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州校园】眉山中学:承传苏风,懿德启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眉山一中军训 【眉州校园】眉山中学:承传苏风,懿德启智

【眉州校园】眉山中学:承传苏风,懿德启智

2023-11-23 03: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07年,学校创办,名为眉州中学堂;

1913年,更名为眉属中学;

1931年,更名为眉属共立中学;

1935年,更名为眉属联立中学;

1940年,更名为四川省立眉山中学;

1950年,更名为川西眉山中学;

1952年,正式更名为四川省眉山中学校;

1960年,被省教厅确定为省重点中学;

1969年,与眉山一中合并改名为红星中学;

1978年,恢复为四川省眉山中学校。

1981年,被命名为首批办好的省重点中学;

1995年,以优秀级通过省重点中学资格验收;

2002年7月,被首批授予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称号;

2003年9月,学校利用政府划拨的68亩土地,在城区西北新建分校即眉山田家炳实验中学,投入使用;

2006年12月,通过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

2007年2月,新校区第二期校舍投入使用,全校整体搬迁至三苏大道中段372号。

2012年,通过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

历史变迁

红星中学

70年代的眉山中学

80年代的眉山中学

90年代的眉山中学

新校园风貌

眉中魂

办学理念:承传苏风,懿德启智

办学理想: 苏风学园,灵秀眉中

办学特色:思想活、作风实

办学目标:发挥优势,打造品牌,把学校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环境优美、设备优良、校风浓厚、质量优异、具有特色的知名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培养目标:培养思维活跃、基础扎实、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潜能的后备人才

学校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 着重发展

校 训:正志宏气、奋厉有为

校 风:明礼懿德、勤学共荣

教 风:慈严相济、教学相长

学 风:好乐悟入、自进不已

校徽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素以校风纯正、教育质量高享誉川西平原。 先后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聚氨酯工业奠基者之一的李俊贤,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 、党组成员何宪,原国民党国防会议蒋经国办公室主任、国防部国光作业室执行官、空军级一级中将赵培风等数名优秀学子。

☞点击了解:眉山走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俊贤

此外,学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合作,加强学生学科竞赛指导。与北京101中学合作,建立了具有该校特色的互联网+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更高效。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四川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校”、 “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校”、“四川省应急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承传苏风,懿德启智

学校秉承“承传苏风,懿德启智”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中凸显“活、实”的办学特色,着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在艺体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建设等方面,成绩斐然。

学校先后成立了“百坡亭”文学社、舞蹈队,合唱队,健美操队、田径队,篮球队等艺术体育团体,每年定期举办音乐会、歌咏会、运动会、篮球赛、诗歌会、校园艺术节,校园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校健美操队获四川省青少年健美操锦标赛亚军;校女子篮球队获眉山市中学生篮球赛第一名;校舞蹈队舞蹈《剪纸姑娘》获省二等奖;舞蹈《踏青》获省一等奖,被教育部选送到上海参加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获全国二等奖;舞蹈《荷韵》获四川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一等奖;校田径队连续十年获市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一名。

学校建有600平方米的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中心,包括心理健康云平台、书吧、个体心理咨询室、沙盘游戏室、宣泄室、认知调节室、减压放松室、生涯规划室、团体辅导活动室。

学校开展常态化的心理健康和生涯教育,在每个年级均开设必修课,每两周一节,由学校专职心理老师授课,从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体验生涯社团活动、个体生涯咨询与辅导三个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规划探索。

学校通过信息技术课和通用技术课大力开展科普教育,同时从高一二学生中招收部分基础知识扎实、对科创有浓厚兴趣的同学组建校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并开展专项培训。

学校划拨专项经费购买器材,调配计算机网络教室、通用技术设计室、3D打印室作为活动场所,组织相应的科普大讲堂、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并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活动等,取得不俗成绩。

学生作品获第十届全国科学影像节三等奖;四川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高中组微视频”三等奖。

眉山中学来稿

点亮"眉州校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