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广州地名西塱词形的变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番禺怎样读 明清以来广州地名西塱词形的变化

明清以来广州地名西塱词形的变化

2023-03-20 12: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明清以来广州地名“西塱”词形的变化

来源:广州大学语言服务研究中心

作者:黄小娅

“西塱”是广州市原芳村区的一个村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广州修建地铁一号线,在其附

近设了一站点,

站名沿用其村名也称“西塱”。

由于当年电脑字库里无“塱”字,

“西塱”

就写成同音的“西朗”。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市民们认为地铁完全有条件改写回“西塱”。

    

表面看来,

“朗”改“塱”是极简单的事,其实地名的用字,

认真追究起来,

往往就牵

扯出一段历史来。

    

“西塱”明清时属广州府番禺县茭塘司所辖。

,从粤地史志文献来看,先后有过经历了

“西朗”、“西蓢”最后定型为“西塱”的词形变化过程。

    

先看省志。据现存的粤地方志目录,

《广东通志》已刊者六套。首部省志是明代嘉靖十

四年(

1535

)戴璟编纂的《广东通志初稿》

,卷六《坊都》番禺县茭塘属堡记“西朗”。稍

后,嘉靖四十年(

1561

)黄佐修的第二部《广东通志》亦作“西朗”。

    

明代万历三十年(

1602

)郭棐的《广东通志》写“西蓢”,“蓢”读音同“朗”。此后

清代的三部省志,除笔者未在道光二年(

1822

)阮元修的通志笔者未查检到以外,

其余二部

即康熙三十六年

1697

金光祖和雍正九年

1731

郝玉麟纂修的

《广东通志》

均作“西蓢”。

    

民国二十四年

1935

国立中山大学曾续修

《广东通志》

(未成稿)

该志地名写“西塱”。

这显然不可能是“西塱”词形见用的最早记载。

既然“西塱”属番禺县,

咱们倒是可以看看

当年县志的记载。

    

现存最早的《番禺县志》是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

)和乾隆三十九年(

1774

)两套,地

名均写“西朗”,

跟明代嘉靖省志所记相同。

记用“西塱”的见诸清同治十年

1871

《番

禺县志》

。如卷三《舆地略一》

:茭塘都辖“西塱堡”。又卷三九《列传》

:“李辀,字文舆,

西塱人,十岁能文。正德八年乡荐,嘉靖二年进士。”西塱人李辀是明末刚正不阿的名士,

曾任侯官县知县,做过不少好事,为民所爱戴。

    

笔者目前见用“西塱”词形的最早记载不是县志,

而是同治五年

1866

《广东图说》

大通滘水“屈东南流经西塱,又东南流与大黄滘”。该书比同治《番禺县志》早刊行

5

年,

由此算来,地名写作“西塱”至少通行有近

150

年的历史。

    

“西塱”用字的变化还反映在当代编纂的《广州市芳村区志》里:“西蓢(塱)”(第

39

页,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表明“西塱”早先写“西蓢”。

大概当年资料查询困难,

没有记下更早的“西朗”,

但编志者尊重历史的结果,

为我们保留了一个基本事实:

“西塱”

并非一开始即为“西塱”。

    

“西塱”的词形为什么会有如此复杂的变化呢?粤人把水边地势较平、较低的地方称

“塱”,

读音同“朗”。

这一指称不见于中原汉语,

因而历代共同语字书里就没有相应的汉

字,

人们为了记载方便,

只能用同音字“朗”或“蓢”,

后来才造方言字“塱”。

因此,

“塱”

成为粤方言地名的专用字是后起的。

一般而言,地名用字一旦约定俗成,应当给予尊重。所

以,“西塱”以标准地名载入《广州市地名志》

    

地名“西塱”词形的追溯过程,

同时也在追寻“西塱村”的历史。

明嘉靖十四年戴璟的

《广东通志初稿》

40

卷,参修人员不多,未足半年即成书付梓,学界认为其必有所本。因史

料散佚残缺,难以查找,但据此估算,西塱村至少有

500

年以上的历史,是名符其实的古村

落。清代不仅有西塱堡,

还有村名“西塱”、

“西塱大桥坊”、“西塱南安坊”和“西塱永

安坊”等派生地名。

西塱大桥坊后称“西塱大桥乡”,建有崇文社学,

人称“三圣堂”,是

崇文二十四乡的中心。

(转载广州市语言文字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