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老字号席卷泉城!这个周末从早到晚狂嗨两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社火鼓点教学视频 非遗、老字号席卷泉城!这个周末从早到晚狂嗨两天

非遗、老字号席卷泉城!这个周末从早到晚狂嗨两天

2023-06-13 14: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济南市文旅局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文化和自然/ Culture and nature

济南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几千年的历史孕育出众多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值得骄傲的是,中国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01

文化和自然遗产就在身边

文化和自然遗传日

济南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赐予了济南泉城的美誉。泉水竞涌,千泉之城;青山如岱,森林之城。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水相融,滋养一城。

摄影:李锋、陈彦

济南的自然遗产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千百年形成的文化遗产离我们也并不遥远。

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济南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史,更有着八千多年的文明史。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的遗迹给济南留下了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

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西起黄河岸畔的平阴县,经长清区,沿着泰山余脉向东经过章丘区和莱芜区境内,继续向东一直绵延到青岛。

摄影:陈铟、陈彦

齐长城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上,为中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年代最早的长城文化遗产,被世人誉为“中国长城之父”。

齐长城作为中国长城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摄影:董承华

济南灵岩寺位于泰山西北麓,依山就势,古树参天、殿宇辉煌,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泰山一并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单位。

还有中国现存最早的石筑石刻房屋建筑“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中国现存最早的单层庭阁式石塔“四门塔”、中国首次发现的史前遗址“城子崖遗址”、目前在黄河上唯一正常运营使用的百年铁路大桥“泺口黄河铁路大桥”等30余处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摄影:王琴、何延海

再加上省级和市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济南的物质文化遗产有几百处之多。

它们存在于景区、博物馆或市井之中,与人们息息相关,见证着历史,谱写着新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摄影:王琴

非遗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展示出一座城市的文化和底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非遗资源灿若星河,非遗保护与传承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非遗亦成为济南的一张文化名片。

济南非遗在创新中发展,在生活中流转,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1

非遗是好吃的

『鲁味斋』作为济南百年老字号,其味道可以说是在济南人的心头飘荡。鲁味斋的扒蹄作为其最经典的产品,更是具有极大的特色。

摄影:邵凯、王琴

鲁味斋制作扒蹄的独家传统技艺是一炸、二炖、三焖、四泡,道道工艺都不能少,最终出锅的扒蹄才能达到“酱红、琥珀色、核桃皮”的金标准。要达到这个标准,不仅对猪蹄的选材大有要求,对出锅猪蹄的质感,也同样有要求。

『黄家烤肉』由章丘黄氏家族创制,以整猪烤制、酥脆爽口、肥而不腻、久放长存而闻名。

摄影:邵凯

黄家烤肉的做法也极其考究。选取200斤左右的大猪,遵循古法,经过剔骨、划肉、腌制、支猪、牵眼、贴纸、烧炉等多道工序,吊挂在三米见方的土炉里焖烤,出炉技艺讲究全凭师傅经验。

『酸蘸儿』是济南人对糖葫芦的称呼。酸蘸儿可不是普通的糖葫芦,需要经过11道工序。它的糖衣是用冰糖、香油和泉水熬制而成的,这样熬出来才能透亮。

摄影:周文、刘宏滨

曲水亭街的“老济南酸蘸儿”是酸蘸儿非遗老字号的第四代传承人张正伦做梅花烙的手艺,已经传承了一百多年。

在时光里文火慢熬,延续了济南人“舌尖上的历史”。

福牌阿胶

陈楼糖瓜

莱芜香肠

摄影:李庆林、王啸

『福牌阿胶』『陈楼糖瓜』『莱芜香肠』『崮山馍馍』等都有着记录在册的非遗技艺,都是大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非遗美食,是流淌在济南人舌尖上的美味。

2

非遗是好玩的

『泉城兔子王』是泉城济南一张传统而鲜活的非遗IP名片,以黄河细胶泥为原料,有十几个品种,分为不同系列,有浓墨重彩的武将兔,有精致可爱的兔宝宝,还有节庆系列的鼓乐兔宝等。

摄影:邵凯

『泉城兔子王』有一对灵动的兔耳朵,白面红唇、兔面人身,或身披铠甲,或背插旗帜,或手持药杵稳坐虎骑之上,每一个造型都十分别致,广受大家喜欢。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捏面人”,从可食用的民俗面花花,到走街串巷的捏面人,再到如今传统与现代相融的面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摄影:王平

一块块红色、白色、黄色的面团,经过搓、揉、捏、点、刻等一系列动作,转眼间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人。

摄影:王琴、王平

这些高仅数寸的小巧玲珑的小面人,有的龙腾虎跃,有的亭亭玉立,栩栩如生,见者无不为之叫绝。

济南一项名为『泉水扎染』的非遗,传承人将济南独特的泉水与扎染技艺巧妙结合,致力于在生活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摄影:陈吉华

清澈的泉水与纯天然的植物颜料相遇,在这一碰撞与融合的“神秘”过程中,为白色的布料涂抹上“惊喜”的色彩。

摄影:邵凯

『泉水扎染』与一般扎染工艺的不同,就体现在它是使用泉水浸泡织物。泉水里的矿物质含量比较丰富,会激发染料的特性,让织物染出来的颜色更具有层次感。

摄影:王琴、芳子

济南的非遗技艺还有『布艺』『结艺』『叶雕』『根雕』『微雕』『蛋雕』『刻瓷』『葫芦烙画』『木版年画』『黄河沙艺』等四百多项,涵盖多个领域和类别,给我们的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

3

非遗是好用的

『商河老粗布』传统纺织技艺历史悠久,1000多年前就在商河大地产生。木制纺车,木制布机,工艺原始,步骤严格,十几道工序,十余种设计花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摄影:邵凯

『商河老粗布』质地柔软,透气吸汗,冬暖夏凉,防螨止痒,持久耐用,色彩古朴大方,传统时尚,实为绿色环保健康佳品。

济南『瑞蚨祥』历经百年仍在运营,承载着老济南的商业文化和红色记忆。

摄影:邵凯

一套套传统中式经典服装展示『瑞蚨祥』中国丝绸品牌的魅力,服装上精美的盘扣诠释着瑞蚨祥独特的用心。中式服装手工制作技艺、盘扣以及京绣等都是『瑞蚨祥』引以为傲的成果, 荣获“中华老字号”“中国丝绸第一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众多殊荣。

摄影:邵凯

『瑞蚨祥』在重视非遗制作技艺传承创新的同时,还注重非遗制作技艺的商业推广和社会公众体验,成为老百姓喜爱的、用得起的品牌。

上了《舌尖上的中国》的『章丘铁锅』圈粉无数,曾一度火爆,出现"洛阳纸贵,章丘无锅"“一锅难求”的场面。

摄影:邵凯、柴艳

“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大大小小十几种铁锤工具,一千度高温冶炼,三万六千次锻打,直到锅如明镜。”一连串的数字是对铁最有力的历练,最终赋予铁锅以生命,成就了章丘铁锅的锻造技艺。

摄影:邵凯、王琴

『鲁绣』『玉谦旗袍』『掐丝珐琅』等非遗技术也在服务和点缀着人们的生活。

4

非遗是好看的

『济南皮影戏』是山东皮影戏的一个分支,属传统戏剧,主要流布于山东省境内,同时也在河北、河南、安徽等地流传,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济南

皮影

摄影:邵凯、王平

济南在各地皮影戏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济南皮影戏。其表演声情并茂,由一人负责操作和说唱,一人负责伴奏。演唱初期采用和尚劝善念经的唱腔,后又在此基础上吸收了五音戏、西河大鼓、山东琴书等戏曲音乐,形成了清新流畅的曲调。

摄影:王平、钟福生

“85后”济南皮影戏第三代非遗传承人李娟为探索非遗文化济南皮影戏创新之路,打造出了全国唯一的“皮影女团”。同时探索“皮影+研学”模式,并打造皮影文创产品等方式,让济南皮影戏深入地走进大众生活。

『莱芜梆子』,亦名“莱芜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属于国家稀有剧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摄影:王平

『莱芜梆子』道白字正、声硬、音直,唱腔粗犷激昂、刚劲豪爽、高亢奔放,多在高音区,具有莱芜人粗犷豪爽、奋发向上的特点,乡土气息浓郁,长于体现正剧特别是喜剧,深受周边地区人民的喜爱和欢迎,被亲切地称为“家乡戏”。

前面的锣鼓队敲得震天响,后面的演出队踩着鼓点舞得起劲,一前一后一芯杆,芯杆上的孩童上下弹动,红红绿绿的彩带随风飘动,这就是国家级非遗『章丘芯子』中的“漯河芯子”,也叫“扛芯子”。

摄影:斩云剑

“芯子”是三德范大扮玩规格最高,最有影响力的节目,获国家级民间艺术最高奖项“山花奖”,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商河鼓子秧歌』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摄影:王啸

锣鼓一响,穿着喜庆的服装,踩着欢快的鼓点,秧歌队伍面带笑容地扭起来,精神抖擞、充满朝气。

鼓子秧歌

摄影:王啸

伞、鼓、棒、花、丑五种角色各具特点,阵型变换多端、进退有序,跳出了山东大汉的豪迈气势,展现了商河非遗艺人的精气神。

近年来,“非遗+文创”、“非遗+游戏”等新颖的融合形式,丰富了非遗的内涵、扩展了非遗的形式,使非遗成为文创、游戏等领域的创作资源,更深层次的融入创意产业,使非遗真正融入当下生活。

通过研学、沉浸式体验的形式,让非遗走进“00后”的视野,也让年轻人走近非遗、爱上非遗。

02

济南非遗点亮生活

文化和自然遗传日

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济南市举办非遗主题活动。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济南市主题活动

时间:2023年6月10日—11日

地点:洪楼银座商场前广场(花园路101号)

在活动中,近百项非遗项目参加展览、展示、展销,还有诸多科技新玩法、沉浸展示等新内容,赋能非遗传播推广,讲好传统文化生动故事。

摄影:邵凯

非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全人类生命的记忆。

美味的酱牛肉、烧鸡令人“垂涎欲滴”,老济南粉肚、济南酥锅绝对够味儿,甜火烧、传统糕点、麻叶香甜可口……

这些身边的美食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味蕾需求,还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化身,为广大市民带来一场丰富的传统文化盛宴。

摄影:邵凯

活动期间,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项目联动,通过搭建销售市集、直播带货等方式,集中开展非遗产品的线下及线上展示、销售活动,呈现济南非遗保护成果,赋能文化“两创”。

摄影:邵凯

来到这里,就是一场非遗文化的沉浸式体验,近百项非遗项目集中亮相,展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风采。

好品山东的“非遗宝藏”项目,如崔字小磨香油、隆盛糕点等参与其中;同时也不乏现代生活的新潮产品,比如,精致绣画的家居用品,时尚美感的瓷叫虎文创产品等。

非遗夜市燃起城市烟火气

当夜晚的灯光亮起,延续一天的舌尖非遗盛宴和非遗体验并没有结束,摇身变为非遗夜市,继续陪你嗨翻夏夜。

摄影:王琴

素六和焦枣茶、手捏陶、蜂蜜酿造技艺、双泉豆腐皮、玫瑰酒等诸多非遗项目将亮相“非遗夜市”,为城市燃起烟火气。

让非遗“活”起来、“热”起来、“火”起来,持续释放文化经济新活力。

济南非遗也“潮”起来了

近年来,数字化被越来越多地应用。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为非遗传播提供了解决新思路、发展新道路。

数字活化技术的应用,传统非遗技艺与数字科技实现结合,让传统艺术变得更加灵动。

数字藏品是数字出版物的一种新形态。数字藏品可以包括数字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等形式,精巧的面塑、剪纸等作品也可以被开发。

与实物非遗作品相比,数字藏品具有价格亲民、收藏便民等优点,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关注,成为行业热点。

开发的数字藏品,不仅能够让非遗收藏更加亲民,也让传统非遗乘上科技发展的快车。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济南市主题活动期间,“泉润非遗”数字藏品也将于活动现场上线。

摄影:王平

首期济南非遗数字藏品包括济南皮影戏、泥塑兔子王、莱芜木版年画、侯氏社火脸谱4款,价格亲民,数量有限,市民朋友可购买和收藏。

各区县、场馆非遗传承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与此同时,济南各区县也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实践活动。

历下区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邀请来自社区、街道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及爱好者为代表的的选手参与现场比赛。

市中区举办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济南市主题活动分会场展演展示活动,组织非遗项目传承人开展展演展示活动,推广宣传非遗产品及文创产品。

历城区举办黄河大集“历城集美”非遗文化市集,非遗项目传承人以展示、展演和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市民近距离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摄影:邵凯

商河县将举办第四届鼓子秧歌擂台赛,通过打擂台赛的方式吸引鼓子秧歌爱好者参与比拼,传承和发展鼓子秧歌传统文化。

此外,文化场馆、组织机构也以各类精彩活动助阵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2023年济南市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教学成果展示展演活动,学员们将带来多场生动的“汇报”演出。详情点击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山东济南:文化馆阵地开启暑期传统文化服务预热模式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将带来“非遗+民俗”专题讲座,邀请济南市著名民俗专家、非遗专家共同叙话非遗与民俗的碰撞。

济南市京剧院将举办非遗展演京剧专场,以现场演出的形式举办京剧专场展演活动。

济南市曲艺团将带来非遗相声大会,为节日带来欢笑。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进一步营造济南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

03

第七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6月9—11日,第七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期三天,万余款国潮产品荟萃博览会现场。

摄影:邵凯

第七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是商务部2023年“老字号嘉年华”重点活动之一,与第二届北方消费品博览会和首届中国休闲食品饮料博览会在同期同馆举办,规模宏大、济济一堂,共同打造一场专业化、市场化的高标准行业盛会。

摄影:邵凯

展区面积2.3万平方米,现场设置各省团展区、品牌荟萃区、食品区、粮油调味品区、医药健康区、酒水饮料区、非遗技艺区等多个展区,26省市600余家企业携万余款国潮产品荟萃泉城。

摄影:邵凯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博览会将开启探索行业主题展的创新模式,中医药是老字号领域重要行业之一,在博览会现场打造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展,聚集全国著名的中医药老字号企业组团入驻,集中宣介优秀中医药文化,提供中医药健康消费服务。

摄影:邵凯

推进面向全省的“老字号购物节”,依托老字号线下门店把博览会的促销优惠传递给更多消费者。

联袂短视频平台举办“寻味老字号直播周”,组织参展企业组团入驻直播间联合开展促销活动。

摄影:邵凯

对接电商平台持续开展线上“老字号购物狂欢节”,把品牌产品、品质消费推介给全国网友。

更多精品、更多优惠、更多选择,尽在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现场!非遗、老字号的狂欢,快去感受吧!

观展须知

展馆开放时间

9:00—17:00

观众入场方式

进入会展中心园区后,在入口处使用手机扫码登记后,方可通过观众通道进入展厅。如有疑问可现场咨询组委会工作人员。

老字号是一种品牌的凝练,历史的沉淀,是一种商脉的赓续,匠心的传承。不仅是文化自信的回归,更是百年品牌创新发展的自立与自强。

2010年,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举办,并从第四届起永久落户济南。

济南与非遗相互见证、共同成长,体现了这座城市对非遗保护、对文化建设的重视。

古老的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让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涵养出更加深厚的文化自信。

文旅快讯

“美丽之都 潮流一夏”

2023济南城市美丽季今晚启动

济南是一座古城,更是一座属于青年人的潮流创新之城。“江山代有才人出”,千百年来源源不断的泉水不仅滋养了济南“山泉湖河城”的独特自然风貌,更滋养了无数充满创新活力的“弄潮儿”。

为让青年群体充分体验济南的时尚潮流文化,进一步激活消费潜力,济南将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举办“美丽之都 潮流一夏”2023济南城市美丽季活动,从服饰、美妆、艺术、美食、演出、潮玩等多元角度放大消费能级。活动以“1+6”的形式呈现,即:一个启动仪式和“潮流妆造”、“潮流艺术”、“潮流商品”、“潮流演出”、“潮流酷玩”、“潮流美食”等六大板块。

2023济南城市美丽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将于6月10日晚在济南融创文旅城融创茂西广场举办。

撰文|排版|芳子

审核|郭松潇、王洪岩、杨毅

今日话题

Topic

你还知道济南有哪些非遗、老字号?

※声明|本文所使用的部分照片为摄影师本人和景区授权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使用,转载请标明摄影师姓名,严禁商用。

雨小荷温馨提示:出行前请及时了解目的地预约售票、开放时间、客流限制、交通等情况,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注意防暑降温。

往期精彩内容

(点击下文图片)

“艺”周开票了|来泉城爆笑一夏!开心麻花喜剧生活节欢乐来袭

夏日炎炎,来济南这些天然“空调房”度过夏天!

原标题:《非遗、老字号席卷泉城!这个周末从早到晚狂嗨两天》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