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氏、诸葛亮、陆羽与襄阳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神农氏的发源地 神农氏、诸葛亮、陆羽与襄阳茶

神农氏、诸葛亮、陆羽与襄阳茶

2024-07-09 13: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null

襄阳是我国传统绿茶产区,但留下的茶史文献不多。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对襄阳的茶史、茶人有一些初步了解,现记录整理如下:

一、茶祖·神农氏与襄阳茶

我国历代流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荼,苦荼也,此即今日之茶字”。

史学界、茶学界一致认为我国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是从神农时代开始,神农时代距今大约有5000-6000年,据史籍记载炎帝神农氏“生于历山,所谓列山氏也”,“长于姜水,因以为姓,火德王,故炎帝”,是说神农氏长于姜水而姓姜,因发现了砧木取火,使人类从新石器时代进入了刀耕火种的农耕时期而称为炎帝。

神农是我国古代的部落首领,农耕文化的创始人。古襄州位于神农氏出生地随州历山和主要活动区域神农架之间,是神农氏的活动中心,因此“神农尝草遇毒得荼而解”可能在此区域,特别是在谷城、保康、南漳至今仍流传有神龙活动的故事和众多古迹,据《九域志》(1080)载,“谷城,因神农氏在此尝植五谷得名”。

null

华中科技大学张良皋教授提出惊人观点,鄂湘川黔交界地区即古代巴域,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中心就在湖北西北部山区(保康、谷城、房县、竹山)一带。古代巴域的农耕文明和“神农尝百草”可以说是古代荆巴间有野生大茶树最好的佐证。

现在保康、房县、神农架盛产包括茶叶在内的药材共130余种,这与神农氏得茶而解是相符合的。

二、茶神·诸葛亮与襄阳茶

人们把茶叶作为饮料,最早的文字记载应推三国时的《广雅》,据三国·魏·张辑《广雅》曰:“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null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传说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就常与豪杰持杯饮茶,纵古论今,并对种茶技术和茶叶功效颇有心得。

诸葛亮对茶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没,在我国云南省,诸葛亮通过“七擒七纵”孟获的智慧,采取怀柔政策治理南方,促进了内地与边疆文化交流。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巩固汉室,即所谓"思惟北征,宜先入南","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建兴三年(225)春,蜀军进入云南境内,南征大军路过西双版纳时,将士们遇到大山中的瘴气,很多人水土不服或中毒染病,诸葛亮便命人采摘茶树叶煎服,茶到病除,士气大振。

为保证部队战斗力,和发展边疆经济,诸葛亮察民情,扶民心,传农耕技术,赠茶子诸礼,深受欢迎,发展生产,广植茶园,并把烹茶技艺传授给当地人,共谋生计,促进了滇西南茶叶种植面积。譬如攸乐(丢落的士兵)、莽芝(置铜镘的地方)、蛮砖(埋铁砖的地方)、倚邦(插木梆成茶树的地方)、革登(埋马蹬的地方)、易武等。

此后,支南各部落为感武侯恩德,每年都以“象齿矩狗、丹漆茶蜜”纳贡。古往今来,历史变迁,但武侯鼓励云南少数民族开山种茶的故事依然广为颂扬,并被尊为普洱茶祖和茶神。

null

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府志·古迹》中有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鉧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莽枝、革登有茶王树较五山茶树独大,本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

乾隆元年(1736)《云南通志·古迹》也记载有:“莽芝有茶王树较(其他)五山茶树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清人阮福在《普洱茶记》中描绘道:“其冶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树高大,相传为武侯遗种,土人当采茶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

null

至今云南的少数民族仍称大茶树为茶树王、“孔明树”,古老的茶山叫孔明山。在云南茶农心中,茶是圣物。在云南普洱(思茅)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区,每年都有祀祭“孔明树”的隆重仪式,烧香磕头,顶礼膜拜,把茶树王视为孔明先生的化身,敬仰之。

在云南勐海县的贺开山寨每年在春季采茶时节到来之时,和其他古茶山的居民一样,都会进行保留了上千年的祭祀仪式,全部山寨居民集中到一起,感恩天地的赐予,同时要祭拜"茶祖"诸葛亮。

null

祭拜诸葛亮的传统流传于整个普洱茶产区,澜沧江流域的哈尼族、基诺族、壮族、佤族等民族群众都有不同的祭拜仪式,甚至在诸葛亮诞辰之时,昆明、西双版纳等地的普洱茶生产和销售行业都会举行纪念活动,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各茶庄茶号和各地商旅相聚思茅,以隆重的仪式祭祀孔明兴茶的功绩。

在云南六大茶山之一的攸乐叫孔明山,当地居民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为纪念孔明诞辰,都举行放孔明灯的活动,称为“茶祖会”,纪念孔明带来茶种,带来健康,带来先进文化的贤德。

 三、茶圣·陆羽与襄阳茶

陆羽(公元733-804年),又名疾,字鸿渐,又字季疵,湖北天门人,因著有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被世人尊称为“茶祖”、“茶圣”、“茶神”等。

null

陆羽《茶经》在一之源中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秦巴地区,中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也有类似的记载。其峡川就是湖北西部的统称,襄阳市的保康、南漳属于荆山山系余脉,应包含在峡川范围之内。

陆羽在八之出中把山南茶区列为首位,记载了“山南茶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又次”。《茶经》所划分的八大茶区中,把山南茶区列为首位,是有他一定的道理的,并进一步解释——

浙西:以湖州上。若生山桑、儒师二寺、白茅山悬脚岭,与襄州、荆州、义阳郡同。

剑南:以彭州上。生九陇县马鞍山至德寺、堋口,与襄州同。

浙东:以越州上。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大者殊异,小者与襄州同。

陆羽《茶经》中明确把浙东茶区的上等茶余姚小叶种,剑南茶区的上等茶彭州茶,渐西茶区的上等茶湖州天目山茶和准南茶区的舒州茶,比作与襄州茶品质相同,可见古襄州的品质影响力了。

null

唐代浙西茶区 图源林瑞萱《香道·茶道地图》

 四、唐代诗人·皮日休与茶诗十首

皮日休(约834-902),晚唐文学家、散文家、诗人,字逸少,后改袭美,湖北襄阳人 (也有说竟陵人,今属湖北天门),早年住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等,出身于贫寒家庭。咸通八年(867)进士,曾任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军,任翰林学士。

null

皮日休一生作诗很多,其中在《茶中杂咏》作诗十首,作者在序中说:“茶之事,由周之今,竞无纤遗矣,昔晋杜育有荈赋,季疵有茶歌,余缺然于怀者,谓有其具而不形于诗,亦季疵之馀恨也。遂为十咏,寄天随子(陆龟蒙)”。

他写了“十咏”,即茶坞、茶人、茶籝、茶笋、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十首五言诗,寄给好友陆龟蒙。

陆也写了《奉和袭美茶具十咏》题目也相同,这在历代咏茶诗中也是少有的。

皮日休的《茶中杂咏》,被后人作为陆羽《茶经》的代序。

现摘录如下:

1、茶坞。闲寻尧氏山,遂入深深坞,种荈已成园,栽葭宁计亩,石洼泉似掬,岩罅云如缕,好是初夏时,白花满烟雨。

2、茶人。生于顾诸山,老在漫石坞,语气为茶荈,衣香是烟雾,庭从木颖、子遮,果任獳师虏,日晚相笑归,腰间佩轻篓。

3、茶笋。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寒恐结红铅,暖疑销紫汞,圆如玉轴光,脆如琼英冻,每为遇之疏,南山挂幽梦。 

4、茶籝。筤篣晓携云,  蓦个山桑坞,开时送紫茗,负处沾清露,歇把傍云泉,归将挂烟树,满此是生涯,黄金何足数。

5、茶舍。阳崖枕白屋,几口嬉嬉活。棚上汲红泉,焙前蒸紫蕨。乃翁研茗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

6、茶灶。南山茶事勤,灶起岩根旁,水煮石发气,薪然杉脂香,青琼蒸后凝,绿髓炊来光,如何重辛苦,一一输膏梁。

7、茶焙。凿彼碧岩下,恰应深二尺。泥易带云根,烧难凝石脉。初能燥金饼,渐见干琼液。九里共杉林,相望在山侧。

8、茶鼎。龙舒有良匠,铸此佳样成,立作菌蠢势,煎为潺湲声,草屋暮云阴,松窗残雪明,此时勺复茗,野语知逾清。

9、茶瓯。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如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花势旋眼,蘋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10、煮茶。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null

五、襄州知县·宗景藩与种茶十说

清同治五年(1866年)任襄阳(襄州)知县宗景藩《种茶说》十条:

1、种茶,至白露时摘取茶子,晒干。垦地一方,将土锄细,取茶了一、二升,均铺地上,如布薯种、芋头种之式,铺好,盖土约二、三寸厚,土上再盖草须一层,能买茶饼或豆饼或菜饼研碎拌入土内得肥更妙。如旱干、宜用水浇之。

2、茶发芽后,须搭盖阴棚,夏则避太阳蒸晒,冬则避霜雪冻凌。

3、茶发芽后,经二春即可移栽。以大者两茎为一兜,小者三茎为一兜,每兜须相离二、三尺,以便长发。移栽后一、二年,茶树高二尺许,枝叶蕃茂,即可采摘茶叶。

4、另有种法,亦于白露时垦土锄细,摘取茶子晒干,随捡十数粒,别取桐子一、二粒,埋做一窠。一亩之中,匀排百十窠,待其发芽。二春之后,将桐树掘去,取其树叶大,遮护茶叶,茶既成树,可以不用。此等种法,可省移栽。

5、茶树于高山平地皆可种植,但不宜太高,山高则雾重,以茶畏雾也,又各土均宜,惟不宜黄土,土中带沙者更佳。

6、茶树尚未茂盛之时,旁下空土,犹可栽薯、种豆。又每年五、六月间,须将土挖松,芟去其草,使土肥而茶茂。但宜早不宜迟,故有五金、六银、七铜、八铁之说。

7、茶叶茂盛之后,每年五、六月间须割一道,则茶肯发旁枝而叶茂。割者即为老茶(割字前疑有遗落之字)。

8、做青茶:雨前摘取嫩叶,用锅略熟炒后,用簸箕盛做一堆,用手力揉,去其苦水,再炒再揉,然后用炭火培干。火不宜大,恐令焦黑。青茶,即平常泡吃之茶。

9、做红茶:雨前摘取茶叶,用晒垫铺晒,晒软合成一堆,用脚揉踩,去其苦水,踩后,又晒至手捻不粘,再加布袋盛贮,筑紧,需三时之久,待其发烧变色,则谓之上汗,汗后仍晒,以干为度。

10、凡细茶:当茶芽初出极嫩时采摘。清明前采者名明前,谷雨前采者名雨前,即《茶谱》所谓旗枪、雀舌等类,此茶之最细最嫩者。采成后,用手揉软,以铁锅微火轻轻搅炒,待半干时取出,再用炭火培干,拣去粗粳,用纸包固,以石灰贮缸内,将茶包安置其中。缸口盖密,则茶叶香味不散,可以久藏。此外,三月为头茶,可做青茶;四月底、五月初为二茶,六月初为荷花,七月为秋露,均做红茶。再,茶子可以打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