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大社团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社团的社 走进北大社团人

走进北大社团人

2023-09-19 14: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走进北大社团人——呼唤“我们”的文学社

2006/11/15 信息来源: 供稿:社团文体部

编者按:百余年来,在学生社团中,有追求先进思想的激越,有探索现代学术的沉潜,有文艺的个性飞扬,也有体育的拼搏进取,凡此均已凝聚成为北大的精神魅力的一部分,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北大人”,成为北大精神薪火相传的一种组织依托。

每一个社团都是一批社团人的理想,青春活泼的社团人们挥洒着他们的智慧和激情,成长在北大社团的舞台上。值此北大社团诞生102周年之际,北大团委与北大新闻网联合推出 “北大社团人”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我们中的我,我中的我们——访我们文学社社长昝馨

“我们中的我,我中的我们”是我们文学社的一句口号,是1997年我们文学社成立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为这个新生的文学社团所题写。近期我们采访了我们文学社的现任社长昝馨。

文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昝馨刚入学的时候,我们文学社的前辈们到中文系的迎新会上来发传单。传单上赫然写着“文学是一种生活方式”,她被这句话砰然打动了,于是在9月末吧,在三角地找到了我们文学社的招新摊点,冲过去,低着头要了一份登记表,填好表,然后拔腿就跑……

我问她为什么会拔腿就跑呢,她笑,说多少是怕生吧。因为怕生,她很少去参加活动,直到第二年的三月,她通过北大未名BBS,顺利地成为一个伪水车,于此,才真正地融入我们文学社,开始真正和大家一起,感受到了“我们中的我,我中的我们”这句话的含义和重量。 “当文学逐渐变为我生活里最重要的一部分时,我开始懂得去体察一个世界的幸福、博大,与不可捉摸的爱。对于我来说,这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采访中昝馨向我谈起,在燕园两年,她最大的收获是我们文学社。文学社就像是一个家,每一个人都是亲人。文学社一位社员的签名档,即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文学社每半年会出一期原创社刊《我们》,每次出刊前,大家会聚在一起校对和排版。去年冬天的一个深夜里,他们穿着厚重的衣服凑在一起,在二十四小时营业的粥店里忙了整整一夜,天明的时候,十四期社刊终于可以印刷了。

可以想到,这是怎样的温情。

她谈到,文学社拓宽了她的眼界,改变了曾经的轻狂。当世界一天天变大,才发觉自己一天天渺小起来。在文学社里,他们有交流,有讨论,有时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也正是因此,才使得《我们》这份刊物一直保持着自由和包容。

高贵的坚持

《我们》的第十期曾经选中一幅弗洛依德的画作为社刊封面,但最终还是换成两个少年背着渔篓在夕阳下回家的图片。他们不愿做哗众取宠的“前卫”,顾影自怜的“精英”,不愿狭隘地反抗狭隘,做作地反抗做作,这真是一种高贵的坚持。他们不搞小圈子,不与商业化合谋,他们目的纯粹。

“希望在商业化的社会中,‘我们’能坚持一个纯粹的声音。”

作为一个长期坚持纯文学观的文学社团,我们文学社平时主要的活动包括作家讲座,文学沙龙,每周推荐与讨论等各种活动。上学期他们邀请了严歌苓、黑大春等名家来校讲座,这学期计划邀请著名作家阿城、李锐等。

最后的寄语

伏尔泰说过:“我尽管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自由。”在我们文学社里,昝馨总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勇于开口,能把自己的修养和内涵毫无保留的展示给大家,从而在社团中营造出自由民主的学术和文化氛围。

昝馨说我们文学社的状态一直都很好,一直都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社团。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文学社一直在前行。她始终对北大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心存向往,更加期待在文学社能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

“这个社团是我在燕园最大的收获。我非常感激我们文学社,感激我们文学社的每一个人。我知道我会永远是‘我们’的一分子,和它一起,继续走很远的路。”

(社团文体部  程敏) 1997年5月1日劳动节,“我们”文学社在北京大学昌平园区成立,发起人为周青丰、胡少卿等人。斯时,共有社员20余人。“我们”社的成立得到了顾问谢冕、钱理群,指导老师吴晓东的大力支持。谢冕老师为“我们”题写了社名,钱理群老师则为“我们”题词“我们中的我,我中的我们”,对“我们”的含义进行了基本界定。

1997年9月,“我们”移师燕园,社员发展到百余人,成为声势浩大的重量级社团。“我们”文学社除了定期举办讲座、朗诵会、社员联谊、社外交往、文学电影放映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定期编辑出版社刊《我们》。从创立至今,《我们》已出版15期,是北大校内长期坚持的著名刊物,拥有广泛影响力。

编辑:尧华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