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学记》学习和应用心得分享(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礼记学记的心得体会 优秀教师《学记》学习和应用心得分享(三)

优秀教师《学记》学习和应用心得分享(三)

2024-07-16 14: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自己从事教育类的工作也有好几个年头了,回头想想自己所经历的每一份工作,从事的每一个工作岗位,无非都是在这三个层次中辗转反侧,没有清晰的思路去成就自己,原因也无非就是这几点都没有很好的做到而已。

一、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首先反思一下自己是真的做任何事情起心动念都一心想着他人吗?很多时候都做不到,第一条就做不到又怎样继续就贤体远,化民成俗呢?想想也真的很羞愧,虽然我们都不是圣人,但是利他思想一定要有,而且努力去思过,改错,去不断地让自己多为他人考虑,直到自己真正做到起心动念都为他人。

二、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就贤体远”这个层次以前当班主任的时候就深有体会,在一个班级里,德行好的班干部非常重要,不管班里有多少调皮叛逆的孩子,一个德行好的班干部总能帮着老师制约他们,还能做好榜样去感染他们去听老师话,多学习,少捣乱,而且他们还不会去找这位班干部的麻烦,反而很尊重这位班干部。在公司里也是,领导大多都会善用贤德的下属做下级主管,如果德不配位又怎么能顺利的帮助老板从事管理工作呢。在班级里,老师都知道所有有问题的学生,其家庭基本也有问题,老师做到就贤体远了,自然会同情理解这些孩子,多和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孩子克服问题,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老师自然会很痛苦,因为没有办法去理解这些不听话的孩子,也无法面对这些孩子背后的家长。班级管理自然也不会顺利。同时企业管理也是这样,不能一味的压榨员工,而不去关心员工,尤其是有困难的员工更要多谈心,多帮助,才能收拢人心,让大家团结一致。

三、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化民成俗的层次应该是最难做到的了,很多人做不好管理,很多父母管不好孩子,估计都是输在了这一点上了。作为母亲,我现在都有点心惊胆战,孩子上大班了,马上就上一年级了,但是写个作业,学个习,录个视频都是我亲力亲为的督促才可以,感觉给孩子养成一个自己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还真的挺困难,如果一味的严格训斥,就觉得把她训的心情都不好了就厌学了,但是鼓励和说教多了,她又有点放任,各种走神,不认真。和自己当班主任时的情况也一样,自己的孩子都管不了,又如何管好别人的孩子?再反思孩子需要管吗?什么时候能管到头啊?严慈有度虽然很难把握,但是我们还是要去面对这些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万事慎于始,一开始我们就要立好规矩,树立威信,严慈有度,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向我们想要的方向健康发展,最后养成积极主动认真学习的好习惯,达到化民成俗的效果。否则就会越来越困难。

总之,今天感谢王老师给我们讲《学记》的智慧,以后不管是做管理,做教育或者做父母,思路都更清晰了一些。如果不成功,不顺利,基本上也能找到原因了。

【 尚婧婕老师】

学习:王宝寨老师的《学记思想与当代教育》第2集

分享: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 「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

今天学习的是《礼记》第二小节,玉不雕琢就不能成为精美的器具,那么人和玉一样,即使再美,如果不学习,也参悟不透这世间万物的规律,作为老师的我们,除了要要求我们的孩子每天在学习以外,自己也要多学习,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学校领导保持一条心,齐心并进,这样学校才能发展好。与天地保持一致,天地生长了万物,我们也要同天地一致,我们人生的使命是帮助周围的人物,要与天地同心同德,我们当老师是用三尺讲台帮助学生及万物的,我们的使命就是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因学习而受益,因为学习知识才可以变得更加的自律,人类的使命是共同的,天地人的故事,天地人三才。

道的根本是天地的规章制度。老师们都与天地同心同德,那么我们的老师都会更加的自律,校区整体的运营各个方面都会有所改善,始终用天地之间的道来管束自己,其实就是自己管自己了。同时用天地人三道自然合一的法则来约束自己及学生,那么这世间万物方可享自然之道而变得一片和平,同时学道可以化民成俗。古代国家管理人才是教学为先。尤其是老师,先要修自己,方可教授学生,老师本身的修行是尤其重要的,我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母亲,每日的一举一动都感染着学生和自己的孩子,所以先自己修行,修善才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本小节还学习到教师应该为“为天地立心,与天地同心,要有博爱和无私之心,为生民立命,为了每个孩子的学业,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至善。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我们要秉承这样的理念去为之而奋斗。

【 孙文倩老师】

学习:王宝寨老师的《学记思想与当代教育》第3、4集

分享: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开篇王老师抛出了三个问题引发我们思考:“1.我们从哪里来?2.我们要干什么?3.我们要到哪里去?” 这让我们思考如何做到同心同德、建立使命感、规范言行,如何实践化民成俗。

王老师讲到:学什么呢?学“道”。“道”是什么呢?《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人生的使命就是延续天地宇宙的功能,济世救人,帮助万物。以天地为心,利他为善。对于学生而言,老师不仅仅是雕刻师,更是激励师。我们要做到化民为善,陪伴学生走在成长的路上,最难的恐怕是“念始终”。“坚持”两个字,恐怕是一个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修养和品质,学生需要一种动力来促成这个品质的养成。关注是最大的动力,而这个关注者就应该是老师和家长。我们不要因为一些俗世或所谓重要的东西,忽略了这种坚持。养成一种坚持的品质,永远胜过教会学生多少知识,因为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学习。

结尾讲到大学之道,其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教师也一样,老师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要感化,并亲民教育。学习传统文化以来,感受最深的是“学习”、“坚持”。不忘初心,牢记我们教师的使命“立德树人”,做到真正的亲民。

学习:王宝寨老师的《学记思想与当代教育》第5、6集

分享:

昨天学习了如何化民成俗?就是通过教与学,具体学什么?就是学习“道”与“德”,也就是道德,还要学习善良。看看我们当今面临的学生问题,以及社会问题,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做人的教育越早越重要,这里面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也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良习惯改造的最佳时期是在幼儿园和小学,消除一个罪犯很容易,如果发现一个孩子小的时候自私心,报复心很重,那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在这时候就需要拔出怨恨、嫉妒、自私自利的种子,播撒爱的种子,感恩的种子,就可以改变他的未来。如何去播种呢?《学记》告诉我们要学道,学善。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要教他学习传统文化,学善,就可以达到孔老夫子所说“温柔敦厚,疏通知远,广博易良,洁静精微,恭俭庄敬,属辞比事”。

“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时要学会自反,反省自己的不足,学会怎样去对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自反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在告诫我们,每天多次反省自己,通过不断的总结与反思就可以让自己做的越来越好。当然,作为老师也是需要不断的学习的,通过不断的学习,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如何做到自强呢?易经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是自强不等于蛮干,需要有道可循。我们需要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积极的学习,积极的自反,自强,让自己更优秀。

【武传英】

学习:王宝寨老师的《学记思想与当代教育》第5、6集

分享:

我们已经学习“化民成俗”需要靠“教”和“学”来实现,而“学道”和“立德”又是最根本的。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今天王老师着重讲了“学道而知善,知善而后从根本解决所有问题”的道理,让人深受启发。

在我们的教育之路上遇到了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原来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从根本上去抓教育,不知道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最终才导致问题越来越多,老师和家长越来越累,社会越来越浮躁。对于幼儿园或者小学老师来说,我们肩上的任务是最重的,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同时,作为家长,我也深深感受到自己的任务也很重,因为自己的孩子也是正好在幼儿园阶段。我们作为老师或者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时刻关注到他们,帮助他们拔除各种“不善”的种子,给孩子撒入善良,友爱,感恩等各种“善”的种子,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健康茁壮的成长。

《礼记·经解》有云: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听王老师讲完,真的很想让自己身边的孩子们都能成为“温柔敦厚、疏通知远、广博易良、洁静精微、恭俭庄敬、属辞比事”的好孩子,成为国家有用之栋梁,让这些优秀的宝贝们更好的造福人类啊!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今天听王老师讲“自反”和“自强”的道理时也是深深反思了自己。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论语》中也有孟子“吾日三省吾身”,对一个人来说,养成每日都自省的习惯太重要了,没有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的不足,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就不可能改过,那就不会有进步了。科学家和成功的人致胜的法宝可能就是每日自省,每日改过,每日进步的好习惯,而我们往往就没有做到。同时我们也要“自强”,自强主要在于一个人内在的强大,有自己的人生信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关于“教学相长”,王老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不管是老师自身的教学相长还是学生自身的教学相长,都明确给我们启示:1、教别人是最好的学,在学校里我们可以建设学习小组,让孩子们通过“教”来达到更好的“学”的目的。2、讲出来是最好的内化,我们想知道学生掌握的如何,就让学生讲出来,站起来展示给大家,这也是检验成果最好的方式。3、老师要学会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让不同的孩子都散发出自己的光芒。

总之,我们要时刻谨记“孩子越小越要播下善的种子”,把“教-知困-自强(精进)-学-知不足-自反(改过)-教”这个循环圈应用到自身学习、学校教学和家庭教育中。同时好习惯非常重要,我们要坚持自反和自强的好习惯,努力成就自己。

非常感谢昂立教育机构部分老师们的心得分享!

《 思想与当代教育》第10集视频链接

《 思想与当代教育》第11集视频链接

《 思想与当代教育》第12集视频链接

《 思想与当代教育》第13集视频链接

《 思想与当代教育》第14集视频链接

《 思想与当代教育》第15集视频链接

《 思想与当代教育》第16集视频链接

《 思想与当代教育》第17集视频链接

《 思想与当代教育》第18集视频链接

《 思想与当代教育》第19集视频链接

《 思想与当代教育》第20集视频链接

《 思想与当代教育》第21集视频链接

《 思想与当代教育》第22集视频链接

《 思想与当代教育》第23集视频链接

《 思想与当代教育》第24集视频链接

推荐

《国学教育经典汇编》

亲近圣贤经典,开启人生智慧

日行一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