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研究生真的比本科生好就业吗?一定要考研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好就业吗女生 2022 年研究生真的比本科生好就业吗?一定要考研吗?

2022 年研究生真的比本科生好就业吗?一定要考研吗?

#2022 年研究生真的比本科生好就业吗?一定要考研吗?|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先你要懂,这个好就业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是就业率高?还是就业薪资待遇好?还是发展前景好?

你要是算就业率,那完犊子了。本科生就业率完爆研究生就业率。

本科那个就业率懂得都懂,恨不得毕业之后给隔壁王大爷搓澡都特喵的算就业了。

但是从薪资待遇和发展前景来看,研究生普遍高于本科生。

虽然这样。

劝你一定要考研的,大概率都不是啥好物件儿。

千万千万不要想着毕业之后只有考研一条路。

有的娃娃适合考研,有的娃娃不适合考研。

并且考研的第一目的是研究学术,不是单纯的为了提高工资待遇。

如果你很讨厌学术,那你读研期间就会有一种太监进青楼的感觉,师兄师姐们忙的不亦乐乎,你在旁边度日如年。

很苦逼。

咱们来看看本科毕业之后都能干啥。

第一,就业创业。第二,考编考公务员。第三,出国。第四,考研。

没第五条了,毕业之后成天在家撅个腚啃老的不算,那样的不配活着。

明明这么多条道儿可以选,为啥非得考研?

.

什么样的同学适合就业?本科专业和院校还过得去的,对薪资要求不是顶尖的,就可以考虑直接就业。

比如我是一个一本院校计算机/电气/土木/通信专业的学生,那其实就可以考虑直接就业。

以本科的学历直接找工作是完全找得到的,并且以后的发展主要和经验/技术/人脉挂钩。

不是非得认那个学历。有的娃娃会说,哎呀我想进世界500强,没有研究生学历进不去。

少喝点82年的二锅头吧我的爹,世界500强有研究生学历也不一定能进得去。

有人又说那我宁愿用三年时间换取一个进500强的机会。

那你就去考研没人拦着你,小伙子还特喵的挺自信,你咋知道你一年就能考上。

总体来说,工科类专业,是读研三年更有价值还是工作三年发展更好真不能一概而论。

怎么选看自己适不适合,别像个铁憨憨就知道闷头考研就行。

另外,不建议本科生毕业之后直接就创业。经验不到位,失败的概率太大了。

啊,你要说菜市卖个白菜,地摊卖个袜子那也叫创业你当我没说。

或者有的娃娃父母都是做生意的,有人脉有资本,亏个十万八万不当事,你还喜欢做生意,那可以考虑创业。

.

什么样的同学适合考编考公务员。以后没有太大追求,就想安安稳稳过自己小日子的娃娃。

你也别考研了,考个公务员吧,性价比很高。

特别是女孩子,你要是想以后一个月挣个5000左右,三四线城市发展,买个80平左右的小房子,买个四五万的小破车开开,找个好男人嫁了,生个娃,养条傻狗。

你要是想过这样的生活,真的,考个公务员。

别去考研受那个活罪,把这份痛苦留给那些有需要的人。

.

什么样的同学适合出国。这一条就比较好说了。因素很明确。

第一家里有钱,第二好男人志在四方,第三不怕死。

保证以上三点,你就可以考虑出国。

去感受一下国外那香甜的空气到底熏不熏的你脑仁疼。

到时候别想家别后悔就可以。

.

什么样的同学适合考研。也分几种。

第一种肯定就是特别热爱学术的娃娃。

这样的娃娃虽然产量稀少,比较缺货,但是还没绝版。

确实我接触到的学生,每年会有一小部分真的特别爱学术。这样的娃娃加油考研,考上研之后可以无限发挥你的特长。

你会过的很快乐。

第二种就是不喜欢本专业想换个专业的。这类娃娃也适合考研。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选专业的时候,深度了解一下你的专业,了解他到底以后是干啥的。

最好把你本科专业也重新了解一遍,本科那个倒霉玩意我们都知道,啥都学,学完特喵的啥都不会。

你现在的不喜欢不一定是真的不喜欢。

我有个学生学土木的,想跨考博物馆学。当时我就很纳闷,我说大兄弟你脑血栓多少年了?为啥会做出如此令人敬佩的决定。

他说他不喜欢挖坑。

????

我说你不喜欢挖坑你特喵的学博物馆学?博物馆里哪件东西不是挖坑挖出来,还能是许愿瓶里蹦出来的?

他说这个也不用自己挖啊。

我说那特喵的谁告诉你学土木的就得自己去挖坑的。你要是就因为挖坑这一个事,你就赶紧滚回去学土木,土木就业比博物馆强一百倍。

第三种是对薪资待遇要求比较高的。一个月想赚个万八千的,可以考研。

现在研究生平均工资和本科生一比,那确实能把本科生按在地上摩擦。

第四种是想当大学老师的,现在高校老师招聘,最低也得是个硕士学历。

第五种是家庭条件很好,以后花钱不愁,就想体验一下研究生生活,或者给自己镀个金,那也成。

你要是以上五种情况,那考研吧,没问题。

如果单纯只是听信身边无良室友,学校没谱老师,还有那群跳大神的劝你考研。

你可要好好想想清楚。

现在考研和几年前考研难度差太多了,太卷了。

考不考得上不一定,考上了也不一定能给到你想要的生活。

如果真想考研,那就加油整吧,娃娃。

英语:

单词就是不用说了,单词这玩意,从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天,到你进考场的前一刻,都得背。

暑假也一样,一天60到100个,根据自己的情况来。

理想的进度,暑假期间应该是背第二轮单词了。

个人非常推荐一本monkey老师的锐记词汇。

当然啦,你手里要是有什么红宝书啊,闪过啊,也行,不用换。

只不过我个人特别喜欢这本书。

第一个,词汇量不多,把万年不考的大纲词汇给剔除了。

全书一共4000多单词,核心词汇2200多。我们只需要把这2200先背会就可以。

这些单词是考研最常考的,只要把这些单词背会,阅读文章的时候不会出现太大的障碍。

主要的方法就是词根词缀记忆法和联想法。

不会讲太多花里胡哨不好用的。

第二个,这本书自带课程,不用额外再花一份钱。

性价比非常高。

都考过研,都是从穷学生时代过来的,能省一点算一点。

语法也不说了,应该问题不大了。

每天分析三到五个长难句,应该算是基本功。

同样monkey的锐讲语法也不错。

这本书分析了考研历年真题里最经典的100个长难句。

当然啦,不是直接就把长难句拿过来就给你讲。

前期一些基本的断句,分析句子成分,都会讲的。

100个长难句都是从相对靠前的真题里面选取的,不会影响我们最后阶段的模拟测试,放心使用。

和单词书一样,买了书就自带课程。很划算。

暑假阶段更应该是注重阅读的练习。

所谓阅读的练习可不是说读懂文章就行奥。考过研的都知道,把阅读读懂不代表能做对题。阅读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非常重要。

要是暑假的时候读文章还读不懂,那证明你的长难句问题很大,进度有点慢了。

可以整一本田静的句句真研。

这本书对长难句的讲解是真滴好,比锐讲语法还要更基础一些。

哪怕是英语弟子再薄的同学,用这本书吃透长难句问题不大。

如果是做平时想积累一下外刊的,提高读阅读的语感。

那就再搭配一本锐读外刊。

英语的阅读选题基本都是选自于外刊,像什么经济学人啊,泰晤士报啊,时代周刊啊等等。

所以我们平时阅读外刊,积累一下素材,熟悉一下外刊的叙述方式,对阅读的帮助还是比较大的。

这本书优点还是比较多的。

第一,选材不是随便选的,考查了词汇方面的难度,语法方面的难度。

选择出来和考研真题难度相近的文章来做分析,太简单的没有意义,太难的咱们用不着。

第二,每篇文章分析的比较透彻。

从生词角度,重点表达含义角度,背景介绍角度,长难句解析角度,几个方面来分析一片材料。

基本能做到分析之后,就吃透了这篇外刊。

第三,划分人与自然,科学与反思, 政策与民生,企业与社会四个专题。

帮助学生建立对真题文章题材的认识,积累一些我们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常识。

学阅读的时候看这本书事半功倍。

数学:

数学暑假期间的进度,应该是高等数学上下册,线性代数,概率论,都已经学完第一遍了。

也就是基础阶段应该是没啥问题了。

暑假阶段的数学主要有两个事。

第一个事就是分模块分知识点学习,重点培养自己的数学解题方法,还有考研的出题思路。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考研喜欢把哪几个知识点放一起考,某些知识点放一起考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解,又快又准。

重点是学这个。

至于说知识点还有忘的,那就是基础阶段有遗漏,赶紧回去补。

再一个事就是刷题,数学题量必须有保证。

数学高分是做题做出来,不是听课听出来的。

可以整一套张宇1000题,1000题可以刷两遍,第一遍做这可能会稍微费点劲,第二遍做起来会轻松很多。

政治:

政治暑假主要是整理知识框架。

你要是说政治老子一点没学,就等着暑假的时候开始呢。

那大哥你稍微提高点效率,不说起步晚了,肯定是不太早反正。

先整理马原理,再整理毛概。

知识点学会了,会用了,整理出来各门课的知识框架图。

可以买一本徐涛的核心考案。

这上边的知识点比较全,把对应的章节学一遍就行。徐涛讲课还是比较有意思的,肯定不会困就是了。

另外对各个知识点也都用了框架图进行分类。

哪些是常考知识点,哪些是易错知识点,哪些是重难点,都给标记出来了。

学起来很有重点。

学完之后,把对应的选择题刷了。

很快,大题先不着急学。重要的是多选,单选基本都会,就多选拉分。

优题库和核心考案的章节是一一对应的,你要是用核心考案,就刷优题库的题。

这样比较方便。

.

或者在知乎上找找靠谱的课程,资源还是比较多的。

都是免费的,不花钱。

.

最后,没有任何一个人说,就这辈子必须得考研。考研也不是一个万金油稳赚不赔的买卖。

决定考研之前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好好考虑一下,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考研。

一旦决定考研,别想着半路又哭又闹又反悔。坚持住,可别娘们唧唧的。

我是十五

我爱你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