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快速检测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真菌毒素检测的常用分析技术有哪些方法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快速检测方法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快速检测方法

2024-06-23 00: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霉菌毒素的来源、危害及限量标准

◆  2010年-2017年中国生猪的出栏量

◆  2010年-2017年中国配合饲料生产量

◆  霉菌毒素污染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霉菌毒素的污染对农业和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仅烟曲霉毒素每年对亚洲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高达11亿美元。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5%的农作物被霉菌毒素污染,约2%的农作物因污染严重而失去营养和经济价值,造成数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目前,全世界饲料业和养殖业都面临着饲料原料或者动物日粮霉菌毒素污染的困扰。随着全球异常气候的频发,以及全球谷物贸易的日益频繁,在动物配合饲料中常常有来自不同地域的谷物,大大增加了饲料受多种霉菌毒素污染的风险。

◆  霉菌毒素污染的全球分布

全球谷物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都十分普遍和严重。各类原料和饲料、各个地区、各个季节均有霉菌毒素污染,检出率可高达70%~100%,按照饲料卫生标准判定的毒素超标率可达20%~80%。污染饲料的检出毒素少者2~3种,多者7~8种,呈现多种霉菌毒素复合污染的特征。

◆  霉菌毒素的来源

自然界霉菌种类极多,约12万种,其中能产生霉菌毒素的有170余种,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水及腐败有机物中,遍及全世界。霉菌毒素约有300多种,主要由四种霉菌属产生:曲霉菌属(主要分泌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霉素等)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梭菌属(主要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伏马镰孢毒素等)。

◆  收获前霉菌毒素的污染

任何生长中的农作物,包括饲草和谷物等,都容易受到霉菌的污染同时产生霉菌毒素。霉菌在随农作物由田间向饲料加工厂再向饲料槽的转换过程中,可能不会存活下来,但是霉菌毒素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饲料原料看上去颜色外观都不错,常规指标检测分析结果也不错。但往往就是这些不错的原料很可能早就已经成为霉菌毒素的“避风港”了。

◆  收获后霉菌毒素的污染

收获后的农作物,如果在贮存、运输、加工、保藏的过程中,外环境满足霉菌的生长需求,霉菌是会继续生长产毒。此时霉菌毒素会一直积累叠加,最终危害动物机体而不自知。曲霉菌 (Aspergillu) 和青霉菌 (Penicillium)是作物收获后导致作物霉变危害最大的霉菌。

◆  谷物及饲料中主要产毒霉菌及其霉菌毒素

◆  霉菌毒素的特性

一、高效性

很低的浓度即能产生明显的毒性(μg/kg)。在污染比较严重的几种霉菌毒素当中,黄曲霉毒素 B1(AFB1) 是具有很强毒性的一种毒素,其毒性是氰化钾的 10 倍,砒霜的68 倍,被世界卫生组织的肿瘤研究机构(IARC)列为Ⅰ类致癌物质。

二、高稳定性

低分子化合物,非常稳定,可耐高温。黄曲霉毒素具有比较稳定的化学性质,只有在 280℃以上高温下才能被破坏,对热不敏感,100℃ /20h 也不能将其完全去除。

三、富集性

抗化学生物制剂及物理的灭能作用,可以在生物链中不断传播、富集。原本被分泌及污染而残留在土壤中的霉菌毒素会被后来种植的谷物所吸收,从而引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