也只是个县吏。晏子的身高不到五尺,却被封为齐国宰相;孔明居住在茅草屋中,却能担当蜀国的军师。项羽虽然强大,却落得个兵败自刎乌江的下场;刘邦虽然弱小,最终掌管天下江山。汉将李广虽有射虎石的威名,却终身都未能够封侯;冯唐虽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却一生怀才不遇;韩信时运不济时,连饭都吃不上,等到运气来了,成为掌印的大将军,而一旦运气衰败,又死于阴毒人的计谋。

有的人先贫穷后富裕,也有人老年壮志少年衰落。满腹锦绣文章,直到头发花白还没有考上功名;才疏学浅的人,可能年纪轻轻就金榜题名。皇城深宫中的妃娥在动乱中可能沦为妾妓,风流的妓女,时来运转也能做贵夫人。青春美丽的女子嫁了愚蠢的丈夫,俊秀的青年反倒找了丑陋的妻子。蛟龙没有机遇,只能藏身于鱼鳖之间;君子没有机会时,只能屈居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然破旧,常保持恭敬礼仪,面带忧愁却可能怀有兼济天下的志向。不得志时,只能安于贫穷谨守本分,心中坦荡一定会有扬眉吐气的一天。君子贫寒也有一身傲骨,暴富的小人却摆脱不了内心的贫寒。

天气不好时,就见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光辉;土地没有合适的气候条件时,草木都不会生长。水得不到恰当的环境时,就会掀起波涛巨浪;人若得不到机遇时,好运就不畅通。富贵荣华命中都有安排,谁不想要呢?人如果没有依从八德而生活,哪里能做高官当宰相?

人活在世上,发达富贵的时候不能只图享受,贫贱的时候也不要自暴自弃,惟遵从天地的循环和周而复始。

三、方便是修真

《文昌帝君阴骘文》中曰:“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意指人们如果能存着一颗像我这样广济天下的心,上天一定会赏赐给你福报。帝君这句话,可谓不假甲羽,铮铮肺腑之声,犹如石隙中绵绵流淌出的淳淳清泉,以济世间众生之渴。帝君存平等心,扩宽大量;存方便心,开大道场;存自然心,广利三教。

帝君隐圣而显凡,随方而设教。为人子者,训之使孝,为人臣者,训之使忠,训兄弟以友恭,训夫妇以和顺,训居上者,使待下以情,训治事者,使处心以公。若能领悟,必发勇猛之志,遵循天道,不违本来,永绝轮回之苦,以不枉圣真慈悯之心。

1.炼心为最先

不求人道而期仙道,不积善功而期仙境,这是常见的修行大病。曾见一些年轻人,天资聪颖,一日偶见道书,心生慕念,便发大志愿,背离父母,遁入终南山中修炼。他们也去各大道观走访,却瞧不起,认为没有几个修行人,实则是自己未明修行之理。修行要先炼己化性,且要尽人事、备善功,方才可以访师云游,参悟玄机,穷理明彻之后,再涉及丹道。否则,只是自困自牢,自缚其身,虚度年华而已。这些青年哪里听得进去,以为他人是偏,自己是正,犹如大厦不曾安基,犹如奔前不知脚拌,最终被自己所误。又学赤脚大仙裸足而行,又学餐松辟谷,又住山洞,佛经也参,道书也悟,赤赤诚诚,却犹如瓶中之蝇只见一隅光明不见天下普照,犹如扑火之蛾以假为真以幻为实。未过几年,有的竟然疯癫了,有的住山洞被风寒侵骨落下腿部毛病了,最后,其他人信心也不足,便散了,各个打道回府,上学的继续上学去了,上班的继续上班去了。这都是真实所见,活生生的事实。而且,这样的事情还在发生。除垢止念,炼心化性,是修行之要,大众轻看俗尘,殊不知,这是大道场;大众淡视《阴骘文》,殊不知,这是修行之圣典,亦是帝君垂示世人之修行心法。

道不离俗,俗不离道,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看似仙、人迥异,实则仙道与人道无异。自古天下没有不忠不义、不慈不孝的神仙。忠如张良祖师,义如关帝,慈如文昌、太乙、慈航,孝如文帝、王祥。无数圣真,皆遵文昌帝君之训,从忠义慈孝四字入手,勤恳修行,积德累功,拜访明师,再参慧命,最终得以正果圆满、位列仙班。历代祖师,也是先训以人道,人道圆满,方最终能修成大道。

世人将《感应篇》、《阴骘文》、《觉世训》这“三圣经”理解为是劝善书,殊不知,经中所言的,乃是仙道的下手处、为人的根本处。祖师经典,所为的,不出两件事,一是证今生之福果,二是修来劫之不堕。三乘法门,皆是度人出生死的津梁。若是凡人,只为福报,也与此一理,并无二般。成圣成贤者,莫不由是路。若违人道,仙道必倾。执色、执空都是妄,知色不色、知空不空,离种种边,方能始达妙音。执于有为,不能守中,犹如从笼子的一端躲进笼子的另一端,端然打坐,只是徒劳形躯,其性未转,其灵未觉,其心未化,是为怜悯。帝君开示人修道之简易,即是言守中之奥义。求仙非在名山洞府、非必要跋山涉水,而是在身边低处、微处、平处、易处。非在外间,而在心间。非扫天下尘,而是除己垢。聪明君子,细细详查。切莫违了修行之义,切莫误了帝君之心。

天地之间,有考察善恶之神灵,能否成就仙道,要看路上的善功。善功不足,要一一弥补,恶念未消,则要一一改正。善功不满,仙道不可期;善功圆满,仙道不期而至。所以,天下一切善业即是道场,一切男女皆为父母,一切众生皆为师尊,阴阳之内即是鼎炉,心之所处即是莲花,以至于举意动念皆与神明相合,与天地处一,与四时相动,时时常善,以至于无为,处处皆善,以至于无善,自然天神护佑,灾消福集。

2.净境生莲花

万物皆有灵,草木亦有心。何况于人?鬼若念道,可出恶道;畜生念道,可转人身;庶人若念道,福寿可期,仙道可成;君王若念道,天下得安定。帝君之心,广大无量,是恤悯一切众生之心,是焚身救苦之心。众生若能存帝君之心,邪魔转正,精怪亡形,甲羽可成仙,鬼魅可成圣。为何存帝君之心能有如此大威力?非帝君之威力大,而是自无始劫以来,众生本系道生,后来与道相违,轮转不止,皆因众生起私心、贪欲。帝君以无畏之心,布施一切,哪有私心、私欲可存?帝君劝度世人,无非让人与天地同心、与日月同德。《阴骘文》字字都蕴含帝君之善念,行行都包囊帝君之真意。劝人所行之事,无非合道,久而久之,感格上苍,福满德就,天地悉归于一身,万化在乎一心。

元始天尊曰:“人为万物灵,心为一身主。”此心本来即道,只因偏颇,障迷了自性,丢失了天然,流落到六道、沉沦于六尘。经曰:“湿化卵胎都是人,只缘贪戾着真情。”若能返本复源,永绝迷网,逍遥真境,则普天欢庆。

人若有一丝转念,由恶变善,即可转祸为福;若能时时提醒,刻刻提防,慎独防危,眼前世界,即可由火宅化清凉,地狱化天堂、灾殃化福乡。莲花自淤泥而生,一念可成腐朽,一念可成圣洁,皆在一心。

重阳祖师劝人身在尘而心似莲花,于至真之境,直超三界。祖师所言“出家”者,出贪妄迷恋之家,归清虚自然之家;出小我之家,归大我之家;出有名有姓之家,归无为返璞之家。此是出家之义,而非断恩绝义、刻意妄为,与人道相违,与大道相非。愿人人如帝君存心,真正出离迷罔,皈身正道,奉心坦途。大道无边,普度一切善缘、有情。

3.平心即道场

斗转星移,斡运璇玑,道教自始及今,更迭变化。《道德真经》云:“圣人无恒心,以百姓心为心。”芸芸百姓,是教化的对象,也是立教的初心。莫以教为教,而要以祖师之心为教、以万民之身为教。法天地之慈仁,应四时之变更,依人、依地、依时而施法雨。不称名,不立功,莫让众生因名相起褒贬之言和贪执之心,使有缘众生真正解脱、了悟无为。

帝君广利三教,未有二心。相因人生,教因人别,大众有病,因病开药。尹真人曾言:“天上人间,方便第一”,以劝道众不分名相,弘教利人。《晚课》亦有真偈言:“一切方便是修真”。既是“一切方便”,也是“方便一切”,目的只有一个:广化自己,亦广化天下一切善人。处处可修真,就地可生莲。贵在存心和举念。

“人言阴德如何种,举事先存为众心。”大众勿存疑虑,勿存回报,时时做起,点滴做起,“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不起分别,广行三教,利益一切。上天必不负有心人。万类平等,善无大小,悉心作之,造化自成。教化有别,善业无殊;至道相同,贵在人行。

三皇五帝开创了华夏文明,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她历经风雨,却倔强不屈。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团结力、凝聚力、生命力,维护自身文化,使东方文明健康延续、有益于人类和世界。“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整个人类的和谐是完全一致的,这是东方文明对于世界的最大贡献,也是华夏文明持久延续的生命力源泉。

“中国梦”需要华夏民族的每一位新时代奋斗者去付出自己的力量,如帝君存心,互助互利、扬己所长,修之于身,齐之于邦。这样的生命,必然是无愧的、灿烂的、有价值的。积极通过改变我们自身的言行,使社会更好美好、空气更加清洁、家庭更加和睦、地区更加稳定、人类更加和谐,使世界成为人间仙境。

大道清虚,寥廓无言,教在人兴,道在人弘。惟人清静,方是兴教;惟人无为,方是弘道。存利人之心,济天下之急,是大道之至用。大众急急行之,勿怠。

灵哉一点,不扰不惊。无思无虑,至聪至明。天理昭著,善性根成。一杂以伪,五体摧倾。自然归正,百福来并。敬之慎之,大众齐听。

丁俊贵

2020年8月21日

相关文章: 东方圣人2023 有苦说不出 天人合一是得道吗 圣人已经天人合一了 圣人就是天人合一的人 东方圣人的智慧震惊世界 有人在暗中保护紫圣 天人合一宇宙修仙文明 东方圣人是神的化身 圣人为什么可以天人合一 东方圣人出生在三个水的宫殿 圣人出山身边带一人带的是谁 天人合一太可怕 圣人圣女为什么必须合体 东方圣人支持第三次世界大战 东方圣人已露面 东方圣人的伟大传奇人生 得道的人算圣人吗 圣人为什么要日隐山林间 随机文章: qq飞车防沉迷网站 天水人事网 邪皇戏蕊 贸易有限公司 英文 大话西游qq头像 四川天府情话聊天室 动感地带密友畅聊包 北京中国青年旅行社 偶像宣言大结局 订火车票查询 电信3g无线宽带 金希澈 韩庚 牧场养什么升级最快 流光星陨刀哪里爆 诺基亚音乐播放器 硬盘基地 天书奇谈术士加点 psp游戏怎么安装 变态合击私服 闪客精灵注册码 热门知识: 儒释道 道生万物 道学 方仙道 道教起源 儒家哲学 老子 天尊地卑 道家哲学 易传 老子道德经的现代解读 三教圣人 中国圣人 现在是末法时代 圣人之道 天志 万教归一 天下圣人

© 美好知识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07509号-2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