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工作总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工作总结

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工作总结

2024-06-28 10: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0年以来,海门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积极贯彻上级部署要求,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高起点推进区镇两级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建设,高标准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自6月10日揭牌运行以来,中心已先后接待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夏道虎,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办主任俞军等领导带队的考察团100余批1200余人次。承办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推进会、全省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工作现场会、全省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现场推进会、南通市县(市)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等会议,成功举办“最美网格员”评选及颁奖典礼。

一、强化资源整合,提升区域治理“聚合力”

海门区委区政府把加快区域治理现代化建设作为海门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来统筹谋划,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推进,形成党建引领、要素集聚、智能运用、科学规范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1.实化运行机构。以市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主体,整合海门市12345政府公共服务中心(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的机构和职能,以及市大数据中心的数据整合职能组建而成。镇级指挥平台做到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全区11个区镇(街道)均建立镇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落实专门机构,明确专人、专岗,形成上下畅通的“1+11”的现代化指挥体系。

2.强化中心职责。确定指挥中心为区委区政府全额拨款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承担发现问题、信息归集、流转交办、协调联动、研判预警、督促检查、考核评价、行政问效等职责,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集成指挥和全流程事件处置的综合监督。打通与公安、城管、环保等部门数据接口,打造线上线下同步发现,协同解决的治理新模式,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3.优化资源力量。推进各类部门单位与社会治理相关的工作平台和资源力量成建制入驻、集成化服务。市监、交通运输、城市管理、水利、公安、人社等14个部门挑选精兵强将进驻中心集中办公,全程协同作战。制定进驻人员考核制度,落实“部门进驻、联席会议、分级指挥、应急响应、跟踪问效”等闭环工作机制,有效凝聚工作合力。

二、强化数据赋能,提升区域治理“源动力”

立足“指挥中枢”定位,将区域治理指挥平台打造成全域汇聚、高度共享、深度应用的“城市大脑”,实现对城市运行的超强感知。

1.加强数据汇聚。坚持数据服务决策、数据服务创新的理念。通过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了全域数据的集中汇聚、集智分析、集成共用。目前已经汇聚了全区41个部门,1163个目录共6千余万条数据,每天数据交换量达到3万余条。对各部门数据实时接入、数据及时更新、数据信息质量有效考核,做到数据“收得下、管得住、用得好”,形成了汇聚全域数据的“海门大脑”。

2.整合政务热线。按照“应整尽整”原则,主动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涉及落地海门的热线部门进行对接,商议整合形式,制定《关于推进政府服务热线整合建设的实施方案》, 8位热线电话全部取消热线功能直接整合,对管理有特殊要求的全国、省市统一的落地在海门的5位专线电话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电话转接、设置专席、数据对接等方式整合。

3.一体受理事件。在原网格化智能应用平台基础上研发市镇一体化指挥平台,实现了县级标准版平台对接,完成了数据共享交换。搭建联动指挥系统、党建、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1+5+N”功能模块架构。统一汇聚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数字城管、微博微信等渠道数据来源,实行多平台受理,一体化处置。

三、强化共治融合,提升区域治理“协同力”

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平战结合”,完善区镇村三级权责明晰、上下贯通、层层推进的治理架构,实行“一口受理、一体派单、一台运行”,有效增强区域治理实战能力。

1.畅通诉求渠道。大力提升12345政务服务管理能力,常态化更新知识库,每月举行业务考试,严格落实岗位职责,从严考核满意情况,办好每一件诉求。实现接得更快,分得更准,办得更实,实时解答群众咨询,有效化解矛盾,倾听群众心声,打造“24小时”在线便民服务平台,有效形成政府和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全年12345在线平台共受理省、南通市平台各类诉求19万多件,及时办理率99.64%。

2.打造高效平台。建立一体化指挥中心协调联动机制,按照“平时联动,战时指挥”原则,打造协作高效的联动指挥体系,改变以往各部门、镇(区、街道)多头受理模式。统一交办来自线上、线下,网上、网上的各类诉求,形成“一门受理、一体派发、分类处置、协调联动、复核回访、督办问效、办结归档”的闭环运行模式。平台受理南通下发的危化品案件等均已办结。

3.加强实战演练。围绕热点、难点、重点、堵点事项,中心在每周参与好南通实战演练的情况下,坚持自行组织区、镇、村、网格的四级实战演练。指挥中心的联动指挥水平和网格员的实战能力均有了很大的提高。7月份以来,通过综合运用无人机、单兵、融合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联合城管、公安、卫健等多部门共开展联动演练40多次。

四、强化网格管理,提升区域治理“向心力”

合理划分网格,选优配强网格工作力量,最大限度汇聚力量资源,健全工作运行机制,注重队伍能力提升,着力将不稳定因素发现在网格、化解在网格,使网格成为防范重大风险的主阵地。

1.推进资源重组。先后对全区原划分的综合网格和专属网格进行优化调整,综合网格由1141个调整为1099个,专属网格由434个调整为202个。尤其对专属网格就配备力量、重构流程、健全机制、落实责任作了细化实化,进一步明确专属网格安全稳定工作主体责任,以及条线主管部门和属地双重管理责任。深入推进“警网融合”工程开展,拓展“警格+网格”的融合深度,出台《海门区“警网融合”质态联动考核实施办法》,明确和规范全区网格联动联勤工作要求,以考核促提升,以考核促发展,有力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成效。

2.探索力量整合。积极探索网格力量整合,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网格力量整合深化城乡社区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实施方案》和《关于继续推进基层辅助力量整合规范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的通知》,全面整合基层辅助力量,按照“1+2+N+X”模式,进一步配齐配强网格工作力量,全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网格队伍。截至目前,我区已整合各类基层辅助工作人员339人,其中流动人口协管员27人、城管监督员31人、残联理事员20人、基层辅警261人。深入开展“三官一律进网格”活动,按照“一人多格” “多人多格”的原则,全面构筑覆盖城乡网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法服务体系,提供精准法律服务。截止目前,共有警官825名、检察官75名、法官115名、律师67名进入网格。

3.主动服务大局。发挥网格精准治理机制优势,积极发动网格员参与疫情防控、退捕禁捕、城市管理、小化工排查、人口普查等重点工作,让网格机制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疫情期间,网格员共排查走访居民55万多户,核查来苏返苏人员19万多人次,排查重点地区返乡人员5000多人次,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服务3万多次。2020年全年,网格员共办理各类事件11万余件,事件办结率98.96%。

五、强化创新应用,提升区域治理“创造力”

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为“牵引器”,以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为“风向标”,以社会治理突出的难点为“突破口”,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开发应用,更好服务实战。

1.助力长江保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依托联动指挥平台,建设“智慧苍穹”长江大保护智能应用平台,开发长江禁捕退捕、智能感知、水文环境三个主题。沿江布设视频监控系统94个,巡防执法舰艇4艘,配备执法单兵装备100部,成立“海鹰”无人机中队,配备高规格无人机6架,形成了“水陆空”全天候的管控。实时全面掌握长江岸线码头、入江河流、重点采砂区、重点违捕区、污染源排口等要素信息。同时,无人机中队积极参与秸秆禁烧、文明城市创建、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常态化开展长江巡查,取得了良好效果。

2.克服治理难点。围绕社会治理的难点,在区级层面建成社会治理一张图,搭建四大模块,突出全域感知、关注网格质态、推进智慧治理、强化指挥调度,实现了对离散治理数据的汇聚共享,全区网格动态的精准掌控、区域数据的综合应用、指挥流程的优化再造。全量共享“雪亮工程”视频资源,实现所有视频点位准确上图,实时展示全区监控视频。创新建设可视化调度系统,满足对全区网格员实时远程现场指挥调度要求。

3.助力城市管理。依托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平台,以违建拆除、渣土车管理、机械化作业、清扫人员、垃圾收运等领域的监管为重点,研发运行了海门区城市管理专题图。对全区作业车辆、作业路段、完成进度等基本情况实时掌握。通过车载视频,实时查看当前作业车辆的运行情况。解决了城市管理中政府和老百姓都比较关注的环境卫生类民生热点问题,也为实时感知城区环境卫生状况并做好垃圾污染防治等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

六、强化制度建设,提升区域治理“牵引力”

以“实时实战实效”为导向,用制度压实责任,用任务倒逼应用,确保工作有方向、措施有抓手,形成考评科学、运转高效的区域治理工作体系。

1.规范考核问效。通过确立科学、明晰的考核指标,营造“平战结合”的良好工作机制。梳理形成《海门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资料汇编》,制定《海门区区域治理现代化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明确工作制度和考核要求,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范畴,严格落实考核责任,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确保区镇两级指挥中心有序高效运行。

2.加强分析研判。建立分析研判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在“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惠民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常态化开展日分析、周分析、月例会,专题研判会议,共形成日报、周报、月报、专报等120余份。有效处置城南环境污染、漫悦湾疑似医疗垃圾废物等事件138件,工作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1次。建立领导进驻指挥调度实施意见,有效发挥行政问效、监测预警等功能,领导进驻履行巡查点调、分析研判、应急指挥等职责,进一步压实了工作责任。

3.常态业务培训。建立健全区级集中学、乡镇自主学,作风建设与业务知识同步学的网格长(员)常态化培训机制。创新培训形式,精心准备培训内容,围绕阶段性社会治理热点和近期工作重心,以问题为导向,从贴近实战出发,先后进行了人民防线、群租房管理、非法金融防范等内容的培训。培训以理论讲解为主,辅以典型案例说明和现场参观展示,有效提升了网格长(员)服务基层的能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