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病理生理概念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2024-07-01 16: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课程概述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机制,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病理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也具有重要的临床属性,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医学生在学习了正常人体的结构、功能及代谢等知识后,通过学习病理生理学,可理解患病机体异常的功能和代谢变化,为进一步学习临床各科知识奠定基础。病理生理学慕课包括了病理生理学总论、基本病理过程、病理生理学各论三大部分,共包括14讲87个微课视频。本学期我们将进行基于慕课的病理生理学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是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包含多种教学方法、技术媒体和学习环境的融合,在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的结合中,将多种学习策略、方法、技术、媒体以及传递方法结合在一起。混合式教学将采用约1/2的时间(20学时)用于学生进行线上学习。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学习中南大学《病理生理学》慕课共13个单元87个微课视频,完成13套单元测验、13套单元课堂讨论、2次综合病例分析、结课考试等环节。 还有约1/2的时间 (26学时) 组织线下的课堂讨论和教师的精讲与总结。

证书要求

本学期的考核方式,公布如下:

1.慕课测验。占15%(包括①单元测验:单选题,小章节6题,大章节10题,共40分;②单元后思考题讨论:总发帖或跟帖20次以上(课堂讨论区),共10分;③两次病例讨论:提交作业和作业互评,共10分;④结课考试:40道单选题,共40分)。按实际分数的15%折算成总分。

 

2.线下讨论成绩。占10%。包括每单元的线下讨论和两次分组病例讨论。

 

3.其它平时成绩。占15%。包括3次阶段小测。

 

4.期末考试。占60%。笔试成绩,全年级采用同一套试卷。

授课大纲

 第一章 绪论

1.了解什么是病理生理学,为什么学习病理生理学,怎样学习病理生理学;2.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病理生理学学习中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 疾病概论

1.掌握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掌握疾病的原因、条件、诱因、危险因素等概念,了解疾病常见原因的分类;2.掌握稳态的失衡与调节、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局部-整体关系等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并能举例说明;了解这些普遍规律所蕴含的哲学意义;3.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神经机制、体液机制、细胞分子机制的概念,并能举例说明;4.掌握脑死亡的概念、判断标准和以脑死亡作为个体死亡判定标准的意义;通过对脑死亡立法的探讨增强法制意识,关心法制建设;5.了解疾病模型的定义、分类及制备基本方法,了解转基因技术、基因敲除技术、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熟悉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了解输液的基本原则,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2.掌握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的特点、病因、机体变化及机制和防治原则,比较分析两种脱水类型的差异,并阐明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在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中的不同作用。3. 掌握水肿的概念及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钠水潴留在水肿发生中的作用,并能分析血吸虫肝硬化腹水、肾病性水肿、心性水肿等不同类型水肿发生的机制;了解血吸虫病所致腹水的危害和防治,培养医学生的责任感。4.掌握低钾血症的概念、病因、机体影响及治疗原则。5.掌握高钾血症的概念、病因、机体影响及治疗原则。6.比较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机体所致影响的不同并分析其机制。

第四章 酸碱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

1、掌握酸碱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2、掌握各项酸碱指标的概念、正常值及其在判断酸碱平衡紊乱中的作用和意义。3、掌握各型单纯性酸碱失衡的原因、机制、机体的代偿及其对机体的影响。4、熟悉体内酸碱的来源及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5、熟悉二重酸碱失衡的原因和机制。6、了解三重酸碱失衡的原因和机制。7、了解各型酸碱失衡的防治原则。8、通过案例思政教育,加强医学生责任感、岗位胜任力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

第五章 缺氧

1.掌握缺氧的概念及评价指标。2.掌握四种缺氧类型的概念、病因和血氧变化特点。3.掌握缺氧对机体的影响。4.了解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因素。5、通过了解高原战士容易发生高原缺氧,培养社会、国家责任感,个人价值观责任感。

第六章 发热

1.掌握体温升高、发热和过热的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2.掌握发热激活物与内生致热原的概念、种类。3.掌握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体温正调节中枢与负调节中枢、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可能途径、体温调节中枢正负介质的整合作用。4.掌握发热的时相及各期热代谢特点。5.掌握发热时的物质代谢变化和生理功能的改变。6.掌握热限的概念及其发生机制,通过引入体温过高的请假条,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7.掌握发热的生物学意义,通过介绍发热对人体有利和有害的两方面,强调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

第七章 休克

1.掌握休克的概念,学习白求恩抢救八路军伤员时舍己救人的精神;2.了解休克的常见原因和不同的分类方法,掌握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3.掌握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衰竭期的微循环变化特点、临床表现及微循环变化的机制和意义;4.掌握失血性休克的定义、发生机制,掌握致死性三联征的定义,熟悉休克指数的定义,熟悉失血性休克的防治原则;5.掌握感染性休克的定义发生机制,熟悉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的特点及其机制,熟悉感染性休克的防治原则;6.掌握过敏性休克的定义、发生机制,熟悉过敏性休克的防治原则;7.掌握心源性休克的定义、发生机制,熟悉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的特点,了解急性心肌梗死与慢性心力衰竭所致心源性休克的异同,熟悉心源性性休克的防治原则。

第八章 心功能不全

1.掌握心功能不全的概念。2.了解心功能不全的病因、诱因和分期。3.掌握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激活在心功能不全中的作用,了解拮抗神经-体液调节机制的激活在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4.掌握心室重塑的概念、机制、表现、代偿意义及其不利影响,了解参与心室重塑的细胞发生变化的机制,并分析心室重塑与心功能不全之间的因果关系,强化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5.掌握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了解心功能不全的防治原则。6.掌握低心排血量综合征、静脉淤血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病理生理基础。

第九章 呼吸功能不全

1.掌握呼吸功能不全的概念、分类,了解引起呼吸功能不全的常见病因。2.掌握两种通气障碍型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血气特点。3.掌握换气障碍型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病因及血气特点;换气障碍型和通气障碍型呼吸功能不全吸氧治疗的差异。4.掌握肺心病、肺性脑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特点。5.掌握ARDS的概念、发病机制。6.引入ARDS诊断最新进展,引领学生了解最新研究前沿,开拓视野、训练创新科研思维,加强职业胜任力的培养。

第十章 肾功能不全

1.掌握肾功能不全及急、慢性肾衰竭的概念;通过对汶川大地震中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拯救生命的回顾,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2.掌握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及分类。3.掌握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4.掌握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过程、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熟悉其防治原则。 5.掌握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过程、发病机制及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6.掌握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概念、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7.掌握尿毒症的概念、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发病机制。8.熟悉慢性肾衰竭的防治原则;通过探讨肾移植的伦理道德问题,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养。

 

 

参考资料

肖献忠主编《病理生理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