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端正好注音版+翻译+赏析(王实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碧云天黄花地是什么歌 正宫端正好注音版+翻译+赏析(王实甫)

正宫端正好注音版+翻译+赏析(王实甫)

2023-03-26 02: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正宫端正好注音版.jpg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拼音版注音:

  bì yún tiān , huáng huā dì ,

  碧云天,黄花地,

  xī fēng jǐn , běi yàn nán fēi 。

  西风紧,北雁南飞。

  xiǎo lái shuí rǎn shuāng lín zuì , zǒng shì lí rén lèi 。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翻译:

  碧云悠悠的天空,黄花纷纷的大地,秋天西风凄紧而猛吹,空中大雁从北往南飞。早晨枫叶红得像喝醉酒的人脸一样,都是被离人的眼泪染成的啊。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赏析:

  这支曲子通过崔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与张生离别痛苦压抑的心情。曲词很美,虽然“碧云天,黄花地”是化用范仲淹的词句,“总是离人泪”是化用苏轼的词句,但天衣无缝,融为一体。

  迫于老夫人之命,张生只得上京求取功名,他和崔莺莺两人新结鸾俦,离别之苦可想而知。这时正值深秋,景色凄凉,正好衬托了两人心境。天高云淡,满地菊花正开,本来是很美好的。但是,“西风紧,北雁南飞”,暗合离愁别思。秋霜染红了树林,本来也是很美的,可在主人公看来,是哀伤的。“晓来谁染霜林醉?”不是秋霜,而是离人和血的眼泪。不符合自然逻辑,但符合感情逻辑:这正是文学与论文不同的地方。

  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选取了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蓝天的碧云、萎积的黄花、凄紧的西风、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既是富有特征的暮秋景物,又渗透着主人公的离愁别恨,水乳交融,情辞相称,创造了萧瑟悲凉的戏剧氛围,构成了寥廓黯然的境界。“染”“醉”二字,下得极有分量。前者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若见;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人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情态。

  《端正好·碧云天》是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中的一首唱曲,是在第四本“长亭送别”一折中崔莺莺送别张君瑞赴长亭途中所唱的曲子。此曲通过崔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因离别产生的痛苦压抑的心情。全曲短短二十五个字,把天、地、风、雁、山、林和主人公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生动感人、色彩斑斓的画面,产生了和谐的韵律。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