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柔声下气的意思,拼音,出处、典故,造句,及近义词、反义词详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相得益彰意思及造句 成语柔声下气的意思,拼音,出处、典故,造句,及近义词、反义词详解

成语柔声下气的意思,拼音,出处、典故,造句,及近义词、反义词详解

2023-05-14 13: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成语:柔声下气拼音: róu shēng xià qì 基本释义:

犹言低声下气。形容恭顺谦卑的样子。

详细释义:

说话时声低气柔,形容人谦卑恭顺的样子。《清史稿.卷五零八.列女传一.郑文清妻黎》:「言只柔声下气,容只衣饰整洁。」《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仔细一想,又怕赵大架子拿他看轻,立刻又做出一副谨慎小心的样子,柔声下气的说道:『这都是大宪的恩典,尧翁的栽培。』」

成语出处:例句:反义词:近义词:低三下四成语典故:相关谜语:结构形式:联合式成语组成汉字:柔,声,下,气成语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读音正音:成语易错:成语辨析:成语年代:近代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英语翻译:Soft and soft成语造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2回:“希铨又本来生一张白脸,柔声下气,就和女人一般的,也怪不得人家疑心。”成语繁体:第一个字是的柔成语:柔枝嫩条,柔能克刚,柔风甘雨,柔远绥怀,柔情绰态,柔肠粉泪,柔情蜜意,柔茹寡断,柔远能迩,柔筋脆骨,柔情侠骨,柔中有刚,柔肠百转,柔而不犯,柔胜刚克,柔肤弱体,柔情似水,柔心弱骨,柔情媚态,柔远怀迩第二个字是的声成语:应声虫,绘声绘色,一声不吭,欢声笑语,风声鹤唳,敛声屏气,失声痛哭,书声琅琅,大声疾呼,唉声叹气,低声下气,瓮声瓮气,无声无息,怪声怪气,怨声载道,无声无臭,不声不响,有声有色,好声好气,随声附和第三个字是的下成语:不耻下问,礼贤下士,上吐下泻,低声下气,对症下药,低三下四,甘拜下风,上窜下跳,落井下石,上蹿下跳,有两下子,助人下石,正中下怀,锒铛下狱,畎亩下才,善体下情,恶居下流,上求下告,等而下之,上智下愚第四个字是的气成语:一团和气,垂头丧气,敛声屏气,珠光宝气,乌烟瘴气,歪风邪气,唉声叹气,低声下气,沆瀣一气,瓮声瓮气,一鼓作气,怪声怪气,小家子气,串通一气,怪里怪气,扬眉吐气,好声好气,阴阳怪气,灰心丧气,客客气气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