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老盐都的“新味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盐城是什么城市转型发展 自贡:老盐都的“新味道”

自贡:老盐都的“新味道”

2024-06-22 18: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

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四川自贡,成功上榜“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的地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两个名单。通报一发布,四川经济日报社记者一行,就走进“千年盐都”自贡,对这个“中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市”在稳增长和转型升级中“再造产业自贡”的一系列做法进行采访,写就这一长篇通讯,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水流自贡添盐味

龙过釜溪化彩灯

——题记

蜚声中外,千年盐都,自贡!

自贡,因盐而生,生了一世业。千年来,凿井、采卤、制盐,“一泉流白玉,干里走黄金”,为这座城市生了无数的财富与荣光。

自贡,因盐而盛,“盛”了一方人。富足的物质,厚重的文化,浸润着这方沃土,也兴盛了这方儿女,孕育了吴玉章、卢德铭、邓萍、江姐等一批革命先辈和仁人志士。

自贡,因盐而名,“名”了一座城。灯火举而盐卤出,佛断臂而飞龙升。“盐帮菜”名播古今,“自贡灯会”名扬天下。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盐都,“老”滋味无以承载当今新“百态”。

自贡,“老”盐业难以支撑城市新“百业”。

2017年4月,国家五部委将自贡列入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12个城市(经济区)之一。自贡,担起先行先试、改革探索的重任。

自贡,从“凿井采盐”到“追光飞天”;

自贡,从“过境旅游”到“目的地游”;

自贡,从“内陆城市”到“开放前沿”。

在连续被评为全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年度“优秀”后,今年,自贡再次受到国务院表扬。

“产业转型升级,不仅仅是工业单个领域的事,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这是一条既要转、又要赶,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先机的新路子。”自贡市委书记范波说。为此,自贡主动作为,抢抓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以“再造产业自贡”为总牵引,系统实施“1743”战略举措,推动城市全面振兴。

“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

千年盐都,在转型中,以“再造产业自贡”为总牵引,正精心“烹制”一座老工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味道”。

《雪后燊海井》刘勇

新实力

从“凿井采盐”

到“追光”“飞天”的转型之道

工业,是自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工业转型,是自贡推进示范区建设的一道必破之题。

“工业转型的成败,决定着自贡经济转型的成败。”自贡市委副书记、市长曾洪扬说,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自贡着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优势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

有中生新,是自贡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的一大秘诀。

久大盐业(集团)公司,国内目前井矿盐行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强,品种最多,配套最齐的多元化企业集团。

沿袭千年“凿井采盐”技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久大盐业生产的自贡盐,成为中国盐产品出口“金字招牌”。

“我们的盐业制造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五代,满足了除日常食用外的其他消费升级需要,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久大盐业董事长傅刚义说。

公司自主研发了6大系列200余种产品,拥有40多项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成果,掌握了我国井矿盐领域的管理、标准和技术话语权。

自贡大力实施盐业振兴计划,一边,传统制盐业向保健盐、含盐日用品、化妆品等高附加值深加工延伸;另一边,盐化工向两碱下游产品和有机氟、有机硅等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延伸。成立了全国首家盐交易中心,签订自贡井盐产业园、富锶盐产品开发等60多个合作项目,总投资260亿元,盐及盐化工总产值同比增长13%。

与传统制盐业“有中生新”相映成辉的,是航空与燃机等新兴产业的“无中生有”。

“项目生产正进入烤窑关键阶段,以确保今年6月中旬4条生产线全面达到最佳状态。”初夏时节,凯盛(自贡)新能源太阳能新材料一期项目生产现场生产如火如荼,项目投产后日产规模预计将实现600吨。

另一边,位于自贡川南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凯盛(自贡)新能源太阳能新材料一期项目4月30日投产点火。这是我国西部地区首条光伏玻璃生产线,自贡成为西南地区第一个光伏玻璃供应地。

老盐场

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项目签约仪式暨投资推介会日前在成都举行,航空工业成飞与自贡市打造国内最大无人机产业基地。该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预计到2025年,自贡将建成全国一流通用机场,培育多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中型无人机企业和国内知名通用飞机主机企业,通用航空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

多项“无中生有”的大项目,有力地推动了自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助推自贡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为自贡实现“再造产业自贡、重铸盐都辉煌”目标提供强大动能。

以再造产业自贡为总牵引,系统实施“1743”战略举措,推进城市全面振兴的发展思路,自贡抓牢产业振兴“牛鼻子”,不断提高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等五大现代产业比重。重点培育装备制造业和先进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电子信息、能源化工、新型建材、灯饰照明等多个百亿级产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高效特色农业。

目前,自贡已成功获批川渝两地唯一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西南地区唯一的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国家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产业支撑得到夯实,现代产业城市框架已经成型。

从昔日的“凿井采盐”到如今的“追光”“飞天”,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产业蝶变挺起了自贡高质量发展脊梁。

在新旧动能带动下,尽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今年一季度自贡经济数据依然划出了一条漂亮的上扬曲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6.0%,实现良好开局。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5%。32个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工业利润稳步回升。

新动力

从“过境游”

到“目的地”的创新之道

如果说,工业转型,是身为老工业城市自贡的一道必破题,那么,以文化旅游业为发力点,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升级成为振兴发展的新引擎,则是自贡放大示范区建设效应一道自选题。

自贡,得天厚爱,在赐予盐的同时,还赐予了龙。

67的杨顺德老人,日常闲暇散步时,总爱到自贡恐龙博物馆附近转悠。看着正在建设的恐龙主题乐园一天天成型,心里着实开心。“现在大家来博物馆看化石,以后还可以看‘活’的恐龙。”

自贡恐龙博物馆,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上就地兴建的一座大型遗址类博物馆,馆藏化石标本几乎囊括了距今2.01亿年-1.45亿年前侏罗纪时期所有已知恐龙种类,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价为“世界上最好的恐龙博物馆”。

紧邻恐龙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000亩、计划总投资约31亿元自贡恐龙文化科技产业园拔地而起,按照迪斯尼模式打造,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参与性、互动性极强的恐龙主题乐园。

恐龙博物馆

但自贡人骨子里的拼劲,并不满足于上天的馈赠。

这方水土上的老百姓,将不起眼的小彩灯做到了极致:自贡彩灯,占全国市场份额达85%以上,国际市场份额达92%以上,年产值达60亿元。

将彩灯做到世界级“龙头”的自贡,仍未安于现状,而是谋划更长远的未来。

自贡市中华彩灯大世界项目,以“城市文化会客厅+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光影产业研创基地”为定位,集彩灯主题公园、彩灯研发、彩灯会展、文化创意、旅游度假于一体的世界知名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及彩灯产业高地。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带动就业超1万人,极大地促进自贡彩灯产业的转型发展。

深挖恐龙文化、彩灯产业,自贡的目的何在?

自贡有得天独厚、不可复制的“盐龙灯”文化资源,但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过境游”而非“目的地”的尴尬。自贡积极顺应四川省委文化和旅游强省战略,依托“盐龙灯”等优势资源,以文化旅游业为发力点,推动特色文化资源向特色文旅产业转化,进而推动特色旅游目的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发力文旅,自贡禀赋独特,更长袖善舞。

始建于1957年的大安盐厂,曾是自贡市最大的盐厂。随着自贡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一度关闭的盐厂迎来了新生:老盐场1957文旅园区。

“以敬畏之心审慎对待历史,最大限度保留了富有年代感和生产印记的建筑物与制盐设备,采用‘工业遗址+时尚元素+地域特色’的模式转换,使老盐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刻在“老盐场1957”墙上的这段话,是自贡深挖文化资源的最直接呈现。

釜溪河,自贡的母亲河,曾担负了自贡80%以上井盐外运任务,“长船”“驳船”穿梭往来间,釜溪河流域生态环境也不堪重负。2017年,自贡启动新一轮釜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如今,釜溪河沿岸,分段展示着自贡历史文化景观,“半城青山半城楼”的城市品韵得以彰显。

与此同时,正在兴建盐都之心、西秦里等精品景区。届时,自贡文旅业将增加一抹亮丽色彩。

发力文化旅游,与之匹配的其他服务业相关领域,同步在提档升级。

自贡以商贸服务、跨境电商、康养服务等为重点,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阿里巴巴跨境电商自贡服务中心入驻9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增长数量和增长率排名四川省地级市第一。依托丰富的盐卤资源和医卫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康疗养生服务业,着力打造川南康疗养生养老示范基地,卧龙湖盐卤浴项目已建成开放,卧龙湖康疗中心、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综合体等一批项目正有序推进。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达到45%……

深挖“盐龙灯”文化资源,打造新的城市IP,将资源优势变现为发展优势,自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正在从过去的工业独大,升级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新格局。

新活力

从“内陆城市”

迈向“开放前沿”的跨越之道

在转型中不断前行的自贡,如何拓宽发展空间?

“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吸引资源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自贡如是作答。

曾经自贡,石板街、木板房、青瓦屋檐……因盐设镇,素有“古盐道上的明珠”“中国盐运第一镇”之称。

自贡是一座遍布盐井的城市,但自贡人并不坐井观天。

相反,这是一座从未被城墙禁锢过的城市,千年自贡,水运繁盛,商贾往来,造就了开明开放的城市基因。

如今自贡,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宽阔,从“水”路,到“铁”路,再到“天”路,正借势开放拉大城市发展空间和格局。

自贡已开通铁海联运班列,这条从自贡向南延伸到广西防城港、钦州,进而“出海”通达东南亚等地的南向大通道逐渐形成。自贡迎着南向开放的大潮,站在迎向世界的前沿。

远在“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的蓝天白云下,位于自贡的华西能源公司建设的OMO2和OMO3糖厂项目,被央视财经频道《我与一带一路》栏目以“埃塞俄比亚糖厂:给一亿非洲人民生活‘加勺糖’”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朋友圈”越来越大的背后,是自贡志在从“内陆城市”迈向“开放前沿”的雄心。

“中国的西部不再遥远,自贡这座小城正走向国际前沿。”一名来自贡考察的泰国客商感叹,合作与开放为自贡带来了新朋友,也带来了不可限量的新机遇。

寻觅发展新机遇,需要视野的广度与高度。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抓开放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支撑、就是抓动力’的工作理念,深度把握产业转移、市场变化、要素流动的大趋势,把视野拓宽、触角延伸、质效提高。”范波说。

拥抱发展新机遇,开放合作的自贡,如何与世界同频共振?

范波表示,省委将川南经济区定位为南向开放重要门户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打造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作为川南一员,自贡主动服务这个大局,坚持走开放先导、创新引领、转型突破、一体发展的路子,以打造四川南向开放城市为契机,着力培塑全面开放新优势。

高擎新发展理念大旗,自贡开放环境不断优化,开放平台不断扩大,开放领域不断拓展,加快构建全面开发开放新格局不断向纵深推进。

走出去,抢占先机谋发展:

自贡以“灯”为媒,不断拓宽“朋友圈”。自贡灯会有800多年历史,如今已升级为“环球灯会”,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全球超过5亿人观看。今年以来,自贡彩灯企业已签下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1场年度展会订单,“一带一路”沿线正是重点区域。

创新实施“彩灯+”“+彩灯”。在去年自贡彩灯点亮进博会、上海“66”夜生活节、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等基础上,积极寻求“冬奥+彩灯”“大运会+彩灯”等合作,链接更多的国际国内知名展会、论坛、赛事、活动。

不仅有灯,自贡还以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为契机,整合“盐龙灯食”四张旅游名片,实现城市转型,“走出去”提档升级,“引进来”实现全产业链发展。灯会办到哪里,自贡市的招商引资活动就开展到哪里,带动一大批自贡造、自贡产“借灯出海”。

为更好地走出去,自贡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围绕现代物流业发展深度布局,着力加快南向出海物流通道建设,并在拓宽物流通道、加强对外文化服务贸易、“放开放活”打造自贡综合保税区,加快融入自贸协同改革区等方面“下大功夫”,不断拓宽自贡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大安仁和全景》颜俊儒

请进来,练好内功优环境:

加速平台打造。2019年自贡海关的挂牌成立,标志着自贡地区对外开放再上一个新台阶。加快建设40.74平方公里的西南(自贡)国际陆港,并陆续启动西南农商(国际)物流港、中通快递(川南)智能科技电商快递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启动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中)主体建设,申报成都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自流井无水港片区,加快推进作为西南(自贡)国际陆港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山铺铁路物流园项目。加速交通构建。自贡依托凤鸣通用机场,加快发展通航物流和无人机物流,积极推动建设航空货运中心;依托正在建设的大山铺铁路物流园,打造通往粤港澳大湾区的铁路驮背运输班列;依托传化公路物流港,打造川南公路物流中心。今年6月30日,随着绵泸高铁内江至自贡至泸州区段具备开通条件,自贡也将迎来高铁时代。

加速区域协同。自贡敞开“大门”,以开放的姿态逐梦“区域协同”。重点在城际快速交通、特色产业园区、自贸协同改革、沱江流域综合治理上突破,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加强与区域城市的对接合作,着力在建机制、强规划、畅交通、搭平台、谋招商、重服务上下功夫。

自贡,正在加速成为现代物流集散地,全力打造四川南向开放重要门户城市。

“请进来”“走出去”成为推动自贡转型突破、追赶跨越的源头活水,合起来,握指成拳聚力量——

2020年1—10月,全市新签约重大项目171个,计划投资522.027亿元。前三季度,到位省外资金455.79亿元,同比增长29.9%,招商引资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自贡,以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步伐铿锵,坚定推进工业主支撑的转型,文旅新动能的升级,和开放新优势的跨越。

自贡,走出了产业、城市、社会三位一体联动转型升级跨越的新路径。

自贡,正如诞生于千年盐都盐文化的盐帮菜一样,勾人味蕾,一见倾心难忘。

“三位一体”重塑老工业城市经济新动能,千年老盐都,调配创新“因子”,破茧化蝶,正烹制出高质量发展诱人的“新味道”。

(四川经济网记者 张萍 侯云春 陈家明)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