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具”研究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益智区玩具名称 好玩具”研究案例

好玩具”研究案例

2024-03-17 08: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发展有意记忆能力。

 

玩具介绍

 

玩具名称:盖杯捉迷藏

 

盖杯捉迷藏 .jpg

材料构成:

格子板一个、16个塑料盖杯、10张游戏卡。

 

微信图片_20181221110131.png

 

适宜年龄:5~6岁

 

游戏价值:

1.学习观察和记忆图例或动物积木的位置,发展幼儿的记忆力。

2.通过快速移动材料位置,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活动案例

 

背景:3~6岁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是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步发展。“盖杯捉迷藏”是一套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发展幼儿有意记忆的游戏材料。游戏卡从易到难设置了5种不同的难度,每种难度有2张游戏卡,一共10张游戏卡。通过游戏难度的逐步提升,幼儿的有意记忆力也得到不断发展。老师可以选择将“盖杯捉迷藏”投放在益智区,供幼儿开展个别或小组游戏活动。

 

玩法一

 

游戏价值:

学习观察和记忆图例或动物积木的位置,发展幼儿的记忆力。

 

游戏过程:

1.观察熟悉游戏卡。

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卡并进行观察。

幼儿拿着游戏卡,最先关注的是上面的各种图例,他们很快发现相同的图例有2个,并能主动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微信图片_20181221110136.png

 

提问

游戏卡上有什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秘密?

在老师“还发现了什么秘密”的追问下,幼儿慢慢将注意力转移到游戏卡下方的数字上,关注到游戏卡的边框颜色不同。

 

微信图片_20181221110140.png

 

分析

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注意力的特点是先关注形象直观的物体,再关注细节特征。

2.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在这个环节,教师采用了语言和动作示范结合的方式介绍游戏玩法,幼儿很快就明白了游戏的玩法,知道了按序号选择游戏卡。

3.幼儿尝试游戏

游戏第一个环节是观察记忆图例,在这个环节幼儿观察图例的时间长度不好把握,我给孩子的游戏建议是孩子边看边数10个数;游戏第二个环节是翻盖杯找图例,游戏开始时幼儿能凭记忆有目的地翻盖杯,很快就能找出1~2个相同的图例,再往后幼儿多是随意翻盖杯,边碰运气,边记忆图例位置,这个过程用时较长,孩子们的情绪开始回落,但一旦找到2个相同图例都会异常兴奋;游戏第三个环节是判断游戏的输赢,孩子们的盖杯有的是随意摆放在桌上,有的是垒高成柱形,输赢结果的判断孩子们主要是用目测判断,有时也会用数数比较数字大小的方式判断,孩子们对输赢的结果没有太大的情绪反应,但很乐于换新的游戏卡再次进行游戏。

 

微信截图_20181221110049.png

 

反思与调整

 

在游戏第一个环节观察记忆图例时,时长的把握、数数的方式会影响幼儿观察记忆图例,有意记忆的质量不高。游戏第三环节判断输赢时,教师没有过多介入,但从幼儿的表现来看,他们对大班数学关键经验的运用较少,可考虑针对幼儿每次赢的盖杯数量都是2个,增加按群计数的内容,在游戏中巩固练习2个2个数数的方法。

另外,游戏的输赢没有外化成直观可见的结果,因此孩子们对换新的游戏卡有兴趣,但怎样通过记忆找到更多相同图例,赢得更多盖杯则没有激发幼儿内在动力。

因为我们班的月主题是“标志的世界”,幼儿对各种各样的标志有着浓厚的兴趣,尝试将各种常见标志作为图例制作成游戏卡,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兴趣,在锻炼幼儿记忆力的同时,还能认识更多标志。

 

后续调整

 

1.游戏第一环节放置沙漏,让记忆图例的时长更形象更直观。

2.增加以标志为图例的游戏卡,更好地激发幼儿兴趣。

3.提供盖杯集合板,方便幼儿2个2个有序摆放盖杯,锻炼幼儿2个2个数数能力的同时,也便于直观地判断输赢。

4.提供小贴画若干作为奖励,提高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微信图片_20181221110143.png

 

玩法二

 

游戏价值:

1.巩固练习2个2个数数的能力。

2.熟悉认识游戏卡中的标志图例。

 

游戏材料:

“盖杯捉迷藏”操作材料,时间沙漏、盖杯集合板、标志图例游戏卡2张,小贴画若干。

 

游戏过程:

 

1.了解新增的游戏材料

所有新增的游戏材料中,幼儿马上关注到了标志图例游戏卡,他们拿着游戏卡,指着自己认识的标志与同伴分享交流。

 

微信图片_20181221110146.png

 

分析

由于“标志的世界”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积累了相关经验,对于各种标志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最先关注到新增的标志图例游戏卡,由此可以看出,与幼儿已有经验相关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幼儿注意。

2.介绍玩法与规则

此环节教师用语言结合实物的方式进行讲解,重点结合盖杯集合板和小贴画实物,介绍了新的玩法和游戏规则。

3.幼儿尝试游戏

游戏第一个环节观察记忆图例时,幼儿能在沙漏沙子漏完的时间里专注观察游戏卡上的图例,有意识记忆图例的质量比上一个阶段高。

游戏第二个环节翻盖杯找图例,因为第一个环节观察图例的质量提高了,幼儿凭记忆有目的翻盖杯的情况有了进步,能快速翻出2~3个相同的图例,也能有序将赢得的盖杯摆放在盖杯集合板上,在随后继续寻找图例时,幼儿边找边记忆的速度明显比上一阶段要快。

游戏第三个环节按群计数时,幼儿表现出的能力水平不一样,有的能快速熟练地2个2个数数并说出总数,有的则会出错,教师采取的指导策略是提醒幼儿用伙伴互助的方式进行巩固练习。在使用标志游戏卡游戏时,孩子们边翻盖杯找相同标志,边分享自己认识的标志,和同伴说这是什么标志,我在哪里见过等等,出现不认识的标志,认识的同伴会告知,如果都不认识则会求助老师,游戏更加积极主动,情绪体验也更加愉悦。

 

微信图片_20181221110149.png

 

微信图片_20181221110151.png

 

微信图片_20181221110154.png

 

反思与调整

游戏第一环节沙漏的运用,让时长更直观,孩子能更专注地观察并记忆图例,效果较好。游戏第二环节翻盖杯找图例,此前积累的游戏经验让孩子们更熟练,找相同图例的速度更快了,有意记忆水平也明显提高了。游戏第三个环节小贴画的激励效应让幼儿更乐于运用数学的关键经验,且游戏的兴趣始终保持在高位,贴画的获得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游戏的成就感。针对2个2个数数的方式数盖杯,孩子们水平不一的情况,老师没有马上介入指导,而是让能力强的孩子帮助能力弱的,教师的应对策略让幼儿的学习形式多样化。游戏中关注孩子的兴趣和已有经验,标志游戏卡的增加让“标志的世界”主题活动和“盖杯捉迷藏”游戏结合,更好地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在游戏中观察、记忆、自主表达,既发展了孩子的记忆力,又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爱立方益智区材料具有低结构、多层次、递进性、灵活性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结合本班幼儿特点、已有知识经验、主题实施内容,进行一些融合、改进,让游戏材料更接“地气”,如“我是中国娃”主题中可以将各民族服饰、乐器、食物等制作成游戏卡,增进孩子对各民族习俗的了解。

 

更多好玩具,尽在爱立方益智区☟

 

微信截图_20170921121303.png

 

购买请拨打服务热线↓↓↓

 

☎全国服务热线:400-166-6208

☎全国热线:027-87521830

☎湖北省专线:027-87679162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