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家的装修现场应不应该安装摄像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监控器摄像头自己转动原因有哪些问题 自己家的装修现场应不应该安装摄像头?

自己家的装修现场应不应该安装摄像头?

2024-05-23 20: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非常有必要。跟装修公司说为了安防,为了防贼。肯定不能说为了监工、防装修公司人员啊(虽然也有这作用)。我当时就是跟装修公司解释说,业主群看到有人家被撬门,有人家被偷了窗把手(确有其事),自己买了两个摄像头请装修公司帮忙安上。这么一说就合情合理,也不怕工人抵触了。

我家在装修之初,我早早就打算买摄像头了。我买东西,不管大件还是小物都很慎重,就想一次性挑选到满足需求的产品,尽量避免退换货的情况发生。挑挑选选买了2个4G监控摄像头。因为主要是买来新房装修安防用的,新房里还没有通网,所以必须选择不用宽带的摄像头。

装修之初,我就跟装修公司说好要装,直到水电工入场终于如愿安好了。一个按在入户门外顶部角落,可以监控到电梯门、楼道口、入户门外过道。一个安装在客厅一面墙上,可以监控到玄关、客厅、阳台等室内区域。

直到现在,我都无比肯定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这两个监控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而且一直服务至今。过道的监控还在原地,客厅的监控移到玄关过道一边继续工作。

购买之初,我希望它能起到这些作用:

1新家装修,能起到安防的作用。装修期间的新小区,人员混杂,偶尔会出现撬门偷盗的现象。我在业主群里看到说,还没装修的人家门上竟然出现了撬门的痕迹。有的在装修的人家,封窗好了,窗把手都能被盗走了......室外按个监控,起码也会有震慑作用。我家的监控,一到附近就能看到它闪闪发光,比较显眼。可以对一些心怀不轨的或者一些想窥探装修现场的陌生人一点心理暗示,不要轻举妄动,你已进入监控范围。事实证明,效果非常好,安防方面没出过岔子。

2装修期间,防止建材以次充好,偷换材料,材料丢失。我家两个监控把入户出户监控的死死的。人员进出情况一目了然。甚至在监控范围内施工的情况也是一目了然。我在上班、晚上在家里的时候,想看随时都能通过手机查看监控实时情况和之前的录像情况。监控范围有人走动,也会给我的手机发送警报消息。甚至有飞虫飞过也会警报。装修期间,施工人员什么时候进场,什么时候离场,期间什么人进出过,我都能知道的清清楚楚。这个监控不仅能看画面,还能听声音。监控范围的动静能听的八九不离十。如果没有其他噪音的话,附近说话聊天的声音能听的清清楚楚。通过监控我发现:我家做防水的师傅刷了一遍防水估计都没等干透就开始刷第二遍了(间隔时间不长)。我要是较真起来,也是有证据的,监控里明明白白看的出来的。还有一次,装修公司供应商送来的一桶加固剂被我发现是过期的,我要求他们换一桶。来换的过程我通过监控也看的见。有了监控,我就不怕心存不良的人在自己监护不到的时候动手脚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防患于未然总好过亡羊补牢。我时常听说有自装的业主抱怨说,自己采购的电线等被偷梁换柱,防不胜防。其实只要事先花一点小钱安装个监控设施,或许就能大大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

可以说监控设施给我家的装修保驾护航,给了我很大的安全感一点也不为过。

监控本身很清晰,我对图片做了打码处理

监控本身很清晰,我对图片做了打码处理

这个监控的作用和功能还有很多。比如它还有远程对话功能。我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跟监控那头的人对话。不过这个功能我用的很少。还有这个监控夜视功能也不错,晚上黑暗一片下也能看见监控范围内的图像。

我家门上预留了一个猫眼位置,拿房的时候物业那边提供了一个普通的猫眼。最近我在考虑是安装那个普通猫眼还是智能猫眼。看下来发现,即使有智能猫眼,监控设备的安防功能也是在其上的。功能更多,视角可以移动,同时可以长时间录像,同时有震慑陌生人的作用,效果更好。

使用注意:

1保持通电,虽说它有一定的续航能力但最好还是保持通电状态以免断联。(我家给监控单独设置一个回路,有一个空气开关专门控制冰箱、监控这种需要长时间处于工作通电状态的设备。另一个空气开关控制其他家用回路。)

2需要流量充值。一开始我是半年一冲,后来觉得反正要长期使用,最近选的买两年送一年套餐更划算。总体价格还是比较能接受的。

3偶尔会有一些小BUG,尤其是我使用之初,对它还不太熟悉。后来发现大部分断线主要还是因为家人不慎给它断电了。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时间工作都比较在线。偶尔也会发现,有人员进入,它没有预警的情况。但总体瑕不掩瑜。它的作用已经让我很满意了。

我当初买的时候也看过比较大牌的监控设备,各方面比较之后发现还是这款更适合我的需求。我愿意为实现功能投入更多,不过那些大牌的评论显示,品牌摄像头也有其不足。斟酌再三觉得还是这款最适合我的需求。事实证明,确实不错。如果有安防需求,这款是不错的选择。^_^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