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故宫丨宫里铜狮子烫了一头“卷发”是为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皇室狮子 探秘故宫丨宫里铜狮子烫了一头“卷发”是为何?

探秘故宫丨宫里铜狮子烫了一头“卷发”是为何?

2023-04-03 05: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每次去游览古建筑的时候,总能在大门口旁边见到石狮子。

石狮子只是雕塑吗?

是为了好看吗?

它们还有没有别的含义?

……

今天就跟随老编的脚步,一起去了解太和门前的青铜狮。

迈进故宫午门,跨过内金水桥,就是太和门广场,正北面就是太和门。太和门建于明朝初,原称奉天门,后称皇极门,清朝入京后改称太和门。现存的太和门高 23.8米,为清朝光绪年间重修。

太和门前的这对狮子体格最为庞大,堪称中国现存最大的铜狮,也是故宫当中唯一没有鎏金的铜狮。两个狮子的体格大小略有差异,大约在二、三十厘米之间。狮子雄师古今,使得空旷的太和门广场更为空疏。这种独具中国古建筑风格的陈设显示了宫廷的奢华和帝王的威仪。由于年代的久远,狮身有不少修补过的小方块,犹如岁月的沧桑泪痕。

明朝规定,文武官员每天拂晓,要到奉天门早朝,皇帝也亲自来受朝拜和处理政事,这叫御门听政。把铜狮置于太和门的两旁,一方面最高权力可以对大臣们显示威严,一方面使统治者的强力形象深入人心。

太和门前的广场上的大铜狮是清乾隆年间铸造的。外形呈金字塔形,铜狮高2.36米,前后长2.4米,宽0.7米,基座高 2.04米,其中铜基座就有0.7 米,总高 4.4 米。据《钦定日下旧闻考》记载:“太和门,九间三门,重檐,崇基,石阑。前后陛各出三,左右陛各出一,门前列铜狮二。

铜狮头顶螺髻排列疏密整齐,舌头顶着上颚,张嘴露牙、似在咆哮,胸前绶带上雕花精美,前挂銮铃肩挂缨穗,肢爪强劲有力,前肢后肘有三团卷毛,后背有锦带盘花结,狮尾向内甩翻呈卷花状。

仔细一看,青铜石狮子都烫了卷发,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一开始狮子并不是卷发,它是外来物种。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狮子才正式被国人所认知。由于这个外来物种形象威猛,霸气侧漏,狮子便成了皇宠。与皇室的庄严气氛相吻合,历代深受帝王喜爱。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外加我国常以天朝上国自居,回赠极其丰厚,引得古时候外邦友人动不动隔三差五地给来给中原王朝敬献雄狮。尤其在唐代,热度空前,爱狮狂人唐太宗还特意让大文学家虞世南作《狮子赋》、国画大师阎立本作《狮子图》以便观赏。

上行下效,从古至今,为了彰显主人家的地位,各家各府门前也都摆上了石狮子以显气派威仪。但朝廷规定了严格的等级规制,否则僭越是要掉脑袋的,而这个等级的高低就体现在狮子的发型上。也就是说,地位越高的人,门口摆放的石狮子发卷越多。

据史料记载:石狮子头上的“疙瘩”卷是有严格规定的:一品官员的衙门前的石狮子,头上有13个疙瘩卷,叫做十三太保;二品有12个发髻,三品有11个,四品是10个,五六品都是9个,七品以下的官员府邸门口就不允许摆放石狮子了。

而故宫作为皇家宫殿,里面的石狮子的发卷肯定是最多,最大的,数一数有45个发卷呢。

问:为什么是45个呢?

九五四十五,也就是九五之尊的意思,代表了在古代皇权是至高无上的。

你们在往下看,狮子的爪子下面,还踩着什么?

雄狮挺胸,右前爪下有一个缠绕绶带的镂空绣球,散发着寰宇置于掌控的气势。雌狮低视,左前爪下逗弄幼崽,幼狮仰面朝天,口含雌狮爪尖,十分有趣,寓意子嗣昌盛。威猛的雄狮含带一丝顽皮,雌狮显示至上的母爱。造型流畅生动,就连须弥座的铜雕花纹,也细致得无以复加,反而显得有些繁琐。这对大铜狮是故宫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负责镇守皇宫,辟邪驱恶。同时也显示了清朝铸铜工艺的高超水准。

故宫里一共有6处放置铜狮塑像,分别是太和殿、乾清门、宁寿门、养性门、养心门和长春宫。故宫里的铜狮塑像基本都是雌雄一对。它们的头和身体是圆形,底座是方形,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天圆地方的地理认知。

它们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印记,我们不需要像专家一样看懂。只要大家走进故宫游览,zqsg(真情实感)的领略那个时代艺术作品的魅力,都会不由自主的感叹“故宫yyds”!!!(永远滴神)

趣味问答

今天老编有个关于石狮子的问题,

想考考大家:

你知道石狮子嘴里的球,是怎么放进去的吗?

如果你知道答案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