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镶的形制和使用技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石刻图画 钩镶的形制和使用技巧?

钩镶的形制和使用技巧?

2023-04-01 14: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钩镶,两头曰钩,中央曰镶,或推镶,或钩引,用之宜也。"——《释名·释兵》刘熙

《中国历代武士服饰——汉代将士》

上图中汉代武士(黄衣者)左手持握的武器就是钩镶。

电影《天将雄师》中,成龙左臂上戴的护盾原型就是钩镶,配合长刀使用。

西汉建立以后,战争是当时社会的常态。汉朝内部战争从刘邦即位后打压异姓王到后来的七王之乱;而位于汉朝西北方的匈奴也连续突破汉朝边境,如此巨大的战争的需求自然促进兵器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铁质兵器已经从当时大规模的青铜武器中出现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而战国后期秦国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也促进了冶铁业的发展。始皇陵侧出土的秦代大型铁铧以及河北省围场县等出土秦代铁权也证明了这一点。汉代以后,冶铁业较秦有更大发展,尤其是西汉中期,武帝刘彻和桑弘羊等实行盐铁官营,全国设立了四十九处铁官,人力物力相对集中,推广先进技术所致。西汉三大手工业中,冶铁业占着主导地位。这使得钢铁冶炼技术在西汉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汉代铁钩镶的制作,即是我国古代钢铁冶炼技术早期发展的佐证之一。

徐州博物馆陈列的汉代铁钩镶

钩镶这种武器,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并不是很不多,但是其实物在我国考古发掘中有多次发现。另外,在汉代画像石、砖中亦有不少钩镶和使用钩镶的图形,资料还算丰富。此前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李京华在1965年的《文物》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汉代的铁钩镶与铁鉞戟》算是比较早的研究资料,主要针对河南鹤壁发现的铁钩镶进行描述:

在河南鹤壁市发现一件铁质钩镶,上钩长26厘米, 下钩长15.7厘米, 连同镶部长61.5厘米。两钩均为锻成浑圆的铤,向前钩曲,下钩的尖端是圆球状,上钩的尖部残失。中间镶部,背面的铤是锻成扁体形,并折成长方形把手,正面是用长18.5厘米、宽14厘米的薄铁板制成的镶,用圆盖钉固定在钩架上,镶板上无其他附属物的遗迹,中部向外鼓出,以便于手握。

江苏铜山出土的一块画像石,其中部清晰地将钩镶和环首刀刻画在一起。

在山东嘉祥县、安徽宿县、陕西绥德等地发现的画像石,所表现的战斗、搏杀场面,凡手持钩镶的士兵,均一手持钩镶,一手握环首剑(或刀),形象十分生动逼真。

实际上,钩镶是由盾演变而来的一种钩、盾结合的复合兵器,上下有钩,中部是后有把手的小型铁盾。钩为圆柱体的长铁鋋,都稍向后弯。上钩顶端锐尖,下钩末端为小球,两钩中间连接盾后的把手,即镶鼻。盾为圆角方形薄铁板,用圆盖钉钉在钩架上。盾上部有一刺。 作战时,士兵一般以左手握钩镶,右手持剑或刀,钩镶在战斗中的作用,与单纯防御性的盾牌相比较,更具主动性。钩可以钩束敌方的兵器,以利于自己出剑、刀砍刺敌方。两汉时期,戟是军队的主要装备兵器。戟前部的横兵刃向侧方伸出,钩镶正是它的克星,戟一旦被钩束后,难以迅速抽回,持钩镶的士兵则可乘机攻击对方。如果距离较近,还可以用两头的钩攻击对方。镶用以推挡和防御,主要起盾牌的作用;镶前部突出的长尖锥可用以推刺攻击对手。

军事博物馆收藏的秦代铜戟

徐州汉代兵马俑博物馆展出的汉代铁戟

民间收藏家收藏的汉代铁戟

持戟门吏图和持戟俑

根据画像石资料看,钩镶在汉代战场上使用颇为广泛,而且灵活方便,既可以用于敌我双方间的步兵单兵作战,也可以与持长兵器的骑兵进行搏杀;既可以在南方舟船之间的水面与对手交战,也可以与敌方战车上的士兵进行拼斗。

钩镶在军中的使用年代较短,两晋时期特别是西晋以后已不再使用。1972年在江苏镇江市出土了一批东晋晚期的画像砖。其中有一“兽首人身画像砖”,其画面为:兽首有双尖耳,圆睛凸出,左手前伸持钩镶,右手向后握环手刀,两腿前后分开,一曲一直呈弓步,腿上均缠有带束。尽管该画像砖所表现的是神话故事,但是神兽所持兵器,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可以认为,到东晋晚期钩镶仍然继续使用,以后逐渐退出战场。

钩镶退出战场的原因是戟戈一类以啄击为主的长兵器的没落。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战马开始配备了马鞍,使骑兵能手持长枪、马刀等兵器在马上作战。从此,骑兵不但行动迅速灵活,而且也能借助马匹的力量,发挥出强大的冲击能力。由于骑兵的突破性发展,直接导致作战模式改变。战车因灵活性远远不及骑兵,在战术上的重要性大大减低,从此渐渐淡出战场,本来是战车上装备的“车戟”,也远离了战场。与此同时,步兵面对的最主要敌人,也变成是冲锋陷阵的骑兵,如此“戈”和“戟”的啄击能力根本无法招架,只好改用可以抵抗骑兵的武器。例如用捅刺用的“矛”、“枪”,只要将枪头对准敌人,便能让骑兵自已撞上枪尖,受到严重伤害;或是当时劈砍用的“长剑”或者“刀”,只要横着刀,便能让骑兵冲过时造成严重的割伤。步兵的主流兵器,便从此进行了一次新的革命。而作为“戟”和“戈”的改良形态而继续流传下来并演变成后世的“戟刀”、“方天戟”、“钩镰枪”等礼仪类兵器;但从安装结构上,这一类兵器的主要作用依然捅刺,而非啄击。

戟的结构示意图

明清时期实战与礼仪兼用的戟

由此可见,随着戟这种兵器已经不再是军中兵器的主流,而戟的克星:钩镶,也随着戟这种兵器的没落,而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定州博物馆中山穆王墓出土的钩镶复原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