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介绍梳理一下诸葛亮5次北伐的经过,以及未成功的原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祁山位置 能否介绍梳理一下诸葛亮5次北伐的经过,以及未成功的原因?

能否介绍梳理一下诸葛亮5次北伐的经过,以及未成功的原因?

2023-11-13 14: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好吧,来答一波。

首先要理清的一个问题是:诸葛亮北伐的终极战略目标是什么?

看图说话一张图:

诸葛亮在第一次和第四次北伐都到了祁山。为什么要到这里?

这就牵涉到他北伐的战略目标了:根据“隆中对”以及后来的一些资料,我们大致可以认定,蜀汉北伐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全据关中,也就是占据以长安为中心的渭河平原。

因为一旦占据关中,蜀国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性,进可攻退可守,远学强秦,近学刘邦。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战略,在蜀国高层应该不是什么秘密。因为在第一次战前,魏延就向诸葛亮提出过一个被称作“子午谷奇谋”的计划。

简单来说,就是从子午谷精兵突进,偷袭长安。

魏延认为,兵不见得要多少,五千即可,再加五千人的粮秣队,一共一万人,十天应该就能到达长安城下。守长安的,听说是曹操的女婿夏侯楙,这是个没脑子也没胆子的人。人马兵临城下以后,他肯定会吓得逃跑。

到时候,长安城里只剩下一些太守和御史之类的文官,可以轻易一举攻下。以关中的肥沃,搜罗一万人的口粮应该不成问题。

然后,丞相您带兵经由斜谷进入关中,也不过二十多日。等丞相大军到日,长安以西将不再是魏国所有。

但诸葛亮拒绝了这个计划。千载之下,这几乎成了诸葛亮的罪证。很多人据此认为:诸葛亮进取不足,谨慎过分,以致于丧失良机。

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诸葛亮为什么要拒绝这个计划。

你跟领导提意见,但是领导没有听你的,一般来说,无外乎两种情况: 第一,你说的不对; 第二,你说的虽然对,但是跟我的想法不一样。

先来说不对的问题。

诸葛亮认为,在魏延的设想中,有几个关键节点。这个关键节点实现起来的话,难度要比想象中的大:首先 ,要做到一万人偷偷通过子午谷而魏国人不知。如此,长安城内才可能不设防备,此前提一。在此基础上 ,还要确保夏侯楙会闻风而逃;而且,留下的文官中也没有人能组织起像样的抵抗。如此,长安才能一战而定,此前提二。第三 ,占据长安后,魏延要能靠五千精兵坚守住长安十天,而且不至于饿死,此前提三。第四 ,即使等到诸葛亮进入了关中,魏国也依然不能组织起像样的抵抗,能够被蜀军各个击破,此前提四。

这样把整个谋略拆解一番之后,你会发现,里面充满了太多的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实在太小。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按照魏延的计划,这些条件还得同时被满足才行。诸葛亮没有学过概率与统计,但我们可以替他计算一下:即便每个条件成功的概率是50%,那么四个条件同时成功的概率,也只有6%,这已经接近于不可能事件。

其次再来说想法不同的问题。

虽然蜀国的战略目标是全据关中,但这个目标是否要一步实现,大可商榷。事实上,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路线不难看出,诸葛亮此次出兵的目标,根本就不是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

还是如该图。当时,从汉中到长安一共有四条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故道。但是,这些路诸葛亮一条都没有走,而是走了更西方的陇西大道。

严格来算,陇西道根本就不是去关中的路,而是去凉州的路。因此,我们可以初步判定: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目标,应该是全据凉州。

还有更进一步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个推论。

第一次北伐的失败,以马谡失街亭为标志。在上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街亭的位置。那么,为什么这个位置如此重要呢?

因为这正是关中通往凉州的主要道路(即张郃部的行军路线)

虽然从地图上看起来,从关中到凉州还有渭河河谷这条路可以选择,但是,这条路太过艰险,并不适合行军

直到20世纪初,大清朝准备修陇海线,铁路经由此地而过,渭河河谷才真正成为坦途。但不得不提的是,这段路,修了30年,一直到民国时期才修完。

因此,街亭一地才变得无比重要。蜀军只要守住了这里,就能挡住魏军的支援路线。而只要能把魏军阻挡在外,诸葛亮就可以慢慢地消化凉州诸郡。

请注意,这里所谓的凉州,是指东汉行政区划中的凉州,而非三国时期魏国的凉州(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战略,并非只有诸葛亮想到,别人也看到了。

当时,魏国的安定、天水、南安三郡叛魏投蜀,而陇西郡未下。面对蜀军的攻城,陇西太守游楚派人向蜀军喊话:你们要是能阻断东方来的援军,不出一个月,我陇西郡必出内乱!但是,如果挡不住,就算你们把城攻下来,也守不住!

由此可见,魏延偷袭长安的想法,与诸葛亮夺取凉州的目标之间,有着根本不同

至此,我们大体上也就可以补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全过程了:

诸葛亮首先派出赵云和邓芝,打着自己的旗号出斜谷,扬言要从此出兵进攻关中。同时,诸葛亮自己亲率大军出祁山。魏国由于防备不足,陇右震动,安定、天水、南安三郡叛魏投蜀。

魏国紧急出兵。但因为中了诸葛亮的疑兵之计,魏国西线最高指挥官曹真率主力于斜谷口拦截蜀军。赵云兵力不足,最终被曹真击败。

期间,凉州传来消息,蜀军自祁山而出,经略陇右,曹真急派张郃领军救援。而诸葛亮也知道魏军将来,派马谡带兵守到了魏军西进的必经之路上:

街亭。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至此,诸葛亮终于失算。他丝毫没有想过马谡会丢失街亭,因而根本就没有进一步的抵御方案。

但现如今,随着张郃占据街亭,魏国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凉州派军。诸葛亮是孤军深入,再待在凉州已经岌岌可危。最终,他只能在魏国大军来临之前匆忙撤退。

在诸葛亮带兵离去后,三郡叛而复还,重新纳入魏国的版图。

第一次北伐失败。

对于此次失败,诸葛亮懊悔不已。而且,从事后来看,这可能是诸葛亮机会最好的一次。当时魏国对于蜀国的出兵明显防备不足,因此诸葛亮才能在短期之内取得巨大的成功。但是,马谡的轻敌,却让整个局面瞬间逆转。翻覆之下,诸葛亮只能在魏国主力赶来之前立即回撤,否则,很有可能无路可归。

而在有了这一次经历以后,魏国开始着重加强西线的防御。此后,诸葛亮再也没有趁人不备偷袭的机会。

而当我们回顾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整个过程,会发现它并不像后人惯常评论的那样,谨慎有余,进取不足,而是战略规划合理,执行顺利的。甚至于,战果也远超预期。如果不是街亭的一场失败,那么蜀军有很大概率能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

这一次北伐的失败,原因不在于谨慎,而在于错用了马谡。

事后来看诸葛亮的战略部署,其实极为精彩:趁敌不备而出兵,派赵云率疑兵成功牵制住敌方主力,攻敌之所必救,导致凉州空虚,然后自己亲率大军,经略于此。

魏军直至此时,仍不知蜀军主力何在。因为蜀国是两路出兵,而斜谷口离长安更近,所以曹真只得亲率主力驻扎于此;若曹真主力西进,发现凉州是蜀军偏师,而蜀军主力在斜谷,那么届时长安将不保——曹叡此时还在长安城内。

因此,诸葛亮其实已经算准了魏国能出凉州的,只会是魏军的偏师。而张郃的目标,也不见得就是杀退诸葛亮,而只是夺下街亭,不至于让蜀军将西进的路堵死。

在这个关键的当口,如果马谡能稳守街亭,以及赵云不至于被曹真击败(后赵云因此而被贬官),那么魏国军队就算再多,也只能被困于关中,毫无用武之地。

这其实也才是高手作战的真正风格:从来不是在战场上硬拼死人头,而是营造出于己有利的环境,让对手无力施展。

魏国纵然有精兵尽卒,但诸葛亮却能够通过营造形势,将其困在关中。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个失误,最终导致了胜负的惊天逆转。局面瞬时翻盘,诸葛亮回天乏术,只能黯然撤离。

而下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北伐,已经是三年以后的事情了。

再来说第二次北伐:

魏太和二年,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十一月,诸葛亮准备再次北伐。这是诸葛亮五次北伐的第二次,也可能是规模最小的一次。而且,不太成功。

我们来梳理一下前因后果:这一年的三月,因为马谡失街亭,诸葛亮退回了汉中。之前攻下的安定、天水、南安三郡,也重新回到魏国的版图。之前的大好形势,最终没有转化为任何战果。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收获的话,也就是诸葛亮在撤退时,顺便迁走了一千多户的百姓。

此战后,诸葛亮上表自劾。刘禅降旨:贬诸葛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之后诸葛亮继续待在汉中,等待时机。

而魏国那边,也没有什么追击诸葛亮的心思。当然,他们此刻也还没有总结出历史的经验:诸葛亮是不能追的(整个北伐的过程中,魏国曾经两次派人追击诸葛亮,结果都以主将身死而告终)。

魏国此时的心思,正集中在东方。但石亭之战,曹休大败,差点还把自己折在了战场上——这是这一年八月份的事。

十一月,消息终于传到了汉中,诸葛亮决定出兵。不同于第一次的绕道陇西,诸葛亮这次走的是陈仓故道。但他并没有韩信当年的好运气,被挡在了陈仓城外。

上一次北伐失败后,魏大将军曹真收复了三郡,并认为诸葛亮下次北伐时一定会走陈仓故道,因此在临走前命将军郝昭留下,修筑陈仓城。

果然,这次诸葛亮就真来了。

诸葛亮先礼后兵,派人去劝降郝昭,但没成功。然后便开始攻城,但效果却更不好:他带了数万人,可面对着区区一千多人把守的陈仓城,就是攻不下。

围攻二十多天以后,蜀军粮尽退兵。

诸葛亮的这次出兵,虎头蛇尾,看起来就像是水平发挥严重失常的一次出征。但是,综合各种史料,我们却可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时,是兵精粮足,准备充分的。而这一次则不同,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蜀军退兵的原因是粮尽,而且,仅仅才攻城二十多天。也就是说,蜀军只带了很少的粮。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疑问:诸葛亮难道就是想带着这么点粮食去北伐中原?结果连陈仓故道都没出去就回来了?

必然不是。

从以上的史实来看,诸葛亮这次军事行动的目标,应该就是陈仓城。他应当是想借着魏国主力东下的机会,拔掉这颗北伐路上的钉子,因此才没有带太多的粮食。

到了陈仓后,他先劝降,劝降不成才攻城。受阻以后,又及时撤兵。既然打不下来,那就不打了。

魏国同样有人看清了诸葛亮的这种意图。

蜀军出陈仓后,魏明帝曹叡急召张郃,问以应对之策。曹叡是这么说的:如果你晚点去,会不会诸葛亮已经夺下陈仓了呢?其中的催促之意溢于言表。

但张郃反倒不急不忙。他算了一下,说:我到的时候,诸葛亮应该已经退回去了。后事的发展,一如张郃所料。张郃其实也清楚,诸葛亮就是奔着陈仓去的。

然后是第三次北伐,公元229年开春,诸葛亮命陈式攻取魏国的武都、阴平二郡。魏国雍州刺史郭淮率兵来救,但诸葛里自领大军迎战郭淮,郭淮退走,武都、阴平二郡从此纳入蜀汉版图——是为第三次北伐。

恩,小战役,不展开了。

到了蜀后主建兴九年(魏明帝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春天,诸葛亮开始第四次北伐。此次北伐的目标和第一次一样,依然是祁山。至于选择这个时间节点行动,则是因为曹真病重。

自从三年前曹休去世后,曹真便接任大司马,开始全面主导魏国的军政,所谓四路伐蜀,也是由曹真一手操持的。

此次伐蜀无果,曹真在回国后很快便一病不起,不久离世。诸葛亮听闻这一消息,果断决定趁机出兵。

在祁山,诸葛亮终于遇到了他的终极对手: 司马懿。

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会以为诸葛亮和司马懿已经相争了多年。但史实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一直到第四次北伐才开始正面交锋——而且,两人这样的正面硬刚,一共也只有两次,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

站在魏明帝的角度,用司马懿来替代曹真,也可以理解。自曹操谢世十几年以来,曹魏宗室凋残,青黄不接。反之,司马懿则早在曹丕年间便开始接触军事。随着曹真身死,由司马懿来执掌魏国军事,顺理成章。

司马懿由此成为魏国军界的第一号人物。当然,他并不是资历最深的:于官渡之战时投诚曹操,现任征西车骑将军的张郃,此时正在司马懿麾下奉命。

面对诸葛亮围攻祁山,司马懿的决定是“令偏将领四千精兵守上邽,自己率部救祁山”。但张郃认为,还应该再分出一部分兵力,驻守于雍郿一带。目的是攻敌之所必救,趁着诸葛亮主力在祁山,翻越秦岭,直扑汉中,抄诸葛亮的老巢。

图片请点击放大,拉动查看

可司马懿不同意张郃的意见。他说,如果前军能够抵挡诸葛亮的进攻,那么你的建议的确是一条妙计。可如今的现状是我们即便把主力全部放在前线,也不一定能打得赢诸葛亮。这种时候再分兵汉中,就是取败之道啊!

司马懿为什么这么谨慎?因为这毕竟是他与诸葛亮的第一次正面交战。面对这么强大的一个对手,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而诸葛亮的行军速度也确实快得让司马懿吃惊。在得知司马懿主力前来救援之前,诸葛亮一边派人继续围攻祁山,一边自己率蜀军主力奔赴上邽。在击败了留守上邽的守将后,诸葛亮将上邽周边的麦子收割一空。

然后,诸葛亮碰到了前来迎战的司马懿。

但不料,司马懿却根本不是带人来打仗的。魏军依险阻扎营,面对诸葛亮大军避而不战。诸葛亮一看这架势,自己也没工夫跟着司马懿耗在上邽,便带兵返回祁山。

司马懿然后便带兵一路尾行,并在每次都在快要追到诸葛亮的时候停下来扎营,然后避战。

反复再三之后,张郃又看不下去了,他继续跟司马懿提建议:拼消耗不是这么个拼法啊!总是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走近了又不敢打,这样会让三军士气消沉的!我军还不如就屯兵于此,然后派奇兵袭扰蜀军粮道,这样一来可以骚扰蜀军,二来可以让被围困的祁山守军心生期待。不然我们就这么走走停停的,万一让诸葛亮跑了怎么办?

但司马懿还是没有听张郃的。他继续按照自己的原定计划,不急不缓的跟在诸葛亮后面。而诸葛亮眼看着司马懿跟狗皮膏药似的甩不掉,也干脆撤了祁山的围兵,继续不急不缓的往南走。

司马懿的这种行为,果然如张郃所言,激起了全体魏军将士的愤怒。这种愤怒情绪的爆发,就是有人当面骂了司马懿:“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骂人的,是当时被诸葛亮围在祁山的守将。因为人家已经坚守了祁山多日,所以司马懿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是默默的忍着。

而这,还不是司马懿所面临压力的全部。身为大将军,都督雍梁军马,司马懿此时是西线的最高指挥官。他就这么把诸葛亮给礼送出境了,自己回朝后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

到了五月上旬,司马懿终于顶不住了,主动寻求决战。他先派张郃绕道南下,然后自己率主力在北方出击,两相夹击诸葛亮大军。

但结果是:南线的张郃久攻不下;在北线,诸葛亮大破司马懿主力,获“甲首三千”,史称“卤城之战”。

“甲首三千”这几个字需要专门解释一下:

什么叫甲士?就是穿有铠甲的士兵。三国时代,大部分上战场的士兵都是没有铠甲穿的。有些能穿上一点皮甲,已经是很不错的装备了。

而能穿铠甲的士兵,不是精锐,就是军官。

“甲首三千”,就是说甲士的首级,蜀军一共割了三千颗!(当时战功以首级数论。)

这场大胜,是诸葛亮在整个北伐过程中,最大的一场胜利。司马懿在主力被击败后,陇右骚动。此前,诸葛亮与鲜卑首领柯比能已有联络,因此此刻鲜卑在北方也跃跃欲试。司马懿率领的新败之军,一时竟然有了腹背受敌的隐忧。

然而到了六月,诸葛亮退兵。因为蜀军没有粮食了。

诸葛亮接到了驻扎在汉中筹粮的李严的报告,说天降大雨,粮食难以运抵前线。接此消息,诸葛亮不得不放弃战场优势,在粮尽以前退回到汉中。

很多筒子可能无法理解粮食在当时意味着什么。但回顾诸葛亮的整个北伐,粮食问题确实一直是非常大的困扰。而想要理解这个困扰,我们就得回到当时的情境中去。

蜀国有据可查的人口数据,是蜀国灭亡时交出的人口图册,共有九十四万人——其中,十万为士兵。有这个数据作为约束,我们就可知诸葛亮北伐的士兵,不可能超过十万人。

这十万人,是不可能同时上战场的,还需要留一部分人专门运送粮草。而且十万人一次性出征,也根本不可能随军带太多的粮食,只能是先带一部分前期的出来,然后再慢慢的从国内运。

这里就出现了《三国演义》中各种“断粮道”的问题:诸葛亮大军已经深入魏国境内。粮秣队在经由魏国时,必然会被魏军给盯上。因此诸葛亮的大军得随时密切关注粮道安全,不可能走得太快太远。

而且,一旦国内报告说粮草难以接济,诸葛亮就必须在短期之内马上回国,否则拖得越久,变数越大。最糟糕的结果,就是当军中粮食已尽,回国的路又被魏军挡住了,那就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看着这里,有筒子可能会问:那为什么不在当地征粮呢?

这是因为连年战乱,关中已经残破不堪。根据《晋书》的数据,雍凉二州当时一共只有户数十六万出头。就算按照一户五口计算,也不过六七十万人。

这些人,是根本无法养活双方共十几万的大军的——尤其是“入侵”的诸葛亮,更没有办法从当地获取粮食。

如果说第一次北伐因为出其不意,还可能在凉州获得部分投诚郡县的存粮。那么经过反复北伐以后,魏国的土地上,已经不可能让诸葛亮筹措到粮草了。

因此,诸葛亮只能经汉中千里转运粮食至此。而这,也就是诸葛亮为什么会看中上邽附近的小麦,要跟魏军在此抢收的原因。

此战结束后,魏国曾有人认为,诸葛亮明年可能还会趁着麦熟再次入侵,应该早做准备。但司马懿不赞同这种观点,他认为诸葛亮每次北伐均受制于粮草不足,这次回去最起码要攒三年的粮食,才可能再次入寇。

司马懿也真的猜对了。诸葛亮这次回去以后,真的是攒了三年粮食

这可真是一个让人辛酸的局面。诸葛亮从公元228年开始第一次北伐,到三年后的公元231年组织第四次北伐,再到又三年后的公元234年第五次北伐(中途病逝于五丈原),整个人生的最后时段,竟然都是在攒粮食。

以诸葛亮的才能和身份,这种琐碎而具体的活,其实大可不必自己亲自来做。但问题是,粮食问题一直是北伐的最大难题:粮食不够,是个问题;难以运送,又是问题。

正是因为蜀军始终存在这种难以解决的困难,司马懿以逸待劳的策略才能够屡试不爽。甚至可以这么说:

司马懿最大的敌人,是诸葛亮;而诸葛亮最大的敌人,却是缺粮。

乍看上去,这是两个人约束条件的不同。但再深究,这种不一样的背后,却是两个人所处平台的差别。

虽然都是连年战乱,但魏国所占据的,依然是当时人口最多,经济最为发达富庶的地区;而蜀国则是国小民寡,地贫人弱。以弱击强,蜀国本来成功的可能性就不大。

诸葛亮之所以要把大量的心思和精力花在囤积粮食上,说到底,无非就是想靠个人的努力,来抵消国力上的差距——虽然魏国有绝对而全面的优势,但最起码在某一些时间节点上,诸葛亮觉得还是有搏一搏的希望的。

只是,残酷的现实最终击碎了诸葛亮的梦想。个人的努力,几乎根本没有可能消除平台的差距。

然后就到了最后一次北伐。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春,沉寂了三年的诸葛亮再一次提兵北上,以期克复中原。此时的他,尚不知道自己在一百多日后将病逝于五丈原。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没有再走之前的陇西大道,而是出斜谷直奔长安。进入关中以后,诸葛亮屯兵于五丈原,与魏军主力在渭水形成对峙。

《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跟手下将领说:如果诸葛亮进占武功,背山扎营,向东兴兵,那的确可怕;但如果他驻扎在五丈原,就没什么大碍了。(“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

从司马懿的这个语气来看,在哪里驻军完全就是由诸葛亮自己挑的,仿佛这里根本就不是魏国的主场。而如果这则史料靠谱,那么最起码能说明一件事:诸葛亮是主动选择屯兵于五丈原的。

屯兵此地,诸葛亮看中的应该是两个优势:

首先 ,诸葛亮这次跟往常不一样,一副抱定了主意不走的架势,就打算在五丈原住下了。五丈原是渭水和武功水交界之处,既易于取水,也易于隔河防守。大军在进驻五丈原后便开始屯田,士兵开始自己种田以解决粮食问题。

其次 ,依然是粮食问题。出兵早期,粮食依然得从汉中转运,驻扎在五丈原更接近于斜谷口,便于策应粮道安全。

如果诸葛亮贸然进兵武功,粮道拖得太长不说,还需要渡过渭水,在魏军主力尚在的情形下,极易被包抄。既然自己都打算住长租公寓了,那么还是谨慎一些比较好。

但司马懿不会这么想。诸葛亮头疼的是粮食问题,而他司马懿考虑的则是后方的政治压力:诸葛亮要是进驻武功,长安将近在咫尺。到时候,他必将承受朝廷内极大的压力,必须寻求与诸葛亮速战。而若诸葛亮只是驻扎在五丈原,尚与长安隔河相望,那么压力就会小很多。

当然,诸葛亮不可能知道司马懿的忍耐极限,因此不肯弄险。

两军就这样对峙了一百多天,这期间的故事,可以说相当的枯燥乏味。不久之后,诸葛亮的健康状况突然恶化,一病不起。在匆匆安排好后事后,诸葛亮随即病逝,蜀军退回汉中。

这当中,诸葛亮的生病是一个十分意外的因素。

为什么说他的健康状况是突然恶化的?这一点史无明载,但是根据诸葛亮去世前后蜀汉一方的动作,可以大致推知。

首先 ,此次北伐距离上次已有三年,期间诸葛亮一直在汉中整军讲武,囤积粮饷,为的就是此次出征。以诸葛亮谨慎的性格,如果在出征前就已经重病缠身,那么他是不可能轻易出击的。

其次 ,刘禅在得知诸葛亮病重后,急派尚书仆射李福前往军中咨询后事,众所周知,诸葛亮推荐的是蒋琬和费祎。

在诸葛亮病逝后,蒋琬由丞相府留府长史一跃成为尚书令,继而晋升大将军。类比于现在,就是从国务院副秘书长直升国务院总理。这么个火箭般的升迁速度,只可能是超拔。

蒋琬当然是诸葛亮中意的接班人,诸葛亮也确实在逐步培养蒋琬,但以蒋琬当时只有长史的职位来看,诸葛亮是完全没有做好立即准备后事的想法的。

第三 ,还关于杨仪和魏延两人在诸葛亮去世后的斗争。

根据诸葛亮临终前的部署,长史杨仪率本部人马先撤,然后是姜维所部,最后是魏延部断后。在此遗命中,诸葛亮特地加了一句:魏延要是不走,大部队不用等他,直接走就是了。(“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魏延果然不愿意走。此后,杨仪与魏延一直龃龉不断,直至兵戎相见。最终,这场斗争以魏延失败而收场。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一代名相,人生至此画上句号。

好了,梳理完了,是非自由公断,不下结论。各位丞相黑欢迎自由挥发,对对对是是是好好好,你们讲的都对,我无所谓┓( ´∀` )┏

另外,以上节选自: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