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疯狂外星人英语怎么说呢 荐读

荐读

2024-07-12 12: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刘慈欣称自己的《乡村教师》是一部软科幻作品,相较其他作品而言,融入了更多的情怀。不少读者第一遍读完的感觉都是——“热泪盈眶”。

从形式上而言,这是一部非常奇特的作品。借用时尚界的说法,它的写作风格或可形容为“拼接”和“撞色”——大胆的拼接和撞色设计,带给您充满创意的独特体验。

小说从偏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李老师生命里最后的夜晚开始,通过回忆的方式,刻画了山区农村贫穷、愚昧的落后状态,以及李老师在平凡岗位上辛苦坚守、无私奉献却不为人所理解的一生。冷静、克制并稍显压抑的行文奠定了故事整体的现实主义基调。

紧接着,没有任何过度,刘慈欣就将视线一下子拉到五万光年之外,开始讲述银河系中心一场跨越两万年的星际战争。

Tips

碳基文明&硅基文明

这是一场碳基文明和硅基文明的互怼。所谓碳基文明怼硅基文明,简单来说,就相当于人类怼机器人。碳和硅,分别是组成这两种生命的原初元素。比如您正在使用的智能手机,芯片板就是硅制作的。如果您的手机再高级一些,具有了自我意识,那就是硅基生命了。

战争的结果,碳基文明取得了胜利,硅基文明被驱逐到了银河系边缘。为了自保,碳基文明决定在银河系边缘建立一条宽度为五百光年的隔离带——这其实就相当于古人挖护城河。为此要尽可能多地摧毁隔离带中的恒星,以防硅基文明借助恒星的能量进行恒星蛙跳——可以理解为时空穿越——突然出现在银河系中心进行偷袭。而我们的太阳系就处于这条亟待建设的隔离带内。

出于对生命和文明的尊重,外星人对每个恒星系都进行扫描和文明测试,文明达到3c等级的行星将予以保护。

至此,乡村里的小人物与高大上的外星文明开始交汇。困顿的现实和天马行空的科幻交替穿插,交织成讴歌乡村教师的奇异礼赞——李老师的学生成了外星人随机抽取的样本,而李老师在生命最后的夜晚教给孩子们的牛顿力学三定律通过了3c文明测试,拯救了地球。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则是荒诞喜剧,讲述的是外星人奇卡意外坠落地球,被黄渤饰演的耍猴人误当作新品种猴子加以驯养,从而引起一系列误会,笑料百出的故事。与原著相比,两部作品无论从风格上还是内容上,都很难找到交集。

共通的精神内核

找不到内容上的交集,人们便试图去寻找它们的精神共同点。毕竟,宁浩的灵感来自于《乡村教师》。

评论普遍认为,两者共通的精神内核在于小人物拯救地球的设定。如同李老师的牛顿三定律无意间拯救了地球,当外星人穿越到猴子身上,黄渤也通过锣鼓、音乐和香蕉三大绝招最终制服了“外星猴”。

然而,细较起来,黄渤和沈腾饰演的小人物,恐怕不是拯救地球的英雄,而是导致地球危机的肇事者。影片一开始,外星人就要和地球建交,奇卡是作为和平大使来和地球人交换信物的。如果不是被误当成猴子,遭受了奇耻大辱,也不会恨恨地要毁灭地球、报复人类。而奇卡和耍猴人的矛盾在电影里也从未得到真正解决。电影最后,在酒里被泡得醉醺醺的外星人突然之间就云淡风轻、鸣金收兵,让人一头雾水。也许,拯救地球的并不是小人物,而是美酒百粮魂。

那么,影片和原著的共同点到底在哪里呢?

也许,在于对生命的尊重。

影片中,黄渤训猴的绝招总结起来就是:“不听话给棒槌,听话给香蕉”,美其名曰巴浦洛夫效应。外星人奇卡失去头上戴的能量环就无法施展超能力,也无法与人类沟通,在棍棒的驱使下,只能乖乖练习骑车、倒立、走钢丝、金枪锁喉……影片后半段,夺回能量环的奇卡满心愤恨,反过来把黄渤、沈腾当猴驯,并多次喊出“你们有想过猴子的感受吗?”

原著中,作为战争胜利者的碳基文明也有一段话:

“……战后,银河系中最迫切需要重建的是对生命的尊重。这种尊重不仅是对碳基生命的,也是对硅基生命的,……”

众生平等。尊重,不仅限于同类生命之间,更有对异类生命的接纳与包容。正是由于这种尊重,原著中地球才有机会逃脱被毁灭的噩运。正是由于缺失了这些尊重,电影里才会酿成地球危机。《乡村教师》所呼吁的,是对教师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电影则另辟蹊径,通过“外星人-地球人-猴子”这一鄙视链,呼吁对所有生命的尊重。

至于电影最后,美酒百粮魂所促成的迷之和解,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想起《好汉歌》:

大河向东流哇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嘿嘿嘿嘿 参北斗哇)

(生死之交一碗酒哇)

说走咱就走哇

你有我有全都有哇

(嘿嘿嘿嘿 全都有哇)

……

这种推杯换盏间建立起的、不分你我的交情,也许只有喝酒的人才会理解吧,因为,就像剧中奇卡最后说的,一切“都在酒里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