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课程标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研学旅行范文200字左右 研学旅行课程标准

研学旅行课程标准

2023-07-30 08: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研学旅行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第一,计划性。研学旅行不是泛泛的游学,而是纳入教育部门和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教育教学活动,是参与学生一个也不能少的集体教育活动。第二,实践性。研学旅行是学校理论教育与校外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面对自然界与社会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做”、“考察”、“探究”、“旅行”、“反思”、“体验”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体验和感受真实生活。第三,整合性。研学旅行是跨学科的综合教育教学课程,尤其是以跨自然与社会学科两大学科领域的地理学科为纽带,整合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和方法,思考、认知、解决综合性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考虑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与自我的关系。第四,开放性。研学旅行打破了学校课堂一言堂的课程格局。研学的情境是开放的,现实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有利于发散思维。研学活动是开放的,学生面向真实的世界,与开放的社会互动。第五,趣味性。研学旅行离开学生常住地,旅行经历、异地景观和研学实践容易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2.课程定位

研学旅行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是各个学段课程方案中的必修课程。研学旅行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相互补充,是中小学课程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研学旅行是学科课程内容的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既是学科课程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应用,也是对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实践检验、各学科领域学习成果的拓展和加深。研学旅行推进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研学旅行推进中小学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使各学科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突破地域限制,开展异地研学,拓展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视野,提升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品位和实效。高中地理课程是唯一将实践力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课程,地理实践力表现为考察、调查和实验,多要通过研学旅行来实现。

随着高校和高中招生考试的改革,综合素质评价成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方式,对高考和中考的影响日益突显。

研学旅行对于全面培育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学生培育各学科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重大。

二、课程基本理念

1.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

研学旅行课程帮助中小学生了解乡情、市情、省情、国情,使中小学生开阔眼界、提升家国情怀;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中小学生对党、对国家、对家乡、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全面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以真实问题情境为学生素养培育的课程内容

研学旅行必须走出校门,学生面对的不是传统课堂中抽象化的知识点和虚拟环境,而是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情境。研学旅行在课程建设、基地规划、线路选择、课程实施、教学设计、课程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以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线,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促进课堂学习与旅行探究深度融合,获得对自然、社会的真实体验,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依靠集体合作,解决现实问题。

3.以引导探究和合作学习为课程教学方式

研学旅行从教育均衡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出发,强调集体旅宿、集体研学,在改变学生个人接受性学习方式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独立探究和个性发展。在自然、社会的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突破学科界限,突破学生个性差异的局限,推进多学科融合、主题式学习,倡导研学课程资源共享、研学创意和成果分享,发展团队合作精神,培育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研学旅行的学业评价既要注重集体业绩,也要防止滥竽充数,还要进行个性化写真描述。

4.以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

研学旅行课程具有开放性,要求研学活动过程中将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相结合,将辩证思维培养作为重要的研学目标,不追求任务结果和呈现方式的一致,而是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思考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路径和表现方法。研学旅行课程又要基于一定的主题开展,要精心挑选适宜学生发展的活动内容并加以整合。实践活动不能停留在肤浅的操作层面,必须以综合思维引导操作,从实践中实现思维进阶。研学旅行的学业评价必须兼顾研究的深度和操作的合理化程度。

三、课程目标

1.总目标

研学旅行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亲近和探究自然,接触和融入社会,关注和反省自我,体验和感受集体生活,使中小学生养成价值认同、实践内化、身心健康、责任担当等意识和能力。

(1)价值认同

欣赏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国传统美德,体验社会经济巨大发展成就,尊重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理解、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培养家国情怀和人文底蕴。

(2)实践内化

在校外真实情境中,经历问题研究的过程,获得探究体验和经验,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志趣和能力,在实践中内化、提升知识和素养,培养批判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身心健康

缓解学业紧张和压力,放松身心,提高审美情趣。磨炼体魄和意志,培养吃苦的耐劳精神和抗挫能力。培养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生存能力。体验社会文明建设,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学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

(4)责任担当

适应集体生活和研学,形成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学成果和创意,提高与人交往能力。养成规则与法制意识,明辨是非,自尊自律。养成文明礼貌、宽和待人的品格以及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意愿和能力。形成社会责任感以及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和能力。在现实情境中培育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生活方式和行动能力。

2.学段目标

研学旅行课程针对基础教育三个学段,主要覆盖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共七个年级。研学旅行课程各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有很大不同,学生通过研学旅行课程培养的价值认同、实践内化、身心健康、责任担当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因年龄而导致的程度差别。本标准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价值认同、实践内化、身心健康、责任担当制定了不同的学段目标。

感受乡土河山之美,感知乡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了解当地的革命史迹,了解家乡历史和发展与祖国的关系,知道并初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形成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拥护党的意识。

了解旅行目的地生态环境优势,体会地方文化反映的中国传统美德,认知地方历史演变和现实发展中的革命传统和改革理念,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拥护党的意识。

认知旅行目的地体现的祖国大好河山、中国传统美德,革命光荣历史,理解旅行目的地历史和现实所反映的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复兴的光辉业绩和宏伟前景,理解、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培养家国情怀和人文底蕴。

实践内化

在校外真实情境中,对于给定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收集、处理简单信息,初步掌握研究问题、使用工具的简单程序和方法,学会集体生活、集体研学,能够初步提炼实践经验,整理、总结和展示研学成果,并从中获得体验乐趣,初步形成动脑筋探索、动手实践,以及与人合作、师生互动的习惯。

在较为复杂的校外真实情境中,对于给定的较为复杂的课题,能够收集、处理相关信息,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其中较为简单的科学问题,初步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分析解决问题,能够主动接受教师指导,积极参与小组分工合作,学会整理、概括实践经验,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完成较为简单的研学报告或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并能与人交流分享,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形成乐于实践、敢于质疑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复杂的校外真实情境中,面对现实问题,能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收集和处理有关信息,发现值得探究的实际问题,积极参与团队研学,制定科学的研究计划和路径,运用适合的研究方法和设备,主动争取教师和专业人员的指导,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完成研学成果的创作,展示和推广成果,获得成就感,养成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培育科学伦理和人文素养,提升实践意识和能力。

身心健康

亲近自然,体验文明,放松身心。初步学会体验生态之美,初步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初步养成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和爱美情趣,初步形成投身生态建设、文明建设的意愿。在集体生活中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磨练体魄,锻炼意志,初步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独立生活能力。初步形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开阔视野,缓解学业紧张和压力。学会发现和欣赏大自然和社会中的美,形成生态文明意识、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意愿,应用研学成果为生态建设、文明建设作贡献。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培养刻苦耐劳和抗挫折的精神和能力,形成积极锻炼的态度和健康生活的习惯。形成安全意识和行为能力,能够保障研学旅行安全。

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的情感和自然、社会审美情趣。学会自我放松和缓解学业紧张和压力。理解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的美学实质,形成陶冶情操、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能够积极评价和参与生态建设、文明建设。养成艰苦奋斗的精神、坚韧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具备安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积极参与安全建设的意愿和能力。

责任担当

置身大自然、社会和集体生活,初步了解乡情乡史及其所反映的家国关系,产生较强的爱乡爱国情感和努力学习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初步志趣,初步感受到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责任和荣誉。形成热爱集体、互爱互助、从小事做起表现自我价值的初步意识和能力。了解建设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具有参与社区服务、保护环境的初步意愿和能力。

融入大自然、社会和研学团队,理解地方实情和发展问题以及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树立爱国理念和报国志向,具有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意愿、学好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本领并付诸研学行动。形成团队意识,自觉承担研学中的责任,在研学活动中服务社会,从中体验正确的自我价值和成就感。初步具有法治意识和生态理念,自觉维护法制、保护生态环境。

学会在自然考察和社会调查中认知国情国力、国家发展前景和问题,形成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尚情操和人生观。培养集体主义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有意识有能力取得解决现实问题、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研学成果,并从中提升自身全面发展的素养。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积极参加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社会责任感。

四、课程结构

1.设计依据

(1)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升

切实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在研学旅行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中。研学旅行课程建设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线, 体现德育为先、能力为重, 认知为基础, 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研学活动的文化性、科技性、自主性和社会性, 让学生通过研学旅行, 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提升终身发展所需的情商和智商, 做全面发展的人。

(2)社会转型发展的需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关键阶段, 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政治体制发生深刻变革,社会文化自信不断提升且文化日益多样化。时代背景对当前和未来的人才需求体现出重质量和多元化的趋势。研学旅行课程必须顺应社会发展, 提供现实的、探究价值高的研学资源,满足学生深入探究和多元化学习的需求, 帮助学生培养生活技能和集体观念, 养成自理自立、文明礼貌、互勉互助、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等优秀品质和精神,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3)学科融合综合教育的趋势

当前突显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关注学科融合, 打破学生偏科局限。研学旅行的课程包括地理类、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 这些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内涵丰富, 涵盖中小学各个学科。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将面对自然和社会复杂情境中的真实的问题, 需要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因此, 研学旅行是我国当前以学科教育为主的情景下试行综合教育的重要途径。

2.结构

研学旅行课程需要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三个学段七个年级实施, 原则上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在完成要求的研学旅行课程后, 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 各学段的研学旅行范围可以在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拓展, 比如小学阶段也可开展国内的研学旅行,甚至到境外进行研学。

研学旅行课程可分为地理类、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类别。每次研学旅行活动可以以某一类别的课程内容为主, 更鼓励多种类别课程内容的融合。

小学阶段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应以游览、观光、体验为主, 重视游戏性、艺术性内容, 减少讲授, 以满足这一年龄段学生好玩、喜动的天性。初中阶段的研学旅行课程应设计更多理解性内容, 适当增加竞赛、参与、探索性内容, 以满足这一阶段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高中阶段的研学旅行课程内容要以知识的拓展、理论的应用、综合性体验、研究性学习为主, 辅之以观光、考察、游历等活动。

3.学分与课时建议

研学旅行课程必须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修课程, 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研学旅行有课时保障,高中阶段的研学旅行有相应的学分。高中学生的研学旅行学业水平和表现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研学旅行要求集中食宿, 即每次研学旅行至少要在外留宿1夜。因研学旅行课程条件、内容与形式多样, 难以统一要求研学旅行时间, 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每学年累计研学旅行时间和每次研学旅行时间, 尽量错开旅游高峰期, 但是必须保证在三个学段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五、课程内容

依据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本标准将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划分为地理类、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六个方面。本部分不进行学段的细分, 各学段开展研学旅行时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课程内容进行。

1.地理类

地理类研学旅行内容包括地理位置与地名、地理要素与景观、地理环境、地理标志、人地协调观与地理审美等方面, 主要体现地理、科学、艺术等学科在研学旅行中的作用, 借助地图、地理信息技术等工具, 依托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 通过自然考察、实验、社会调查等形式, 探究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 人口、聚落、经济、文化、社会等人文地理事象, 进而发现该区域存在的人地关系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地理类研学旅行课程使学生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从中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地理类研学旅行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如下表所示。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地理位置与地名

●实地确定地理位置与地名,认知和评价区域地理位置特征,了解当地地名与政区沿革的关系。

●实地确定旅行线路、区域范围,制作简易地图。

2.地理要素与景观

●实地认知地理要素与景观,了解其区域特征及成因。

●了解地理要素与景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地理环境

●实地认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评价当地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对区域决策提出初步意见与建议。

4.地理标志

●实地认知和应用区域地理标志。

●实地了解和推广地理标志产品。

5.人地协调观与地理审美

●践行人地协调观,检验和提升核心发展素养。

●认知和实行地理审美。

●遵循野外作业规范,使用地图、定位仪器、测绘、观察、观测等装备,获取第一手自然地理信息。

●遵循社会调研规范,使用调查量表、统计工具等,获得身临其境的社会地理信息。

●遵循取样、实验规范,使用取样、实验装备,采集岩矿、空气、水、土壤、生物、资源、物产等实物样品,进行地理实验。

●遵循图文收集规范,收集自然、人文、区域的地理资料、文件、文献等的纸质、电子版本。

●走访社区、部门、机构、行业、企业等,开展观察、体验和访谈。

●遵循有关规范,对实践活动进行文字记录、填图、简易地图和统计图表绘制、声像摄取录制等,使用地理信息技术等建设地理信息库。

●参与生态、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的建设实务。

●遵循安全规章,使用安全防护、救护装备,保障研学旅行安全有序。

●采取小组合作与个人分工独立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考察、调查、实验、体验、旅游,探究、讨论、辩论、分析、评价、鉴赏、发现,创作、

交流、展示等活动。

●提交考察、调研、实验、评价、建言等报告和绘制的地图、创作的作品等,展示、交流研学旅行实践成果。

2.自然类

自然类研学旅行内容包括欣赏自然现象与景观、自然资源与灾害、自然生态、自然规律等方面, 主要体现地理、生物、科学、艺术等学科在研学旅行中的作用, 借助生态、林草、地质、水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 依托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矿山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生态旅游区等自然保护地, 深入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协调人地关系机制, 进而宣传保护环境的理念, 参与和体验环境保护志愿者工作, 从中培育科学精神、社会参与等学生发展素养。自然类研学旅行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如下表所示。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自然现象与景观

●现场识别自然现象与景观,认知其成因。

●发现、欣赏当地自然现象与景观的美学特色。

2.自然资源与灾害

●现场认知自然资源与灾害的价值与危害,了解其成因。

●认知当地自然资源与灾害的区域特征、提出对当地对策措施的初步评价和改进建议。

3.自然生态

●实地感受自然生态状况,了解区域自然生态特征及成因。

●提出对当地生态建设的意见、建议。

4.自然规律

●实地印证所学自然规律,分析综合性案例。

●应用自然规律,发现、分析、解决具有当地特殊性的自然科学问题。

●遵循野外安全防护规范,通过考察、采样、实验等方法,开展合作学习,深入探究当地自然现象与景观。

●借助电子数码设备,摄录自然现象与景观声像,经后期制作,加以展示。

●走访政府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部门,调查代表性企业,访问相关网站,收集当地文献资料、统计年鉴等,考察资源赋存地,召开模拟意见咨询座谈会,评估当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提出整改意见。

●走访政府应急管理等部门,调查地质、地震、气象、海关检疫、图书、档案等相关机构,访问相关网站,收集当地文献资料、灾害及救灾记录,考察灾害遗迹,访谈相关居民,举办模拟论坛,探讨当地自然灾害的成因,提出防灾、减灾建议。

●走访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等部门,实地调查生态环境破坏与修复问题,运用相关测量和实验设备实测和分析空气、水、土壤、植被等的理化性状,访问相关网站,收集当地文献资料,作为志愿者,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以“负氧离子浓度变化”“植物精气与人类健康”“生物入侵及防治”“蔬菜生产安全”等为主题,举行专题模拟听证会,提交会议备忘录。

●开展“跟着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语文)课本去旅行”活动,通过考查、调查,比较课本上与真实情境中的自然规律及其表现,应用自然规律,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提交、展示、交流及相互评价研学实践成果。

3.历史类

历史类研学旅行内容主要包括历史遗迹、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聚落、纪念场所、历史题材艺术、家国情怀等方面, 主要体现历史、思想政治、社会、语文、地理等学科在研学旅行中的作用, 借助历史考证、社会调研、人文探究、文艺鉴赏等方法, 依托历史遗迹、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文艺展馆等人文遗产, 欣赏、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哲学智慧、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特色、传统科技工艺创造、历史名人名事声誉等, 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革命传统。历史类研学旅行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如下表所示。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历史遗迹

●现场识别历史遗迹,认知其年代。

●还原遗迹的历史环境,了解名人名事。

2.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场识别、认知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感受、体验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传统。

3.历史聚落

●了解历史聚落的文脉与文化价值。

●体验历史聚落的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活。

4.纪念场所

●了解纪念场所的历史观念。

●评价、弘扬纪念场所的精神和价值观。

5.历史题材艺术

●感受、欣赏历史题材艺术。

●初步学会历史题材艺术创作。

6.家国情怀

●践行、提升家国情怀素养。

●传承优良传统,树立文化自信。

●参观古聚落、古遗址,访谈当地居民,走访政府住房与城乡建设、侨务、民族、宗教、文化与旅游等管理部门及图书、方志、档案、谱牒、文史、建筑设计、文化创意、艺术创作和演艺等相关机构,

访问相关网站,收集当地文献资料,实地拍摄、测量,复原历史,举办专题研讨会、模拟考古发现发布会等活动。担任志愿者,参与寻根恳亲、乡愁体验等活动。

●参观老革命根据地、革命活动和战争遗址、红色名人名事纪念场所,访谈当事人和相关人员,走访宣传、党史、民政、文博等部门及图书、方志、档案、文史、文艺术创作和演艺等相关机构,访问相关网站,收集当地文献资料,实地体验环境与生活,担任志愿者,参与革命文化整理、革命文物保护、老革命根据地扶贫脱贫等工作,举办革命节庆或纪念活动、革命传统传承培训营、红色故事会、红色文艺创作班、红色文化采风展等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

●观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题材艺术展示和演艺,参与抢救、整理民间语言文学、故事传说,学习和实践工艺、演艺,举办文化遗产传习拜师,传统工艺、演艺宣传展示和传承学习汇报演示活动。

●提交、展示、交流及相互评价研学实践成果,召开学校、学生和家长参与的总结、交流汇报会。

●召开学校、学生和家长参与的恳谈会,以汇报、交流、展览等形式展示研学成果。

4.科技类

科技类研学旅行内容主要包括科技发展、科技研发、科技建设、科技伦理等方面, 主要体现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学科在研学旅行中的作用, 借助现代人工智能、VR、AR、3D打印等技术、科学探究和实验方法, 依托科技馆、科技活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家重大工程、现代产业园区等场所, 通过参观、培训、实验等形式, 培育学生科学伦理、创新意识、劳动观念等素养。科技类研学旅行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如下表所示。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科技发展

●实地认知科技发展过程及区域特征。

●评价科技发展成果对当地社会发展的贡

献。

2.科技研发

●初步学会科技研发程序、方法。

●参与、实践科技创新。

●参观科技场馆,体验科技实验、游艺设施,听取解说,参与互动,走访政府科技等管理部门及图书、科技情报、档案、方志等相关机构,访问相关网站,收集当地文献资料,调查科技重大项目的当地受众,撰写科技发展调查报告、科技实验报告,举办科技伦理讨论、辩论会,举办模拟科技立项论证会,结合校内设施开展小发明、小创新活动及举办成果展示汇报会。

●参观高新技术开发区、高科技企业、高新农业园区、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科研机构和台站,体验实验、生产设施,听取解说,开展调查,走访政府科技工业与信息化、农业与农村、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保护、国防、教育等管理部门及图书、科技情报等相关机构,访问相关网站。

3.科技建设

●现场体验重大建设项目中的科技应用。

●参与科技建设,对当地科技建设提出意见建议。

4.科技伦理

●评价现实科技项目中的科技伦理,在实践中提升科技伦理素养。

●感受、创造科学美。

收集当地文献资料,调查科技成果的当地受众,撰写科技应用调查报告、举办以“科技与生活”“科技与社会”“科技与城乡”“科技与环境”“科技与海洋”“科技与军事”“科技与艺术”“科技与人生规划”等为主题的讨论、辩论会,举办模拟科技立项论证会,结合校内设施开展与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合作的科技活动,定期举办成果展示汇报会。

●参加学校与社会合作举办的以物种培育、农产品二维码追溯、无人机、3D打印、机器人、绿色用品、互联网营销、艺术科技等专题科技竞赛。

●参加国际、国家和地方科技社团、机构举办的各种专题科技考察、团队、课题、竞赛等活动。

5.人文类

人文类研学旅行内容主要包括人文特色、社会发展、人居环境、文化建设等方面, 主要体现思想政治、历史、社会、地理等学科在研学旅行中的作用。借助社会科学调查、研究、评价、决策等方法, 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发展展馆、城乡聚落、战略发展项目、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民族聚居地等社会研学基地, 重点感知新中国建立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探究当前我国转型发展的重大问题与发展战略。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社会责任感等素养。人文类研学旅行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如下表所示。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人文特色

●实地感知、欣赏人文特色,了解其成因。

●初步评价区域人文特征及其发展前景。

2.社会发展

●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和现状。

●初步评价区域社会其发展质量,发现其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3.人居环境

●体验当地生活条件及其与城乡建设的关系。

●评价区域人居环境质量,提出改进意见。

4.文化建设

●感受当地文化建设成果,欣赏文化艺术特色。

●评价区域文化融合传承与发展创新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

●参观博物馆、文化馆、艺术场馆,开放的民族、宗教文化场所,访谈当地社区居民,走访政府文化与旅游、侨务、民族、宗教、台港澳事务等管理部门及图书、方志、档案、文史、建筑设计、文化创意、艺术创作和演艺等相关机构,访问相关网站,收集当地文献资料和艺术作品,实地摄录当地代表性人文景观与活动,参与民俗节庆、文化艺术活动,旅居当地民宿体验生活,参与中外、祖国大陆与台港澳的文化交流活动和担任志愿者,举办文化交流会、文化专题研讨会、文化旅游展示会等活动。

●游览市容乡景,参观城乡社区、城乡规划场馆、商业娱乐场所、休闲健身场所、地方特色服务餐饮场所、教育培训机构、医疗养生机构、体育运动场所、温泉服务设施等地,走访政府发展与改革、规划、园林、水利、住房与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与旅游、卫生与健康、

民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部门,访谈当地社区居民,到图书、档案、建筑设计、文化创意等相关机构,访问相关网站,收集当地文献资料,参与当地社会活动、社区活动,举办社会、城乡、生态等建设的展示会、研讨会、辩论会,为当地社会发展作出评价,出谋划策。

●观摩文化创意、工艺、演艺、竞技,收集文化艺术作品,学习和实践工艺、演艺、运动,举办艺术推介展示和学习成果汇报演示等活动。

●参观各行各业的企业、专业市场、物流场站,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观摩各种业态的商务活动,走访政府发展与改革、工业与信息化、商务、农业与农村、财政、交通运输、水利等管理部门及图书、档案、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协会等相关机构,访问相关网站,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实地摄录经济、商务活动,参与各行各业专业研讨、营销、交易等活动,参与体验开放的生产、服务工作,举办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会、模拟商务营销会、模拟投资洽谈会等活动。

6. 体验类

体验类研学旅行内容主要包括体育与拓展运动、劳动与创业、集体生活等方面, 主要体现劳动技术、信息技术、体育、艺术等学科在研学旅行中的作用, 借助现代生产方法和技术、身心发展理论和方法, 依托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团队拓展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军营、体育训练基地、现代生产企业等场所, 通过从事生产劳动、军事训练、团队拓展、职业体验、体育培训等形式, 达到身心体验、精神提升和团队协同等目的, 培育自我发展、健康生活、勇于拼搏、团队合作等素养。体验类研学旅行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如下表所示。

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体育与拓展运动

●参与、体验社会体育运动,学会减压放松,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参与、体验竞技体育、军事训练与拓展运动,提升刻苦拼搏意志、团队合作竞争意识以及相应能力。

2.劳动与创业

●参与、体验劳动与职业训练,培育劳动与职业素养和技能。

●参与、体验创业训练,激发潜力,培育创新意识和能力。

3.集体生活

●体验、感受集体旅行、生活和研学活动。

●培育集体荣誉、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等意识和习惯。

●走进体育场馆,观摩体验赛事和运动训练,参与体验运动,接受运动培训,组织团队进行集体竞赛。听取、体验、宣传健康生活和运动养生培训。

●走进野外训练基地、营地,观摩、参加力所能及的野外拓展训练、军事训练、野外生存训练、山地运动、野外探险、定向行军、骑行驾驶等具有挑战性的活动,组织团队,集体竞赛。

●走进劳动实践基地、营地,厂矿、乡村,亲身践行劳动过程,体验创业、工匠、团队等精神。

●走进创意工作室、创业孵化基地等场所,观摩创业、创意工作,体验个性化创意、集体创新的过程。

●集体参加志愿者活动,服务社会、社区、弱势群体。

●应用体育、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课程学习成果,学习、践行安全防范规则和措施。

●举办体验活动实践成果汇报、展示会。

六、课程建设

1.研学旅行基地建设

研学旅行基地, 是富含研学旅行资源和具备研学旅行设施的研学旅行场所。研学旅行基地的申报和设置, 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研学旅行基地有不同的类型层次。

(1)基地标准

·具备法人资质, 可合法接待研学旅行。

·地理位置适宜, 交通便利, 周边非人口或娱乐设施密集的地区。

·安全条件、措施与设施完善, 不受自然灾害或人为危害的威胁。

·研学资源、产品和设施具有相当的规模、相关特色和一定的示范意义。

·研学课程开发较成熟、有特色, 能保证较高的研学效益。拥有较高水平的研学导师、服务人员。

·管理体制、机制较完善, 发展规划合理, 建设和经营有方。

·申报和推荐程序符合规范, 由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置, 监管评估认可。

(2)基地建设

·建设课程与研学教材, 通过教育部门审定。

·建设研学场所与设施, 通过教育及相关部门的审查。

·建设管理机构及制度, 获得上级部门批准。

·建设研学导师团队, 持续通过资质考核。

(3)基地类型与层次

基地分综合型、专门型两种。专门类型的研学旅行基地有各种教育基地、纪念设施和遗址、展馆、自然保护地、生产场地、科研中心、代表性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综合型基地是兼具两种及两种以上专门型基地功能的综合型研学旅行基地。

专门型和综合型研学旅行基地均可针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等不同的学段开展活动。研学旅行基地分为国家、省、市、县等级别。

2.研学旅行线路设计

研学旅行线路, 由研学旅行地点串联而成, 不只是旅行交通路线, 而且是研学过程逐步展开的探究路线。广义研学旅行线路, 可以串联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狭义研学旅行线路, 可以是空间尺度较大的研学旅行基地内部的研学线路, 串联研学旅行实践点。研学旅行线路的选定和设计, 必须符合相关标准。

(1)线路标准

·所经由的地点、道路能合法开展研学活动。

·安全条件、措施与交通服务设施完善, 不受自然灾害或人为危害的威胁。

·具有研学旅行产品性质, 可以作为一次研学旅行的预订产品。

·遵照研学旅行课程标准, 可以据此完成一次研学旅行的全过程和全部任务。

·研学资源、产品和设施集中, 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旅行路线合理, 便于开展研学, 时程长短适宜。

·积累一定的研学旅行经验, 研学活动效果好, 线路设计比较成熟、稳定。

·能兼顾集体旅行与集中研学的良好成效, 能避免“只研不旅, 只旅不研”的现象发生。

·管理、运行、维护的体制、机制完善, 可持续发展。

·具有一定的弹性, 适用面较广。

·设计和投产程序符合规范, 由教育主管部门及交通等相关部门批准、监管和评估。

(2)线路设计

·实地勘探, 确定走向、路程和时程, 把握好旅行效率与研学效益之间的关系。

·规划沿线交通、服务设施, 必须支持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 通过教育、交通等相关部门的评审。

·设计适应天气变化的沿线休憩、服务设施, 配置医疗卫生设施、公共厕所等。

·配置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所必须的沿线指示、解说设施。

·配置安全保障机构, 预警、警示设施。

·规划管理体制、机制。

(3)线路类型

·研学线路分专题型和综合型两种。

·专题型是研学某一专门主题旅行线路, 包括地理类、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方面专题线路。

·综合型研学线路是多学科、多领域综合研学的旅行线路,关键是探究不同主题之间的关系。

·专题型和综合型线路均可用于小学、初中和高中等学段,综合程度不同。

·研学旅行线路分为国家、省、市、县等级别。

3.研学旅行实践点设置

研学旅行实践点是开展研学活动的具体地点, 在相应的实践点开展不同的研学任务。研学实践点的选择和设置, 必须符合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实践点选取标准。

(1)实践点标准

·研学旅行线路上, 研学资源、产品、设施集中, 具有地方特色。

·地势较为平坦、相对开阔的地区, 能够支持集体集中研学活动。

·符合研学旅行线路规划, 满足研学旅行课程、专题研学活动开展的要求。

·不是人流量大、商业活动较密切的场所。

·不是自然灾害、人为危险经常发生的地方, 应急预案、应急设备配置齐全。

·向教育和相关部门报备, 接受教育部门监管、评估。

(2)实践点研学任务

·依据研学目标, 遵照研学课程标准, 编制实践点研学任务清单。

·围绕实践点研学主题, 面对真实情景, 激活习得知识, 现场收集信息。

·体验现实复杂情境, 发现与主题有关的问题, 提出问题。

·应用有关信息、知识, 通过思考和实践, 分析问题, 探究问题机制、成因。

·针对现实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实践点任务的数量和难度应有弹性, 适应不同学段的需求。

·研学形式多样化、合作化。

·研学成果提高到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4.研学旅行营地建设

研学旅行营地, 是能够接待一定规模的研学旅行中小学师生集中食宿的服务场所。富含研学旅行资源和具备研学旅行设施的研学旅行营地, 也可以兼作研学旅行基地。研学旅行营地的申报和设置, 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研学旅行营地有不同类型层次。

(1)营地标准

·具备法人资质, 可合法接待研学师生食宿。

·教育部门已有的、符合研学旅行食宿接待要求的中小学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军事训练等的基地。

·地理位置适宜, 交通便利, 不是人口或娱乐设施密集的地区。

·接近研学旅行基地和线路, 来往交通便利。

·安全条件、措施与设施完善, 不受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的威胁, 有监控、应急预案。

·食宿及相关服务设施具有相当的规模、相关特色和一定的示范意义。

·研学旅行接待服务较成熟、有特色, 食宿服务质量较高, 服务人力资源水平较高。

·具备基本的医疗保障条件, 周边有医院。

·公共经费来源稳定, 财务管理规范。

·管理体制、机制较完善, 发展规划合理, 建设和经营有方。

·申报和推荐程序符合规范, 由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置, 监管评估认可。

(2)营地建设

·规划研学旅行接待服务功能、设施, 通过教育部门审定。

·建设餐饮、住宿、交通、安全等设施, 通过教育及相关部门的审查。

·建设管理机构及制度, 获得上级部门批准。

·建设专业服务与生活指导团队, 持续通过资质考核。

(3)营地类型与层次

营地分综合型、食宿型两种, 综合型营地兼有研学旅行基地的性质。营地还分公益型营地和市场型营地。专门类型的研学旅行营地可针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等不同的学段。研学旅行营地分为国家、省、市、县等级别。

5.研学旅行教材建设

研学旅行教材是研学旅行教科书、研学旅行指导书、研学旅行读本、研学旅行用书等的统称, 包括正式出版物和适用时空灵活性的非正式出版物。

(1)教材标准

·属于实践活动教学用书, 不同于课堂教学学术型课程教材。

·必须能够指导师生研学旅行所有行为, 包括师生互动行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行为、多学科教师协同指导行为。

·必须适用研学旅行全过程, 包括行前预备、旅行研学、行后总结评估和成果推广应用。

·区域性、部门性教材必须具备范畴内全局指导意义, 应通过相应教育主管部门审定。乡土性、校本性教材是地方、学校研学旅行接受教育主管部门检查评估的重点之一。

·地域性教材必须兼顾域内外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需求。

·可以分学段编制, 也可以综合编制, 综合性教材必须满足不同学段的选学需求。

·提供充足的研学旅行所需知识、信息, 作为研学活动的基础。

·重点放在研学旅行活动上, 必须包括认知活动、操作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等, 保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教材内容

·研学旅行的意义、目的和具体目标。

·研学旅行的组织开展及其过程。

·研学旅行的知识基础。

·研学旅行的基地、营地、线路、实践点及其活动任务。

·研学方式、方法和装备。

·研学旅行的成果与评估。

·研学旅行的注意事项与应急措施。

(3)教材体例示例

·前言: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定、教材依据。

·知识认知基础:各专题概述, 认知引入 (活动引入、趣味引入、时事引入等) , 知识阐述, 知识链接。

·实践活动指导:实践活动目标, 实践活动线路, 每条线路上的实践活动点, 每个实践活动点上的实践活动任务清单, 实践活动方法。

·研学旅行注意点 (安全警示、行动提示、活动装备等) 。

·附录:专题活动攻略等。

·图表:地图、示意图、景观图、资料表等。

(4)研学旅行教材示例

为了推进福州市的研学工作, 福州市教育局委托中学地理李文名师工作室编撰了《寻美福州》研学旅行读本, 可以作为研学旅行地域性教材的范例。

《寻美福州》一书力求展现福州作为山城、水城、泉城、榕城这一历史文化名城得天独厚的研学教育资源, 将全书分为锦绣“三山”、千年“水都”、温泉之都、清新榕城、风情“闽都”、历史名城、江海港市、宏图福州八个章节。该书的每章从福州的历史、地理、人文等角度设计前言作为引入。每章设计两节的内容, 每章的第一节做基本知识介绍, 并设计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作为该节的导入并串起本节主要内容的核心问题。第一章第一节设计的想一想问题为“查查福州地形图, 想一想福州有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你知道为什么福州又称‘三山’吗?”;第二章第一节设计的说一说问题为“生活在福州的你, 熟悉周边的哪些江河?”。每章的第一节还设计知识链接栏目作为正文内容的加深和补充。第一章第一节就设计了“城外的山”和“福州平原”两个知识链接栏目。每章第二节的开始呈现研学活动目标。第一章第二节设计的三个活动目标为:登山涉水, 领略亚热带山地自然景观之美;探寻摩崖题刻和千年古寺, 感受历史文化遗迹之美;发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之美。为了达成活动目标, 每章第二节还设计了多条研学实践线路, 线路又以实践点作为具体的研学活动地点, 每个实践点配以任务清单, 使得研学活动有目标, 有任务, 实现以点带面、以研导行的目的。第一章第二节设计了登鼓山、赏鼓岭, 感受福州的山川形胜和人文历史故事;登云顶、探深谷, 感受云山胜景的大自然神奇造化两条研学线路。第一条研学线路由登山古道、涌泉寺、灵源洞、鼓岭-鼓岭老街、鼓岭-柳杉王公园五个实践点组成, 五个实践点都配有任务清单。第一个实践点登山古道的任务为“观赏古道两旁岩壁上的摩崖题刻和古道上各亭子的构造, 说一说这些历经千百年风雨的题刻为何大多依旧清晰可见”, “找到‘去私救国’和‘欲罢不能’题刻, 说说你对它们的认识”。每章第二节的最后还设置“温馨提示”栏目, 主要是对研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和注意事项等进行提示。全书配以大量的卫星图片、景观照片、地图、示意图等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和实践任务。整本书设计巧妙, 排版精美, 是优秀的地域性研学旅行教材。

七、课程实施

1.教师指导

教师指导对于研学旅行作用重要,不可或缺,指导教师不可由一般导游等人员替代,需要有专业的研学指导教师。

(1)指导教师资质

研学旅行指导教师的资质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认定,指导教师必须持证上岗。高校不同层次的教师教育专业应当设置研学旅行指导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学位,尤其是依托地理、旅游等专业,规范培养研学旅行指导教师。学校教师,尤其是地理、旅游等专业背景的教师,以及各行各业专业人员、旅游行业导游、会展行业解说员等必须经过教育部门系统培训,通过考核取得资质。必须杜绝研学旅行市场指导教师滥竽充数的乱象。

(2)指导教师职责

1、在研学旅行活动中,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达到综合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活动目标。

2、贯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标准,开发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教材。

3、参与建设研学旅行活动基地、营地。设计研学旅行线路及其实践点的活动任务。

4、组织带领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活动全过程,在野外或社会现场指导研学活动的开展,在室内进行必要的讲课、个别辅导。

5、评阅学生研学旅行作业,公正、客观、科学地撰写学业评语。

6、管理学生的集体旅行、集体食宿、集体研学。做好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沟通协调,共同完成研学旅行教学任务。

7、开展研学旅行教学研究,参与基于研学旅行的学校教育课程和升学考试的改革。

8、教育、监督学生遵纪守法、注意安全。

(3)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成功与否是研学旅行是否有效的关键。教学设计要达到下列要求。

1、明确研学旅行在学段课程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研学旅行活动目标。

2、明确研学旅行活动的重点、难点和风险,制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规避风险的预案。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4、综合运用多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综合培育多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5、综合运用多学科考察、调查、实验等研学方法,切实引领学生从真实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现实问题。

6、注重研学旅行成果的实践生成,留出适时修改和调整教学设计的空间。

学生研学

学生研学是研学旅行活动的主体,学生研学的要求如下。

(1)预备学习

1、了解研学旅行活动的背景、意义、地位。

2、研习研学旅行教材,收集相关资料。

3、初步了解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线路。

4、准备研学旅行装备、生活用品。

5、了解研学旅行目的地、自然环境、社会习俗, 做好吃苦克难、规避风险的身心准备。

(2)实践探究

1、按照研学旅行教材、学案,服从组织安排,遵循计划,规范参与研学旅行活动,遵守研学旅行纪律。

2、主动、积极体验研学旅行活动过程,把握好独立思考、自主操作与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之间的关系。

3、认真观察、调查,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提出问题,参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4、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在实践活动中争取发现问题,在分析问题中思考设计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实践。

5、面对真实情景,积极整合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多学科方法,抓住独立思考、自主提出解决现实问题意见的机遇。

6、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 参与集体讨论和辩论。

7、安排好生活与学习,形成适应集体旅行、集体研学的节奏,关心同学,关心集体,养成团结互助的品格。

8、遵纪守法、履行安全规范。

活动管理

活动管理是研学旅行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对不同行政和教育管理部门的活动管理建议如下。

⑴学校管理

1、建立研学旅行管理体制,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课程教学计划,组织开发或选用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或选用研学旅行线路、制定详细的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方案。

2、因校制宜或跨学科合作、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计划,按管理权限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3、对研学旅行方案作安全性审核,做好应急预案,组织研学旅行导师、教师先行实地考察,制定安全注意事项,做好行前安全教育工作,确认出行师生购买意外险,投保校方责任险,与委托方、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

4、以地理教师为主,组织研学旅行导师队伍,开展导师培训,出台政策、建立制度,调动教师参与研学旅行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组织对研学旅行的考核评估,将其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6、建立学校与社会合作开展的研学旅行机制,组织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建设研学旅行支持平台。

7、负责沟通学生监护人,及早告知监护人研学活动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费用收支、注意事项等相关事宜。

(2)教育部门管理

1、制定辖区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和实施规划,组织制定辖区研学旅行课程标准、编制辖区研学旅行课程教材。接受学校制定校本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报备。

2、组织制定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线路的准入标准、评价体系和退出机制,接受企事业单位建设辖区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线路的申报,审定批准辖区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线路的设置。

3、牵头建立辖区相关部门协同实施研学旅行课程方案的体制机制,召集各部门有关负责人举行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研学旅行相关问题,保障研学旅行顺利开展。

4、建立和监督实施学校或委托单位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责任制,监督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

5、接受学校各次研学旅行活动计划、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线路选用及安全保障措施的报备。

6、建设辖区研学旅行网站,推进辖区研学旅行智慧化,对外宣传辖区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线路,吸引辖区外学校来本区进行研学旅行。

7、建立针对学校开展的研学旅行工作的检查评估机制,并组织实施。

8、组织辖区研学旅行师资和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线路管理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准入和淘汰。

9、组织辖区研学旅行教学研究。

(3)相关部门协调

1、政府各相关部门建立各自协助支持教育部门开展研学旅行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保障研学旅行顺利实施。

2、部门负责人参加辖区各部门研学旅行工作联席会议,及时解决本部门负责处理的问题,落实本部门的分工。

3、制定和落实本部门支持研学旅行的优惠政策, 监督学校实施政策,评价政策实施效果。

4、协同开展研学旅行的宣传和智慧化工作。

学业评价

学业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研学旅行课程的建设和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定研学旅行的学业水平。

(1)评价原则

1、全面性原则:要从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自我规划、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合作探究和交流,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创新意识和能力,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全面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和学生团队的集体表现。

2、表现性原则:必须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理念、态度、能力、知识等,加以综合评定,即评价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3、开放性原则:依据研学内容的广泛性和现实问题情景的开放性,不能设置唯一正确的答案,要兼顾学生达成研学目标的一般情况和在某一方面的特别表现,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评价,注重对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评价。

4、激励性原则:除了甄别区分功能外,要让学生通过评价认知自己的强项和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促进学生反思和持续发展。

(2)成果形式

学生的学习结果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不同学段、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提供研学成果。

成果表达形式:图画、照片、模型、实物、录音、录像、光盘、网页、诗歌、节目、口头报告、书面报告和论文等。

成果交流方式:班报、刊物、展览会、演讲会、答辩会、研讨会、节目表演、展板、墙报等。

(3)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可以按等第、分数、学分、评语等形式制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

高中阶段实行学分管理,评价标准按学分制定。其它学段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制定评价标准。

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如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等,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定评价标准。

研学过程各个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定过程性评价标准。

研学旅行整体评价的构成比例可参照:目标检测40%、过程管理30%、成果评价20%、社会评估10%。

(4)评语编写

评语反映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客观、真实的表现。

导师评价要有真情,描述学生的真实表现。

评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恰如其分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并提出中肯的建议。

评语针对学生的特长和独特的优点,作个性化的描述。

评语编写原则如下:以客观公正为标尺,勾画出学生真实的人格;以鼓励表扬为引线,点燃学生希望的火花;以细腻具体为刻刀,雕镂出学生生动的个性;以亲切生动为雨露,滋润学生干渴的心田;以含蓄委婉为清泉,冲淡学生心头的阴影;以精炼优美为画笔,描绘学生五彩的生活。

(5)建立研学记录袋

研学记录袋记载学生研学过程、学习成就、持续进步等全部表现,包括活动记录、研学成果、评价结果和其它相关资料。

记录袋装有学生自主收集课题的研究方案,活动记录(如观察日志、调查表、访谈记录、实验记录、导学卡等),研究成果(如研究报告、小论文、作品等),学生的自我评价、反思和体会,教师、同学和家长的评价等信息资料。

记录袋档案详细记录学生能力培养和素养形成的路径轨迹,记录的资料要求全面、完整和真实。

记录袋的形成也要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参与设计制定评价量表和档案袋内容及形式。

记录袋要有学生在研学实践中所获得的体验, 如学生的自我陈述以及小组讨论记录、活动开展过程的记录等。

记录袋要有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如在研学旅行各个环节查阅和筛选资料,对资料归类和统计分析,使用新技术,对研究结果的表达与交流等。

记录袋要反映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记录学生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所显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反映发展过程。

记录袋装有学生的学习结果,如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等。

记录袋有对学生研学实践的态度的评价,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个活动,是否努力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是否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是否主动提出研究和工作设想、建议,能否与他人合作、采纳他人意见等。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1.评价原则

(1)全方位评价原则

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其评价必须全方位进行。不仅要静态评价课程标准、课程建设档案、课程教材、学生研学成果等书面形式为主的材料,还必须实地动态评价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线路等项目,调查访谈研学旅行相关方的人员,包括学生、指导教师、家长、学校管理人员、基地和营地工作人员、相关部门的涉事人员等。还可以采取暗访的形式,实时观察研学旅行过程。全方位评价包括支持研学旅行的11个部门对研学旅行课程建设的成绩。研学旅行如有采取服务外包的方式,则要对服务承担方也进行评价。

(2)多主体评价原则

研学旅行涉及面广,相关方多,需要由多方面参与对课程的评价。在教育主管部门主持组织下,学生、家长、指导教师等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从各自的角度对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建设、课程的实施、课程的条件、学生的研学业绩等进行评价。根据“短板原理”, 只要有某一方评价不合格,则整体评价就不能合格通过。

(3)重实效评价原则

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研学实效特别重要。实效就是学生通过研学旅行所取得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所以评价不能简单地依据研学课题的完成情况,不能简单定量评价,而且还要采取观察、体验、访谈等方式,定性评价学生发展素养通过研学旅行所得到的提升。

(4)顾全面评价原则

研学旅行要特别注意防止“只旅不研”、“只研不行”的两种偏向。必须兼顾对研学、旅行二者的评价。一方面,要看旅行线路的设计是否有利于研学目标的达成,要看旅行的性价比,是否以较低成本的旅行保证研学任务的完成,或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以较高成本的旅行支持研学成果的创新和突破。另一方面,要看研学任务是否需要异地旅行的支持,要看研学活动是否充分利用了旅行所提供的研学机会。

2.评价内容

研学旅行课程评价目的不只是为了说明课程的现状,更是为了课程的改进。研学旅行课程评价方式多样,建议使用CIPP课程评价模式,从背景、输入、过程、影响、成效、可持续性和可应用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价,提供有效信息。

(1)背景评价

评价研学旅行课程背景,主要从需求、问题、有利条件和机会、教学目标和考核等维度进行评价。即回答下列问题:学生、教师、社会、学科对研学旅行有何需求?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遇到哪些问题?专门知识和专家服务、指导教师、物质资源、经费等条件是否有利?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时机能否满足需求和解决相关问题?研学旅行课程教学目标及其它配套服务目标是否明确?学校对研学旅行课程的师生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是否合理?

(2)投入评估

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价研学旅行课程及其服务的策略、课程实施所需预算、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和效用性。要评价达成研学旅行目标所需条件、资源,各种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学业评价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哪一课程最佳,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否足够等。

(3)过程评估

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监督、记录、反馈,以不断调整和改进实施过程。评价学校是否完成研学旅行课程建议课时和学分,是否全体学生参与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状况以及实施过程中的事件、问题、费用是否得到合理解决,教师指导是否适时、适度、适当,评价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如何,课程实施过程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等。

(4)影响评价

评价研学旅行课程对目标受众的影响程度、课程实际服务对象与计划受益者吻合的程度,包括评价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生对影响的感知、师生教学实践总结和成果的质量、课程对学校和教师的影响、课程服务非预期受益者的程度等。

(5)成效评价

评价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成果的效用性。与影响评价相比较,侧重评价对受益者长久利益的影响,即评价学生、教师或学校发展所发生的质变。主要测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相应的提升、师生对课程的优缺点的分析、课程影响的深广度、课程目标达成的程度、与其它课程相比的成效等。

(6)可持续性评价

评价研学旅行课程能否制度化循环使用。包括评价学生、教师和其它利益方对课程可持续实施的看法、制约课程可持续实施的问题、课程可持续实施的概率等。如果课程可持续实施,即可着手建设研学旅行的资源包或教材。

(7)可推广性评价

评价可持续实施的研学旅行课程在何种程度上可以推广。评价其它地域、领域、学校、研学旅行目的地对该课程的态度、其它地区学生对该课程的态度,以及该课程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各学科核心素养、各学段学业水平要求等的适宜程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