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申请的经验教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属于横向还是纵向课题 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申请的经验教训

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申请的经验教训

2024-07-13 18: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教育部课题有一个有意思也是比较“固执”的规定就是结题时“预期成果”要兑现。这个兑现还是很严格,即第一作者完成约定的成果。作者排序、论文或专著数量、发表成果的层级(等级)均要与申请书一致。换言之,吹牛要有限度,自己挖的坑自己填。按照规定,两篇以上第一作者的CSSCI论文成果可以免于项目结题审查。所以,如果申请人有把握,可以把这个作为约定成果。一旦完成可以自动免于结题审查。如果把握不大,千万在申请书里不要对论文数量做不切实际的估计——因为需要第一作者才能被认定,而且优秀期刊的审稿周期都不断。

个人的理解,约定数量写2-3篇高质量论文就即可,没有必要无限吹嘘自己的产能。教育部课题申请书没有规定2-3篇高质量论文到底是什么级别的,如果你写明SSCI或者CSSCI,那就一定要全部兑现。举个例子,如果你在申请里写完成SSCI一篇,CSSCI两篇。结果你发了三篇CSSCI,按理可以免于项目结题审查自动结题,但因为有一篇SSCI没完成,这就属于约定成果未全部兑现,会被认为不符合结题要求。所以,从最保险的角度说,申请书中除了论文数量是一个确实的数字,其他的部分应尽量写得灵活。否则辛辛苦苦半天,成果数量和质量都没有辜负纳税人的钱,可最后结题不了,还要被上级部门认为是“研究不达标”,这就非常冤枉了。类似的事,每年都有,也算是前人留下的教训。

最后,我在提交申请之前,请一位成功申请过教育部项目的同事看了一眼本子,ta认为我的标题起得不妥,应该要更宏观一些。我按照ta的意见进行了修正,前不久传来了立项的消息。所以我一直很感谢他,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标题改变了评审结果,但我内心觉得题目确实应该改。后来,说要请客他吃饭,但最后好像就大家匆匆吃了一次凉皮。没事,如果你看了帖子记起来这事,我可以再请一次大餐的

国家自科

我回国三年,每年春节前都在干一件事情,申请国家自科。原来以为一次不成是经验不足,两次不成是运气不佳。不过,连续多次之后,我也开始有点灰心。

第一次没有成功,确实与经验不足有直接关系,但那时候经济学科没有在管理学部独立出来,也是一个很直接的原因。我看了当时的评审意见,说得不客气点——完全是外行的意见。虽然,我第一次申请国家自科,但我写论文收到过的审稿报告加上我给别人写的审稿意见加起来超过50份——基本的学术规范和研究设计到底对不对(或者好不好)我相信自己不会判断错。

第二次申请时,经济学科成为管理学部的一个正式独立分支,我申请的项目也终于找到了最适合的归口。这一次,评审意见就很明显专业了。这也印证了,第一次失利与评审人不熟悉我的研究领域有直接关系。但很可惜,第二次申请也失败了。两次申请,本子的内容没有做太大的调整,除了一些语言上的修饰和对某些问题的精简(虽然我不认同第一次申请时的评审意见,但我还是按照其中某些意见做了修改——这与论文投稿被拒之后的修改是一样的,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这一次的失利,我分析下来算是“差之毫厘”,根据五位评审的意见,大部分人对项目予以了支持,只有一位评审发表了比较负面的意见。但大家知道,很多论文投稿和项目申请最终没成功,都是倒在某一个人的负面意见上的。这一次,也不例外。我仔细阅读了负面意见,觉得基本没道理,但下一次应该注意某些措辞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第三次申请前,我都是单干的,没和谁商量,因为觉得没啥必要。现在看起来,还是有必要,这是一个很大的教训。我的同事们组织了一次项目讨论,几位前辈就我申请失败的原因做了客观分析。这让我意识到过去拿论文思路写项目申请是有偏差的。可惜,这样的反思来得有一些晚,早两年这么干,也许第一次申请就成功了(当然,第三次申请时我调动了单位,周边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第三稿与前面两稿相比,核心内容依然没变,但题目变了,立项意义的开篇变化了,包括项目执行计划的格式变了。在听取了同事的意见之后,我发现过去忽视的“小问题”实际是大问题。比如,非常形式主义的编号问题,比如,要不要在开篇紧扣国家政策并附和下相关口号。不过这些可能都不足以改变评审结果,最重要的是要让五位函评专家和众多会评大佬相信你有能力把项目执行好——这就要求不仅项目结构要清晰,执行的关键步骤要合理,还要突出个人或团队特色。这方面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受到外部环境和年资的限制,有一些事情是很难改变的,你能改变的大概就是申请书里的文字了。

第三次申请时,我还幸运地看了几份别人的申请材料,在对比中找到了差距。过去由于单干,也就没有特别多的参照——和很多人一样,我借鉴了前辈成功申请的范本学习。但别人能成功,不等于你也能复制。所以,做一定的变化,根据项目的需求博采众长还是需要的。由于连续的失败,让我萌生了去各方面学习的想法。不同学校的申请书显然都有不同的原始模板,大家写得样子都不一样,但好的本子都有一个特点——结构清晰。无论我是否理解项目本身的设计和具体的实现步骤,起码我可以毫无障碍地阅读全文——这得益于申请书清晰的结构和连贯的逻辑。所以,并不只有社科类的文本需要凝练文字,自科同样需要,甚至我感觉自科更重视逻辑的合理性与文字的流畅度。

最后简单总结下申请自科的一些教训(谈不上经验):

第一,重视文本写作

第二,构建清晰框架

第三,夯实理论基础

第四,强调项目特色

第五,突出团队力量

第六,早写多学多改

文献综述要完整,包括过去的经典研究和最新的前沿情况,在介绍这些内容的时候紧密联系自己的项目设计,突出本次申请与前人研究的异同——这部分写不好,说明项目没新意(文献综述非常体现研究水平,个人的学识、眼界以及对行业发展的判断都在这里)。由于没有严格篇幅限制(有指导性意见,但通常字数都超),文献综述是第一个拉开差距的重要部分。

项目的设计和执行步骤要写得很具体,简而言之就是模型要细化,不能是拍脑袋的结果。对使用的方法和数据要有详细的介绍和论述,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科申请书要建立在一定的前期研究(不仅仅是过往,而是针对该数据和方法已经进行到一定阶段的研究)基础上。完全靠想象设计出来的方案恐怕会有问题。这应该是自科与社科类项目比较大的一个区别。

关键技术的讨论也是评审非常看重的部分,所谓创新大多在这部分展开。但有一些申请书在项目方案中写了很多,到了关键技术讨论环节无话可写,这就很麻烦了。

关于个人和团队成员研究积累的展示,个人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从庸俗的意义上就是数论文的篇数和看期刊的层次,这是最简单判断申请人水平的方法。虽然这样做有偏颇,但实际执行时评审人难免要参考发表这一项指标。同等情况下,申请人科研发表更突出意味着更有可能将项目执行好。这里我想强调团队的重要性——不少人觉得反正最后项目都是单枪匹马干的,所以团体成员不重要。这是误区,诚然最后结题时用哪些成果是申请人自己的事,但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与课题无关或前期成果太弱都会给评审不良的印象。特别是申请人成果单薄的情况下,团队就更重要了。个人和团队展示部分处于申请书靠后部分,差不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计划安排和预算要合理,这部分大多数人只要认真筹划不会有太大的纰漏。在预计成果部分,自科允许实验失败,所以约定的成果没有如愿完成不会影响最后的结题。但是,这不等于可以无限“吹牛”。“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应该是非常贴切的说法。

结尾

我没有参加过各类项目的评审工作,所以我并不知道是否存在外界传说的不公平现象。作为小鱼,我们都只能看到眼前一小片水域,也不知道会不会被大鱼吞噬。但我作为审稿人确实参加过很多期刊审稿甚至组稿工作,很负责任地说尽管审稿人和编辑都有职业操守,但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人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如果拿这条经验去讨论省部级和者国家级项目,传说中的人情事故肯定也难免。

但我想说的是,我们到底是看个案还是看面上的情况。从大体上说,评审工作是公正的。拿个体而言,肯定存在成功申请者不如失败者的例子。要避免有实力却屡屡失败,应该多在自身和申请书质量上找原因,少在外部找原因(找到也改变不了,我的经历也是一样,即使第一次评审意见很扯,如果不是经济学科独立出来,我也改变不了外行的意见)。

当我审稿时,虽然不强迫自己慈悲为怀,但总有着不妄杀的约束。论文和申请书都是科研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心血。在如此低的收入之下,又要教学又要科研,还要照顾家庭,大家都不易。在大原则满足的前提下,在可左可右的情况下,真心希望函评专家、会评专家、审稿人、编辑部都能善待评审的文本。说得夸张点,这些文本后面牵动的着也许不是一所学校的兴衰,但很可能是一位年轻教师的前途以及ta所在家庭未来的幸福。可能,这口锅不应由评审们来背,毕竟什么体制设计什么指标,什么指标注定什么导向,什么导向决定什么命运。但其实申请人和评审人都是一个系统的,很多时候这两批人是同一批人,如果拉长时间轴的话。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们真的在互相伤害。

两周后自科公布本年度评审结果,祝今年申请的同仁们好运。我知道,如果面上中了,不少同仁就可以去参评教授了。还有一些同仁拿到青年项目也可以改变自身处境。在外人看来我们每年有三个月带薪假期,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行业根本没有休息日的概念。如果大家还记得《范进中举》的片段就能理解为什么职称评定和国家级项目评审出结果之后都会出现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谢谢大家读到这里,咖啡时刻(Cafe time)~~~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