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石刻艺术馆:寻找渭南地区出土的北朝造像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石刻艺术馆图片 西安碑林石刻艺术馆:寻找渭南地区出土的北朝造像碑

西安碑林石刻艺术馆:寻找渭南地区出土的北朝造像碑

2024-07-16 22: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造像碑正面的下方,刻有大段的发愿文:“朱奇兄弟三人等为父母造石像一区,延昌元年七月十五日。中军将军武都太守朱双炽。父双炽供养佛时,母燕润姜供养佛时。”因此,我们将这块造像碑称为“朱奇兄弟造像碑”。

造像碑正面

下方发愿文

2、朱辅伯造像碑

北魏建明二年(531)刻。1959年,出土于渭南市华州区瓜坡支家村,高约178厘米,宽约85厘米,厚约19厘米。北魏永安三年(530)十月,元晔为帝,改元建明;北魏建明二年(531)二月,废除元晔后,立元恭为帝,改元普泰。由此推断,这块造像碑应该刻于531年1月和2月之间。

在造像碑正面的下方,正中刻着一大批题名:“持中朱辅伯、清信王妙胜、息朱僧养、息朱罗侯、息女宜好、息女禅檀、息女英□。”题名的右侧,浅浮雕朱辅伯夫妇和子女像;题名的左侧,浅浮雕骑马出行的人物形象。

造像碑正面

下方的题名

3、朱法曜造像碑

北魏普泰元年(531)刻。1959年,出土于渭南市华州区瓜坡支家村,高约150厘米,宽约52厘米,厚约16厘米。这块造像碑也被称为“朱辅伯普泰元年造像碑”,跟朱辅伯建明二年造像碑出土于同一个地点,同一年雕刻,同一人捐刻。

在造像碑正面的下方,人物供养像间,刻着一些题名:“像主朱法曜供养”“父朱英秩供养佛”“母赵汉界供养佛”。另外,还有息、妻、祖父和伯父等人的题名。因为像主为朱法曜,所以这块造像碑被称为“朱法曜造像碑”。

造像碑正面

下方的题名

4、朱黑奴造像碑

北魏时期的佛教石刻。1959年,出土于渭南市华州区瓜坡支家村,高约180厘米,宽约57厘米,厚约23厘米。根据石头原本的形态,雕刻成不规则的形状,上小下大,灵活多变。

造像碑正面开三龛,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龛偏于一侧,中龛端居正中,两龛内均为一佛二菩萨;下龛为华绳帷帐龛,龛内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在造像碑背面的下方,题刻着众多供养人的姓名,中间有“像主朱黑奴”的字样。因此,这块造像碑被称为“朱黑奴造像碑”。

造像碑正面

背面下方的题名

5、邑子六十人造像碑

北魏熙平二年(517)刻。1960年,出土于渭南市富平县小学,高约203厘米,宽约81厘米,厚约41厘米。碑正面的龛内雕刻一佛二菩萨,下部刻有四层供养人像;碑背面的龛内雕刻一天尊两侍者,下部刻有六层供养人像;碑一侧的龛内雕刻天尊,另一侧的龛内雕刻弥勒。

这里的供养人像旁边刻有题名,大多姓吕。佛教徒自称比丘和弟子,道教徒自称道士和邑师,一般供养人统称为“邑子”。碑侧下半部刻有发愿文:“邑子六十人等,眇执玄其,同心上世。”因此,这块造像碑被称为“邑子六十人造像碑”。

造像碑正面

造像碑背面

6、高子路造像碑

西魏大统二年(536)刻。1960年,出土于渭南市富平县小学出,高约81厘米,宽约83厘米,厚约32厘米。上半部分已经残缺,旁边也缺失很多块,正面中间的龛内为一坐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力士;背面被后人改造为圆形的柱础。

下方可以看到残缺不全的发愿文“大魏大统二年……七月……光禄大夫频阳令永建□□开国子高子路□朝人邑子等,上为皇帝陛下、历劫先师、七世父母。因缘眷属、一切众生□□□石像一区。”和“高子路名远”的字样。因此,这块造像碑被称为“高子路造像碑”或者“高远造像碑”。

造像碑正面

造像碑背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