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一码!盒马给淡水鱼贴“身份证”,建溯源体系全国推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盒马溯源计划官网入口 一鱼一码!盒马给淡水鱼贴“身份证”,建溯源体系全国推广

一鱼一码!盒马给淡水鱼贴“身份证”,建溯源体系全国推广

2024-06-27 02: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 | 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曾思铭

普通1.5-2斤规格的草鱼塘头价4元/斤左右,在这家店竟卖到12元/斤!不仅草鱼,其它品种的淡水鱼也卖得比别人贵3-4元/斤。它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农财宝典记者带你到盒马鲜生门店一探究竟。

在广州盒马鲜生门店,记者看到,每一条鲜活的淡水鱼的身上都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即可获得这条鱼的产地、药残检测报告等信息数据。据了解,这是盒马鲜生建立的一套追溯体系。目前,上海、深圳的盒马门店已经建立部分品种淡水鱼的追溯体系,而在广州实现了每一条淡水鱼都带上了溯源“身份证”。 “‘一鱼一码’,确保每条淡水鱼从产地资源管理到生产标准、质量安全,全程可监管。”盒马广州采购总监佘咸平表示,通过制定一套严谨的溯源+检测制度,将不合格的水产挡在门外。

佘咸平 盒马广州采购总监

给鱼“佩上身份证”,淡水鱼按条溯源

多年来,市场上水产品被检出药残超标的事件时有发生,对行业影响极大。“小规模的供应商往往要从多个散户的鱼塘收鱼,混载在一起送到批发或零售端,导致来源混乱,也让追溯过程变得复杂。”盒马鲜生的淡水鱼供应商、广东何氏水产副总裁王丁望指出症结所在。目前我国水产品尚未健全追溯系统,追溯的产品编码和追溯标准比较混乱,这也抑制了消费者在选购时的追溯积极性,“被验出药物残留超标也很难找到违规用药的养殖户。”王丁望说。

王丁望 盒马鲜生的淡水鱼供应商、广东何氏水产副总裁

据了解,目前全国仅有广东、福建等数个省市初步建立了水产品全程追溯制度,“但实现淡水鱼‘一鱼一码’的依然十分少,大部分只是做到‘一批一码’。”佘咸平介绍,盒马的做法是,除了要求供应商何氏水产满足盒马销售规格,还能从养殖、捕捞、运输各环节,对每条鱼进行严格溯源。

盒马鲜生门店出售的每一条淡水鱼活鱼都有一个专属标签。

扫描鱼身上的二维码,即可获得溯源信息

据悉,目前何氏水产率先自建检测中心,自有养殖基地3000亩,以及国家级的桂花鱼综合养殖示范区。双方通过合作,已搭建起一条完整的追溯链条。

何氏水产按盒马的标准,实行专塘专鱼专供,检测合格、复检合格,全程跟踪。“我们做了信息记录,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这个鱼到货回来,谁接收,放在哪个池,从哪边出去,都有相对应的信息记录。”王丁望表示,盒马与何氏这套全链条追溯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算得上是领先的。

据悉,广州盒马8家门店每个月淡水鱼采购量将近13吨,其中鲈鱼和桂花的销量最大。

何氏水产的分拣暂养车间

高标准入水池,吊水瘦身鱼去腥无药残

除了溯源制度,盒马对水产的销售标准还包括重量稳定,像一条加州鲈必须在400到500克范围内,误差范围不超过5克;活鱼必须先经过足够时间“吊水瘦身净养”:在起塘前,对鱼进行停食瘦身,把肚里的食物消化掉并减少鱼身的油脂,在起塘后还要逐级降温,处理后的鱼肉更紧实、无鱼腥味,并进一步确保无药物残留。最后,鱼的体表还不得有明显的外伤。

在盒马门店,记者看到,盒马对销售的每一种淡水鱼的瘦身时间都有严格的要求,以草鱼为例,盒马销售的带标草鱼需经过30天停食瘦身,才能上架。“虽然对于公司方面成本上升,但是为了保证顾客的安全,我们还是会对这个过程进行严格的把控。”佘咸平表示,养殖户提高加强自身养殖标准是源头,盒马愿意与专家一起向养殖户提供相关产品的养殖技术和标准。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白俊杰也提出,新零售是未来水产品销售的一个发展趋势,走向源头,保障市场需求,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水产品新零售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白俊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据悉,何氏水产对水产品也有自己的一套严格的检测指标。王丁望介绍,检测项目主要有重金属类,包括甲基汞、无机砷等;化工染色类,比如全程禁用的孔雀石绿;抗生素类包括氯霉素类、土霉素、金霉素等;呋喃类包括呋喃唑酮代谢物、呋喃西林代谢物等。上述检测项目在收鱼前、卸鱼前和包装前都有检测,一般两个小时内出检测结果。

据悉,每日,盒马的淡水鱼供应商在晚上9点即开始将产品打包、装车,检查基本溯源信息,从塘头到门店都按严格的标准执行,以确保每天给到门店、到消费者手中的都是安全、新鲜的食品。

何氏水产工作人员现场演示鱼牌挂标,标签后有一个专属二维码,每条活鱼出库-标号-后台系统控制信息-信息对接-导入二维码,因此消费者在扫描鱼身二维码时可导出整条鱼的养殖信息。这是何氏水产为盒马鲜生量身定制溯源系统。

卖价比别人高,源于盒马对鱼品质的把控。盒马生鲜每一条鲜活的淡水鱼的身上都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即可获得这条鱼的产地、药残检测报告等信息数据。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