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古代皇帝的赏赐,眼已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皇上赏赐的话 看完古代皇帝的赏赐,眼已瞎...

看完古代皇帝的赏赐,眼已瞎...

2024-05-24 13: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花翎只有帝国最上层的贵族和官员才可以佩戴,皇子理论上来说是不需要佩戴的,但由于清朝皇子多兼任政府职务,所以也往往会以此原因“乞翎”(注意用词是乞),所以清朝中后期皇子也会佩戴。(晚清时期我们就不谈了)

花翎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外面的蓝翎以及花翎里面的孔雀尾羽(又叫翎眼)。

先说说这个蓝翎,蓝翎是由鹖鸟的羽毛染色制成的,以为这种鸟很凶狠好斗,一般都赏给六品一下在皇宫里河王府里当差的侍卫以及低级军官佩戴。

►蓝翎

花翎一共分为三种,单眼花翎,双眼花翎和三眼花翎。翎眼指的是蓝翎中孔雀翎羽的个数。

►清代三品官员的暖帽配单眼花翎

单眼花翎也不是随便就能佩戴的,只有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这些人都是八旗中的上三旗出身),才有资格佩戴单眼花翎,在外任的文臣是没有权利佩戴的。

双眼花翎就更难得了。只有皇族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权贵们、和硕额附(嫔妃所生公主的老公),有资格享戴二眼花翎。当然了大臣也是可以被赏翎的,但是相当难得。从乾隆朝开始到清末,皇帝赏赐双眼花翎的人数仅仅20余人。

三眼花翎就更难的了,清朝早期皇室的顶级成员不戴花翎,只有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附(即皇后所生公主的老公),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但从清朝中晚期开始皇子们也会佩戴三眼花翎。从乾隆时期到清末赏赐三眼花翎的人数仅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

再讲个故事给你吧,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在收复台湾后上书康熙皇帝,宁愿不要靖海侯的爵位也要换得一枝花翎,康熙最终首肯,可见花翎的价值是高于一个侯位的。

赏什么都不如赏面子,但这为什么总给范主一个“顶个鸟用的即视感”。

►奖赏第二要素:用小背心送给你来自皇宫的温暖

送完了面子总该送温暖,于是帝国专用小黄马甲就上场了。小马甲又叫黄马褂。

►穿黄马褂的洋枪队指挥戈登

范主只想说暖暖的,很贴心。

先说说黄马褂的黄色,就像上面画像里画的,这种黄色叫做“明黄”,除了皇帝外只有为皇帝服务的人才能穿着明黄服饰,而贵族只能穿深黄色,平民只能穿红黄色。

黄马褂一共分四种:

第一种叫行职褂子,只有内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卫等随从服侍皇帝时才有权利穿,相当于工作服了,下班了就不能穿了。

第二种叫行围褂子,就是圣上御赐给打猎时最出色的勇士的,只有同皇帝打猎时穿,平时不可以穿出去;

第三种叫武功褂子,这种才是我们平时说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黄马褂,这种多为御赐,是可以随便穿出去的,穿出去很厉害的样子,从道光年间才开始盛行比如慈禧太后就送给了她的火车司机一件;

第四种叫特使特赐,就是给那些特使官员一类的。

而且官员得到皇帝赏赐黄马褂后要骑马慢绕紫禁城一周,彰显荣耀。

►奖赏第三要素:可以在皇帝家里飙车

最近由于清宫戏火了一个新词叫:紫禁城内骑马。似乎很多大臣听到以后开心的不要不要的,紫禁城那么大能骑马真的是爽歪歪了。

范主从来都不怕事大,于是特意看了一下关于紫禁城骑马的相关内容。紫禁城骑马又叫“赏朝马”。这是一种相当高的政治待遇。

明朝的时候并没有紫禁城内骑马的规定。清初亲王郡王可以在紫禁城内骑马,康熙年间开始,老年的大臣也可以骑马。乾隆年间以后贝子以上的官员才开始可以在紫禁城内骑马。

►中国唯一存在了2000余年的世家孔家可以紫禁城骑马,并且才赏戴了双眼花翎,知道多珍贵了吧

►原来内务府也在弘义阁办差

但骑马的时候应当不用举牌子,也没人敢随便骑吧。

有此殊荣者由东华门进城的可以走到隆宗门外的箭亭,由西华门进的可以走至内务府南侧。后来似乎很多人年纪过大骑马也不是很方便,于是换成了可以乘肩舆入内。

►奖赏第四要素:吃穿住行小物件和皇帝的二手衣服

其实皇帝会给喜欢的大臣赏赐给很多的东西,但记载较少,所以看看出名的四爷和年大将军的故事吧。

雍正早年跟年羹尧的关系很好,因此在年羹尧在西北用兵的时候雍正皇帝就赏赐了很多很多的礼物。

►四郎的兰花指范主膜拜了

雍正皇帝曾经赏赐给年羹尧获赐双眼孔雀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及金币等各种东西,同时还曾经限6日内由京师送荔枝给远在西北的年羹尧。

同时还赏赐给年羹尧及其父母各种药品药物,时不时常去关怀一下,来回送的小东西实在太多,恐怕也就不值得多说了吧。

但范主只想说,你看看年大将军都胖成什么样子了,他根本不缺这些东西有木有!这样对心脑血管不好啊!

►注意一下坐垫,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差评

其实皇帝对喜爱的大臣总是会送很多贴身小东西,比如自己穿过的衣服啊,鼻烟壶啊什么的,雍正皇帝酷爱眼镜,似乎也送了很多副眼镜给大臣,还要注明不合适就说,之后再换一副。

乾隆皇帝大年初一,会写福字送给大臣,而且上次的扇子扇坠,诗歌书画不计其数。等等等等这样的有很多,就不多说了。

►奖赏要素第五:化妆补贴

清朝一口气说的太多了,我们再聊聊唐朝的故事吧。在唐玄宗时期杨氏家族一共出现了四位在当时出名的美人。就是杨玉环和她的三位姐姐。

在唐玄宗封杨玉环为贵妃了以后又封了她的姐姐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以及秦国夫人。

虢国夫人到底多漂亮呢?杜甫曾经有一首诗写道“虢国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宛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可见当时虢国夫人多漂亮。

►唐 张宣 《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当时也相当富有,据说虢国夫人在装修宅邸的时候聘请了很多工匠,装修结束后夫人特别满意,于是赏赐了金盏盛碧色宝石三斗作为工钱。

史书上记载她们以天生丽质不假脂粉出名。但是是范主发现了一个bug,因为玄宗每年赏赐给她们的脂粉钱就要几万贯。但想想叫脂粉钱不代表就要买脂粉,不过按照虢国夫人的财力应当也不在乎怎么点钱吧。而且范主实在觉得那个脂粉钱对于夫人们似乎有点少。

►奖赏要素第六:提供在特殊场所得被接见机会

这是汉武帝和卫青大将军的故事,因为汉武帝平时很忙,所以要抓紧一切时间办公,因此闲暇的时间就比较少,有一次汉武帝召见卫青聊国家大事的时候选择了特殊一个特殊的时间“如厕”,于是开启了“如厕对话”。

可能是作为皇帝太忙,也可能是由于汉武帝实在是过于亲信卫青所以连这种时间也不避讳。

我们已然不知道卫青先生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想。但能见到这种状况估计也是无奈了。

但是能够获得帝王在特殊时候的接见其实不能不说,呃,也是一种荣幸。要知道汉武帝接见汲黯的时候是要连帽子都戴好才干见面的。

不过范主觉得这样也很难说得上是什么荣幸。

►奖赏第七要素:能给的都给

比如大清美男子乾隆同学和另一个美男子和珅同学的故事。

由于皇上的喜爱和珅一度身兼一等忠襄公和文华殿大学士,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以及步军统领等数十个清朝中央政府的关键要职。

似乎清朝历史里能像和珅一样身兼这么多职务的似乎并无第二人。

他还偷了康熙皇帝写给孝庄太后的福字,搬到家里去了。乾隆晚年跟嘉庆帝说话还要他当翻译,因为和珅实在很懂皇帝。

乾隆还亲子给他儿子起名字丰绅殷德,并把自己最爱的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真心是能给的都给了。

看到这些范主突然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皇帝们的奖励大多都是名誉性质的,实用性就差了好多。

想起当年汉高祖刘邦剖符封侯,许诺永世不绝,但最后大多数爵位也没过三代,瞬间范主觉得皇帝的奖励都好不实惠啊。

但想想不水的奖励也是有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