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传统医学中十大灿烂民族医药(中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皮的医学名称 祖国传统医学中十大灿烂民族医药(中篇)

祖国传统医学中十大灿烂民族医药(中篇)

#祖国传统医学中十大灿烂民族医药(中篇)|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彝医认为人体的气,从生门(囟门)下来,经大肠与胃,注到脐眼下面;从气海起,清气有三条路,第一条到心;第二条从脐底通过胃以至整个消化道;第三条起于脐底,经肺入肾。浊气三条路也起于脐底,第一条经肾入腹腔,上达头顶;第二条经肩到脑髓中;第三条经尾门,从尾根上达头顶。以上清浊二气共六条,不断循行于人体中,以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认为:“气血流通了,运动不停息”。

彝族医药独特病因病机

(1)风证:常表现为发热,恶风,恶寒,肌肤红、肿、痛、痒,头身、肌肤、关节疼痛,游走不定,手足麻木不仁,抽搐,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2)箭证:皆由风引起。又分为游风箭、神风箭、火风箭、水风箭、岩风箭、冷风箭、雪风箭。

(3)毒证:狗毒、兽毒、蛇毒、蛙毒、蜂毒、虫毒(指毛毛虫、蜈蚣、蛇、蜂、蜘蛛)、饮毒、菜毒、草木毒、铁毒(指刀枪伤、铁锈、磨刀石水)、石毒(指石头伤,跌仆伤)、岩毒、风毒、水毒(指污水)、人毒、火毒(天火、明火、风火)、酒毒、草乌毒、菌子毒等等。均为致病因素。

(4)邪气、毒气:邪气:有山邪、岩邪、岩洞邪、树洞邪、箭邪、水邪、冷邪、暑邪、火邪、秽邪、鬼邪等11种。毒气:有污泥毒气,污水毒气,湿毒气,坟地毒气等4种。

(5)蛊证:分为“斯”和“都”两种。“斯”:包括蛇、蚂蝗、牛皮等蛊毒,系人为致病。“都”:系牛、羊、鸡蛊。邪气中人,可表现为眼睛突然红肿、疼痛,可致双目失明。

(6)尔证:认为是一种附于人体的“馋鬼”所致。其表现为易饥、嗜食、嗜肉食、全身松懒,神倦乏力。此证发病急,死亡快,多见于婴幼儿。

(7)麻风证:分蛙、蛇、猴、鱼、蜂五种。彝医认为是由麻风侵袭人体血脉而致病。临床表现:初起面色变白,微浮肿,全身发热或时热,全身持久微痒,眉毛渐脱。甚则身肢溃烂,指、趾脱节,脸肿色黑。

(8)色劳证:表现为双侧少腹部可触及粗而硬的包块,疼痛难忍,甚则尿闭,点滴不行。多发生于男性。

(9)虚劳证:;致消瘦乏力,生育能力低下,或妇女经带异常等。

(10)月劳证:为经期、产后未满月而同房,瘀血内停所致,常表现为经闭不行,小腹有硬块疼痛等。

(11)干枯证:头昏眼花,恶风,恶寒,肢冷,神倦乏力,消瘦,皮肤干燥,口唇干裂出血,眼睛发黄,头发干枯;男子则虚怯阳痿;女子则经闭、不孕等。

(12)闭证:包括尿闭证与经闭证。

(13)崩证:分白崩与红崩。白崩,多由身体虚损,中气下陷,或湿热下注引起白物大下。红崩,为素体虚弱,月经量多,势急如山崩。

(14)霍乱证:这是由于风雨外邪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病证,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上吐下泻,小腿抽搐。

(15)麻脚证:唇紫目呆,头身疼痛,继而双目上翻,抽搐,昏厥,死亡。

(16)缩阴证:突受惊恐,或受冷风刺激,引起突然腹痛,脸面青,全身抽搐,昏迷,生殖器收缩进入腹内。

彝族医药独特用药

彝族药物数达千种,包括有动物药、矿物药、植物药,其中以植物药和动物药运用较为广泛。彝医植物药多以鲜品入药,在某些聚居区(如凉山)无准确剂量,并且使用单味药较多,常见的用法有捣烂、揉烂、外敷、咀嚼、熬水内服和炖鸡肉服。彝族地区已有悠久历史,特别是凉山地区。凉山地区盛产名贵药除有丰富的植物药外,动物药中珍贵者亦极多。

现存最早的彝族医药专著《明代彝医书》(又名《双柏彝医书》)成书于明嘉靖四十五年:该书用古彝文抄写,共收病症59种,动植物药231种,彝药方剂226首,内容十分丰富。彝医用药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特别是喜用善用动物药。彝医对动物药的运用之广,用法之奇实在让人惊叹,具体的如治疗感冒用鹿骨、璋骨、熊骨开水泡;用狗蝇、牛屎壳郎打碎,开水冲服等等,这在其他民族医载中很少见到。

酒在彝族丰富的药物资源中占有重要位置。彝酒是用谷类和曲酿成,用酒治病历史较长,范围很广,数量较多,方法各异。常见的有酒泡药(药酒);以酒(或甜白酒)为引煎药;以酒兑服药汁(或药粉);以酒调药外敷或点火酒。这些都是彝族医药中的古老传统医疗方法。

代表药材:苦荞麦、大黄、牛膝、龙芽草、余甘子、川续断、射干、雄黄、石膏、瓦楞子、伏龙肝、海浮石、夏枯草、曼陀罗、苦瓜、大花金钱豹、姜等。

特色药材:“木谷补底”(凉山虫草)、“一妹姑班”(昆明山海棠)、“苯之多七”、“罗锅底”、“灯盏花”、“瓦布友”等。

彝医药独特诊治方法

彝医药除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还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在诊断方面,主要运用望、闻、问、切和方位推算法。

“望、闻、问、切”的方法与中医形式无疑,但内容有所不同。

方位推算法是彝医的特色。方位推算法是彝族普遍用来推算人的“本命”所在方位及疾病预后的诊断方法,是对人类生命运动形式的一种表述。它主要解决寿命的测量,疾病的预后,以及生命周期性节律的计算。彝族医算主要依据彝族太阳历和阴阳历来推算病人的年龄、禁日、衰年,以表达生命运动的规律。较有代表性的则是云南双柏《看人辰书》和四川凉山的《医算书》。

在治疗方法上,彝医尤其擅长治疗跌打损伤,主要有外治法和内治法。内治法主要靠口服,药物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酊剂。在所有剂型中,配剂占三分之一还多。外治法主要用于外伤病和皮肤病,某些内病也可用外治的方法来达到目的。有外包、擦、冷热外敷、麝艾烧、药面熏蒸、煎洗淋浴、铜钱刮、推拿按摩、放血割治等方法。

(1)内服法:彝医服药有汤剂,不论是单味药还是复方药通过煎煮后服下;酊剂是用酒泡一定时间后,口服药酒。在所有剂型中,酊剂占三分之一还多。

(2)外敷法:主要用于皮肤病和外伤疾病。

(3)烧火法:主要用于危重病的抢救办法。

(4)熏蒸法:用于消毒和治疗牙痛的一种治疗方法。

(5)洗浴法:多用于皮肤病及风湿病。

(6)割治法:主要用于小儿疳积和毒蛇咬伤。

(7)拔火罐法:用于拔毒和祛瘀。

(8)放血法:主要用于瘀血、高热、小儿惊风、寒症疼痛。

(9)推拿按摩法:多用于陈旧性痼疾,风湿疼痛,周身酸困,头痛等症。

彝医药的预防医学

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是彝医预防医学思想的中心内容。彝医重视疾病的治疗,更重视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

民间有许多预防方法,如常洗矿泉浴预防皮肤病、风湿病;外搽烟油防山蚂蟥、虫蚁;佩带雄黄或家中养鹅防蛇等。

医书中所载防病方法更多,如《献药经》载:煮食麂子肉,既可治麻风,又可预防麻风传染;煮食菁鸡肉,既可治疗麻疹,又可预防麻疹。《明代医书》载:烧吃人指甲,可预防感冒;随身携带灵猫香,可避毒气瘴疠及虫蛇等。

此外,彝医还主张有病早治,防止病情加重,变生它病。如被狂犬或毒蛇咬伤,主张及早划开伤口拔毒,以防狂犬病或蛇毒中毒。这种无病早防,既病防变的认识,反映了彝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学术思想。

彝医药的保护

2011年6月10日,由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申报的彝医药(彝医水膏药疗法)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7月16日,由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经济开发区申报的彝医药(拨云锭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已发掘出包括内、外、妇、儿、生理、针灸等科的彝文手抄本20余部,其中在禄劝发现的《医病好药书》是目前我国所有发现的彝医书里,记载疾病和药物最多的一本。1982年,楚雄州卫生局、药检所编撰了《彝族医药之书》、《彝族医药》,1998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王敏、朱据元(彝)合作的《楚雄彝州本草》。

20世纪90年代从彝族方药开发出来的排毒养颜胶囊,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产值为十几亿元。

彝药灯盏花注射液系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与云南白药同时被云南省作为未来中药产业化的重点项目。

彝医药已经成为继藏、蒙、苗等民族医药之后迅速崛起的又一个民族医药产业。

彝医药的典籍

《启谷署》:发现于贵州省仁怀县的一本彝族医药古籍手抄本。记载有5门,38个疾病,263个方剂。此书是一部临床价值较高的彝医书,经后人临床验证,有效率达95%以上。

《指路书》:彝语《卓莫苏》,成书在明末清初之际。此书属彝族丧葬仪式唱诵的经书,但书中记载了大量的医学理论,对彝族男子生平活动的描述及对妇幼保健,人体发育,胎产的认识运用唯物主义的思想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好药医病书》:又称《医病好药书》。成书于乾隆丁已年(1737年),内容涉及范围亦广。记载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和五官科等39种疾病,共有317个处方。由单味药组成的方剂有171方,占54%。全书共使用药物370味,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分类法大致分为水、火、土、金石、谷、菜、果、木、草及禽类、兽类、鱼类和鳞类等13种,但以草类最多。

第五位苗医药

苗族历史悠久,是中国少数民族的四大民族之一。苗族的分布以贵州省为中心(占总人口人50%),并向湖南、云南、重庆、广西、湖北、四川等省区辐射。苗族来源于黄帝时的“九黎”,尧、舜、禹时的“三苗”,而商、周时的“荆蛮”则是三苗的遗裔,与苗族有着同源关系,并包括有苗族先民。

关于苗族医药起源,无文献可证,但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一般认为苗族早期神话传说时代的原始医药文化是苗族医药学之源,如“神农尝百草”,“蚩尤传神药”,“祝融传按摩强身术”,“苗药祖师”苗父,“药王传医方”等。有学者认为,神农既是中国医药学的始创人,也是苗医学的始创人。神农后裔祝融传按摩强身术,将苗族医药传衍下来,尔后世代相传,才有今天的苗医学。

成书于2000年前西汉刘向的《说苑辨物》记载:吾闻古之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者也,行医于乡里。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药物“有100多种与苗药同名同义”(《湘西苗药汇编》)。

到了明代以后,苗医药才得到世人更多关注。李时珍《本草纲目》收有42种苗族药物。清代吴其睿《植物名实图考》也记载了不少苗药。长征时期,贺龙也曾指示“不但要物色好的苗族向导,而且要动员苗医随军前进”。

苗族医药独特理论

苗医药是我国民族医药中的一朵奇葩,被誉为“大山深处的瑰宝”。苗医药文化以天然绿色、方法奇特、简练实用和疗效确切而著称。

苗医药拥有自身理论指导的医学体系,如“两纲两病理论”、“苗医生成哲学”、“五基成物学说”、“三界九架理论”、“交环理论”、“四大筋脉理论”、“苗药质征理论”等。

苗医认为气、血、水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生病,外为水毒、气毒、火毒所犯,内有情感、信念所动,亦因劳累损伤所致。将疾病分为症和疾,辨证分类上有两纲(冷病、热病),五经(冷、热、半边、快、慢),病分三十六症、七十二疾,合称一百单八症。

苗医诊断以望、脉二诊为主,望可知其表,脉可知其里,表里结合。

望诊:中医只看头发,苗医还认为眉毛不乱而光泽正常,病不重;眉毛散乱,皱眉时眉不举,汗毛直立则说明病重。

指纹诊:用于小儿疾病的诊疗,如苗医看大拇指颜色,黑为失水,红为受惊,绿色为损伤。

指甲诊:多用于妇科诊断。按住妇女的中、小指甲,放开后淡红色者为口干舌燥,黄色者为月经紊乱。

苗医药的几大特色

苗医临床分为内科、儿科、妇科、外科等四大临床学科。

1.在药物的应用上。

“苗医治疗喜用鲜药,时间短而功效速,人人乐用之”。主张用当地鲜药,“少用市里药店之官药”。在治疗上,“苗医问病首先注重发病时辰”的治疗时辰学,如治疗十二时血穴疗时,就主张按发病时间而对症下药治疗。在苗医学临床应用中总结出有效验方、单方,为苗医方剂学奠定了基础。

2.临床疾病名称进行分科。

在苗医中流行着“病有一百单八证”的说法,即“三十六经、七十二证”或“三十六证、七十二疾”,或称“四十九证、四十九翻、十丹毒”等,苗医将疾病进行归类,分为经类、证类、翻类、胎病(小儿)、龟类、抽病(新生儿)、丹类、疔类、癀类、花类、疮类等十一类。

苗医对疾病的命名多以动、植物形象、声音、金属色泽等取类比象命名,如双上肢抽搐象鹞鹰闪翅的叫“鹞子经”,膝关节红肿发亮、形如猫头的叫“猫头证”,色形如高梁的“高梁痘证”,色泽如铜、铁的“铜疗”、“铁疗”等。另有以主症、病因、病变部位命名或互为结合命名的,如“米黄证”、“雪皮风证”、“寒风经”、“白口菌”、“男色证”,“月家乐证”等。

内科有咳嗽、蛊病症、红砂症、乌鸦症、疝气、红便、伤力劳、青蛙症、霍乱、疟疾、飞蛾症等。

妇科有奶痛、乳蛾、月经不对、白带、妇女不孕等。

外科有黄瓜瘤、羊瘤、吹口疮、吊肛、痨疮、九子痒、虫疮、耳烂、水毒、火症、痔疮、外风、牙虫、蛇伤等。

儿科有小儿麻痘、胎毒、小儿惊风、走胎等。

3.苗医外治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苗医分内治法与外治法两大疗法(其中的“冷病热治”、“热病冷治”为两大特色治法)。其中外治法特别丰富:苗式药浴法、碗针放血疗法、铜钱刮法(刮痧疗法)、挑刺疗法、爆灯火疗法、拔毒法、治痘法气角疗法、蛋滚疗法、发疱疗法、佩戴药疗法、熏蒸疗法、抹酒火疗法、烧药火疗法、针挑疗法、外洗法、外敷疗法、拍击疗法、麻刮法、热熨疗法、手推(也称推拿疗法)疗法、体育疗法、热烫疗法、精神疗法等。

4.苗医用药用鲜不用陈,以保证药效。

苗医用苗药治病,主张用新鲜药,不用药店存放过久的陈药,说是药物“治难见效”。

5.药物用药方法独特。

在内服苗药的加工上多用爆药法、煎煮熬药的方法也较为常用。对慢性风湿疼痛,腰腿痛多用酒泡制方法。对新鲜苗药治疗外伤,如虫、蛇咬伤的用鲜药摘汁外洗或外敷捣烂,苗药还有冲阴阳水法、嘴嚼法、外洗法、药水熏法、药汁点服法、冲服法等。较有名的方剂有:九架内冷蠲毒煎、三隶虚火蠲毒煎、开脑煎、秒气蠲毒煎、三味赶表煎、抗血癌煎、退气宁耳煎。

6.苗医外科、妇科手术特色。

清末湘黔边的湘西凤凰县和贵州松桃等地苗族“匠嘎”,能用手术方法剖腹取胎,母婴平安。是苗医外科学的一大发展。

7.苗医的预防与保健。

苗医提倡多参加劳动,生活有规律,不要暴饮暴食,起居有常,崇尚武功,强体健身,预防疾病。

8.巫医或苗巫师施巫术治病在民间仍然流行。

苗巫在“遇疾不求医,延巫求祷”的湘黔苗疆施以巫术治疗或求祖灵除疾病保平安,苗人喜接受。如化水治疗、椎牛、打猪祭祀祖先以求平安等。

丰富的苗药资源

贵州为中国著名的四大道地药材产区之一,有着丰富而特有的药用动、植物资源与矿物资源,是苗药丰富的资源宝库。

据查,2006年出版的《苗族药物学》收载苗药多达4351种。贵州毕节地区的老苗医所言:(苗医)病有108症,药有3800种,有苗者(泛指高等植物)3000种,无苗者(泛指低等植物、动物、矿物及其他类)800种。其中别具特色的苗药有观音草、米槁、艾纳香、八爪金龙、仙桃草、旱莲草、活血丹、大丁草、重楼等。

目前常见苗药约有2000种左右,最常用的约达400种,并有不少苗药己收载于全国性药典或地方性民族医药等有关专著。

苗医药的保护和发展

到目前苗医药已有多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08年6月14日(第二批):贵州省雷山县申报的“骨伤蛇伤疗法”,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申报的“九节茶药制作工艺”。

2011年6月10日(第三批):湖南省凤凰县申报的“癫痫症疗法”,湖南省花垣县申报的“钻节风疗法”。

苗医药的产业化:目前全国民族医药中产业化最高的是藏药和苗药。

如贵州一省就有苗药制药企业70多家,生产苗药产品154种,药占贵州省医药工业总产值40%。

生产的苗族药物剂型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喷雾剂、滴丸剂、酊剂、糖浆剂等27种剂型。

代表性的品种有咳速停糖浆、黑骨藤胶囊、仙灵骨葆胶囊、益肝苗袋泡剂、鑫肝乐胶囊、抗妇炎胶囊、乙肝散、九节茶胶囊、心胃丹胶囊、宁泌泰胶囊、热淋清胶囊等品种。其中贵州省神奇药业与益陌药业跃人全国中成药工业企业50强。

苗医药的典籍

1953年9月,贵州省组织民族医编写了《贵州民间草药验方录》。

1956年,贵州省卫生厅编写了《贵州中医验方秘方》1至2册,搜集整理民间方药3496个。

1969年至1971年,贵州省中医研究所又编辑出版了《贵州草药》(两集,载药1000种)及《贵州中草药验方选》(收载民间验方495个)。贵州省药检所编印了《常用中草药手册》,贵州省中草药队也编印了《中草药资料》等书籍及内部印刷品。

1972年,《贵州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一书出版公开发行。

第四位傣医药

傣医药学有着较系统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是中国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983年国家确定傣医药为中国四大民族医药(藏、蒙、维、傣)之一。

傣医药具有2500多年历史,傣医药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原始时期、神药两用时期、兴旺时期和发展升华时期。

在远古时期,原始傣族先民在采摘野生植物及狩猎活动中,逐步认识到各种植物形态、味道及性能的差异,动物皮毛、骨血、肌肉、脏器等不同作用,使用之后身体和机能产生不同反应,从而确立了原始的医药雏形。

大约公元前540年至公元700年间,是傣医药发展的神药两用时期。这一时期的医学与巫术相互影响,也是傣医学“身心同治、心理暗示”治疗方法的起源。原始宗教对傣医的影响是深刻的,直至今天傣医在行医时仍然保留着原始信仰的习俗,治病之前要先敬神,桌上摆上蜡烛和贡品,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

公元3-6世纪,是傣医学的理论成形阶段。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傣民族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把散落在民间的口耳相传的各种医学原理、单验秘方除了口传、手授以外,都收集整理刻在贝叶片上,也就是贝叶经。傣族人民应用贝叶文化传播傣医傣药,使得先民们创造的傣医药文化得以保存和广泛流传与应用。

傣族医药独特理论

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傣族先民巧妙借鉴了佛教的“风、火、水、土”四塔学说用以阐述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又从佛教引入了“五蕴”概念,通过“色、识、受、想、行”五蕴的变化来概括人的精神与身体机能的关系。同时吸收了随佛教经典传入的印度医学、药学知识,又汲取了汉族的中医药学知识的营养,创造了具有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的傣医学、药学理论,发明了许多辨别疾病、治疗疾病的方法及奇方妙药。由此,傣医药从一门简单的经验医学逐步升华成为一门理论完整、文献丰富、独具特色的医学。

“四塔五蕴”学说

傣医学认为,世界上一切生命体都由风、火、水、土这四种基本物质运动变化而成,风使万物生、土使万物长,水使万物润、火使万物热。风、火、水、土既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元素,同时也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功能元素。这四种元素被统称为四塔。人的繁殖、生长、发育,直至衰老、死亡都离不开四塔,四塔平衡和谐,人的健康无病,四塔失衡,则疾病丛生。

傣医学认为,人作为有情世界的代表物种,其生老病死及一切生理、病理现象,除了与四塔的平衡息息相关,还与体内蕴藏的五种要素密不可分,五要素被称为“五蕴”,分别为色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

色蕴指人体形态、容貌及精神状况,具体指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及反映表现于外的生命现象;

识蕴指人体感受外界客观事物后产生的第一印象和判断,包括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体验;

受蕴指人体感受各种刺激后产生的一定的情感体验及耐受能力;

想蕴指人对外界刺激及感知事物所产生的想象、分析、总结及定性能力;

行蕴是更复杂的一种心理活动,通过行蕴向身体或器官发出针对性的反应或行为。

傣医药独特的疾病分类

傣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由1500多个组织和32种湿性液体所组成。傣医将疾病分为四大类,即热病类、斑疹类、痹病类及毒病、血病类。

热病类:主要临床表现是高热,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其它精神症状。

斑疹类:此类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在身体任何部位皮肤出现斑疹、丘疹等皮疹,皮疹灼烧疼痛或奇痒难忍,瘙抓后引起感染出现渗出液,有时伴有高热。不包括麻疹、水痘、幼儿急疹、风疹等出疹性疾病。

痹病类:此类疾病病种繁多,涉及面广。特点是患者全身关节疼痛,有的伴红肿畸形,活动受限,全身或局部浮肿,疼痛,呕吐,泄泻,消瘦乏力,久病体虚等。

毒病、血病类:此为傣医一类症候群的总称。凡属化脓性炎症;咳、喘、衄血、咯血、呕血、便血、尿血及结石等,均属该类症候范围。

傣医优势病种有:案答勒、案答蒿(肝炎)、答满(脂肪肝)、拢梅兰申、拢阿麻巴(风湿性关节炎)、拢蒙沙喉(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路哈(骨折)、菲埋喃皇罗(烧、烫伤)、闷慢(荨麻疹)、拢麻想烂、拢麻想汗(急性湿疹、慢性湿疹)、接崩(慢性胃炎、胃窦炎)、接崩哦勒(胃、十二指肠溃疡)、拢牛(泌尿道感染)、拢匹勒(产后病)、洞里(痔疮)等。

傣医药独特的疾病疗法

傣医药诊断疾病的方法有问诊、望诊和摸诊三种。其内容相似于汉族中医药学之望、问、切诊,但理论上有所差异。

治疗方面是根据四塔之盛衰,选用四个成方并配伍其它药物以整调患者体内四塔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病目的。傣医还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将一年分为冷、热、雨三季,选用不同的方药治疗不同季节的疾病。傣医治疗疾病的独特治疗方法有:

1.暖雅(睡药疗法):

1.暖雅(睡药疗法):

即通过平卧方式将傣药热药覆盖患者全身进行治疗的一种外治疗法。是傣医治病的十大传统疗法之一,已被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用于治疗拢呆坟亨(中风偏瘫后遗症)、拢梅兰申(寒性风湿性关节炎)、拢匹勒(月子病)等。

即通过平卧方式将傣药热药覆盖患者全身进行治疗的一种外治疗法。是傣医治病的十大传统疗法之一,已被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用于治疗拢呆坟亨(中风偏瘫后遗症)、拢梅兰申(寒性风湿性关节炎)、拢匹勒(月子病)等。

2.咱雅(拖擦药物疗法):

2.咱雅(拖擦药物疗法):

主要用于治疗拢梅兰申(寒性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偏瘫后遗症、高热病、面瘫等病症。因为操作简便,还适宜用于日常保健,解除疲劳过度引起的周身关节、肌肉、肩背酸痛。

主要用于治疗拢梅兰申(寒性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偏瘫后遗症、高热病、面瘫等病症。因为操作简便,还适宜用于日常保健,解除疲劳过度引起的周身关节、肌肉、肩背酸痛。

3.阿雅(洗药疗法):是傣医内病外治、外病外治、内外合治的传统外治特色疗法之一。主要用以治疗皮肤病、风湿病、月子病、感冒、中风偏瘫后遗症等病证,还适宜于健康或亚健康群体的保健,如消除疲劳、延缓衰老、滋润肌肤、养荣颜。

3.阿雅(洗药疗法):是傣医内病外治、外病外治、内外合治的传统外治特色疗法之一。主要用以治疗皮肤病、风湿病、月子病、感冒、中风偏瘫后遗症等病证,还适宜于健康或亚健康群体的保健,如消除疲劳、延缓衰老、滋润肌肤、养荣颜。

4.难雅(坐药疗法):

4.难雅(坐药疗法):

是傣医广泛应用的治疗痔疮、脱肛、脱宫的外治疗法。

是傣医广泛应用的治疗痔疮、脱肛、脱宫的外治疗法。

5.烘雅(熏蒸疗法):

5.烘雅(熏蒸疗法):

本疗法主要通过药物的热气开汗孔,发汗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解除疲劳,除风毒,使毒邪随汗排出体外,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用于治疗拢匹勒(月子病)、哇嘎(风寒感冒)、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拢呆坟(中风偏瘫后遗症)、肥胖病、风疹、麻疹、水痘不透、黄疸病、水肿病等。适用性较广泛,还具有解困除乏,排毒养颜,预防疾病之功能。

本疗法主要通过药物的热气开汗孔,发汗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解除疲劳,除风毒,使毒邪随汗排出体外,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用于治疗拢匹勒(月子病)、哇嘎(风寒感冒)、拢梅兰申(风寒湿痹证)、拢呆坟(中风偏瘫后遗症)、肥胖病、风疹、麻疹、水痘不透、黄疸病、水肿病等。适用性较广泛,还具有解困除乏,排毒养颜,预防疾病之功能。

6.沙雅(刺药疗法):

6.沙雅(刺药疗法):

用棉签蘸药酒(药油、药汁),边涂搽边用消毒梅花针轻刺患处至皮肤微发红(不出血为度)进行治疗的方法。本疗法主要用于治疗拢梅兰申(寒性风湿性关节炎),也常用于治疗中风病、硬皮病等。

用棉签蘸药酒(药油、药汁),边涂搽边用消毒梅花针轻刺患处至皮肤微发红(不出血为度)进行治疗的方法。本疗法主要用于治疗拢梅兰申(寒性风湿性关节炎),也常用于治疗中风病、硬皮病等。

7.果雅(包药疗法):

7.果雅(包药疗法):

特点是易于推广应用。用于治疗骨折、跌打损伤以及风湿病、类风湿病、痛风、疔疮脓肿、虫蛇咬伤、高热、包块肿痛、腮腺炎、乳腺炎等疾病疗效显著。

特点是易于推广应用。用于治疗骨折、跌打损伤以及风湿病、类风湿病、痛风、疔疮脓肿、虫蛇咬伤、高热、包块肿痛、腮腺炎、乳腺炎等疾病疗效显著。

8.达雅(搽药疗法):

8.达雅(搽药疗法):

根据病情选择药油、药水或药酒涂擦患部进行治疗的方法。用于治疗湿疹、接触性皮炎、风疹、斑疹、癣、疔疮脓肿、风湿病、跌打损伤、中风偏瘫后遗症等病症。

根据病情选择药油、药水或药酒涂擦患部进行治疗的方法。用于治疗湿疹、接触性皮炎、风疹、斑疹、癣、疔疮脓肿、风湿病、跌打损伤、中风偏瘫后遗症等病症。

9.闭诺(推拿按摩疗法):

9.闭诺(推拿按摩疗法):

该疗法具有通气血、舒筋骨、止疼痛、解困乏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路糯接腰(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也常用于机体保健和治疗风湿病、颈腰椎骨质增生疼痛、老年性腰腿痛、中风偏瘫后遗症、外伤肿痛,骨折、胃脘痛、消化不良、痛经、闭经等疾病。

该疗法具有通气血、舒筋骨、止疼痛、解困乏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路糯接腰(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也常用于机体保健和治疗风湿病、颈腰椎骨质增生疼痛、老年性腰腿痛、中风偏瘫后遗症、外伤肿痛,骨折、胃脘痛、消化不良、痛经、闭经等疾病。

傣医药独特的药材和方剂

据普查,西双版纳有药材种类1776种,其中植物药材1715种,动物药47种,矿物药14种。民间傣药有228科,372属,1300多品种,曾用植物药1858种。

傣族传统民族药多数为植物药,亦有部分动物药和矿物药,少部分为外来药。

傣医用药多采用生品鲜用,常用主要品种有:麻嘎喝罕(缅茄)、麻景(油瓜)、麻芒(芒果)、牙勇(马唐)、哥麻口拉(人面果)、哥丹(糖棕)、牙竹麻(朱蕉)、埋嘎筛(龙血树)、芦子(提神醒脑)、草蔻(风湿酸痛)、益母草(粪虫瘙痒、湿疹)、射干(月经过多)等。另外,动物药在傣药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数量多而且用药部位有独到之处——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药源较少,如犀鸟、象皮、象牙、孔雀毛、野水牛胆等。

植物药的分类一般以形态、气味和药用部位来划分。药物的性一般分为三大类,即热性药、凉性药、平性药。药物的味一般分为7种:

酸,多用于收涩、止汗止泻等;

甜,多为补药;

咸,多用于软坚、补虚;

苦,多用于清热、解毒、除湿、止痛;

麻,多用于止痛、镇惊、祛痰;

辣,多用于散寒、止痛;

香,多用于醒脑、开胃健脾。

傣族医药所用的药方,少则二三味药,多则数十味药;有的一方多治,而有的却一症有多方。因风、火、水、土失调致病而设的四“雅塔”即佤约塔、爹卓塔、阿波塔和巴他维塔,均由固定的药物组成,傣医称为“雅塔”。这种配方理论称之为“雅塔都档细”。傣医常用成方有万应小药丸、五宝药散、大成金丹以及目疾咽痛方等。

傣族医药处方中比较常用有名的,有以下四个:

“雅叫帕中补”(傣语,亚洲宝药之意),由九种药物组成,具有理气健胃、止痛、安神的作用。

“雅叫哈顿”(傣语,五种宝药或五宝药散之意),由五种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和中解表、调经补血、止血止痛作用。

“雅沙里门囡”(傣语,万应小药丸之意),由七种药物组成,具有消暑和中、解痉止痛、除满止泻的作用。

“雅玛哈嘎仑那龙”(傣语,治病大方),由三十多种药物组成,具有调补气血、活血止痛、通便之作用。

傣医药的保护和传承

1983年国家确定傣医药为中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西双版纳相继成立了傣医药研究所、傣医民族医院,并培养了一批傣医药人才,发掘、继承、整理、提高了傣医药学术水平,使傣医药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011年6月10日,由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医药申报的傣医药睡药疗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图为傣族贝叶经)

傣医药的典籍

公元3-6世纪,傣民族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把散落在民间的口耳相传的知识,收集整理刻在贝叶片上,也就是贝叶经。贝叶是戈兰树的叶片,刻在其上的文字不仅字迹清晰,且不易退变。记载着傣医药知识的贝叶经,如《嘎牙山哈雅》《三给尼》《昂各腊尼阶》《迪长尼阶》等,一片片褐色的贝叶经历经千年,仍然保存完好,上面的傣文字迹依然清晰,让人不得不惊叹傣族人民的智慧。

现存傣医药文献有:《嘎牙山哈雅》、《玛弩萨罗》、《药典》、《医书》、《药书及病理》、《傣药志》、《傣医传统方药志》、《中国傣医》、《傣医药验方集》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