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仁,到底是什么米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皂角树都有什么用处呢 皂角仁,到底是什么米呢?

皂角仁,到底是什么米呢?

2024-06-28 23: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皂角仁,也被称作“雪莲子”、“皂角米”等,相信很多的小伙伴都有听说过这种东西,甚至还有很多人都有吃过。但绝大部分的人可能还不知道这皂角仁到底是什么米,到底是什么东西,吃吃也吃得是糊里糊涂,别人问起也说不上什么好。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听听关于皂角仁的故事。

皂角仁的“前半生”

要了解皂角仁,咱们首先要了解它是从何而来的。

皂角树

提到皂角仁,就不得不说到皂角树。皂角树可以说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分布非常的广泛,从南到北都有皂角树的踪影。皂角树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重庆、四川、湖南、湖北、陕西、河南、河北、甘肃、山西、山东、江苏、安徽、广东、江西和福建等省市的谷地、山坡及路旁。

皂角熟了

皂角树全身都是宝。它的果实皂角果(皂荚)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

在洗发水还没有出现之前,在我国的农村很多人都会把皂角果捣碎用来洗头发或者是洗衣服。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被运用到石油钻采、食品医药、纺织印染、采矿选矿、兵工炸药、日化陶瓷、建筑涂料等行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生产原料。

而皂角树的根、茎、叶则是不可多得的中药,特别是皂角刺,中药名也叫“天丁”,具有消肿排脓、消炎拔毒以及祛风杀虫等功效。

而咱们今天介绍的皂角仁,则是皂角树的种子去壳后的部分,不仅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膳食纤维,还是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物,具有润燥通便、养心通脉、养肝明目、祛风消肿及美容养颜等多种功效,所以皂角仁也有植物“燕窝”的美誉。

炖煮过后的皂角仁不仅汤汁粘稠,天然植物胶原质丰富,口感还特别的软糯,所以在民间人们也把它和桃胶、银耳、枸杞并称为“美颜天然四物件”。

作为一种纯天然的养生补品,皂角仁以前可是属于云南土司贵族的上等滋补品,在云南当地也是被作为待客的上品,是非常珍贵的纯天然绿色滋补食品。

皂角仁背后那悠久的历史

了解完皂角仁是何物后,下面咱们来了解一下皂角仁背后的那段历史。皂角仁在我国的食用历史可以说非常的悠久,并不是在现在才开始食用,早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开始食用皂角仁了。

在李时珍所写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肥皂荚生高山中,树高大,叶如檀及皂荚叶,五六月开花,结荚三四寸,肥厚多肉,内有黑子数颗,大如指头,不正圆,中有白仁,可食。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於皂荚也。”

这充分说明了,在那个时候人们就已经了解到了皂角仁是可食用的。实际上在古代皂角仁是被认为是一种非常稀罕的食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个时候物质匮乏,缺少白糖这种东西,而皂角仁煮出来的味道是甘甜的,和白糖非常相似,所以在那个时候皂角仁一直都是皇室贡品,普通老百姓想吃到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在慢慢地变好,皂角仁现在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品了。刚刚在上文有谈到皂角仁能吃,那么这皂角米要如何吃才会好吃呢?

其实皂角仁最为常见的吃法就是煮粥,在古代就有“枸杞皂角米糖水”、“桃胶皂角米羹”等菜肴,在现代则发展成“桃胶皂角米百合羹”、“皂角米紫薯银耳羹”等各种吃法。

关于皂角仁致富的故事

要说哪里的皂角仁品质最好,那必须得提织金县的皂角产业,下面咱们就来听一听皂角仁是如何带领人们致富的故事。

在上世纪80年代末,织金县就开始发展皂角产业,当地的村名利用传统加工工艺,从皂角籽中分离出皂角仁销往东部沿海地区。后来随着皂角加工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发现,当地零散分布的皂角树,每年最多能提供100吨左右的皂角籽,相对每年数千吨的加工需求量,无疑是杯水车薪。

于是,当地从事皂角加工的人们纷纷从湖北、山东、山西等盛产皂角的省份购进原材料,运到猫场镇进行加工,众多当地群众靠皂角仁的粗加工致富。   

后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不仅是织金县的猫场镇成为了全国皂角仁产业加工交易最大的集散中心,据统计全国市场销售95%的皂角仁均来自织金县猫场镇。

而且当地政府还因地制宜,根据织金及周边区域的环境条件,找到适宜皂角树生长的区域,将皂角仁作为织金县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来抓,力求将皂角产业打造成织金县的“金字”名片。如今,织金县更是成为我国皂角人工规模种植历史最悠久和面积最大的地区。

如果你走进织金县的猫场镇,你会发现镇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皂角仁加工厂。而另外一道亮丽的劳动风景则是当地劳动妇女手工剥皂角仁,三两妇女围坐在一起剥皂角仁的场景随处可见。

我们可以看见这些妇女身穿宽松围裙,围裙两边的大口袋则一边放未剥好的皂角籽,另一边则放剥好的皂角仁。为什么会是手工剥皂角仁呢?这是因为从皂角籽中剥出完整的皂角仁是一项“精细活”,目前还没机器可代替,只能人工用手剥。

小小一粒皂角仁,背后还有这样传奇的历史,真是“一花一世界,一米一故事”,非常值得我们集训去探究、发现这背后的故事。

参考文献:

[1]王蕾,刘震营,刘谦,李佳,张永清.皂荚药用价值及综合利用研究[J/OL].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何捷.德宏市场流通皂角米中糖类物质的含量现状[J].检验检疫学刊,2020,30(01):37-39.

[3]张乔,李静,张琦,崔闻宇,王赫,李廷利.黄芪、苦参、皂角刺抗肝癌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医药信息,2020,37(01):48-54.

[4]曾为林,尹加笔,高苹,杨丽梅,寸德山,赵平.不同单株滇皂荚皂角仁的皂苷含量[J].贵州农业科学,2017,45(03):41-43.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