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蛋含铅量高?常吃对身体有害?爱吃皮蛋的朋友学习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皮蛋怎么会含铅量高 皮蛋含铅量高?常吃对身体有害?爱吃皮蛋的朋友学习下!

皮蛋含铅量高?常吃对身体有害?爱吃皮蛋的朋友学习下!

2024-07-01 07: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上个月底,唐女士去买菜的时候,看到自己平时很喜欢吃的皮蛋,就买了几个回去;但是这次的皮蛋口味有点怪,但是唐女士也没在意,想着可能是自己调料没有弄好;但是不到一小时,一家三口就都出现了身体不适,特别是唐女士,由于吃得比较多,症状更加严重一些,头晕、腹泻、呕吐...,就赶紧去被丈夫送到医院就诊。通过医生检查,唐女士被诊断为是食物中毒,而罪魁祸首就是皮蛋。其实皮蛋中毒事件在每年都有发生。皮蛋是我们

  很常见的一种食物,很多外国朋友见到皮蛋就不敢下嘴,那么皮蛋吃了真的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

  

  ■皮蛋是什么制作而成的?

  皮蛋的原材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鸭蛋,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食盐、黄丹粉、生石灰、活碱等等,让这些物质被搅拌成稀泥,随后把鸭蛋包裹起来进行腌制,在此期间通过一系列的蛋白质分解和重组,从而形成了皮蛋。一个制作合格的皮蛋,它所含有的营养价值和常见的鸭蛋、鸡蛋是差不多的,并且皮蛋里面的蛋白质经过水解等方式,反而更加有利于身体的吸收。

  ■皮蛋里面含有铅,吃了会中毒?

  我们从一开始的案例就知道了,这一家人就是因为吃了皮蛋才出现的食物中毒;其实因为皮蛋中毒事件,在生活中屡见不鲜,那么这是不是因为皮蛋里面有铅的缘故呢?

  根据相关调查,真相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真正引起中毒的“元凶”—沙门氏菌,并且有7-8成的食物中毒事件都是因为沙门氏菌而引起的。根据了解,沙门氏菌是一种很常见的食物性致病菌,它会通过污染食物、粪便,从而传染给人类;比较常见于蛋类、禽肉、畜肉、奶类等食物里面,若是人们不小心食用了沙门氏菌所感染的食物,那么就会出现中毒风险。

  在“食源性疾病爆发报告系统”的数据统计里面,四川地区在2010年到2020年这10年期间,由于微生物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当中,有36%是因为摄入了因为沙门氏菌污染皮蛋引起的,所以这里也需要提醒一下大家,平时在吃皮蛋的食物还请多加留心。

  

  我们再来说说皮蛋里面的含铅问题,在很早以前,制作皮蛋的辅料当中,有黄丹粉,而这种物质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铅,所以在制作的过程当中,难免有一些会渗透到鸭蛋里面。不过在2015年的时候,传统工艺就已经被无铅工艺所取代,是不允许在皮蛋里面添加含有铅的物质,所以我们平时所见到的皮蛋都是无铅皮蛋。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并非是说一点铅哦度没有,只不过含量是比较少的,通常铅含量在0.5mg/kg,就能够被叫做是“无铅”,这点量对于身体是无法构成伤害的,所以对此不用过于担心。

  ■皮蛋很美味,吃法有讲究:

  ●挑选方法有讲究:

  关于皮蛋的挑选也是有讲究的,尽量是选择工业化所生产的无铅松花蛋,其实在皮蛋的标签上就会有所标注;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尽量是选择蛋壳完整、没有黑点、外壳包泥均匀、摇晃的时候没有出现水响声的皮蛋。

  ●食用人群有讲究:

  有些比较特殊的人群,比如婴幼儿对于铅是很敏感的,若是过量食用对发育不利,尽量少吃;孕妇朋友也尽量避免吃皮蛋;肝病患者若是摄入大量皮蛋,那么里面的铅就很容易会增加肝脏负担,所以也需尽量避免食用。

  ●食用量有讲究:

  日常生活中,无论你多么喜欢吃皮蛋,还请控制好食用量;毕竟它里面的钠含量是不容小觑的,通常在一颗皮蛋里面有将近320毫克的钠;比如经常所见到的凉拌皮蛋,通常是需要2颗,而这样的量就已经接近《居民膳食指南》每天建议摄入量的三分之一,加上在制作皮蛋的过程中,还会有酱油、食盐等调味料,很容易会导致钠元素摄入超标,对身体健康不利,别经常食用。

  TIPS:关于皮蛋的一些小疑问!

  ●蛋壳黑点越多,铅含量越高?

  其实并不是这样,还需理性去看待,蛋壳上的黑点,其实是“加工助剂”发生化学反应以后的沉积物,它会受到制作温度、腌制时间等因素影响,和铅没有啥关系,所以别让人家铅来背这个“黑锅”。

  ●皮蛋为什么会有“纹路”?

  其实这种情况,主要是和皮蛋的制作有关;在皮蛋的制作过程中,蛋白里面的镁离子会和蛋清里面的蛋白质,在碱性环境下产生降解,从而形成晶体,看起来就像是松枝一样,看起来十分好看,所以也被人们叫做松花蛋。

  

  结语:日常生活中,皮蛋不仅很美味,也有着一定的营养价值,不过在食用方面也是有讲究的,还需注意控制好摄入量,特别是一些特殊人群尽量避免。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